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部分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呈现出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种类不确定性、批间差异性等特点,情况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加强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向文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124-125,104
目的中药注射剂应该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对策及预防。结果与结论中药注射剂是现代中药剂型的发展方向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的给药方式,具备药效迅速,作用可靠,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确等优点,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被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希望能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的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干预前后的病例各700例进行比较,分析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合理性.结果 干预后的注射剂的使用率、用药不合理现象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应采取充分的干预措施来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于培江  董艳 《包头医学》2011,35(3):154-155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1月4日~12月15日医院住院病历40份,对现有注射剂品种进行用量排序,分析用量大的前5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累计系统、配伍禁忌。根据自定分析项目,选取说明书较科学的清开灵注射液进行病例分析,提出了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结果:中药注射剂对人体有损伤,应用中存在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结论:医院应用中药注射剂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使用方法不当,不合理配伍等情况,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对其涉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构成比。结果 300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涉及25种中药注射剂,其中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及疏血通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其中过敏反应最多,其次是全身心损害和呼吸道损害。导致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除药剂本身特点外,还与临床不合理使用有关。结论为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的出现,首先需要了解其不良反应情况的原因和特点,着重对中药注射剂进行不良反应及事件的监测和合理应用研究,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加强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质量的再评价,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重视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提高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的原因,说明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重要性.结果临床上不合理使用已成为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由于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中老年患者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以皮疹、恶心、呕吐、发热、寒颤为主,多在注射过程出现;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生不良反应居首位;不良反应药物以脉络宁注射液最多。结论:临床应辨证运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加强对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年~2012年收集的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所涉中药注射剂品种及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不良反应病例数最多,占26.39%;72例不良反应病例中有70例采用静脉给药;72例不良反应是由6类17个品种所致,累及人体6大系统。结论 医院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尽量避免或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状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导致的过敏反应是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省收到的2 063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并归纳总结了中药注射剂导致过敏的原因和临床使用注意事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查阅药学期刊中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CDR的特点及成因。[结论]引起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近几年来我院2 180例次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病例,通过查阅临床上ADR报告,寻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2 18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者共有39例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问题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仍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管理和临床监测,坚持合理用药,是用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所发生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56例病例的临床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以变态反应为常见,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自身因索、临床用药因素、患者个体因素.结论 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加强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促进临床工作中中成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分析总结我院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不遵循中医药理论,不恰当的联合用药,没有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使用等都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加强中医药理论指导;按照使用说明书选择适宜的溶媒;不联合用药;单独使用配药注射器;该避光的要避光.结论 只有充分了解了中成药注射剂的复杂化学成分,掌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更好的使用中药注射剂,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防止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药西药化的进程,中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加.本文通过参考文献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多发的原因、配伍禁忌及合理应用等方面做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 ADR)的分布和特征,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总结临床表现及药品分布特征。结果:61~80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最多,占41.8%。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87.7%,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反应,占38.5%,药品品种以心脑血管类居多,占34.4%,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合理用药,关注易感人群,降低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问题也引起临床重视。本文查阅近年来医学期刊关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对儿科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认为儿科应用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组方与成分复杂、易过敏、辨证错误、使用不当等。解决的措施应当是根据临床需要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从源头上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的安全性;用药过程中明确注射剂组方及药物成分,严格控制用法用量;辨证用药,避免联合用药;用药后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状,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各科室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上报的130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部130例的不良反应报告中,62例是因为中药注射剂所导致的。女性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高于男性,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才能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杂志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中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涉及双黄连注射剂、丹参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等21个品种。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完善、充实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体系,加强中药注射剂各环节的监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8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进行分析,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上报85例中药注射剂所致的ADR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报告涉及14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以皮肤过敏及多器官损害为主,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是注射用双黄连。[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要加强ADR监测,最大限度减少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5月~2010年6月我院收到的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儿童的发生率较高,表现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主要品种为心脑血管疾病药品。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严密监测,合理用药,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