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近年来,口腔癌的发病人数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所增长.了解口腔癌的内外致病因素、治疗方式及预防策略对防止其发展、改善其预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以上三方面对口腔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口腔癌患者只有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定期检查等方法进行预防,并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口腔疾病是全身健康的窗口.本文从分子水平对口腔癌和口腔黏膜癌前病变OPL的病因、机制和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新动向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基因治疗方面主要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艳  兰霞斌  陈超 《肿瘤学杂志》2020,26(6):487-490
摘 要:外泌体是携带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生物信息分子的脂质双层膜囊性小泡,介导细胞间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在调节免疫反应、肿瘤发生发展、肿瘤浸润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口腔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全文综合阐述外泌体在口腔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免疫反应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口腔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生物染料的示踪作用,定位肿瘤转移的前哨淋巴结(SLN)并选择性地活检,判断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目前已初步显示了在口腔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现综述SLNB的原理、方法及在口腔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含硒纳米材料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思路。方法 以“硒、纳米硒、前列腺癌”为关键词,检索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1970-01-01-2023-12-31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有硒或含硒纳米材料参与的临床研究;(2)包括前列腺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诊疗方式的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数据陈旧和存在争议的研究。最终纳入文献68篇。结果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开发治疗前列腺癌的新型药物始终是泌尿肿瘤方向研究的热点。甲基硒酸等传统形式的硒已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肿瘤能力,但狭窄的治疗窗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得益于纳米材料低毒性和高生物活性的优势,改良含硒纳米材料作为新型抗癌药物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结论 含硒纳米材料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集中于检测与治疗两方面,相比传统形式的硒,其在前列腺癌化疗、放疗以及新型光热疗法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本文总结了纳米硒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其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被动靶向是口腔癌最初的靶向治疗,靶向性差.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口腔癌靶向治疗,近年来学者们转向于研究主动靶向纳米给药系统,即将靶分子连接在纳米粒表面,使其与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或者过度表达的某种受体结合而实现靶向,该靶向系统可将抗肿瘤药物定向输送于病变部位,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疗效的目的.靶向性化疗已成为口腔癌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sMAb)是含有两个不同配体结合位点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潜力,特别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其不容忽视的优越性.现综述近年来BsMAb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同时,对其人源化进程也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张陈平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6):905-907
口腔癌是治疗比较棘手的口腔颌面- 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其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在不同医疗单位之间尚存在较大差异。规范口腔癌常规治疗,提高国内口腔癌整体治疗水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口腔癌治疗规范的思考,抛砖引玉,为制定国内口腔癌治疗规范打开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9.
在后基因组时代,随着分子病理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肿瘤的预防与诊疗模式已发生显著变化,分子病理检测在实体肿瘤的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愈发深入,并逐渐成为提高实体肿瘤患者总体生存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以第二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分子病理检测在肿瘤遗传易感基因鉴定、泛实体肿瘤早期筛查与恶性实体肿瘤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不同分子病理检测平台在不同实体肿瘤防治阶段的实际应用场景及潜在问题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金纳米材料显示出独特的尺寸和形状依赖的光学和光热性质,在肿瘤诊断成像、光热治疗、药物输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金纳米材料本身的光学性质,可进行暗场成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双光子成像等。金纳米材料还可以作为载体,载带各种荧光分子和药物,实现成像、化疗、光动力治疗等多种功能。通过近红外激光激发,金纳米材料的光子-电子和电子-电子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热量,可以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促进药物的释放以及光声造影。基于金纳米材料的热疗和化疗联用也被证明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可见,金纳米材料能将多种功能整合到一个体系中,实现肿瘤诊疗的一体化,为发展按需给药和个性化药物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金纳米颗粒,包括金纳米壳、金纳米棒、中空金纳米球、金纳米笼和金纳米星,用于肿瘤诊疗一体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纳米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应用的日渐广泛,人体与纳米材料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加,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对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体外、体内两个方面介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常用方法,为纳米技术产品的安全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临床对口腔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控制癌变的发展,提高生存率,是口腔癌治疗的趋势。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作为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在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受到高度关注。本实验采集口腔癌患者外周血,通过体外培养,诱导扩增获取大量具有典型特征的DC,分析其形态及表型特点,以期为口腔癌的生物治疗建立通路。  相似文献   

13.
口腔癌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表达与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口腔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表达及凋亡细胞的研究,探讨口腔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凋亡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7例口腔癌组织标本及42例癌旁正常口腔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表达,利用TUNEL方法检测口腔癌组织标本中凋亡的情况.结果Bcl-2、Bax基因在口腔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3%和47.8%;在正常口腔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8%和81.0%.Bcl-2、Bax基因在口腔癌组织及正常口腔组织中的阳性及阴性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二者在口腔癌组织中的阳性及阴性表达,其细胞凋亡的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Bcl-2、Bax基因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γ=-0.4669).结论口腔癌组织中Bcl-2基因阳性表达时,其本底凋亡指数较阴性表达时低;而Bax基因阳性表达时,其本底凋亡指数较阴性表达时高,二者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着拮抗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pollo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Apollo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所有病例非癌上皮细胞中的Apollon免疫染色远远弱于癌细胞.新辅助化疗病例化疗后Apollon标记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t= 1.307,P<0.05).仅接受手术治疗病例在活检与手术之间Apollon标记指数的变化尽管无显著性,但是标记指数的减少却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 口腔癌组织中的Apollon表达可能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口腔癌组织中的Apollon表达变化可能具有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肿瘤通过葡萄糖代谢重组为自身提供物质与能量,满足其快速增长所需。研究表明参与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多种代谢酶及信号分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的重要靶点。基于肿瘤葡萄糖代谢的检测技术在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中应用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总结了肿瘤葡萄糖代谢的特点、驱动因素及关键调控靶点,同时从目前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疗方面对肿瘤葡萄糖代谢的检测技术及其作用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6.
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死亡受体结合后,可启动凋亡信号转导.在产生一系列凋亡分子的同时,胞内抗凋亡分子也被诱导产生,但单一因素在TRAIL凋亡信号调控网络中并不起决定作用,而是多因素制衡的一个动态过程决定细胞生死.了解TRAIL通路的精确调控机制及肿瘤的遗传背景,对于研究TRAIL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决定性作用.现综述近年来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胞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生物染料的永踪作用,定位肿瘤转移的前哨淋巴结(SLN)并选择性地活检,判断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目前已初步显示了在口腔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现综述SLNB的原理、方法及在口腔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应答来治疗肿瘤的新兴策略,能够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然而,由于肿瘤的复杂性、患者的异质性及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免疫治疗整体有效率仅20%左右。近年来,纳米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和可控释放等优势,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纳米材料能够赋予免疫刺激分子、治疗药物等靶向肿瘤的能力,增强肿瘤部位药物的聚集,达到局部免疫调节,改善免疫抑制微环境,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本文就目前免疫治疗的现状及多种纳米材料在提高免疫治疗效果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宇  黄礼年 《癌症进展》2018,16(2):150-154
低分子肝素(LMWH)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表明, LMWH可能在抑制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等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LMWH的部分抗肿瘤作用依赖于抗凝途径得以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又独立于抗凝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现有的文献与资料,介绍LMWH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抗血栓形成及抗肿瘤作用,主要从LMWH阻断恶性肿瘤诱导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恶性肿瘤组织血管生成、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肿瘤的进展和转移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LMWH的应用安全性及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癌症,其中40%发生于口腔。尽管口腔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纳米医学技术具有高效递送药物、核酸和造影剂的能力,在提高诊断技术准确性和化疗药物疗效的同时能够增强患者的耐受性及改善生存质量,这为口腔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将综述纳米医学技术应用于口腔癌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