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颈椎后路钉板系统治疗颈椎病手术的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通过介绍9例颈椎后路钉板成形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护理,强调术前准备情况,术中熟练传递管理手术器械,及时供应物品,严格无菌操作。结果9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无感染,无并发症,四肢麻木颈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护士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对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椎病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自体髂骨植骨Windows钢板内固定手术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提高颈椎后路减压前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病人的生活能力。方法对颈椎病病人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前路Windows钢板内固定手术病人术前训练、术后密切观察,施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6例手术患者均获得成功,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手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术后严密生命体征的监测与处理能保证病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气管与食管推移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颈部制动及做好康复指导.结果术后8例患者截瘫平面下移,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颈椎前、后路手术复杂、难度大,手术前、后科学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气管与食管推移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情况、颈部制动及做好康复指导。结果术后8例患者截瘫平面下移,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颈椎前、后路手术复杂、难度大,手术前、后科学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董得了  吴小兰 《中外医疗》2013,(34):181-182
目的 探讨颈椎前后路联合治疗颈2椎体骨折脱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该院从收治的12例颈2椎体骨折伴脱位行前后路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通过该院12例患者术前术后完善的护理,术后骨性完全愈合,伤口均Ⅰ期愈合,手术后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颈前后路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应重视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保持颈椎稳定性,加强护理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气道护理和基础护理以及有效的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报告19例后路并口咽入路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并颈椎管狭窄症的护理,总结围手术期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具体措施和经验.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重视口腔准备、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及时巡视、严密观察、加强呼吸道管理,鼓励早期康复锻炼,重视并听取患者主诉,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能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7.
颈椎后路手术体位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后路手术是近年来脊柱领域开展的一项难度较大的手术。因其位置临近较高级神经中枢,血管、神经分布丰富,术区狭窄,故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体位摆放的正确与稳妥,是为手术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术者提供最佳术野暴露,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术中渗血减少,确保患者安全及预防并发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组26例颈椎后路手术术后患者均未发生因体位不当而造成的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金菊 《吉林医学》2011,(11):2255-2256
目的:通过报告24例颈椎前后路切开手术治疗颈椎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总结对该类患者手术后正确的护理,以保证手术成功,解除患者痛苦。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前路手术患者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后路手术患者进行俯卧位适应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脊髓水肿,观察切口及引流情况,注意有无出血,脑脊液漏,喉返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第1天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3例术后出现脑背液漏,2例切口血肿,经处理后均于2周内痊愈。结论:前后路切开手术治疗颈椎病,固定疗效确切,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痛苦,而做好手术前后系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的配合.方法对68例手术患者给予术前访视、术前准备及手术护理配合.结果手术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且术后康复快.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配合默契的手术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颈椎前、后路手术是骨科的常用手术方法.由于病变位置较高,病情较重,多数病人合并不同程度的瘫痪,部分患者吞咽困难或呼吸道阻塞,易出现呼吸、泌尿系感染或褥疮等并发症.我科自开展颈前、颈后路手术以来,对此类患者进行严密而全方位的护理,实施了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科自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46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颈椎前、后路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997年-2003年我科收治的36例颈椎前、后路手术的病人,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围手术期护理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果:系统围手术期护理的病人,心态良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或避免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颈椎前、后路手术应加强整体护理,临床经验表明,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颈椎前、后路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997年~2003年我科收治的36例颈椎前、后路手术的病人,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围手术期护理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果:系统围手术期护理的病人,心态良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或避免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论:颈椎前、后路手术应加强整体护理,临床经验表明,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25例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并详细介绍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等。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根据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绍华  徐月琴 《河北医学》2009,15(4):474-476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25例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并详细介绍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等。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根据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李冬梅  张云红 《中外医疗》2010,29(9):166-166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21例颈椎后路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1例手术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后路手术危险性高,难度大,要求手术器械准备充足,熟悉手术步骤,术中密切配合;同时,在术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些都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李凤华 《吉林医学》2010,(35):6581-6582
目的:探讨手术护士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从患者体位的安放、仪器的操作、器械的准备使用等方面加强了管理,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加强了防范。结果:颈椎后路手术54台,术中面颧部因受压发红4例,出现轻微水泡2例,其余未发生一例因手术体位配合不当或仪器使用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结论:手术护士在颈椎后路手术配合中的护理管理是颈椎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张丽  王明玲 《当代医学》2016,(33):129-130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束,下肢疼痛症状减轻,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术前访视到位,术中体位安置舒适、到位,手术用物准备齐全,配合熟练、默契,术后心理护理到位,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颈椎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46例颈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评估、术前训练;术后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结果:46例颈椎病患者术后无1例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重视颈椎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芳  陶娟 《海南医学》2010,21(21):154-155
目的通过分析65例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探讨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体位、疼痛护理,术后进行常规、预防并发症、康复护理。结果术后两周时,60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5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叶冬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92-92,95
目的探讨和总结胸腰椎骨折脱传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治疗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总结我科2005年1月-2007年5月2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术后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术前协助CT、MRI检查,避免加重脊柱骨折、脱位和神经功能损伤,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进行神经系统观察,做好切口负压引流管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措施,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神经、肢体功能的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