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诱导期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50例诱导期透析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配合。体会:娴熟、正确的护理提高透析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在老年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54.0%(P〈0.05)。结论: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郑雅  张开贵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77-177
目的:探讨分组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使血透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减少透析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150例19~80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四组,每组由一名医生及两名护士参与管理,并评价其效果。结果:150例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结论:分组管理提高了患者血液透析质量,体现了动态、系统护理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血液透析肾病患者实施规范性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50例肾病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规范性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结束后对患者生活质量、跌倒情况、对治疗的依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性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肾病患者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护理水平,实现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我院现代化护理服务向更深层次发展。方法:对96例33岁~82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并评价其结果。结果:96例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患者接受规范血液透析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和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有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情绪状态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周萍  顾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80-180
目的:探讨总结血液透析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时策.方法: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心理沟通和情感支持.目的:重视和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之达到充分透析提高生活质量,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有效地促进疾病的恢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白血病化疗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其化疗期间对化疗知识的认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与配合.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实施健康教育后,能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各种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患者化疗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施护联合中医营养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施护联合中医营养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率、护理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负性情绪评价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负性情绪评价指标等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中医营养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程度,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脂指标、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水平,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惠田华 《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1):135-136
目的:探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的愈后效果。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非系统的护理健康教育活动,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系统护理健康教育活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方法的了解、治疗护理的配合、功能锻炼的主动性,饮食调护的掌握、改变导致股骨头坏死和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不良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做到护理措施个体化,能使患者对痰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衰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健康调查表及SF36生活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症状减轻(P〈0.05),生活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社区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干预,通过护理指导、问卷调查,使每个患者都得到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随访3个月,出现心绞痛症状3例、心肌缺血症状2例.结论:对社区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长期有效地控制诱发因素,能降低致残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5月于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式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对血液透析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结束后,观察组40例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加强患者对血液透析重要性的认识,有效提高患者在过程中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改进维持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62例,实施规范化的中医养生理论教育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干预后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KDQOL-SF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干预前,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中医养生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为配偶实施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 年1 月~2011 年9 月收治的88 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不邀请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健康教育时要求患者家属一同参与,并针对家属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配偶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配偶给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在卒中单元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卒中单元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结果:实验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衰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健康调查表及SF 36生活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症状减轻(P<0.05),生活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5月本院80例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下列护理干预:心理护理、饮食管理、行为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随访时间3-6月,平均(4.78±1.78)月,干预前生活质量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50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程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得到更多的健康信息,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的认知力,依从性和治疗舒适度。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降低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延长远期存活时间,提高心梗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121 例急性梗死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效果.结果: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促进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结论 将系统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心肌梗塞患者,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