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物渴求是导致反复滥用毒品的重要因素,它具有生理、心理、情景因素,在强制戒毒模式下情景引起的渴求几乎不存在,但是医疗护理中存在的注射情景可加大病人情绪波动并诱发药物渴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毒品滥用者的治疗与康复大体上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解除生理依赖,二是解除心理依赖,即一心瘾”。近年来,在各级专家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种新型戒毒药物层出不穷,解除生理依赖已不困难,一般经过2周药物治疗即可达到目的。据研究,目前彻底解除心理依赖非常困难,因为毒品滥用者,即便是在戒毒治疗后,仍会对毒品有渴求,这往往是导致复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女性强戒人员的非理性信念、事件影响特点、渴求度水平及其关系。方法:2017年2月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事件影响量表、渴求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55名女性强戒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结果: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强戒者的人口学特点及滥用史均存在差异;女性强戒者的年龄、毒品滥用年限与渴求度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海洛因强戒者的渴求度得分高于新型毒品者;事件影响的回避性、警觉性均与非理性信念量表的吸毒功效、毒品依赖均存在正相关;以渴求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个体吸食毒品的类型、毒品使用年限,非理性信念的吸毒功效、毒品依赖共解释渴求度45.1%的变异。结论: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者存在人口学特点及滥用史的差异,事件影响与吸毒者的非理性信念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女性强戒人员对毒品的渴求度受其吸食毒品的类型、毒品滥用年限及其非理性信念的影响,可从女性强戒人员的非理性信念特点出发进行分类戒治以降低其毒品渴求度。  相似文献   

4.
新型毒品滥用人员的原因分析和临床分期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型毒品(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原因及临床分析。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选取本所613例新型毒品滥用者就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追求欣快刺激及性快感、好奇、满足对药物渴求、为挣钱性交易、缓解烦恼抑郁情绪等,是新型毒品滥用的主要原因。新型毒品滥用后戒断症状呈阶段性变化。结论:男性以追求欣快刺激及性刺激为新型毒品滥用的主要原因,女性以性交易挣钱为新型毒品滥用的主要原因。吸食新型毒品可出现四个期:即精神兴奋期,透支疲劳期,失落期,恢复期。  相似文献   

5.
药物渴求对复吸行为的始动作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药物渴求是影响复吸行为最主要的始动因子之一。操作性行为理论认为动物的觅药行为和人类的用药行为主要是由药物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的药理学特征来决定的,产生药物渴求,导致复吸行为,外界的条件性刺激可以与觅药/用药行为建立经典的条件性反应,从而对药物渴求和复吸行为产生影响,药物滥用行为不仅具有生物学特征,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学特征,因此,药物渴求的理论模式至少包括下列5个方面的内容;(1)奖赏性药物渴求;(2)消除性药物渴求;(3)强迫性药物渴求;(4)获得性药物渴求;(5)社会性药物渴求。我们认为在加强复吸和渴求社会生物学机制研究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人类复吸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为预防和干预复吸行为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理脱毒易,解除心理渴求难",在戒毒领域已成为共识.如何解决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理渴求,使其彻底摆脱毒品的羁绊是世界性难题.所谓心理渴求,是指毒品对吸食者大脑中特定的组织结构形成的破坏,而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使其恢复,从而导致绝大部分脱毒者无法遏制因心理依赖而产生的对毒品的渴求[1].面对生理脱毒后居高不下的复吸率[2],用什么方式,创造何种环境来抑制、减少吸毒戒断者的心理渴求是康复治疗中重要的环节,甚至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本文根据吸毒者心理渴求的现状,汲取我国现有的各种抑制心理渴求的经验,提出强制戒毒所要发挥自身优势,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以社区为基本单位,获取社会支持,创建社区帮教网络体系,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在躯体脱毒后对毒品的慢性渴求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戒毒者线索敏感问卷、强迫性毒品使用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及自制人口学调查表,对武汉市两所强制戒毒所躯体脱毒3个月以上的134名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进行调查。结果:所调查的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强迫性毒品使用量表平均得分为(35.90±7.54)。53.7%的依赖者存在焦虑,67.9%存在抑郁。对慢性渴求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吸毒年限、平均每次毒品用量、毒品相关线索敏感、焦虑、抑郁状况与慢性渴求程度有关(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在去除混杂后,平均每次毒品使用量、焦虑状况和毒品相关线索敏感与慢性渴求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在躯体脱毒后一段时间内依然存在较普遍的焦虑、抑郁及对吸毒相关情景敏感,这些因素都与慢性渴求有关。在新型毒品依赖者常规戒毒教育中,应将吸毒史长、用量大、存在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对毒品线索敏感的依赖者作为心理康复和预防复吸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8.
药物渴求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药物依赖性的核心特征是持续增加的觅药行为[1]。这种行为的体验即是对药物的渴求,即药物渴求(drugcraving)。渴求强烈存在于药物依赖者的思想中,影响依赖者的情感及行为,超过一切的愿望,产生不可克制的觅药冲动[2]。渴求是所有依赖者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毒品滥用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戒毒的关键是解除戒断后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即毒品渴求)来防止复吸[1]。毒品渴求是成瘾者对过去体验过的精神活性物质效应的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望。毒品渴求作为预测因子,渴求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复吸;作为戒毒工作的结局变量,可用来判断成瘾者是否达到结束治疗的标准[2-4]。客观评价成瘾者的毒品渴求是戒毒效果评估的重要环节,是评估戒毒工作成效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甲基苯丙胺(MA)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已成为我国滥用人数最多的"头号毒品".长期滥用会损伤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MA依赖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MA依赖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出现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增加其对MA的渴求,导致戒断治疗的失败.故针对MA依赖所致的认知障碍,探索制订切实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