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规律倒走对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50例健康老年女性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进行为期16周(每周3次,每次1 h)倒走干预。16周前后使用芬兰Metitur Good balance平衡测试仪和DJ2L-Ⅱ型单脚站立测试仪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静态平衡测试。结果 116 w后试验组的开、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增加(P=0.030,P=0.042);216 w后试验组开眼双脚站立压力中心在左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显著减小(P=0.040,P=0.036),而闭眼压力中心在左右和前后方向移动距离均非常显著减小(P=0.002,P=0.001)。结论16 w的倒走运动改善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倒走可作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运动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场舞练习对老年女性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等身体素质的影响。方法对成都市成华区135例60~69岁的健康老年女性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69例,对照组66例,实验组进行为期12 w的广场舞练习,对照组主要进行日常活动、家务劳动和无规律的体育锻炼,两组干预前后分别测试老年女性的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等身体素质指标。结果通过广场舞练习,实验组在12 w广场舞干预前后的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差异显著(P<0.05,P<0.01),握力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选择反应时、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保持一定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的规律广场舞练习,对老年女性的各项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提高,其中选择反应时、坐位体前屈和闭眼单脚站立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握力存在不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步行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吉安市60~70岁健康老年女性志愿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进行步行训练。对比两组志愿者训练前后开眼及闭眼时单脚站立时间,以及训练后动态及静态平衡能力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训练后的开眼、闭眼时单脚站立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动态及静态平衡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其效果优于步行锻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及其下肢平衡能力。方法随机调查石家庄市6090岁1 667例老年人过去一年中跌倒情况;并对82例老年女性和80例青年女性进行了闭眼单脚站立、身体活动幅度、足底压力测试。结果老年跌倒发生率为27.11%(452例);老年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身体活动幅度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左足除第1跖骨外的其他9个区域峰值压力均显著小于青年组(P<0.05),右足除第290岁1 667例老年人过去一年中跌倒情况;并对82例老年女性和80例青年女性进行了闭眼单脚站立、身体活动幅度、足底压力测试。结果老年跌倒发生率为27.11%(452例);老年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身体活动幅度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左足除第1跖骨外的其他9个区域峰值压力均显著小于青年组(P<0.05),右足除第25趾骨、第1跖骨外的其他8个区域峰值压力均显著小于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人因年龄的增加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功能逐步老化,肌肉力量也随之下降,下肢运动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迅速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施弹力带柔性抗阻训练对老年女性关节肌力和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进行人体各大关节肌力及平衡能力测试,实验组进行为期16 w(每周3次,每次1 h)的上臂、肩、背、腹、臀和腿部弹力带柔性抗阻练习。结果实验组握力、下肢蹲伸力、躯干屈伸力和手臂拉力均显著增加(P<0.05),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增加(P<0.01),跌倒风险显著减小(P<0.05),且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P<0.01),闭目原地踏步时间减小但不显著(P>0.05)。结论弹力带柔性抗阻训练改善了老年女性关节肌力,减少了跌倒风险,但对动态平衡能力改善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与老年人体质强弱的相关性。方法以长春市老年大学,吉林省部分高校,国有企业退休职工俱乐部60~79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老年人个人喜好进行分组,以喜欢从事乒乓球锻炼的且每周打球3次以上为A组;以喜欢从事乒乓球之外的体育项目每周参加锻炼3次以上为B组;以没有体育爱好,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为C组,每组随机抽取400名。研究周期为3年,实验前后进行相关指标的体检。结果 A组实验前后,身高、体重、脉搏无显著差异(P>0.05),舒张压、收缩压、体脂率、体质指数(BMI)、骨密度(BMD)、腰臀围、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1 min跳绳的指标显著差异(P<0.05);B组实验前后,身高、体重、脉搏、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1 min跳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舒张压、收缩压、体脂率、BMI、BMD、腰臀围、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C组身高、体重、脉搏、舒张压、收缩压、体脂率、BMI、BMD、腰臀围、闭眼单脚站立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1 min跳绳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坚持乒乓球运动,能够对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身体素质、身体协调性、大脑反应时等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长期门球运动老年男性的健康体适能特征。方法采取《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的方法及标准,对29例60~69岁老年男性门球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身体成分和体质进行测试,并与同年龄组老年人体质和身体成分进行比较。结果长期进行门球锻炼的老年男性体脂百分比(BF%)、腰臀比(WHR)、身体年龄显著低于同年龄组日常锻炼较少的老年人(P0.01);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时间显著高于全国同龄老年人的均值,选择反应时低于同龄老年人的均值(P0.01或P0.05)。结论长期门球练习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身体成分、呼吸功能、上肢力量、柔韧性、躯体平衡能力以及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量规律有氧运动对社区老年人群体质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市社区老年人2 0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 000例。观察组的老年人群定时适量规律地参与有氧运动。对照组的老年人群未展开适量规律的有氧运动。经6个月后对两组老年人群的体质水平进行观察对比,并且观察两组老年人群血容量、血液黏稠度的改变情况,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老年人群在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间、闭眼单脚站立、体重指数等体质水平指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老年人群血容量显著提高、血液黏稠度显著降低,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老年人群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适当规律地展开有氧运动能很大程度提高老年人的体质水平,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老年人群的睡眠质量,从而显著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有氧锻炼项目对中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作用差异。方法问卷调查法筛选社区中老年女性中健步走、健身气功、健身舞和不锻炼四类人群,进行闭眼单脚站立、闭目原地踏步、靠墙半蹲、30 s坐站测试等平衡相关测试,并用平衡仪测量睁眼直立(NO)、闭眼直立(NC)、加垫睁眼直立(PO)、加垫闭眼直立(PC)状态下的稳定性指数(ST值)和体重分配指数(WDI)及整体反映跌倒风险的跌倒指数。结果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健身气功和健身舞组略高于健步走和不锻炼组;闭目原地踏步时间健身舞组略长,健身气功和不锻炼组相对较短;靠墙半蹲时间和30 s坐站次数,健身气功组显著优于其他3个组别。平衡仪测得的跌倒指数水平,健身舞组最低,健身气功组和健步走组次之,不锻炼组最高。ST值不锻炼组在所有姿势下均最高,提示稳定性最差;健身气功组在NO、PO姿势下ST水平最低;健身舞组在NC、PC姿势下ST水平最低。各组老年人在NO和NC姿势下可以保持WDI值在正常区间内;PO姿势下WDI值在除健身气功组外的其他组别均超出了正常区间,不锻炼组超出最多;PC姿势下不锻炼组超出正常区间,其他锻炼组均维持在正常区间。结论相较于不锻炼者,健步走、健身气功和健身舞均可以改善中老年女性的平衡能力。但健身气功和健身舞改善平衡能力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练习太极拳不同时间长度的老年人群闭目单脚站立、反应时间、握力、垂直跳和台阶试验指数对老年人体适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老年人170例,依据太极拳练习时间长短分为长期练习组(50例)、短期练习组(62例)和非练习组(58例)。比较三组人群体适能指标闭目单脚站立、反应时间、握力、垂直跳和台阶试验指数的差异。结果长期练习组在闭目单脚站立、反应时间、握力、台阶试验指数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短期练习组优于非练习组(P<0.05)。其中,垂直跳项目长期练习组优于非练习组(P<0.05)。三组受试者组内男女各项检查指标比较,握力、反应时间与台阶试验指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同性别比较,长期练习组在闭目单脚站立、反应时间、握力、台阶试验指数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长期练习太极拳对老年人群体适能有很好的提高作用,改善老年人群生活能力,给老年人群带来健康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根据年龄不同又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对照组不进行专门的体育锻炼,实验组选择自研的运动处方进行12 w锻炼,各组实验前后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衡能力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强化Romberg征和闭眼单脚站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起立-行走测试指标女性比男性所用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量化运动处方可以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衡能力,且经常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期进行空竹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测试比较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和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测试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体质并同中国同年龄组老年人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1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脂肪百分比(BF%)、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身体年龄低于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去脂肪软体重和去脂肪体重高于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2长期空竹锻炼老年人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时间高于中国同龄老年人的均值,选择反应时低于全国均值。结论空竹锻炼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身体成分;空竹锻炼能显著改善老年人呼吸功能、肌力、柔韧性、躯体平衡能力及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西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现状,为提高广西老年人的体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全国国民体质监测专用仪器测定广西60~69岁城乡老年人共1 236人的身体素质,包括: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立和选择反应时.结果 60~64岁年龄段男性老年人的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立和选择反应时比65~69岁好(P<0.01);60~64年龄段女性老年人的握力和闭眼单脚立均优于65~69岁年龄段(P<0.01),而坐位体前屈和选择反应时没有显著性差异;城镇老年人的握力和反应时比农村的要好(P<0.01);闭眼单脚立和坐位体前屈城乡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广西老年人随年龄增加身体素质下降明显,城镇老年人上肢肌力和反应能力优于农村,城乡老年人的平衡和柔韧素质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恢复期康复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性变化。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分为两组,且均行康复训练时间2w以上,A组15例均为Brunnstrom IV级的患者,B组15例均为Brunnstrom V级的患者,C组9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在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的同时,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者患侧、健侧及健康对照组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的平均肌电值(AEMG),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C组两侧(左侧、右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明显小于健侧(P0.05);三组受试者健侧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侧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侧胫骨前肌与腓肠肌平均肌电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平均肌电值下降,胫骨前肌尤为明显,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具有潜在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有氧运动结合抗阻练习的运动锻炼模式对中老年人身体能力的影响。方法募集上海某区无专业运动经验,40~60岁的89名(男39名,女50名)受试者。运动干预前后进行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体脂率、骨密度、最大摄氧量、曲臂及伸膝、握力、单脚闭眼站立、选择反应时、坐位体前屈、背力、纵跳。运动干预8 w,不进行饮食监控与干预,也不进行强制性的集中运动锻炼,以受试者自觉自动参与为主。结果运动后男女性运动B组(每周运动次数≥3次)体脂率下降明显(P0.05),且与运动A组(每周运动次数3次)存在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男性B组握力显著上升(P0.05),男女性运动B组坐位体前屈在运动后显著提高(P0.05),女性A、B两组差异显著(P0.05);男女性运动B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长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男女性运动B组选择反应时运动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男女性运动B组伸膝成绩显著提高(P0.05),与男女性A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男女性运动B组的最大摄氧量明显增加(P0.05),A组与B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男女性运动B组的骨密度T值则均略有所提高,女性运动B组比运动A组骨密度显著上升(P0.05)。结论长期坚持规律性的运动锻炼有助于中老年人保持体重,降低体脂率;运动锻炼改善了各项身体素质,尤其上下肢肌力增强显著,有氧能力有所提高,更能维持正常的骨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星状下肢伸展试验(SEBT)测评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应用性。方法对32名老年女性(63.6±4.0岁)进行以下测试:①闭眼单脚站;②静态姿势图;③30 s椅子坐起次数;④视-跳反应时;⑤计时起立行走;⑥上肢功能前伸;⑦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分析SEBT与各测试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SEBT的标准化综合值与计时起立行走时间中低度相关(右r=-0.449,左r=-0.387),与30 s椅子坐起次数中低度相关(右r=0.441,左r=0.400),与全身反应时中度相关(右r=-0.502,左r=-0.638);与闭眼单足站时间和人体重心动摇轨迹长度、包络面积不相关。结论 SEBT用于测评中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显示出了有效性,与闭眼单足站、静态平衡仪和功能前伸测试具有不同意义,可用于老年人动态平衡能力的定量测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长期太极拳锻炼老年人身体成分和体质的特征。方法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的方法和标准,对101例60~69岁的老年太极拳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体质和身体成分进行测试,并同同年龄组老年人体质和身体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老年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身体脂肪含量(F%)、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低于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去脂肪软体重和去脂肪体重高于同年龄组普通老年人;而肺活量、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时间高于中国同龄老年人的均值,选择反应时低于中国均值;体质综合评分为优秀。结论长期习练太极拳能够提高老年人的呼吸功能、柔韧性、躯体平衡能力以及神经肌肉系统的反应能力,习练太极拳是改善老年人体质非常有效的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规律的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帮助。方法 36名健康老年女性随机分成训练组(n=18)和对照组(n=18),使用Iso Med 2000等速仪对训练组进行为期8 w的优势侧踝关节等速训练。在干预前后,使用BIODEX平衡系统对优势侧进行单脚站立平衡评估,包括前后、左右、整体稳定指数和优势侧踝关节等速肌力。结果训练组力量值(背屈,跖屈,外翻和内翻)和稳定性指数(左右和整体)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踝关节力量锻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女性平衡能力,但是对人体前后方向稳定性改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瑜伽对社区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人随机分为瑜伽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分别采用Hatha瑜伽练习和健身快走练习16 w,3次/w,1 h/次。以闭眼单足站立(TIME-SLC)、站立-行走测试(TUGT)、平衡木行走、多方向伸展测试(MDRT)为测评依据,对受试者进行训练前、后、停止练习8 w后的测定指数进行测评。结果 1训练16 w后,瑜伽组和对照组TUGT均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瑜伽组平衡木行走时间较训练前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平衡木走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变化(P0.05);瑜伽组TIME-SLC和MDRT指标较训练前均显著上升(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IME-SLC也显著上升(P0.05),组间有差异(P0.05)。2停止训练8 w后,两组组内各项指标与停训前后比较,瑜珈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TIME-SLC下降趋势。结论 Hatha瑜伽、健身快走都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Hatha瑜伽作用优于健身快走,在停止训练的一段时间后,更能维持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对老年人体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浙江省60~69岁3 958名老年人,测量指标有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握力、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测量仪器和方法以《2010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为标准。结果 3个区域经济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比较环杭州湾温台金丽衢(F=10.113,P=0.006);老年人体质综合评级的合格率和优秀率,环杭州湾金丽衢温台(χ2=75.569,P=0.000);体质检测指标中腰臀比、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握力、选择反应时,3个区域经济带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济发达程度高的区域老年人的体质水平好于相对落后区域;体质水平可能与经济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