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湘西苗族聚居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湘西苗族聚居地野生药用植物的资源调查与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湘西苗族聚居地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800余种,隶属于195科898属,常用的有478种。其医药文化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笔者着重对10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进行了药用成分与功效分析、民族特色配方的整理和植物的资源利用潜力综合评价3方面的研究,并对湘西苗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报道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药用植物资源状况。方法 :根据对国内 15个标本馆 80 0余份标本的研究及部分地区野外调查 ,参阅有关文献资料作出综合分析。结果 :据初步调查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药用植物约有 6 7属 ,含 78种 3变种 ;隶属于 4 1科。结论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药用价值 ,应加以积极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安徽省环巢湖流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特色药材。方法通过对环巢湖流域地区进行长期的资源踏查、资料查阅、标本采集及鉴定、药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调查等方法,并对药用植物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环巢湖流域地区现有药用植物共111科373种(包括10个变种),其被子植物占到总数的93%,有349种。菊科、蔷薇科、豆科、蓼科植物种类较多,为本地区的优势科属,除了常见药用植物之外,还分布着一些珍稀野生物种。结论调查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巢湖流域的药用植物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芍药属牡丹组药用植物资源与分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保安 《中草药》1997,(11):688-690
系统报道了特产于中国的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药用植物资源,共计6个种,2个亚种,2个变种,1个复合体,详细介绍了该组植物的分布地区、药用部位及功效,并编写出植物分类鉴定检索表,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保护本组药用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是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2005年以来针对药用植物的本底资源的专项调查,首次报道了该区域内有药用植物种类2086种(含变种),由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六大类群组成,隶属于242科882属。占贵州省已知药用植物4419种的48%,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20余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有4种。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有5种。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0,特有科4个,梵净山地区特有种13余种,新纪录贵州药用植物37种。是贵州省乃至我国已知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沈保安 《中草药》1997,28(11):688-690
系统报道了特产于中国的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Moutan药用植物资源,共计6个种,2个亚种,2个变种,1个复合体,1个复合体,详细介绍了该组植物的分布地区、药用部位及功效,并编写出植物分类鉴定检索表,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保护本组药用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西菝葜族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菝葜族植物是百合科植物的一类,广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也有少数种类产于东亚及北美的温暖地区和地中海地区),共3属300余种,我国产2属约67种和一些变种。其中我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基源种2属43种(包括变种),广两产药用植物2属26种(包括变种),其中肖菝葜属4种,  相似文献   

8.
庙岛群岛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33属、65种,并发现了2属、2种为山东省分布新纪录。文章介绍了庙岛群岛地区野生菊科药用植物的种类、生境、药用功效,并对野生菊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保护及开发利用野生菊科植物资源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白贞芳  刘勇  王晓琴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548-4552
通过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和查阅文献记载等方法,系统整理、总结、归纳了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列当属6种药用植物在4个少数民族间作为7种民族药应用,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8个少数民族间作为10种民族药应用,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3个少数民族间作为3种民族药应用,且同种药用植物常作不同民族药;发现3属植物的传统疗效主要集中在补肾壮阳、止血和止痛3个方面,并且该传统疗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种类丰富的列当属植物资源对缓解肉苁蓉植物资源匮乏局面和扩大药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记录到该地区共有唇形科药用植物25属、53种(含变种),介绍了粤东地区唇形科药用植物的种类、生境、药用功效,提出了保护及开发利用唇形科植物资源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哈思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及利用情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采集区域药用植物标本及走访调查,整理该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哈思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247种7变种,隶属61科161属,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以多年生草本居多;按药用部位统计全草类种类最多,共124种,占48. 82%,根及根茎类和果实及种子类次之;按中药功效统计清热类药用植物最多,占32. 68%;此外有草麻黄、达乌里秦艽及火烧兰等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8种。结论:哈思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靖远县及黄土高原区域药用植物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和保护区域。但药用植物受采挖及虫害等威胁比较严重,资源利用存在盲目性,应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2.
畲族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应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清我国畲族常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民间应用情况及畲族特有药用植物品种。对全国25个畲民主要居住的县(市)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民间畲医药人员提供的处方、治疗案例、用法用量、常用畲药和药物标本,同时调查其分布情况、生长环境,记录植物特征,拍摄图片、GPS数据及航迹,采集新鲜腊叶或植物标本。结果收集到畲族民间用药1 600个品种、病名450个和处方1 016个;其中畲族常用药用植物520种,主要生长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海拔200~1 500 m;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药用)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药用)15种,畲族特有药用植物11种;分属于144科、312属、494种、2亚种、17变种、3变型和1栽培变种;畲族民间药物使用方法不同于中医和其他民族医药。通过调查,查清了我国畲族常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民间应用情况和常用药物,查明了珍稀濒危畲族药用植物和畲族特有药用植物,为今后畲药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掌握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野生与栽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方法:通过样地调查的方式进行外业调查,查阅植物志等书籍准确定名并统计药用植物数量。结果:完成南票区包括草丛、草甸、灌木丛、针叶林、阔叶林5个代表区域的36个样地调查,调查到南票区野生药用植物336种,隶属75科,其中重点药材40种,特色药材20种。区域内新分布药材10种。结论:南票区气候环境干旱,多为耐旱植物,荆条基本覆盖整个区域。对该地区植物资源进行分析并对该地区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及利用提出建议,对于保护好中药资源,进一步提升南票区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伴随着一定的质疑,但基因工程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显示了其在应对粮食短缺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出色作用和巨大潜力。药用植物同样面临着资源匮乏、生长环境恶化、种质衰退等一系列问题,使药用植物传统种植和采集模型受到极大的挑战。基因工程技术由于可以赋予传统植物新的特性从而给药用植物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和曙光。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来提高药用植物的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的能力,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增加药用植物中活性物质的含量,改善药材的品质等方面,有利于药用植物的大面积种植和保护。在发展药用植物基因工程过程中,转基因药用植物的安全性也应受到重视,在充分认识到药用植物特殊性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适用于转基因药用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体系和判断标准,促进转基因技术在药用植物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使基因工程技术的优势在药用植物研究和应用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map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native medicinal plants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To find the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and to giv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medicinal plants in Xinjiang region. Methods Firstly, we compiled the distribution data of native medicinal plants at a county level in Xinjiang region, including the source plant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 Uygur Medicine(UM), and Kazak Medicine(KM); Secondly, we divided the distribution data into grid with a resolution of 0.1°× 0.1° and overlaid it on the topography and climate data in Arcgis 10.0; Finally, we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s of medicinal plant richness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ith ordinary least square(OLS) regressions and partial regressions. Results UM has more non-native species in Xinjiang region than KM. The species richness of medicinal plants is high in Altay Mountains,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and part of Kunlun Mountains. The richness of medicinal plants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vascular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nd climate, and further,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vascular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re higher than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climate. The whole plant, root rhizome, and seed fruit are more frequently used than stem and leaf for CMM in Xinjiang region. Conclusi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edicinal plants are concordant with vascular plant species, which c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this region. 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current nature reserves is a low-costing approach to the conserva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although they were not originally established for medicinal plant protection. Nevertheless, it is urgent to further study the distributions and protection statu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the nature reserves of Xinjiang region.  相似文献   

16.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对较弱,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测试指南的研制相对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颁布的191个种(属)植物保护名录中直接涉及中药材的仅有20个种(属)。目前,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量为125件,授权16件。通过概述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进展、统计中药材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和授权情况,论述我国中药材新品种保护及DUS测试指南研制现状;结合农业和林业作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分析我国中药材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数量稀少、中药材植物DUS测试指南研制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原因。建议我国中药材育种专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而对我国中药材植物DUS测试指南研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阙灵  池秀莲  苏庆民  陈美兰  陈敏  臧春鑫  杨光 《中草药》2018,49(7):1489-1496
随着天然药物和天然保健品的流行,药用植物资源枯竭的问题日益凸显。我国药用植物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的药用植物保护评估方法还存在不足。在总结植物受威胁程度和优先保护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药用植物迁地保护数据特点对现行的药用植物受威胁程度及保护优先等级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分级抽取的10种中药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与原方法的评估结果存在差异,且新方法在指标灵敏度、数据获取容易程度、批量评估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能较好地反映物种优先保护程度,对中药资源经济研究和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内毛茛科药物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方法:采用全面踏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自然保护区内塔院为中心,向四面辐射,以4条路线为主,分不同时期采集植物标本并对所有采集标本进行室内检索鉴定。结果: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毛茛科植物13属,37种,6变种,被《全国中草药汇编》收录的有23种,其中药用植物25种。结论: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内毛茛科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开发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9.
贵州特有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贵州特有药用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考察、资料收集及标本鉴定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贵州特有药用植物80余种。结论:贵州特有药用植物种类多,多数种分布区狭窄,种群数量稀少,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