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合并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2例膜周部VSD合并膜部瘤形成患者,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16.4±10.7岁(3—45岁)。采用国产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进行VSD封堵术,术后即刻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验证即刻疗效,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心电图、TTE、X线胸片随访复查。结果 11例患者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1.6%(11/12),其中包括漏斗状膜部瘤5例,菜花状膜部瘤3例,囊袋状膜部瘤3例。1例囊袋状膜部瘤患者因封堵后仍有直径3mm的中量残余分流,放弃封堵。11例患者中7例术后即刻达到完全封堵;4例术后即刻造影及TTE检查显示少量残余分流,24h后超声检查证实残余分流消失3例,另1例1个月复查时残余分流消失,总完全封堵率达100%。1例患者术后新出现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患者术后24h出现交界性逸博心律,2天后恢复正常,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平均随访10.2±5.2个月(3~18个月),无封堵器移位、晚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对合并膜部瘤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是可行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双封堵器对复杂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复杂膜部瘤型VSD患者,左心室造影后常规右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右股静脉输送轨道,对VSD进行封堵,重复左心室造影,发现存在不能接受的残余分流,遂建立右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左股静脉输送轨道,应用第2枚封堵器对残余分流进行封堵,左心室、升主动脉造影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认封堵效果良好,释放封堵器。术后1、3、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和12导联心电图。结果: 12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毕即刻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效果良好,无残余分流,各组瓣膜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杂音消失,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心电图检查均为窦性心律,无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结论: 应用双封堵器对复杂膜部瘤型VSD进行封堵治疗是可行的,且具有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并发封堵器移位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发生封堵器移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介入治疗后封堵器移位患者4(男3,女1)例,3例为膜周部VSD伴膜部瘤,1例为嵴内型VSD,缺损直径分别为13、12、12和10mm,所选用的封堵器分别为16、12mm国产对称型膜部VSD封堵器,14mm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和14mm国产偏心型膜部VSD封堵器。结果4例均一次性封堵成功。术后即刻均无残余分流。2例在术后4和12h分别发生溶血,超声心动图检查封堵器位置无明显变化,但均有明显残余分流。经药物治疗后,溶血恢复正常,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第4天,心电图检查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发现封堵器明显向囊袋出口移位。转心脏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修补缺损,术后患者Ⅲ度AVB恢复。1例嵴内型VSD术后2周,超声心动图发现封堵器向右心室移位,有明显残余分流。随访4个月残余分流减少。结论VSD封堵治疗后,封堵器移位与缺损的病理解剖特性有关。多发生在伴有膜部瘤的膜部VSD和嵴内型VSD。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多出口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69例多出口膜部瘤型VSD患者,经左心室造影证实右心室面均有多个出口。其中29例患者选用普通对称封堵器进行封堵(A组);40例患者选用小腰大边封堵器进行封堵(B组)。2组患者分别根据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及膜部瘤组织粘连牢固程度,置入相应型号的普通对称封堵器或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后15min重复左心室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TE),观察封堵的即刻效果。术后连续心电监护5d。2组患者均于术后1、3、6个月定期心电图、TTE检查。结果:A组成功封堵19例,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各1例,1例术后造影示少量残余分流(<3mm),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另10例因封堵器未能完全覆盖多发缺损口或封堵器引起心室流出道狭窄而换用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成功;B组40例患者均一次封堵成功,3例术后造影示少量残余分流(<3mm),1个月后超声复查无残余分流,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3例和2例。结论:经导管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多出口膜部瘤型VSD疗效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与普通对称封堵器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雷芸  张伟华  尹小龙  丁云川  姚雨凡 《心脏杂志》2005,17(2):190-191,194
目的评估介入治疗心脏复合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心脏复合畸形患者10(男6,女4)例,年龄5~53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并发肺动脉瓣狭窄(PS)2例、室间隔缺损(VSD)2例和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PDA并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PS各1例;VSD修补术后遗留ASD2例,ASD修补术后遗留PDA1例和刀刺伤致左室前侧术后遗留VSD1例。ASD或PDA并发PS者,先扩张肺动脉瓣,再行ASD或PDA封堵治疗。ASD并发VSD者,先封堵VSD,再封堵ASD。结果10例患者介入手术均1次成功。5例ASD封堵器的直径为8~38mm,2例膜部对称性VSD封堵器的直径为14mm和6mm,1例用10mm肌部VSD封堵器。2例PDA均用弹簧圈封堵。封堵PDA或VSD后造影无残余分流。封堵ASD后超声心动图示无残余分流。3例并发PS者,肺动脉瓣扩张术后即刻肺动脉跨瓣压差明显下降,由术前50、38、40mmHg分别降低为20、15和21mmHg。有1例PDA封堵弹簧圈脱落至肺动脉远端未能取出。随访1年肺功能正常,无肺不张。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1年,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心脏复合畸形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膜部缺损(V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30例室间隔膜部缺损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10~57(27.2±11.5)岁。术前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膜周部缺损VSD,缺损直径2~8(4.6±1.6)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2~5(2.7±0.8)mm。30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5例合并存在膜部膨胀瘤,且其中1例同时合并两处室间隔缺损,29例患者确定适合行膜部VSD封堵术。结果 28例均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成功,1例存在两处室间隔缺损合并膜部膨胀瘤者,建议外科手术治疗;1例合并膜部膨胀瘤患者封堵后存在明显分流封堵未成功。成功病例随访9~48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封堵器位置稳定,无残余分流,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有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心血管介入治疗膜部VSD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测引导下,对18例膜周部及肌部室间隔缺损用Amplatzer VSD封堵器封堵。结果:18例VSD中17例封堵成功,其中3例术中出现主动脉瓣反流,2例残余分流,1例三尖瓣反流,经调整封堵器位置和方向后上述异常即刻消失;1例封堵后5小时封堵伞脱落,急行外科手术取出封堵伞,缝闭缺损。全部病例术中均未出现心率失常等并发症,17例成功封堵者术后随访1年均见封堵器位置正常、稳定,无并发症。结论: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VSD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目的 探讨新型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3年 7月采用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对 2 6例 (男 11例 ,女 15例 )膜周部VSD(2 0例合并膜部瘤 )患者进行封堵治疗。患者年龄 3~ 4 0 (16 4± 10 7)岁 ,胸超声提示VSD的直径为 3~ 14 (4 7± 1 0 )mm。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 ,并分别于术后 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2 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 ,技术成功率 96 %。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均示完全封堵 2 0例 ,少量残余分流 2例 ,微量残余分流 3例 ,均在 1天至 3个月内消失 ,总完全封堵率为 10 0 %。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例 ,但无心肌受损表现 ,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1例嵴内型VSD由于距主动脉瓣较近 ,封堵未成功。结论 应用新型Amplatzer膜部VSD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是安全有效的 ,近期效果良好 ,但中、远期疗效尚需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矫治术后及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先心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介入封堵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23例合并室间隔膜部瘤,其中6例右室面有两处或多发破口。34例封堵成功,其中4例采用2枚封堵器进行封堵。所封堵的右室面破口直径3~10.2 mm,平均(4.89±1.58)mm。所选择的封堵器直径5~20 mm,平均(9.16±3.59)mm,封堵器直径较缺损直径大1.8~10.4 mm,平均大(4.29±2.39)mm。封堵成功的患者中,31例随访1~51个月,与封堵术前相比,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及心胸比均有降低(P 0.05)。所有随访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感染性心内膜炎、封堵器脱落、主动脉瓣中大量反流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心病术后室水平残余分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中长期随访效果良好,应成为此类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应用VSD封堵器对PDA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患儿,分析其术后24 h及1、3、6、12个月复查心脏彩超、胸X线片及心电图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应用肌部VSD封堵器5例,应用对称膜部VSD封堵器15例。1个月随访时未见残余分流,2例患儿分别随访至6、1 2个月时发现左肺动脉血流稍加速,其余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可以应用VSD封堵器治疗PDA,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使用国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器封堵合并膜部瘤的室间隔缺损,总结及探讨如何安全有效地对该类患者进行内科介入封堵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47例心内科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术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膜部瘤型VSD,同时分析缺损位置、VSD两端内外口径大小、膜部瘤破口数目等。47例患者VSD左心室面口内径为(8.8±3.1)mm,右心室面口内径为(6.9±2.9)mm。所有患者均采用深圳先健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膜部VSD封堵器。结果44例患者介入封堵成功,成功率93.6%,介入手术时间(53.5±8.3)min,X线曝光时间(22.2±8.3)min,住院时间7~14d,随访3~6个月均无一例出现残余漏或超过轻度的瓣膜反流、传导阻滞等现象。3例因合并多处破口未封堵成功,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应用VSD封堵器治疗膜部瘤型VSD疗效可靠、操作简便、使用安全,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用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经导管闭合多出口的膜部瘤型室缺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并总结其技术难点和临床策略.方法 自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采用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51例多出口的膜部瘤型VSD行封堵治疗,年龄2~ 36岁.封堵前常规行左心室造影,并测量左室面破口直径为4 ~ 14 mm,平均为(8.7±4.5)mm;右室面均有多个出口,最大破口直径4 ~12 mm平均为(6.8±3.5) mm.根据膜部瘤大小、形态、位置置入不同类型的国产封堵器,封堵后15 min重复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并于术后1、6个月随访复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 根据左室造影的不同形态,将VSD膜部瘤分为漏斗型、囊袋型、菜花型、弯管型4种类型,其中51例多破口的菜花型和囊袋型VSD患者中,术后发生少量残余分流4例,其中3例48小时后消失,1例1个月随访时亦消失.术后2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院前均恢复.左室舒张末压力(LVEDP)由封堵前的(13.4±4.3) mmHg下降为封堵后的(8.6±3.3)mmHg,下降明显(t=5.34,P<0.001).左室舒张末经(LVEDD)由封堵前的(48.1±5.3)mm下降为封堵后的(45.7±5.3)mm,下降明显(t=3.85,P <0.05).结论 经导管采用国产VSD封堵器治疗多出口的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技术关键是通过对膜部瘤的位置、形态、破口大小及膜部瘤组织牢固程度判断封堵部位及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外科微创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取19例VSD患者行微创非体外循环、食管超声(TEE)指引下经胸右心室穿刺VSD封堵治疗。膜周部VSD14例,干下型VSD3例,肌部VSD1例。缺损直径2.5~12(5.49±2.90)mm,膜周部VSD中2例形成膜部瘤。手术方法采用全麻,根据VSD位置选择切口位置,干下型VSD患者选择左侧胸骨旁第Ⅱ肋间切口,其余患者均选择胸骨正中中下1/3切口。TEE指引下安放VSD封堵器来封堵VSD。封堵器较缺损范围大1~2mm,干下型缺损选择偏心封堵器。结果:1例干下型VSD因封堵器释放后TEE显示主动脉瓣反流增加,经调整位置后无明显改善,遂改行常规体外循环修补VSD。其余18例封堵成功,其中16例应用等边封堵器,2例应用偏心(0mm)封堵器(均为干下型VSD),封堵器直径5~12mm,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均小于5h,平均住院时间约为5d。所有封堵成功患者均未输血,术后第2天常规口服阿司匹林3mg.kg-1.d-1(最大100mg/d)。全组均未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外科微创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右心室穿刺VSD封堵...  相似文献   

14.
介入法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经导管封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男4,女5)例患者,年龄5~40岁。其中膜部VSD术后7例,法洛四联症(TOF)术后2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VSD术后残余漏直径为3~12mm。有7例为1个残余漏口,2例有2个残余漏口。结果左心室造影5例膜部瘤的左室面直径14~28mm,漏口均在膜部瘤的出口。其中3例残余漏有1个孔,其大小分别为4、6和7mm,用6、9和10mmVSD封堵器。2例有2个孔,其大小分别为3、6mm和9、7mm,两孔之间距离分别为8和10mm,均放置两个封堵器,1例为5和9mmVSD封堵器,1例为14mmVSD封堵器和12/14mm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2例膜部VSD,其漏口直径分别为3和10mm,用5和14mm封堵器。2例TOF术后并发VSD残余漏,其漏口直径分别为9和14mm,用12和18mm封堵器。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8例无残余分流,1例两个封堵器的患者有少量残余分流。升主动脉造影全部患者无主动脉瓣返流。随访1~6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有残余分流的1例在3月消失,全部患者封堵器无移位,无主动脉瓣返流。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57例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介入治疗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介入治疗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57例,复合类型为: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并房间隔缺损(ASD)21例,VSD并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ASD并PDA8例,ASD并肺动脉瓣狭窄(PS)22例,VSD并PS2例。复合畸形同期介入治疗顺序依次为:PS球囊扩张术,VSD封堵术,PDA封堵术,最后行ASD封堵术。结果:57例患者中,除1例因PDA过小,导丝无法通过未闭导管,在VSD成功封堵后放弃PDA封堵。56例患者同期经导管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术后造影及超声检查VSD、ASD及PDA均无残余分流,封堵器固定好。并发PS的24例患者,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术前(96.0±30.0)mmHg(1mmHg=0.133kPa)下降到术后平均(15.6±3.3)mmHg(P<0.01)。术后3d、1个月、6个月及1年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全部患者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跨瓣压差均在正常范围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导管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国产封堵器对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道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体会。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证实有适应证的并发膜部瘤形成的VSD患者20例,行介入封堵治疗,并根据膜部瘤形态进行分型,制定封堵策略,选择封堵器和封堵方式。结果:①20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达100%,无介入并发症发生;②20例膜部瘤呈4种类型,漏斗型8例、囊袋型5例、菜花型5例、弯管型2例;③根据缺损口大小及膜部瘤类型分别使用细腰大边型、非对称型、对称型封堵器均封堵成功;④改良猪尾导管在膜部瘤型VSD封堵术中效果显著。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膜部瘤型VSD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可作为有封堵适应证VSD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的初步疗效.方法对12例(女9例,男3例)PDA合并SPH患者实施封堵治疗.其中10例采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2例采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结果全组12例PDA封堵器均放置成功.11例PDA封堵后30分至1小时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均明显降低.1例封堵术后即刻肺动脉压无变化.术后36小时彩色多普勒估测肺动脉压明显下降,封堵术后30分降主动脉造影,无残余分流9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少量残余分流1例.全组术后24~48小时彩色多普勒检查,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均完全消失.无重要并发症发生.随访1~24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症状改善,11例心脏缩小,无1例发生再通.结论采用Amplatzer法封堵治疗PDA合并SPH,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封堵术后残余漏患者于原封堵器内再封堵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2~2005年行介入封堵的431例先心病患者中,术后发生大量残余漏的共3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1例,动脉导管未闭(PDA)2例,均为女性,该3例患者使用的均为早期产的国产封堵器,第1次介入封堵术均成功;术后2年封堵器内有大量残余漏。3例全部再次用国产封堵器封堵的方法处理残余漏。结果:3例均于原封堵器内再置入1枚国产封堵器,成功封堵残余漏。随访6个月~1年,再无残余分流。结论:先心病PDA、ASD介入封堵术后封堵器内大量残余漏患者,采用原封堵器内再封堵这种残余漏处理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评价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456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VSD直径为3-18(6.2±3.1)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5.0(2.3±1.0)mm。其中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7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19例伴轻度主动脉右冠瓣脱垂。先行左心室造影,通过VSD建立动静脉轨道,应用7-10F输送鞘管从右心系统送入封堵器。 结果:左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为3-20(6.4±3.0)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6.0(2.4±1.1)mm,其中86例患者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2 mm。391例伴膜部瘤形成。448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8%。未成功的8例中,2例导管未能通过缺损处,2例术中导丝通过VSD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封堵后出现间歇性Ⅲ度AVB,2例伴主动脉右冠瓣轻度脱垂患者封堵后有少-中量主动脉瓣反流而放弃封堵治疗。所选封堵器大小为4-22(8.6±3.1)mm。封堵器到位后即刻左心室造影示微量残余分流68例,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有1例微量残余分流。术后发生高度AVB 6例,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封堵器向膜部瘤出口明显移位1例,外科取出封堵器并行手术修补VSD。溶血2例,三尖瓣中量反流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房间隔缺损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问隔缺损1例,同时成功封堵。 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并分析其治疗策略。方法:选择136例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46例,ASD合并室间隔缺损(VSD)32例,A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20例,VSD合并PDA 20例,PDA合并PS 12例,VSD合并PS 4例,PDA合并PS及ASD 1例,VSD合并PS及ASD 1例,所有患者均在导管室行同期介入治疗,治疗顺序为: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连续心电监护5天,并定期随访心电图(ECG)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结果:136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术后心导管造影及TTE提示封堵器固定好,未见残余分流。定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选择手术操作顺序与方法,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成功率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