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施责任大包干排班方法及工作模式对深化护士层级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病区护士长的统一领导下,重新调整护士岗位和职责,实施责任大包干,重组和细化工作职责和流程,分层级使用护士,合理使用有限人力,使护理工作从护士单独履行转变为责任小组共同完成.结果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显著减少了护理纠纷和各类临床事件的发生.结论 实施责任大包干排班模式能优化护士层级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限人力资源,增强各级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连续性排班结合层级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外科病区实行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性排班,实行护士长-责任护士层级管理模式,重建各层级各班人员的工作职责,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医生的认可度及护士的自我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认同度及护士自我满意度得到很大提高;实施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意外及缺陷发生例次明显降低.结论 实施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性排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APN排班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包括分小组值班、层级管理、合理安排护理班次时间进行连续性均衡排班,排班时充分考虑护士需求;认为APN排班更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利用有限人力资源,增强各级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APN排班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包括分小组值班、层级管理、合理安排护理班次时间进行连续性均衡排班,排班时充分考虑护士需求;认为APN排班更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利用有限人力资源,增强各级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士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和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士层级管理后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低;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和护士层级管理对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连续性排班模式有助于推动护士分层级管理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57  
为了落实护士分层级管理,确保护理质量,改革了传统排班模式,实施了护理连续性排班.设立上、下午和夜班组长,以组长下设责任护士的责任小组形式开展工作,重新调整护士岗位,重组和细化工作职责和流程,界定不同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分层级使用护士,护理工作从护士单独履行职责转变为责任小组共同完成职责.落实护士的分层级管理,保证了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在一线岗位,从而将有限的人力用在最需要、最重要的岗位上,使护理人员合理使用并分层级管理,为患者提供了连续性、层级明确、均衡、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护士层级管理,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通过改进排班模式,开展APN连续性排班法,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制定各级责任护士任职资格及完善各班工作指引,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法与护士层级管理能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科护士层级管理和实施APN连续性排班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 在传统排班原有人力的基础上,根据护士的能力对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实施连续性排班,每班设立护理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由护理组长带领本班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本班各项护理工作,在中午、晚上繁忙时段增加人力,减少交接班次数,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与传统式排班模式比较,连续性排班后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患者及护士、医生的满意度都得到了提高.结论 实行连续性排班后,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达到最佳护理管理目标,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吕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847-6847
目的探讨APN排班结合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结构进行分层,并将连续性排班(APN排班)结合护士分层级管理应用于ICU的护理管理中。结果层级管理连续性排班与传统的工作模式比较,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APN排班与层级管理能适应ICU的工作特点,优化了护理管理效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并利于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层级管理和连续性排班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科分层级管理和连续性排班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在原有的人力基础上,改变传统排班模式,实行APN连续性排班,落实层级管理,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将实施前后患儿家长、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实施分层级管理和APN排班的支持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患儿家长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P〈0.05),护士对分层级管理和APN排班的支持率高于传统排班(P〈0.01)。结论护士层级管理和连续性排班,很好的开发了人力资源,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安全系数和满意度,整体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探讨合理规范的交接班流程,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主要方法是:制订规范的交接班流程、考核标准并落实到位,定期检查和讲评交接班流程执行情况。结果:护士明确了正确实施交接班制度的意义,培养了护士观察判断病情的能力,自觉深入病房发现问题,并防患于未然;交班质量及护理工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探讨合理规范的交接班流程,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主要方法是:制订规范的交接班流程、考核标准并落实到位,定期检查和讲评交接班流程执行情况。结果:护士明确了正确实施交接班制度的意义,培养了护士观察判断病情的能力,自觉深入病房发现问题,并防患于未然;交班质量及护理工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儿科病房连续性层级排班与普通排班的效果,以探讨连续性层级排班的优越性.方法 执行连续性层级排班,即三班制,保证每班有充足的护士及时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护理.结果 连续性从级排班可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患儿住院时间,缓解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两种排班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94,P<0.05).结论 连续性层级排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供应室合理排班方法。方法调整供应室各班次工作时间、各工作区间的人力和节假日上班人数。结果提高了器械清洗、包装质量,器械清洗合格率由98.5%提高到99.2%,包装合格率由99.7%提高到99.8%。减少人员加班时间;临床科室对供应室工作更满意,满意度得分由95.5分提高到97.5分,P〈0.05。结论供应室通过调整人员排班,使排班更加合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改变传统的手术调度方法,探讨在手术资源不变的情况下,解决手术间开放时间不足以及开放时间不平均的问题,提高手术间的使用饱和度和手术量。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室采用两种不同的调度方法,即单纯排程中心调度(一次调度)和排程中心及手术楼层(二次调度)共同调度两种方法下手术间的开放时间、手术量。结果一次调度下手术问最短开放时间705min,最长开放时间12510min,平均开放时间7670.9min;增加二次调度后手术间最短开放时间7374min,最长开放时间12815min,平均开放时间10779min。手术量从2008年的5.6万台提升至2011年的7.6万台。结论通过二次调度的管理,解决了手术间开放不足的问题.平衡了各手术间的资源利用,满足了不断增加的手术需求。二次调度管理更加符合现今医疗情况下的手术室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成本,护理资源的合理应用和充分开发已成为现代护理的管理核心[1],也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措施之一。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 unit,ICU)患者病情重,护理工作强度大,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2]。梁正英等[3]研究表明,ICU、急诊及手术室等特殊科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较普通科室明显。职业倦怠影响个体工作,并可激化各种危机,造成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APN排班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中所有APN排班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为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筛选员进行独立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项RCT和10项类实验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APN排班组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排班的满意度较传统排班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63,95%CI(4.59,9.58),P〈0.00001;OR=3.32,95%CI(1.78,6.18),P=0.0002;OR=4.98,95%CI(2.29,10.85),P〈0.0001];APN排班能提高护理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技术的质量,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SMD=2.72,95%CI(0.21,5.42),P=0.03;SMD=2.28,95%CI(1.43,3.13),P〈0.00001;SMD=1.36,95%CI(1.01,1.72),P〈0.00001;SMD=3.19,95%CI(0.74,5.63),P=0.01]。结论:APN排班模式对于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工作质量具有一定效果,但今后仍需要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和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刘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746-1747
护理文书是医疗护理活动中重要的法律依据,护理文书有着重要的举证作用。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1]。我院通过对护理文书的检查,寻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制订出一系列整改措施,逐条落实,在护理病历管理中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专业化新型排班管理在内分泌代谢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划分亚专业小组,根据亚专业分组实施新型排班,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亚专业化新型排班管理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亚专业化新型排班管理能够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保障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排班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型手术室人力资源优化排程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型手术室人力资源优化排程模式的使用价值和效果。方法 (1)建立并优化手术护理专业组的人力配置和专业培训;(2)设立手术调度中心,与麻醉医师配合统一安排人力资源;(3)人力资源安排充分体现弹性原则;(4)统计因手术室原因停手术台次和手术室差错事故。结果 2005~2009年,手术量从38 012台提高到63 317台;手术间从两栋大楼四层楼55间增加到四栋大楼六层楼68间;手术室护士由122人增加到171人。护士平均手术负荷从2005年的312台/年上升到370台/年;没有发生因手术室护士原因停手术的事件,杜绝手术室内差错事故5起,安全顺利完成各类手术。结论优化的大型手术排班模式有利于充分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护士信息化排班能够帮助护理管理者节约排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排班公平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就国外护士信息化排班的相关问题、类型及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我国护士信息化排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