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衰患者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非常重要,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在诊断时必须与快速心率依赖性心肌病相鉴别。心功能低下的情况下,抗心律失常药的滥用反而会导致心功能恶化。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有恶化病理生理和生命预后的不良反应,因此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这种非药物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合并心衰的致死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方面,虽然导管射频消融成功治疗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病例不少,但现阶段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致死性心律失常始终是一种探索性的治疗方式,一定要在植入ICD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2.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指经皮穿刺将电极导管插入心腔,导管前端与体表的相对极板间通直流电或者高频通电,选择性的使引起快速心律失常的部分失活,从而达到根治效果的治疗方法。本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是从1982年开展的房室结直流电消融开始的,此后,随着快速性心律失常机制的研究以及高频消融术的引入,其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迅速提高,适应证也随之扩大。现在,Wolff-Parkinson-White(WPW)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房扑、室性心动过速,以及既往非消融术适应证的房颤、室颤目前都纳入适应证。导管射频消融术在近20年内飞速发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3.
导管消融是通过高频通电对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或者折返回路的必需慢传导路进行烧灼,从而根治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室性心律失常中成为适应证的有室性期外收缩(PVC)和室速(VT)。  相似文献   

4.
“猝死”一般是指发病 2 4小时以内不可预料的内因性急性死亡。欧美文献报道 ,自然死亡中 1 0 %~ 30 %为猝死 ,其中 45 %~ 6 0 %是来自心脏、主动脉疾病。日本厚生省循环疾病研究组报道 ,猝死占全部死亡的 1 0 % ,丰岛等对新泻的调查研究表明 ,猝死占 1 7.5 % ,其中心源性猝死达 6 9%。用动态心电图 (Holter)进行研究发现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83%为快速性心律失常 ,1 7%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从这些结果可以推测 ,要想预防猝死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器质性心脏病 (心肌病、心肌梗塞等 )的患者 ,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危…  相似文献   

5.
手术用于心律失常是以Sealy、岩等治疗WPW综合征为开端,以后不久,即试用于室性心动过速。致死性心律失常经手术治疗,可完全从心律失常发作、死亡的危险中以至长年药物治疗中解脱出来。其优越性无法估计。一、WPW综合征1.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WPW综合征在窦性心律时可见δ波为主的心电图异常,在未发生心动过速时,其本身无危险性。这种心动过速具有代表性的是伴有折返性心动过速和心房纤颤的伪心室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后者,因快速性房颤通过旁路(ACP)直接传导到心室,ACP顺行传导不应期短的病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消融术 (Radio Frequency CatheterAblation RFCA) ,80年代初始用于临床 ,当时能源为直流电。 80年代后期 ,能源改为高频电流 ,其安全性和疗效有所提高 ,遂迅速普及。从前认为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动过速是 RFCA的适应证 ,而近年来对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例 ,RFCA与药物疗法一起被称为第一线治疗方法。对以往射频治疗成功率较低的心律失常 ,近年来 ,随着新仪器的出现和临床资料的积累 ,已使手术效果提高 ,故积极将 RFCA作为首选治疗方案的病例也增加起来。本文在于论述RFCA治疗的意义和现状及今后的展望。一、RFCA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发病机理的认识上,很重要一点,就是它的病因疾病多种多样。最终的状况都表现为心脏作为一个泵,不能向全身射血,究其原因,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室颤以及慢性心律失常的心脏停搏。另外,各种疾病终末期出现的电一机械收缩分离(即使有电活动也没有机械功能的状态)也会是同样状态。突发上述意外就是心源性猝死。Hoher心电图上记录到的心源性猝死中约80%是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而在心衰病例,则缓脉性心律失常的比例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经常遭遇到的心脏异常 ,其中致死性心律失常 ,由于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 ,而发生晕厥、猝死 ,危及生命。近年 ,有关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及治疗 ,均有令人瞩目的进展。《日本临床》杂志 2 0 0 2年第 60卷第 7期 ,特集———不整脉———致死性不整脉の最新治疗法を中心に ,用整集 ,分总论、最新基础研究进展、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对策和各种病态时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四个主题 ,载文共 2 7篇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际对心律失常 ,尤其致死性心律失常做了系统、细致地探讨 ,颇值得心血管内、外科医生的参考。本杂志选择其中 2 0篇 ,分两期刊完。全辑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翻译 ,柯若仪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经常遭遇到的心脏异常 ,其中致死性心律失常 ,由于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 ,而发生晕厥、猝死 ,危及生命。近年 ,有关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及治疗 ,均有令人瞩目的进展。《日本临床》杂志 2 0 0 2年第 60卷第 7期 ,特集———不整脉———致死性不整脉の最新治疗法を中心に ,用整集 ,分总论、最新基础研究进展、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对策和各种病态时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四个主题 ,载文共 2 7篇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际对心律失常 ,尤其致死性心律失常做了系统、细致地探讨 ,颇值得心血管内、外科医生的参考。本杂志选择其中 2 0篇 ,分两期刊完。全辑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翻译 ,柯若仪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10.
室性心律失常的日内变动和其重复性在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上,由于Holter心电图的引进,人们逐渐对心律失常的出现模式关心起来,初期分白天和夜间两个时间带进行定性研究,而近来又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已知,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有心肌细胞膜水平的变化、传导速度及...  相似文献   

11.
抗心律失常药对发作性房颤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发作性心房纤颤(Paf)是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心律失常,因其临床电生理学尚不完全清楚,故目前仍以自然发作的有无和Holter心电图为指标进行药效评价。Paf虽然不是致命性心律失常,但因心悸和眩晕...  相似文献   

12.
致死性心律失常远藤康实等把心室颤动、心脏停搏、1分钟10次以下的高度心动过缓等与死亡密切相关的心律失常统称为致死性心律失常(lifethreateningar-rhythmia)。由于这些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使心泵功能突然受损,如不处理就会致死...  相似文献   

13.
本专辑接续上期 ,载文 1 0篇 ,至此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最新治疗法专辑全部刊完。本专辑译自《日本临床》杂志 2 0 0 2年第 6 0卷第 7期特集———不整脉。该专辑详细阐述了不同状况下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颇具参考价值。全集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翻译 ,柯若仪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14.
心脏外科手术后的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专辑接续上期 ,载文 1 0篇 ,至此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最新治疗法专辑全部刊完。本专辑译自《日本临床》杂志 2 0 0 2年第 6 0卷第 7期特集———不整脉。该专辑详细阐述了不同状况下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颇具参考价值。全集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翻译 ,柯若仪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15.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经常遭遇到的心脏异常 ,其中致死性心律失常 ,由于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 ,而发生晕厥、猝死 ,危及生命。近年 ,有关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及治疗 ,均有令人瞩目的进展。《日本临床》杂志 2 0 0 2年第 60卷第 7期 ,特集———不整脉———致死性不整脉の最新治疗法を中心に ,用整集 ,分总论、最新基础研究进展、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对策和各种病态时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四个主题 ,载文共 2 7篇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际对心律失常 ,尤其致死性心律失常做了系统、细致地探讨 ,颇值得心血管内、外科医生的参考。本杂志选择其中 2 0篇 ,分两期刊完。全辑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翻译 ,柯若仪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16.
本专辑接续上期 ,载文 1 0篇 ,至此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最新治疗法专辑全部刊完。本专辑译自《日本临床》杂志 2 0 0 2年第 6 0卷第 7期特集———不整脉。该专辑详细阐述了不同状况下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颇具参考价值。全集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翻译 ,柯若仪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17.
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有研究报告指出,心房颤动的导管射频消融术已经取得了优于药物治疗的效果。即使未能完全隔离肺静脉,也可抑制其发作。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的慢性期复发多与右房起源的病灶有关,而血栓栓塞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心肌炎症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备受关注。心脏复律前,超敏CRP是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因子。CRT与ICD合用可减少ICD的起动次数。越来越多的报告认为,无论是在室性心律失常还是心房颤动,血管祭张素受体拮抗剂及他汀类药物对其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所谓致死性心律失常致死性心律失常正如字面所示是与死亡直接连接的心律失常,大部分心脏性猝死是由此而引起的。其种类以心室颤动(VF)、持续型室性心动过速[含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TdP)]所谓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alignantVA)为主,也包含高危性(向VF移行的,危险性高的)午-帕-怀三氏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又称WPW综合或预激综合征),其kent束有效不应期(ERP)缩短≤270ms,心房纤颤动(af)中的QRS波群增宽(假性室性心动过速),RR最短RR≤205ms。所谓准恶性心律失常有时也包括于其中,本文予以省略。也有心动…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心律失常外科治疗的适应证1 .折返机制所致心律失常  WPW综合征、房室节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包括有基础疾病如心肌梗塞 (陈旧性心肌梗塞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ARVD)、特发性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DCM、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炎及由手术引起的医源性心律失常者〕。2 .自律性亢进所致的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 (PAC)、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PVC)。3.触发活动所致的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特发性多见 )。二、术前检查术前如能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部位 ,则可提高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时的心律失常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专辑接续上期 ,载文 1 0篇 ,至此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最新治疗法专辑全部刊完。本专辑译自《日本临床》杂志 2 0 0 2年第 6 0卷第 7期特集———不整脉。该专辑详细阐述了不同状况下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颇具参考价值。全集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翻译 ,柯若仪教授主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