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替莫唑胺治疗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患者,均接受替莫唑胺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生活质量Kamfosky功能状态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观察组为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Kamfosky功能状态评分为(74.25±3.77)分,观察组为(86.32±4.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9.0%,观察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替莫唑胺治疗脑原发性恶性胶质瘤的临床中,明显降低了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提高了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孙国梅  张艳  韩丹  张益 《癌症进展》2023,(9):1016-1019
目的 探讨纽曼系统干预模式在恶性脑胶质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将91例恶性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纽曼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心率、手术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天,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气管插管时、术后1天,两组患者的心率均高于本组住院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  相似文献   

3.
钱永慧  刘辉  王立 《癌症进展》2021,19(23):2466-2470
目的 探讨风险预防干预在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胶质瘤患者按照不同的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n=40,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4,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险预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国常模与修订焦虑自评量表(SAS-CR)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热、肢体语言障碍、颅内出血、癫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CR、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预防干预可降低胶质瘤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宋冬  梅洁  段冉  魏丽莎  孟晓静  丁艮晓 《癌症进展》2023,(24):2768-2771
目的 探讨辅助家庭干预在围手术期脑胶质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5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64,常规干预+辅助家庭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照顾者负担[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其照顾者ZB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及其照顾者ZB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8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辅助家庭干预应用于围手术期脑胶质瘤患者,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照顾者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PI3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胶质瘤患者84例,依据病理分级将这些患者分为低恶性组(Ⅰ~Ⅱ级,n=42)和高恶性组(Ⅲ~Ⅳ级,n=42)。将这些患者作为脑胶质瘤组,另选取同期采集的20例正常脑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对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与正常脑组织中PI3K、AKT、PTEN蛋白表达、人脑胶质瘤中PI3K、AKT、PTEN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胶质瘤组PI3K、AK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TEN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胶质瘤组中高恶性组PI3K、AK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低恶性组(P<0.05),PTEN阳性率显著低于低恶性组(P<0.05);高恶性组、低恶性组PI3K、AK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TEN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84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66例PI3K、AKT蛋白共同阳性表达,2例共同阴性表达。人脑胶质瘤中PI3K、AKT与PTEN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PI3K与AKT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人脑胶质瘤中PI3K/AKT通路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提升,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黄鑫  姚晨  王建伟  马沛  李渊 《癌症进展》2022,20(1):77-8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手术方式将90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肿瘤切除情况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循环质量管理干预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将105例卵巢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循环质量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表(QOL)]、康复进程、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贝伐单抗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贝伐单抗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6786%);治疗后随访10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控制率、5个月生存率和10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821%、8929%和839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07%、6607%和5536%;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照组(3215%)与对照组(35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贝伐单抗联合顺铂治疗较单纯给予顺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确认、处置(PDCA)程序护理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7例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相同的放化疗措施,对照组放化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放化疗期间采用PDCA程序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DCA程序护理能显著降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放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朱玉婷  潘圆圆  闫雯雯 《癌症进展》2023,(23):2662-2665
目的 探讨系统规范化干预在脑胶质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10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5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规范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CTH、NE、Cor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ACTH、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将101例NSCLC患者分为干预组(n=51)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常规化疗方案,给予生活和一般心理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QLQ-C30)和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和干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功能和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症状和特异性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干预组患者功能和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和特异性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KP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干预组患者K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皮肤黏膜损伤、肾脏毒性、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老年NSCLC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改善老年NSCLC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样性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希望水平、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5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干预)和观察组(给予多样性心理干预)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水平量表(HH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HI中行动态度、积极态度、亲密关系的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SQLI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样性心理干预能够促进宫颈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希望水平,改善其睡眠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标准路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7),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宣教标准路径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生存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呕吐、骨髓抑制、疲乏、出血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标准路径有助于改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但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干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评估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RPFS和WHOQOL-10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R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SAS、SDS、R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卵巢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综合护理在老年胆囊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胆囊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每组患者30例。对比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下降幅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胆囊癌患者开展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n=48例,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和观察组(n=48例,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心理治疗与黛力新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2个月评估,心理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SDS、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应激反应一氧化氮(NO)、血清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生理、心理、独立性、环境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口服能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焦虑及应激反应,提高其化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勤  朱姣姣  高莉萍 《癌症进展》2021,19(1):104-107
目的 探讨家属协同健康教育对肝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肝癌介入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按治疗期间干预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160,家属协同健康教育模式)和对照组(n=140,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感受负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维度姑息护理对终末期血液肿瘤患者营养、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核工业416医院住院治疗的终末期血液肿瘤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多维度姑息护理,1个月后采用全面主观营养评定法(PG-SGA)评估营养状况,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况,采用肿瘤生存质量调查表(QLQ-C30)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PG-S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1.8) vs (5.5±1.6),P>0.05],干预后观察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5.6±1.4) vs (6.3±1.6),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AS:(42.0±9.4) vs (46.9±9.7),SDS:(38.8±8.1) vs (45.6±9.1),P<0.05];干预前两组QLQ-C30及FACT-G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QLQ-C30总分低于对照组[(70.4±10.7) vs (79.0±11.5),P<0.05],而整体健康状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0.0±1.5) vs (8.9±1.8),P<0.05]。干预后观察组FACT-G总分及功能、社会/家庭和情感3个维度均低于对照组[总分:(76.1±8.3) vs (84.3±8.8);功能:(19.8±3.6) vs (23.1±3.8);社会/家庭:(20.9±3.8) vs (22.9±3.2);情感:(14.6±2.2) vs (16.5±2.4),P<0.05]。 结论:多维度姑息护理能有效改善终末期血液肿瘤患者的营养和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护理对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收治的97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亲情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正念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屈服、回避和面对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屈服、回避、SDS和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面对、GSES、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行为护理能促进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养成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赵芳  孙旭玉  黄丹  曹敏 《癌症进展》2021,19(2):203-206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9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乳腺癌生存质量测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干预2周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及生活质量。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2周后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状态焦虑量表(S-AI)和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I和T-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和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生理维度、情感维度、社会/家庭维度、功能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65%,低于对照组的3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可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