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科峰 《职业与健康》2002,18(11):160-161
颌面部外伤包括眼、耳、鼻、唇、咽及口腔等重要器官,外伤后会影响视、听、嗅、咀嚼、吞咽、语言及面部表情等功能,病人的心理活动将发生大的转变,要想做好心理护理,首先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才能有的放矢,措施得当。我科自1998~2001年对168例颌面部外伤住院病人给予心理护理,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何凤莲 《现代保健》2012,(32):74-75
自2009年5月-2011年8月本院急诊科所处理的12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由于得到及时、全面、正确的处理,如及时止血、恢复呼吸道通畅及对颅脑损伤的及时救护等,所有的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认为在颌面部外伤的救护工作中,必须有整体观念,以免延误患者救护工作。其中在诸多的合并症中尤其应注意患者是否伴有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谢月华 《健康大视野》2006,14(9):118-118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暴露部位,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外伤时常伴有颅脑损伤,一旦发生颌面部外伤,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否则,轻则引起面部畸形、语言、咀嚼等功能障碍,重则危及生命。我科于2004年2月-2006年1月共收治18例严重口腔颌面伤并发颅脑伤的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颌面部外伤是头面部最常见的损伤,在急诊中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颌面部血管丰富,软组织脆弱,骨组织结构复杂,是呼吸道。消化道开口所在的部位,与颅骨毗邻,故抢救不及时,伤后易出现合并症,轻者发生功能障碍,面部畸形,重者可危及生命,故早期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急诊救治率的关键。本文对我科2002年3月-2006年1月急诊收治的颌面部外伤142例进行分析及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微型钛板在急诊颌面部外伤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门诊急诊颌面部外伤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结果 患者面部外形绝大多数满意,咬合关系良好,咀嚼功能恢复,软组织伤口Ⅰ期愈合,治愈率达94.6%.结论 微型钛夹板在急诊颌面部外伤骨折中骨折固定,可以达到相对的坚固固定,能保持骨折断端局部稳定,固定效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易行,可免去患者由于长期颌间牵引固定造成进食、语言困难及口腔卫生差等.  相似文献   

6.
颌面部是人体暴露部位,易引起外伤,严重的颌面部损伤,常伴有其他器官的损伤,抢救时必须迅速而及时地判断伤者的伤情,及时有效的抢救患者的生命,是外伤早期处理时最重要的目的,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49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49例,男性32例,女性17例,年龄6岁~58岁,平均年龄在30岁。致伤原因:车祸32例,摔伤3  相似文献   

7.
儿童口腔颌面部外伤是临床常见急症,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外伤易导致器官的功能障碍及面部畸形,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3年7月至2007年9月收治182例口腔颌面部外伤患儿,根据X线片和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性质、类型、受伤时间、部位、严重程度、有无合并颅脑及其他部位损伤而采取不同处置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董慧春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075-5076
目的对造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9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29.1%。男女比例为9.11:1。年龄段在20-41岁为发病高峰。交通事故成主要原因,在发生颌面损伤中接近一半发生骨折,在骨折中主要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而颅脑外伤是颌面骨折中最常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男性青壮年成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9.
口腔颌面部创伤在和平时期占全身伤的7%~20%,常合并有颅脑外伤及其他部位的创伤,是多发伤中常见的创伤之一。颌面创外伤可能会引起窒息、感染、出血、营养失调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康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观察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有关知识非常重要,我们对患者家属对有关颌面部创伤并发症的认知情况和自我观察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孩子在儿童时期由于好奇多动,难免会发生牙齿的外伤。儿童时期,牙齿受到急剧的创伤,特别是打击或撞击所引起的牙齿和牙周组织的损伤,一般为急性的、意外的创伤。那么,孩子发生了牙外伤咋办才好?儿童乳牙外伤乳牙外伤多发在1~2岁的儿童,约占乳牙外伤的1/2,主要是1~2岁的儿童开始学习走路,运动能力、反应等都正处  相似文献   

11.
颌面部创伤多因工伤、运动损伤、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所致。我科收治的颌面部创伤主要为在校大学生运动创伤引起,约占各种创伤的60%~65%,多为开放性创伤,易造成面部畸形。影响美观,病人易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医护人员在进行外伤处理时往往只重视病情而忽视了对病人的心理治疗和护理,病人不能主动配合外伤手术。针对以上现象,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的效果及病人的康复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谈几点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颌面部为人体之表露部位,暴力,交通事故,灼伤,爆炸意外等均可引起颌面部软组织、骨组织损伤。此部位的外伤,常合并颅脑损伤、大失血,容易并发呼吸及吞咽等功能障碍甚至毁容等。颌面外伤  相似文献   

13.
<正>牙齿外伤是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它是指牙齿受到突然的外力撞击、咀嚼时误咬砂石或金属异物甚至是误咬餐具所引起的牙体、牙髓以及牙周组织的损伤。严重时可出现多颗牙齿同时受到损伤,往往还伴  相似文献   

14.
<正>牙外伤是指牙齿受到急性创伤,如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摔倒、遭受暴力撞击、体育运动受伤、交通事故、牙齿使用不当和咬硬物而造成的损伤,是造成儿童牙齿缺损或缺失的第二大口腔疾病,仅次于龋病。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危险意识淡薄,又活泼好动,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在运动或玩耍时容易发生碰撞、跌倒而导致牙齿外伤。恒牙发生外伤多表现为牙齿折断,乳牙外伤最多见的是脱位性损伤。据2020年国际牙外伤学会的临床指南报道,25%的学龄儿童有过牙外伤史。  相似文献   

15.
李涛 《现代医院》2012,(10):55-56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23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受伤原因、年龄、性别)及治疗方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230例颌面外伤病例采取清创缝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颌骨骨折均根据病情采用外固定法、内固定法、联合固定法达到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的目的。结果经过治疗,23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经X线显示,骨折对位良好,且伤口期愈合者达223例,占97.0%。结论对于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均应在早期进行清创缝合并应尽量保留组织。骨折患者,应在早期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与外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更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6.
孩子天性喜欢玩耍、打闹,但平衡能力较差,在游戏和运动时常发生碰撞和跌倒或其他意外事故。在事故中如面部先着地,口腔软组织和牙齿很易碰到硬物而受伤,导致牙齿松动、折断、脱落等,这统称为“牙齿外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蒋义凤 《药物与人》2014,(1S):54-54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365例患者实施颌面外科手术及控制感染治疗。结果:365例患者经I期或Ⅱ期手术后咬合关系正常,面容有所改善,功能得到恢复。结论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外露部分,易遭受损伤,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特殊,生理功能复杂,因此在治疗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减少面部畸形和功能丧失有重要意义。要注意可能伴发的其他部位损伤和危机生命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36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36例经临床不同方法治疗后,伤口均甲级愈合,除1例发生轻度牙齿咬合关系不良,2例对颌面部形态恢复不太满意外,其余患者均功能疗效良好,面部恢复满意.结论 颌面部骨折类型较复杂,下颌骨骨折占多数,临床治疗主要以复位内固定为主,可达到精确稳定复位,固定效果确切,疗效可靠,对恢复患者颌面部形态及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特点,评价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2例口腔颌面部外伤的损伤情况、致伤因素、治疗结果 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愈81例,治愈率达98.8%.颌骨骨折的25例经治疗后,咬合功能及面容恢复满意者24例.结论 迅速治疗口腔颌面部外伤,并考虑患者的容貌美观,以减少患者术后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0.
鞠淑桂 《工企医刊》2005,18(2):82-82
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常见外伤之一,自2001年以来我院收治颌骨骨折病人56例,通过精心细致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