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赵璞  何龙  李志松  张卫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15-4117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n=20)和对照组(C组,n=22)。麻醉诱导前15 min及术后12 h,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4 h(T2)、24 h(T3)、48 h(T4)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于术前1 d及术后7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与T1比较,P组和C组T2、T3、T4时血清IL-6、TNF-α浓度明显增加(P<0.05)。P组T2、T3、T4时血清IL-6浓度低于C组(P<0.05),TNF-α浓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P组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够降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IL-6、TNF-α表达水平,但并未降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注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炎性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和帕瑞昔布钠组,每组28例。帕瑞昔布钠组在麻醉前30 min静脉注射40 mg帕瑞昔布钠2 ml,生理盐水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时(T1)、术毕(T2)、术后4 h(T3)、8 h(T4)、12 h(T5)抽取静脉血样,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以及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于术后1、2、4、8、12、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结果帕瑞昔布钠组血TNF-α浓度在T2和T3时点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血浆IL-6和IL-8浓度在T2、T3、T4时点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帕瑞昔布钠组血浆E和NE浓度在T2、T3时点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术后1、2、4、8、12 h动态VAS评分显著高于帕瑞昔布钠组(P<0.05)。结论预注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应,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的同时降低应激激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40例老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老年组),40例中青年甲亢性肝损害患者(中青年组),40例健康体检老年人组(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IL-2、IL-6,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FT3、FT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AST、ALP、γ-GT和TBIL。结果老年组及中青年组IL-2、IL-6、TNF-α、FT3、FT4、ALT、AST、ALP、γ-GT、TBIL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PCT水平较正常组比较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L-2、TNF-α、FT3、FT4水平和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老年组IL-6、ALT、AST、ALP水平高于中青年组(P0.05);血清IL-6与TNF-α、ALT、AST、ALP呈正相关(r=0.45,0.32,0.39,0.28,P0.05)。结论老年甲亢易伴发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IL-6、TNF-α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肝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肝功能、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接受肝切除手术的老年肝癌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49例给予静脉营养。结果两组术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两组白蛋白(ALB)水平先下降后升高,两组术后3、7 d时AST、ALT、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884,P=0.005);两组术后3、7 d时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先下降后上升,组间术后3 d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7 d的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先升高后下降,组间术后3 d时IL-1、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IL-1、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状态,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对肝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能否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HO-1)起到对老龄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72只雄性昆明小白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青蒿琥酯干预组(ART组)、HO-1抑制剂组(Zn PP组),各组按术后6 h、12 h、24 h分为3个亚组。分别于上述时间点处死小鼠,分时项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采用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24 h亚组肝组织HO-1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24 h亚组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升高(P<0.05);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中HO-1水平表达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CLP组相比,ART组血清ALT、AST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TNF-α、IL-6水平下降(P<0.05);肝组织HO-1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Zn PP组与ART组相比,血清ALT、AST水平升高(P<0.05);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中HO-1表达水平下降(P<0.05);肝脏病理损伤明显。结论青蒿琥酯可以通过上调HO-1减轻老龄脓毒症小鼠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开胸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炎性反应和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36)::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麻醉诱导前和手术后6 h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 L),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其余麻醉诱导与维持同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于麻醉诱导前和术后24 h测定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并计算其变化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和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时的FEV1、FVC、MVV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4 h FEV_1、FVC、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变化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能抑制开胸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的炎性反应,并且对术后早期的肺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癫痫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白细胞介素(IL)-2水平和脑电图检查关系。方法 40例老年癫痫患者为癫痫组,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40例为健康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两组血清TNF-α、IL-2水平进行检测,应用脑电图仪对其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癫痫组发病后1 h、1 d的血清TNF-α、IL-2水平、脑电图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脑电图轻、中、重度异常血清TNF-α、IL-2水平均逐渐提升(P<0.05),且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老年癫痫患者血清TNF-α、IL-2水平和脑电图异常率均较健康人高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白藜芦醇(Res)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Res后处理组(Res组),每组8只。建立急性HIRI模型,于再灌注6 h后收集动物血液和肝脏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浓度,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脏组织TNF-α及IL-10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肝脏M1、M2型巨噬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Res后处理可以降低肝脏功能学指标ALT、AST、AKP的血清浓度;与I/R组比较,Res组IL-10和TGF-β含量升高,而IL-6和TNF-α含量降低,同时IL-10 mRNA表达量升高而TNF-α表达量下降;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Res后处理可以降低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使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结论 Res对HIRI的保护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CRP、TNF-α、IL-6及IL-10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7例,按照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加入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未加入阿托伐他汀的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为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次口服,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ALT、AST、TBIL相比,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ALT、AST、TBIL均出现下降趋势,而观察组的ALT、AST、TBIL均出现上升趋势,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LT、AST、TBI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L-10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IL-10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助于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提高IL-10水平,但能升高ALT、AST、TBIL水平,临床上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高脂血症应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的同时,对肝脏损伤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水平。方法老年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6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3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IL-1β、HCY、s VCAM-1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s VCAM-1、IL-1β、HCY、TNF-α、IL-6、CRP、空腹胰岛素(FNS)、餐后胰岛素(PNS)、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胰岛素抗体(INS-Ab)、Ab、FPG、2 h PG、Hb A1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L-1β、HCY、s VCAM-1水平变化可随着老年T2DM患者周围神经的变化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变化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AMI患者109例为观察组,正常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IL-6、cTnⅠ、hs-CRP与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cTnⅠ、hs-CRP、TNF-α及IL-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cTnⅠ、hs-CRP、TNF-α及IL-6均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患者P0.05);Ⅱ级患者cTnⅠ、hs-CRP、TNF-α及IL-6均明显高于Ⅰ级(P0.05);AMI患者血清cTnⅠ与hs-CRP和IL-6呈正相关(r=0.521、0.622,P0.05);hs-CRP和IL-6呈正相关(r=0.406,P0.05),TNF-α与cTnⅠ、hs-CRP及IL-6无相关性(P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IL-6、cTnⅠ、hs-CRP与TNF-α水平明显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在病情评估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勇  李玺  郝林  鲍红光 《山东医药》2009,49(41):31-32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机制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HIRI组和NAC干预组,于再灌注1、3、6、12 h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HIRI组肝脏损伤较假手术组更加明显,其中以再灌注6 h损伤最严重;血清AST、ALT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肝组织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于再灌注6 h最低;肝组织TNF-α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于再灌注6 h达高峰。结论NAC对大鼠HIR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NAC清除氧自由基、减少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修复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健康雌性清洁级SD大鼠的股骨骨髓进行分离、培养、鉴定获得BMSCs;选取60只SD大鼠建立大鼠HIRI模型.动物模型建立后,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BMSCs移植组(n=30,予以尾静脉注射BMSC悬液1 mL,1.0×10~7/mL),HIRI组(n=30,予以尾静脉注射L-DMEM 1 mL),另设空白对照组(n=30,予以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分别于移植后的1、2、3 wk于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取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n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移植后2 wk对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移植后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利用RT-PCR法及Western b l o t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α-平滑肌蛋白(alphas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后1 wk,BMSCs移植组、HIRI组的血清ALT、AST、MDA、TNF-α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移植后2、3 wk,BMSCs移植组ALT、AST、MDA、TNF-α和IL-18水平与HIRI组比较明显下调,SOD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仍偏低(P0.05).HE染色后发现,BMSCs移植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程度较HIRI组均有明显减轻(P0.05).RT-PCR法检测得知,与HIRI组比较,BMSCs移植组中HG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α-SMA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得知,与HIRI组比较,BMSCs移植组中H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同种异体BMSCs移植能有效减轻大鼠HIRI,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TNF-α、IL-18水平和调节肝脏中HGF及α-SM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对大鼠肝脏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酒精灌胃加高脂饲料法形成慢性酒精性肝损伤雄性SD大鼠模型,血清谷酰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为基础参考指标。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每组20只。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SD大鼠肝组织中IL-1、IL-6、TNF-α表达情况。结果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血清GGT、ALT、AS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IL-1、IL-6、TNF-α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慢性酒精中毒的SD大鼠血清、肝组织IL-1、IL-6、TNF-α表达明显升高,造成肝脏损伤,严重可发展至肝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芪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以及与缺血预处理(IP)作用效果的比较.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黄芪组,每组又按再灌注时间(1、3、6、24 h)分为4个时相,每组各时相为6只.制作70%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测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0、TNF-α表达;以及光镜及电镜观察大鼠肝形态学变化.结果 IR、IP、黄芪组ALT、AST、LDH和MPO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IR组相比,IP、黄芪组各个时相点的值均下降(P<0.05).与IP组比较,黄芪组各个时相点的值均降低(P<0.05).IR、IP、黄芪组肝组织TNF-α、IL-10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比假手术组高(P<0.05);与IR组比较,IP、黄芪组TNF-α的表达减少,而IL-10的表达增强(P<0.05);与IP组比较,黄芪组TNF-α的表达减少,IL-10表达增强(P<0.05).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形态学变化,可见IR组损伤甚为明显,IP及黄芪组损伤程度较IR组轻,黄芪组更轻,而假手术组肝形态正常.结论 IP和黄芪都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肝脏的损伤,且后者较前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结直肠癌(CRC)患者的炎症反应和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老年T2DM合并CRC患者80例作为DM+CRC组,同期老年无糖尿病(DM)的CRC患者80例作为CRC组,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C组。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纤溶指标: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D二聚体(D-D)。结果三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RC组和DM+CRC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DM+CRC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CRC组(P<0.05)。三组PT、APTT、PAI-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Fbg、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RC组和DM+CRC组Fbg、D-D显著高于C组(P<0.05),DM+CRC组Fbg、D-D显著高于CRC组(P<0.05)。CRC+DM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与Fbg呈正相关(P<0.05),与D-D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CRC患者存在炎症状态和高凝状态,炎症和凝血关系密切,炎症状态可导致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 CBD)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炎中肝脏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A模型组、CBD实验组(低剂量5 mg/kg、中剂量15 mg/kg、高剂量30 mg/kg)。实验结束后称取小鼠肝重,取外周血测定ALT和AST水平,ELISA法测定肝内细胞因子TNF-α、IL-6、TGF-β和IL-10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肝脏中巨噬细胞的分型和比例。结果 ConA模型组小鼠肝重较正常对照组减轻,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P<0.01),肝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升高,TGF-β和IL-10水平降低(P<0.05),同时M1型巨噬细胞比例升高,M2型巨噬细胞比例下降(P<0.05)。与ConA模型组相比,CBD实验组小鼠肝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血清ALT和AST水平下降,以中、高剂量组下降更显著(P<0.01和P<0.05),同时小鼠肝内TNF-α和IL-6水平下降,TGF-β和IL-10水平升高,中、高剂量组TNF-...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老年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术后炎性因子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瑞昔布超前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炎性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6、12、24、72 h VAS显著降低(P<0. 05),术后72 h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显著降低(P<0. 05);观察组术后72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显著降低(P<0. 05),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显著降低(P<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在老年SAP患者手术中镇痛效果良好,能够改善病情,减轻炎性反应,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台州市博爱医院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P组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3 d时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皮质醇(COR)、内皮素(ET)-1水平;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外周血核因子(NF)-κB、NOD样受体蛋白(NLRP)3、Toll样受体(TLR)4表达。术后1 d、2 d、3 d、4 d,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法(CAM)诊断POD。结果P组血清IL-1β、IL-18、MCP1、ICAM1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P组NF-κB、NLRP3、TLR4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P组MDA、COR、ET-1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SOD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P组术后谵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降低老年髋部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帕瑞昔布钠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I)预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肾功能及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120 min),治疗组于缺血前30 min舌下静注SFI 10 mL/kg;假手术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夹闭。各组再灌注120 min后取血测定肝肾功能(ALT、AST、BUN、Cre)及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模型组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0.01;治疗组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及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0.01。结论 SFI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6等炎性因子过度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