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互动式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作用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300例,统计并分析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基本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互动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血压控制,并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均为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护理后观察组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护理前,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通过互动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病预防知识认知及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高血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社区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62例,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生活习惯发生变化情况,用药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均显著提高(均P<0.05),患者生活方式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率,在社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组成社区护理干预小组,干预前先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血压控制、服药、饮食、运动等情况,再制定具体的干预计划并组织实施,干预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药物治疗指导.结果 经过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水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状况。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P<0.05),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5.
将80例社区家庭病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追加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与生活习惯改善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BP、DBP均为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均得以控制(P<0.05),相比下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规律服药、合理运动、健康饮食以及戒烟酒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对社区家庭病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干预有助于控制血压并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持续用药,同时不良生活习惯得以改善,对高血压防治意义重大,建议临床采纳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完全依从率为6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收缩压别为(146±8)mm Hg、(161±10)mm Hg,舒张压分别为(75±10)mm Hg、(92±7)mm Hg,治疗组血压控制较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采取规范的社区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属社区家庭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健康教育只针对患者本人,干预组在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对患者家庭成员(配偶、父母、子女)也进行健康教育,6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干预组血压控制率75.0%,对照组为4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生活规律、适量饮酒等)和服药依从性比较也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定期的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9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95例,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持续护理1年后的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升高,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同时有助于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9.
Orem自理理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有效控制患者高血压。方法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社区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1年,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率、药物知识知晓率、并发症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等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血压控制率、药物知识知晓率、并发症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rem自理理论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理能力,有效控制患者高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提高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61例高血压病人实施为期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评价干预后病人依从性的变化。结果病人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病人的依从性,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及患者医嘱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310例E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及出院随访8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血压是否维持正常、生活态度、并发症发生率、是否合理生活、医嘱依从性、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的不良心理状态更为改善,出院随访8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血压维持情况、生活态度、合理生活、医嘱依从性、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社区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干预组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的饮食、用药、心理、起居等进行护理干预,1年后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依从性、血压水平、血压达标及有效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依从性、血压水平、血压达标及有效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高血压病病人改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3.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构建可行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有效性。方法:将邵阳市大祥区≥60岁的25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9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共同实施认知、心理行为、血压监测等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习惯、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运动方式均有效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能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老年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老年患者112例,调查其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对治疗的依从情况,然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和对治疗依从情况,以及综合治疗前后血压和血尿酸水平。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的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患者血压、血尿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认知程度普遍提高,因此对治疗的依从性也普遍得到提高,降低了血压和血尿酸,表明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方法应用Orem自理理论对某社区17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方式、规范药物治疗率、血压控制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方式、规范药物治疗率、血压控制率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rem自理模式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理能力,有效控制患者高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社区高血压护理干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实施延续性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73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出院时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对照组每3个月电话随访1次,时间为12个月.实验组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合理膳食、健康训练、遵医用药情况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健康指导,时间为12个月.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均P < 0.01);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生活习惯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 < 0.01);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 <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指标,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给予IKAP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保健知识掌握、实施效果、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3、6个月自我保健知识掌握、实施效果、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KAP护理模式应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能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知识掌握和实施能力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护理干预组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于干预3个月、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6个月两组患者血压、治疗依从性(除监测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血压值,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中应用的方法与效果。方法社区符合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的高血压患者75例,2012年16月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2012年76月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2012年712月在常规健康教育过程中导入情境体验教学模式,比较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前后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率、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开展体验式健康教育后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率高于体验前(P<0.05),高血压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优于体验前(P<0.05),对治疗的依从性高于体验前(P<0.01)。结论情境体验式健康教育能进一步加深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认识和领悟,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自觉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能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治疗情况、血压改善情况及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情况、血压改善情况及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中应用强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配合治疗情况,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