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7):F006-F013
药品名称(商品名)类 别 剂 型 规 格—————]百—罹—j■1F————]曰再写雨i■—————1r1矿—覃—i匿l抗感染药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硫酸西索米星氯化钠注射液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酮康唑洗剂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替唑钠阿奇霉素分散片利巴韦林颗粒利巴韦林颗粒泛昔洛韦注射用乳糖酸…  相似文献   

2.
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在25℃和37℃下研究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后头孢呋辛钠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及测pH值。结果 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与氨茶碱注射液配伍后pH值及含量显著下降;与鱼腥草注射液配伍pH值明显上升;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克林霉素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配伍后性质稳定。结论 头孢呋辛钠注射液与氨茶碱注射液不能合用;与鱼腥草注射液应谨慎配伍;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克林霉素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宋北剑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92-2194
目的:比较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与头孢呋辛钠对剖宫产产妇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间医院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64例资料,按照术后预防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克林霉素组和头孢呋辛钠组(每组32例);头孢呋辛钠组予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术后预防感染,克林霉素组则予以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术后预防感染,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临床各项指标复常时间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相比头孢呋辛钠组,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术后预防感染的克林霉素组的疗效更优,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头孢呋辛钠组(P<0.05);术后最高体温低于头孢呋辛钠组,术后体温复常时间早于头孢呋辛钠组,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头孢呋辛钠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克林霉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呋辛钠组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预防剖宫产术后抗感染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钠,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良反应轻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彭美霞 《抗感染药学》2019,16(4):726-728
目的:克林霉素磷酸酯与头孢呋辛钠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酯组和头孢呋辛钠组,每组60例;克林霉素磷酸酯组产妇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头孢呋辛钠组产妇给予头孢呋辛钠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组产妇用药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头孢呋辛钠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经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优于头孢呋辛钠,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刘菁  耿丽  熊秋菊  郑芳  李志浩 《安徽医药》2010,14(5):523-525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卡络磺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室温(25±1)℃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左氧氟沙星与卡络磺钠配伍后各时间点的含量,并测定pH,观察外观及性状。结果6 h内混合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25±1)℃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卡络磺钠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间苯三酚注射液与10种临床常用的注射剂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间苯三酚注射液与10种注射剂配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0、1、2、3、4、5、6h内间苯三酚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其外观变化,并测定pH.结果:间苯三酚注射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马来酸阿奇霉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配伍后,外观、pH和含量无明显变化;与盐酸曲马多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注射用奥美拉唑、注射用头孢拉定配伍后,外观和pH无明显变化,但间苯三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与临床一些注射剂联合应用时会发生降解,应引起临床用药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方法。方法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1.5g,2次/d,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g,1次/天,疗程5~14d。完成病例48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结果治愈22例(46%)显效11(23%)进步13例(27%)无效2例(4%)总有效率9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医疗机构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治疗。  相似文献   

8.
[病例]女,59岁.因发热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 g抗感染,滴注20分钟后面部即出现皮疹,波及躯干、四肢,伴瘙痒.考虑头孢呋辛钠致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头孢呋辛钠,收入院.查体: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可见较多红斑、丘疹,部分成片.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 4.0 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患处外用氧化锌软膏,2天后患者全身皮疹明显消退,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9.
头孢呋辛钠致不良反应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女,59岁.因发热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 g抗感染,滴注20分钟后面部即出现皮疹,波及躯干、四肢,伴瘙痒.考虑头孢呋辛钠致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头孢呋辛钠,收入院.查体:头面部、躯干及四肢可见较多红斑、丘疹,部分成片.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 4.0 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患处外用氧化锌软膏,2天后患者全身皮疹明显消退,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0.
某二级医院病原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病原菌的分布状况及耐药率。方法将分离到的1506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排在前三位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革兰氏阳性球菌82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498株:真菌188株;分别占总菌株54.6%、33.1%、12.3%。革兰氏阳性球菌中,链球菌耐药率分别为红霉素94.2%;克林霉素92.8%;左氧氟沙星67.9%;葡萄球菌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94.1%;红霉素92.2%;克林霉素82.7%;肠球菌耐药率为青霉素78.1%;左氧氟沙星73.5%;米诺环素61.2%;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式菌耐药率分别氨苄西林92.7%;头孢呋辛钠70.9%;左氧氟沙星62.8%;非发酵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分别头孢呋辛钠97.7%;亚胺培南57.1%;左氧氟沙星52.7%。结论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及耐药性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本院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价本院近三年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状况和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用药金额(DDDc)等资料。结果本院2005-2007年药物的年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年销售金额排在第一位的分别是2005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06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07年头孢替安,其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连续2年都排在第一,排列第二位的分别为: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钠、头孢米诺;DDDs排名第一的分别是:2005年头孢呋辛钠、2006年头孢呋辛钠、2007年左氧氟沙星。DDDc排名第一的分别是:2005年头孢唑肟钠、2006年头孢吡肟、2007年阿莫西林舒巴坦钠。药物的序号比大部分接近或大于1。结论本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凌蒙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782-1784
目的:比较不同抗菌药物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成本/疗效(C/E)比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60例资料,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5组,每组32例(即头孢呋辛组、头孢唑林组、阿奇霉素组、磺苄西林钠组和克林霉素组),比较5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抗菌药物的C/E比值、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术后发热率的差异。结果:头孢呋辛组、头孢唑林组、阿奇霉素组、磺苄西林钠组患者用药后预防感染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克林霉素组,头孢呋辛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术后发热率均低于其他4组(P<0.05);头孢呋辛组患者用药后的C/E比值低于头孢唑林组、阿奇霉素组、磺苄西林钠组和克林霉素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呋辛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的疗效优于其他各组,成本/疗效(C/E)比值低,无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利福霉素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在输液过程中发现,利福霉素钠注射液从小壶滴入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时,输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我院烧伤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烧伤科2009年-2012年10月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400份住院患者病历,分析其病原学送检率、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烧伤科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和糖肽类。2009年,DDDs排序列前3位的是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吡肟;2010年,DDDs排序列前3位的是注射用头孢吡肟、注射用头孢米诺钠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11年-2012年10月,DDDs排序列前3位的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和注射用头孢米诺钠。400份病历总的病原学送检率达38.00%。病原菌分布情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无明显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低。结论:我院烧伤科抗菌药物应用品种与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基本相符,应用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头孢吡肟致迟发型过敏反应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丽梅  赵丽君  王玉芹 《医药导报》2002,21(12):818-818
1 临床资料1.1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2 8岁 ,因左股骨开放性骨折来我院就诊 ,入院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经头孢吡肟皮试阴性 ,给予头孢吡肟 2 .0g[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1998)J 5 2 (2 )号 ]加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 ,静脉滴注 ,bid ,口服钙立得 0 .6g ,tid。用药 6d后 ,患者全身皮肤瘙痒 ,有大小不等的红色皮疹出现 ,且高出皮肤 ,分布较均匀 ,以胸背部较多。怀疑为静脉滴注头孢吡肟所致。停用头孢吡肟 ,改用克林霉素 0 .6g加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bid ;10 %葡萄糖…  相似文献   

16.
黄翠丽  王子莹  朱曼 《中国药房》2011,(38):3573-3574
目的:筛选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用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204例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筛选出磺苄西林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孟多酯钠和头孢美唑钠4种抗菌药物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204例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00%,术前0.5~2h用药44例(21.57%),平均用药时间(6.03±2.51)d。磺苄西林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孟多酯钠和头孢美唑钠的成本分别为1987.20、892.56、3644.28、1241.28元,有效率分别为71.43%、87.50%、88.46%、97.5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782.02、1020.07、4119.69、1273.11,头孢孟多酯钠和头孢美唑钠相对于头孢呋辛钠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是286637.50和3487.20。结论:实施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需要优化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头孢呋辛钠可作为较佳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甲硝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 2 0℃、37℃下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 2 0℃、37℃下 ,观察甲硝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 5h内的外观、pH值及含量变化。 结果 甲硝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混合 ,5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甲硝唑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5h内配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配伍禁忌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收集整理并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数据库,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类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美洛西林、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头孢唑林钠、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孟多、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匹胺、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替硝唑、磷霉素钠、夫西地酸钠、鱼腥草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氨茶碱、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呋塞米等药物有配伍禁忌.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具有弱酸性,忌与碱性药物、中药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程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657-658
目的观察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同方法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探讨合理的应用方式。方法随即选择剖宫产产妇300例随机分配分为观察组A、B及对照组C各100例,观察组A手术前0.5~1h应用头孢呋辛钠2.0g,静脉滴注,术后同剂量每隔12h一次,时间24~48h,如果头孢呋辛钠皮试为阳性,改用克林霉素0.9g静脉滴注;观察组B则为在A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甲硝唑0.5g(iv,Bid);对照组C从术后5h后开始应用头孢呋辛钠2.0g或克林霉素0.9g(iv,Bid)至出院共6天。结果三组术后体温及退热时间、术后病率、产褥病、切口愈合、子宫复旧不良比率及恶露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及术后短时间应用单剂头孢呋辛钠或克林霉素是一种预防术后感染的合理有效而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穿琥宁注射液在输液中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穿琥宁注射液与11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穿琥宁与11种药物在(20±3)℃和(38±1)℃两种温度条件下6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微粒数和紫外吸收度.结果:在上述条件下,穿琥宁注射液与维生素B6、盐酸克林霉素、维生素C配伍后外观、性状、紫外吸收度发生变化,与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利巴韦林、甲硝唑、青霉素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配伍后外观、微粒、pH值及紫外吸收度无显著变化.结论:穿琥宁注射液不宜与维生素B6、维生素C、盐酸克林霉素配伍,可与其他8种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