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手术的可行性和术式的选择.方法:53例55岁以上(女)、60岁以上(男)的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风险的防范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92.5%(49/53),空肠造瘘术7.5%(4/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4%(23/53),病死率7.5%(4/53).结论: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及适宜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2003年8月84例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手术切除率98.3%(83/84),术后并发症率14.3%,手术死亡率1.2%,其中吻合口瘘4例,无因手术因素致糖尿病失控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53.3%、31.2%.结论外科治疗仍是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首选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对于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将重点放在对糖尿病的监测、控制及并发症的防治上。结果105例均行择期手术,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30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严格控制血糖和尿糖是老年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探讨临床防治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8月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且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30例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未出现肺部感染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单变量及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年龄、吸烟例数、合并低蛋白血症例数、病程、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例数分别为(46.1±5.5)岁、15例、11例、(5.1±1.7)个月、(269.5±68.5)ml、7例、8例;观察组患者分别为(57.5±6.3)岁、16例、15例、(6.4±2.3)个月、(516.7±104.0)ml、9例、1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证实术中出血量、低蛋白血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与患者术中出血量、合并低蛋白血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应当加强围手术期感染防治工作以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Ⅰ、Ⅱ期食管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Ⅰ、Ⅱ期食管癌患者43例,观察组16例行VATS下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27例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术前、术中、术后近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部手术时间[(115.6±48.0)min]、胸部出血量[(131±71)ml]、术后首日胸液量[(331±170)ml]、胸引流管保留时间[(7.25±2.35)d]、术后36 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3.4±1.2)分]、术后胸液总量[(1281±534)ml]、术后72 h右上肢功能恢复[(5.1±1.5)cm]与对照组[分别为(145.6±20.6)min、(292±111)ml、(494±194)ml、(10.00±2.79)d、(7.3±1.4)分、(1780±731)ml、(15.6±3.1)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下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食管癌根治术治疗Ⅰ、Ⅱ期食管癌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彻底性,但VATS下食管癌根治术较传统食管癌根治术的胸部出血量少,术后胸液量少,疼痛轻微,上肢活动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医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内死亡。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改善患者术前肺功能状况,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及术式,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对于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手术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进行治疗,每组2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手术以及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以及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8.24±11.33)min、(3.18±0.91)d、(25.11±6.15)h、(40.10±11.14)ml,开腹组患者手术以及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5.22±9.21)min、(7.31±2.32)d、(37.32±12.83)h、(71.53±27.24)ml。且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1/20),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7/2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手术以及住院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被明显缩短,同时还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控制,进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医治的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内死亡。结论掌握手术适应证,改善患者术前肺功能状况,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及术式,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对于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手术操作中行腹腔镜游离胃方案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从2014年01月至2015年10月因食管癌进入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中,选取32例进行分组对照,其中对照组16例行腹部开放方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手术,而治疗组16例则行腹腔镜游离胃方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两组各项指标及一年生存率.结果:对照组16例住院时间(14.00±3.97)d,治疗组16例(10.28±3.00)d(P<0.05),且两组排气时间、出血量、引流量等相对照(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施以Ivor-Lewis手术时,通过腹腔镜游离胃安全可行,能够完成腹部手术野淋巴结清扫,可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0.
726例食管癌患者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食管癌住院患者的分布特征,为深入开展防治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全部食管癌患者病历资料(726例,男582例,女144例),以病人ID号码采集病人个人特征、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选择等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三间分布特征描述。结果研究发现:(1)患者来源于重庆64个区县,其中开县最多(7.9%)。(2)男女比例4:1,51~60岁组患者最多(78.7%)。(3)食管中段癌发频率最高(51.2%),以鳞状细胞癌为主。(4)食管癌患者采用根治性手术的占78.0%。(5)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1±1.0)h;平均住院天数为(21.8±9.7)d;围术期平均出血量为(406.8±242.5)ml。结论重庆市食管癌住院病例在个体特征、临床表现、诊断、病理类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应根据这些信息深入开展防治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比较施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24例患者(观察组)及同期施行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26例患者(对照组)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胸部手术时间缩短[(40.01±3.30)min比(70.31±3.18)min],术中失血量[(108.05±5.20)ml比(200.05±11.25)ml]、术后3 d引流量[(380.81±45.44)ml比(780.05±52.22)ml]以及术后住院天数[(9.30±0.45)d比(12.21±0.33)d]均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9例全机器人辅助3D高清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护理特点及体会,为今后的临床管理提供护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9例行全机器人辅助3D高清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在系统规范的护理管理下实施护理的效果和体会。结果 2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1例中转开胸。手术时间为(1.25±0.37)h,术中失血量为(132.36±15.26)ml;术后重症监护16~22 h,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4.1±3.35)h、首次进食时间(16.5±2.43)h、首次下床时间(2.96±0.08)d,术后平均住院日(12.4±2.6)d,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1例死亡、复发。结论系统规范管理全机器人辅助3D高清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3.
李全智  张彬 《现代养生》2014,(18):115-115
目的:对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选取46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手术入路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右胸入路)和对照组(采用左胸入路),均为23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88.2±49.3)min,术中出血量为(519.3±69.2)mL同对照组患者的(225.1±38.7)min和(459.3±50.1)mL相比,有一定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率,P<0.05。结论:在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疾病临床上右胸入路操作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复发率低和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信广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75-2576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179例手术切除老年良管癌、贲门癌患者中,术后39例发生肺部并发症,为并发症组:其余140例为对照组.用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前合并肺部疾病、术前肺功能明显异常、吸烟、主动脉弓上吻合、手术多切口、手术时间≥3h、术前放疗者在并发症组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术前合并肺部疾病、术前肺功能明显异常、术前放疗、吸烟、吻合平面高、手术多切口、手术时间长等是肺部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围手术期的综合处理和手术技巧是避免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对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6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目的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后外侧切口开胸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9±1.4)h,对照组(4.8±1.3)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胸腔开放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分别为(2.2±0.7)(2.1±0.7)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分别为6.7%、3.3%,低于对照组的10.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观察组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有助于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超声刀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同期、同一手术组人员使用超声刀(超声刀组,20例)和电刀(电刀组,23例)行食管癌根治术,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超声刀组平均手术时间(161.09±21.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6.78±4.23)ml,术后24 h平均胸腔引流量(250.25±10.45)ml,电刀组分别为(253.95±12.32)min、(124.85±6.21)ml、(305.13±8.2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均无胸、腹腔内出血二次手术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超声刀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具有精确切割、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可以提高食管癌手术的安全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变化及与术后康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围绝经期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共110例。根据术后康复情况将患者划分为康复不良组(28例)和康复良好组(82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运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等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外周血NLR、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IL)的表达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围绝经期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康复不良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康复不良组患者手术时长[(52.89±3.06) min vs.(51.23±3.36)min]、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6.52±2.89) h vs.(25.45±2.23) h]、术后首次进食时间[(77.59±3.12) h vs.(76.34±2.24) h]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55.97±3.79) h vs.(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NRS)的快速康复外科(FTS)模式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同期住院食管鳞癌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n=85):研究组术前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方法进行评估并予以干预性治疗(FTS组);对照组按传统围术期方法治疗(CPM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PM组比较,FTS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59.01±2.73)h比(90.16±2.82)h]、首次排便时间[(3.35±1.37)d比(4.78±1.74)d]、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2.76±0.34)d比(4.39±0.25)d]、术后住院时间[(8.16±0.80)d比(10.93±1.39)d]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7.06%(6/85)比20.00%(17/85)]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均P<0.05)。 结论 应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的FTS治疗模式,可有效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术后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前瞻性纳入520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择期手术患者,观察术后感染及相关因素,并对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式等14项变量与术后感染的关系,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感染率为9.23%,单因素分析发现第1秒最大呼气量相对值(FEV1%)、手术时间、术式中的多切口手术、术中失血量、术后诊断为食管上段癌与术后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筛选出3个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FEV1%、手术时间、多切口手术(P<0.05). 结论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FEV1%、手术时间、多切口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过程中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以随机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妇科确诊并纳入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共8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n=40例)、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2.5±3.6)min,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8.5±0.6)h,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1.1±1.2)h,平均住院时间为(4.5±0.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确切,可通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降低手术时间,改善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