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254树脂的简易再生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含氯化钠的醇和碱,以及酸溶液代替常规的酸、碱、酸溶液再生D-254树脂,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44例哮喘持续状态的血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湘燕  彭莉 《贵州医药》1997,21(5):283-284
44例哮喘持续状态的血气分析结果,PaO2〈798KPa达呼衰诊断者37例,占84.09%,有酸碱内稳态失衡者36例、共分10个类型,占81.81%,其中PH偏碱的碱中毒有:呼碱、呼碱代碱、代碱、呼酸代碱及碱性TABD共19例,占52.77%;PH偏酸的酸中毒有;呼酸、代酸、呼酸并代酸以及酸性TABD共13例,占36.11%;另有4例呼碱代酸,PH在下沉范围,出现酸中毒及呼酸代碱和碱性TABD时,  相似文献   

3.
海洋放线菌11014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Ⅰ.环二肽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为研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放线菌11014发酵物中的活性成分,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经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及制备HPLC等分离得到13个环二肽,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分析,分别确定为环(亮氨酸-丙氨酸).环(亮氨酸-甘氨酸),环(异亮氨酸-丙氮酸),环(缬氮酸-丙氮酸).环(丙氨酸-苯丙氮酸),环(苯丙氮酸-甘氮酸).环(酪氮酸-甘氮酸),环(脯氮酸-酪氮酸),环(脯氨酸-苯丙氨酸),环(4-羟基-脯氮酸-苯丙氮酸).环(4-羟基-脯氮酸-亮氨酸).环(脯氮酸-缬氨酸),环(脯氮酸-亮氨酸)。首次以磺酰罗丹明法对这些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测试,化合物环(4-羟基-脯氨酸-苯丙氨酸)具有较明显的抗肿瘤活性(5μg/ml浓度抑制率为48.3%)。  相似文献   

4.
用含氯化钠的醇和碱,以及酸溶液代替常规的酸、碱、酸溶液再生D-254树脂,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法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灵芝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灵芝烯酸B(ganoderenic acid B,1)、灵芝酸A(ganoderic acid A,2)、甲基灵芝酸A(methyl ganoderate A,3)、甲基灵芝酸B(methyl ganoderate B,4)、灵芝酸E(ganoderic acid E,5)、甲基灵芝酸E(methyl ganoderate E,6)、灵芝酸Q(ganoderic acid C3,7)、灵芝酸DM(ganoderic acid DM,8)和灵芝酸G(ganoderic acid G,9),2.(2’-hydroxydocosanoylamino)octadocane-1,3,4-triol(10)。结论 化合物10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对101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以奥美拉唑作抑酸治疗组,呋喃唑酮+铋剂为抗菌治疗组,呋喃唑酮+铋剂+奥美拉唑为抗菌抑酸治疗组。抑酸组、抗菌组、抗菌抑酸组治疗14天后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7.5%、68%、91.7%,HP清除率分别为25%、88%、94%。抗菌组、抗菌抑酸组患者溃疡愈合后粘膜超微结构恢复较抑酸组好,结果提示抗菌抑酸治疗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来国外在临床批准使用的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有6个:氟哌酸(norfloxacin,1988年)、环丙氟派酸(ciProfloxacin,1987年)、氟瞑酸(ofloxacin,1990年)、特氟酸(temaflo-xacin)、氟院酸(enoxaci…和罗氟酸(o-mefloxacin1992年),其中特氟酸在临床使用后出现溶血性贫血,已停止在市场销售。唯一保留了一个半减期长、每天用一次剂量的睦诺酮是罗氟酸。现再介绍另一个新型的具有较长半减期的多氟派酸(fleroxacin,FI勾,每天使用一次剂量即可达到治疗效果。本品的特点是:半减期为10~12小时,一次剂量口眼400mg或200mg血清达峰…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曲酸霜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抗氧剂亚硫酸氢钠、金属离子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曲酸的稳定作用最强;霜剂基质的pH对曲酸的稳定性也有较大影响,pH3.5时稳定性最好;十二烷基硫酸钠可加速曲酸降解,不宜用作曲酸霜的乳化剂。  相似文献   

9.
马兜铃酸致突变及致癌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肾病”事件之后,马兜铃酸肾毒性受到了全球学者的关注,而随着马兜铃酸肾病患者伴发泌尿系统肿瘤报道的日渐增多,阐明其致突变和致癌机制也成为其毒性研究的另一焦点,马兜铃酸Ⅰ和Ⅱ是马兜铃酸的2种主要成分,为明确的遗传毒性致突变物,现重点围绕其在体内的代谢活化过程、DNA加合物形成、分布特点及导致癌基因突变等阐述马兜铃酸致突变致癌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嘉兴医药工业比较落后,其中原料药生产更为落后,到94年底全市原料药生产品种仅有硫糖铝1个产品且规模小,年产59.8吨,与医药工业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甚大。为了改变落后面貌95年是我市原料药及药品中间体上马比较快的一年,在此一年中共立项上马原料药异烟肼,泛影酸、葡甲胺,丁胺卡那霉素和原料药中间体古龙酸。总投资约3440万,设计能力年产异烟肼100吨,葡甲胺24吨,泛影酸50吨,古龙酸1200吨,丁胺卡那霉素5吨。异烟肼,泛影酸、葡甲胺分别于95年6月投产,古龙酸于95年11月份投产,丁胺卡那霉素至今尚未生产,已投产的产品目前都…  相似文献   

1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进展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喹诺酮类药物自80年代后期发现以来,目前已成为临床上一类重要的抗菌药物。此类药物发展迅速,已有近60个品种经过临床验证或正在临床试用中。其中氟派酸、氟峻酸(e。xac血,ENX)、氟障酸(o1bxa-cin,OFLX)、W丙氟吹酸(ciProfloxaciP,****X)、甲氟派酸(penoxacln,***X)已广泛用于临床。另外,有洛美沙星(lome-floxacin,LFLX)、氟罗沙星(fleroxacin,FLX)、替马沙星(temanoxach,TFLX)安舒沙星(tos吐hxac1n)、司氟沙星(叩ar-fjoxacin,SFLX)和左旋氧氟沙星(左旋氟喷酸,levofloxac1n;L-ofl…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文通过对古今消渴病的分析,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确立了以酸甘化阴法为主,用于临床气阴两虚型消渴病人,结果表明有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尿糖、并有一定的降脂作用,通过三组酸甘药物不同配伍的实验研究,证实了酸甘药物合用时对高血糖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尤为显著,为酸甘化阴法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关木通及其复方制剂龙胆泻肝丸(水丸)中马兜铃酸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观察马兜铃酸A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探索马兜铃酸A的毒副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即刻用乙醚轻度麻醉,行颈动脉插管术,按6 mg·kg 1马兜铃酸A的剂量灌胃给予含相同量马兜铃酸A的关木通提取液和龙胆泻肝丸(水丸)提取液,分别于0,10,15,20,30,45,60,90,120,150 min经颈动脉导管取血05 mL,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HPLC)法测定血浆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比较两组大鼠血浆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结果大鼠灌胃后,关木通和龙胆泻肝丸(水丸)中的马兜铃酸A的代谢符合一室模型,龙胆泻肝丸(水丸)中马兜铃酸A的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和最大血药浓度(Cmax)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比较明显降低。结论龙胆泻肝丸(水丸)中共存组分对马兜铃酸A的吸收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苯并咪唑类质子泵抑酸机制及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多发病,其原发的动力紊乱,酸损伤为本病发病的中心环节。胃内容反流人食管,当反流通过LES致继发食管黏膜损伤,产生炎症、糜烂或溃疡,称反流性食管炎(RE)。GERD曾被认为是酸相关性疾病,反流入食管的酸和胃蛋白酶活性损伤食管黏膜,食管炎严重程度与食管酸暴露和持续时间有关,抑酸作用是治疗GERD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具有良好抑酸作用的苯并眯唑质子泵在治疗GRED方面获得良好疗效并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罗舒  宋怡  罗霞  江南  余梦瑶  许晓燕 《中国药房》2023,(14):1703-170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灵芝中10种灵芝酸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灵芝酸A为内参物,分别计算灵芝酸B、灵芝酸C2、灵芝酸D、灵芝酸F、灵芝酸H、灵芝烯酸A、灵芝烯酸B、灵芝烯酸C、灵芝烯酸D 9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上述灵芝酸类成分的含量,并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灵芝酸A、灵芝酸B、灵芝酸C2、灵芝酸D、灵芝酸F、灵芝酸H、灵芝烯酸A、灵芝烯酸B、灵芝烯酸C、灵芝烯酸D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2~3.996、0.040~4.971、0.037~4.568、0.028~3.558、0.033~4.177、0.044~5.440、0.032~3.944、0.040~4.994、0.045~5.593、0.035~4.342 mg/mL(R 2均不小于0.999 2);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3%、100.25%、98.50%、99.88%、100.59%、99.64%、98.50%、99.40%、99.64%、99.76%(RSD<2%,n=6)。灵芝酸B、灵芝酸C...  相似文献   

16.
张湘燕  宋为群 《贵州医药》1998,22(4):261-262
对2546例肺心病急发期患者运用血气分析与AG结合,按本地区血气正常值进行分析和判断,其中有酸碱失衡者2398例,占94.19%,共分11种类型。其特点是:(1)类型增多,即增加呼酸+代碱+代碱(高AG性)、呼碱+代碱+代酸(高AG性),但仍以呼酸为多;(2)呼酸并代酸以及代酸比例增多,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3)呼碱代酸类型中亦有部分属高AG性代酸;(4)呼酸代碱及代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冷冻法硝酸磷肥酸解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酸解比的确定,分析了酸解过程各指标对整个过程的影响,提出了生产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接受根治术的法乐四联症小儿木中血气变化,对30例2~10岁小儿在气管插管及给予碳酸氢钠前、后,转流后15、30、60min和停机即刻及其后30与60min,分男别采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表明,紫钳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代酸;若术前药致呼吸抑制,则伴呼酸。单纯过度通气并不能纠正重症的呼酸与代酸,凭经验给予碱性药也难以调控适度.转流中呈代酸与呼碱,碱性药给予过量则致代碱。停机早期血气指标正常仍有代酸趋势,应常规检测血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试验药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500mg/次,静滴,Qd;对照药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500mg/次,Bid;两组疗程均为7-10天。结果: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和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0.0%、88.33%与33.33%、71.6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79%和70.5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7%和38.33%。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优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  相似文献   

20.
质子泵抑制剂在酸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在酸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分析、总结质子泵抑制剂在酸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结果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疗效较好。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酸相关性疾病,是近十几年来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