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 7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 ,探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恶化的原因、时程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要点  相似文献   

2.
“消渴症”即“糖尿病”。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通过综合调节作用,补五脏、益精气、去淤血,标本同治,使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近年来在整理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消渴病的治疗又提出了许多新的学说和观点。现在治疗糖尿病除了传统治疗“三消”外,还从糖尿病的分期与致病病邪、发病脏腑、气血阴阳盛衰等方面着手论治。不过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还存在“辨证”与“辨病”的不足。如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会有更明显的优势和更广阔的前景。结合近年来取得的多项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应用中医中…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症”,笔者临床上应用猪胰脏和中药苡仁治疗糖尿病,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48~62岁,工人1例,农民3  相似文献   

4.
分型论治说     
“消渴症”即“糖尿病”。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通过综合调节作用,补五脏、益精气、去淤血,标本同治,使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近年来在整理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消渴病的治疗又提出了许多新的学说和观点。现在治疗糖尿病除了传统治疗“三消”外,还从糖尿病的分期与致病病邪、发病脏腑、气血阴阳盛衰等方面着手论治。不过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还存在“辨证”与“辨病”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反跳"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和体征“反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资料与方法 对101例医用臭氧治疗有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和评价。结果 101例中有23例出现了明显的“反跳”现象,一般出现在术后1~2周,最早出现时间是术后4d。12例患者术后症状和体征可以忍受,不需任何治疗,可于15~30d内自行消失。11例自觉术后症状和体征难以忍受,其中8例通过保守治疗4~5d后缓解,另3例通过纤维环“开窗”减压后才缓解。结论 患者术后症状和体征“反跳”与椎间盘内压力暂时性升高关系密切。部分患者无需任何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者可通过保守治疗,必要时可行纤维环“开窗”减压。另外,还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黑虎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发病率高达 0 .5 % ,关节局部致残率达 6 0 %以上。现代医学对其无特殊疗法 ,但中医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我院以内服外敷中药“黑虎丹”为主 ,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现将 178例RA患者经“黑虎丹”及吲哚美辛治疗后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178例为 1999~ 2 0 0 1年 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正标准[1] 。排除病例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合并心血管 ,肝 ,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精神病或智力障碍者 ;或因为其它原因不能配合治疗者 ,剔除试验中…  相似文献   

7.
35岁以上的妇女,不仅怀孕的机率会逐渐下降,而且在其妊娠过程中还存在8道“险关”:妊娠高血压35岁以上的初产妇发生高血压和子痫(全身抽搐及昏迷)的机率比适龄孕妇高2~10倍;而35岁以上发生妊娠高血压的产妇,其新生儿的死亡率为适龄产妇所生儿的2倍多。妊娠糖尿病由于胎盘分泌的激素使孕妇倾向于糖尿病体质,使得一些原本没有糖尿病的孕妇也可能突然出现血糖值异常升高,这就是妊娠糖尿病。高龄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机率为适龄孕妇的3倍,其胎儿的死亡率也随之增高。早产与流产35岁以上孕妇的早产率为适龄孕妇的2倍,35岁以上初产妇生低体重儿的机…  相似文献   

8.
"云克"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用99Tc 亚甲基二膦酸盐 (“云克”)治疗了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ANFH)患者 33例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中、晚期ANFH患者 5 7例 ,病程 0 .5~ 3年 ,按ARCO分期法[1 ] 分为 5期 (0~Ⅳ期 )。其中“云克”治疗组 33例 ,男 15例 ,女 18例 ,年龄 4 8~ 78岁 ,平均 6 3岁 ,分期为Ⅱ期 3例 ,Ⅲ期 2 4例 ,Ⅳ期 6例 ;常规保守治疗对照组 2 4例 ,男 8例 ,女 16例 ,年龄 5 7~ 6 8岁 ,平均 6 1岁 ,分期为Ⅱ期 9例 ,Ⅲ期 12例 ,Ⅳ期 3例。2 .方法。①“云克”A、B剂由成都云克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2 0 0mg (5mg×4 0瓶 )“云克…  相似文献   

9.
萎缩性胃炎 (CAG)伴异型增生已被确认为胃癌癌前期病变。我们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 ,用中药制剂“萎胃康”进行治疗研究 ,探讨其对CAG伴异型增生的影响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门诊和住院患者 172例。男 10 6例 ,女 66例。年龄 2 9~ 70岁 ,平均 (5 18± 1 2  相似文献   

10.
"餐后散步"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餐后散步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方法:取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或处于正常高值列为观察对象。其中18例为餐后散步运动组,与另一组20例餐后休息作对照。试验前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别(P>0.05),试验中两组病人都进行饮食控制,不用药物治疗,用胰岛素敏感指数进行观察。结果:运动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显著提高(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其敏感指数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餐后散步能够增强老年糖尿病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的抵抗。  相似文献   

11.
关于“过度治疗”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有的认为“过度治疗”是指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超过疾病实际需要的诊断与治疗的医疗行为;有的认为“过度治疗”是指医疗过度服务或医疗行业提供了超出个体和社会医疗保健实际需求的医疗服务;也有的认为“过度治疗”是指由于医疗机构对人类的生命采取了过多的控制和社会变得更多地依赖于医疗保健而产生的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胰岛素泵持续泵入胰岛素为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好的治疗手段。胰岛素泵又称“人工胰”,能模拟人体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比较常规胰岛素治疗,其有显著的优越性。近年来本院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曹小锋 《西南军医》2007,9(4):94-94
我所于2003年4月开始使用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列治”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经军区总医院年度体检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0例,年龄最小66岁,最大79岁,平均72.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0年,白天  相似文献   

14.
158例糖尿病系统营养治疗指导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达到良好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国际糖尿病联盟对糖尿病治疗提出了包括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自我监测及降糖药物治疗 5大要素的综合治疗模式。我科针对其中营养治疗这一关键环节 ,在常规营养治疗的同时着重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调查及个体强化指导 ,协同药物等综合治疗 ,取得了良好效果。1 资料和方法 1 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住院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 2 0 8例 ,均符合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糖尿病诊断标准[1] ,资料完整的 15 8例中 ,男 133例 ,女 2 5例 ;年龄 36~ 86岁 ,…  相似文献   

15.
宁亚功教授是全军中医药9名“国医名师”之一,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中医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张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微观研究相结合,谨守病机采用“温阳化气行水”法,用真武汤合五苓散随证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笔者随师学习,收获颇多,现将导师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决定糖尿病足坏疽治疗时间长短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轻则降低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重则导致肢体残疾 ,甚至危及其生命 ,有资料显示 ,糖尿病足坏疽在欧美的发病率为糖尿病患者的 1 0 %左右。在我国未见详细统计资料 ,在我院其发病率约占门诊糖尿病患者的 2 .45% ,与日本的 2 .37%相近。糖尿病足坏疽的治疗比较棘手 ,常需多科配合 ,治疗周期长。患者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重。本文对不同治疗天数 ,且临床治愈的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 ,试图找出影响糖尿病足坏疽病人治疗天数的因素 ,制定相应的措施 ,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1 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7.
田径  刘荟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9):1046-F0004
病例 男,84岁,因“突发昏厥跌倒约30min”急送我院门诊。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长期不规则口服药物治疗,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不详。前2d因血压升高自服“双氢克尿噻片、卡托普利”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着上千年历史,中医学是祖国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中医学把糖尿病归类称为"消渴",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热点。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研究中西医结合对糖尿病的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临床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II型糖尿病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43岁到76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共例,女性患者共例。入选患者均符合国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富贵病”,其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向“三高”倾斜而迅速增高。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性疾病。糖尿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三高一低”,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或明显消瘦)。糖尿病也属于慢性病,大多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并会表现出某些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如能及时把握糖尿病的发病倾向,早发现早治疗,会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通常,糖尿病会出现以下早期征兆:感染性疾患增多糖尿病早期患者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比一般人明显增高,其突出表现是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多,…  相似文献   

20.
周军 《西南国防医药》2000,10(3):150-151
在肝胆外科胆道手术后,留置胆道“T”管已成为一个常用的预防治疗措施。由于病因及治疗目的不同,胆道“T”管留置时间各异。如果置放“T”管不当或不加强护理,则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探索,总结了胆道“T”管引流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