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评价贝伐单抗(bevacizumab,BEV)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colorectal cancer, mCR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有关BEV联合化疗一线治疗mCR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RCT);主要研究指标是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研究指标包括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和不良反应;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和风险比(hazard ratios, HR)为效应量,各效应量以95%置信区间(95%CI)表示,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RCT,共3 930例mCR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贝伐单抗(bevacizumb, BEV)联合化疗可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62,P<0.0001, 95%CI: 0.64~0.74)和疾病死亡风险(HR=0.84, P<0.001,95%CI: 0.73~0.95),提高mCRC的ORR(RR=0.80, P<0.001,95%CI: 0.60~0.93)。亚组分析显示BEV联合双药方案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68, P<0.001, 95%CI: 0.46~0.89),但并没有降低疾病死亡风险(HR=0.85, P=0.068,95%CI:0.68~1.03);BEV联合氟尿嘧啶类单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56,P<0.001, 95%CI: 0.47~0.64)和疾病死亡风险(HR=0.83,P<0.001,95%CI:0.68~0.97)。在不良反应方面,B E V 联合化疗没有增加治疗相关死亡率(RR=0.97, P=0.91,95%CI:0.62~1.54);增加BEV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BEV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能提高mCRC患者PFS、OS和RR。BEV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所带来生存获益大小不同。虽然BEV相关不良反应增加,但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MB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ASCO论文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入选,主要对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和3~4级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一线化疗组PFS(RR=1.50;95%CI:1.31~1.72,P<0.001),OS(RR=1.06;95%CI:1.02~1.11,P=0.005)和ORR(RR=1.37;95%CI:1.26~1.49,P<0.001)与单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级高血压(RR=7.74;95%CI:1.33~45.00,P<0.001)和蛋白尿(RR=4.59;95%CI:2.15~9.79,P<0.001)的发生率与单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能显著提高MBC患者PFS、OS和ORR,可能增加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发生率,但不显著增加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含贝伐珠单抗不同联合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截至2017年7月31日有关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和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 分析。 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2 644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Meta分析显示,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组(包括单药和联合化疗)前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优于无治疗组(HR=0.65,95% CI:0.53~0.78,P<0.001;HR=0.83,95% CI:0.71~0.98,P=0.020),但前者3~4级感觉神经障碍及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后者(P=0.001,0.008)。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组与持续治疗组对比,两者的PFS和OS相当(HR=1.05,95% CI:0.56~1.71,P=0.830;HR=1.11,95% CI:0.92~1.35,P=0.270),而后者3~4级感觉神经障碍、疲乏和手足综合征明显高于前者(P<0.001,0.020,0.040)。与单药贝伐珠单抗组比较,贝伐珠单抗抗抗联合厄洛替尼组能改善PFS和OS(HR=0.81,95% CI:0.67~0.96,P=0.020;HR=0.81,95% CI:0.67~0.99,P=0.040),但贝伐珠单联合厄洛替尼组3~4级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贝伐珠单抗组(P<0.001)。结论 贝伐珠单抗单药、联合低毒化疗药物或厄洛替尼,均可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FS和OS,患者可耐受,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维持阶段的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PD-1/PD-L1抑制剂对比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ASCO会议摘要及杂志筛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项RCT研究,4 101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抑制剂联合化疗对比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HR=0.59, 95%CI: 0.50~0.70, P<0.00001)、OS(HR=0.65, 95%CI: 0.46~0.92, P=0.02)及ORR(RR=1.72, 95%CI: 1.13~2.62, P=0.01)。亚组分析显示,抑制剂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PFS及OS,且PD-L1表达程度越高,疗效获益越显著。而单药抑制剂对比化疗在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87, 95%CI: 0.57~1.31, P=0.50)、OS(HR=0.82, 95%CI: 0.65~1.03, P=0.09)及提高ORR(RR=1.12, 95%CI: 0.55~2.28, P=0.76)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化疗相比,单药抑制剂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可显著延长OS,但在延长PFS方面未见明显优势。与化疗组相比,抑制剂联合化疗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改善(HR=1.09,95%CI: 0.99~1.20, P=0.09),而单药PD-1/PD-L1抑制剂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RR=0.43, 95%CI: 0.36~0.52, P<0.00001)。 结论 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优于化疗方案;PD-L1高表达者单药PD-1/PD-L1抑制剂可作为一线治疗的优先选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Meta分析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2017 年第8 期)、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ASCO、ESMO主要会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 年9 月1 日。收集雷莫芦单抗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由2 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5.3 软件进行的实验组与对照组雷莫芦单抗治疗后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反应率(ORR)及不良反应等Meta 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 项RCT进行Meta 分析,共计1 545 例NSCLC患者,其中雷莫芦单抗组777例,对照组768 例。试验组NSCLC患者的PFS 和OS均优于对照组[HR=0.77, 95%CI(0.69~0.85), P<0.01; HR=0.88, 95%CI(0.78~0.99), P<0.05];但雷莫芦单抗组和对照组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3, 95%CI(0.68~2.61), P>0.05]。雷莫芦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对比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可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PFS 和OS [HR=0.77, 95%CI(0.69~0.86), P<0.01 ; HR=0.86, 95%CI(0.76, 0.98), P<0.05];雷莫芦单抗试验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RR=3.33,95%CI(1.83~6.05), P<0.01], 而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疲劳、蛋白尿、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出血事件等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莫芦单抗治疗可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PFS和OS,其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1/2015-8年XX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22例,观察组81例,方案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照组341例,方案为单纯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以奥沙利铂(OXA)及伊立替康(CPT-11)为基础的化疗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远期生存期。结果:观察组中客观缓解率(RR)、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27.2%、82.7%,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8.5个月、23.1个月,对照组中客观缓解率(RR)、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13.0%、57.2%,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4.9个月、16.2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01),观察组中一线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总有效率为89.7%,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10.3个月、23.1个月,二线化疗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总有效率为69.0%,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6.8个月、16.2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贝伐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XELOX、FOLFOX、FOLFIRI、XELIRI)的中位OS分别为20.0、19.9、17.4、16.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对照组分别对应中位OS为13.5、13.8、13.4、12.5个月,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960)。观察组中左半肠癌与右半肠癌的中位OS分别为20.8、15.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对照组中左半肠癌与右半肠癌的中位OS分别为14.9、11.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贝伐珠单抗相关不良反应有高血压13例、蛋白尿8例、皮疹7例、出血5例,但大多为1-2级,患者总体耐受性好。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能提高显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副反应较小;一线化疗方案中贝伐珠单抗联合XELOX方案的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方案,且无论何种化疗方案,左半肠癌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右半肠癌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联合拉帕替尼的辅助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2010年第2期)图书馆和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HER-2阳性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联合拉帕替尼辅助化疗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0.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10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拉帕替尼联合辅助化疗与单纯辅助化疗相比,乳腺癌患者肿瘤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显著性提高(HR=0.54,95%CI:0.44~0.66,P<0.001);肿瘤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延长(HR=0.51,95%CI:0.34~0.76,P=0.001);总有效率(ORR)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RR=1.69,95%CI:1.33~2.14,P<0.001);临床获益率(CBR)与单纯化疗组比较也较高(RR=1.63,95%CI:1.34~1.99,P<0.001).拉帕替尼联合辅助化疗与单纯辅助化疗组在腹泻(RR=2.07,95%CI:1.42~3.02,P<0.001)和皮疹(RR=2.31,95%CI:1.64~3.25,P=0.007)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辅助化疗相比较,联合拉帕替尼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至TTP、PFS、ORR和CBR,同时也会显著的提高腹泻和皮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循证医学手段,通过Meta分析评估化疗联合PD-1/PD-L1 抑制剂与单纯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知网、万方、维普和CBM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08月以来有关化疗联合PD-1/PD-L1 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以及评估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8篇文献。汇总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明显长于仅接受化疗的患者(HR=0.85,95%CI:0.75~0.96;HR=0.84,95%CI:0.73~0.97)。结果还表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complete remission rate,CRR)也显著高于仅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RR=1.44,95%CI:1.10~1.89)。此外,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化疗组(RR=1.08,95%CI:1.03~1.14)。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接受Atezolizumab联合化疗的患者的 OS 明显长于单独接受化疗的患者(HR=0.85,95%CI:0.75~0.96),接受Atezolizumab或Pembrolizumab与化疗的联合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PFS(HR=0.80,95%CI:0.73~0.89;HR=0.79,95%CI:0.67~0.92),然而接受Durvalumab联合化疗的患者OS和PFS较单纯化疗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化疗联合 PD-1/PD-L1 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比单独化疗更有效,但联合治疗有着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Durvalumab与化疗药的联合使用并不能增加患者的OS和PFS。  相似文献   

9.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贝伐单抗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EMBASE及SCI等数据库,收集有关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治疗相关死亡率及毒性反应;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和风险比(hazard ratios,HR)为效应量,各效应量以95%置信区间(95%CI)表示,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RCT,共2,338例晚期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方案比较,贝伐单抗(7.5 mg/kg或15 mg/kg)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NSCLC的有效率(RR=1.68,P<0.01,95%CI:1.31-2.15;RR=1.79,P<0.01,95%CI:1.53-2.08),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75,P<0.01,95%CI:0.61-0.89; HR=0.69,P<0.01,95%CI:0.62-0.77)和疾病死亡风险(HR=0.94,P<0.01,95%CI:0.77-1.10; HR=0.87,P<0.01,95%CI:0.78-0.97);高剂量贝伐单抗(15 mg/kg)联合化疗方案增加了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相关死亡率(RR=l.88,P=0.01,95%CI:1.16-3.05)及其它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结论 无论一线还是二线治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率、PFS及O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41例复治晚期NSN? 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腺癌38例,其他病理类型3例。19例患者为二线治疗,22例患者为二线以上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阳性18例,突变阴性23例。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化疗的平均周期数为3.1个,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平均周期数为5.0个。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2.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2.9%。二线治疗与二线以上治疗的患者疗效接近,ORR分别为10.5%、13.6%(P=0.572),DCR分别为89.5%和77.3%(P=0.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6个月(95%CI:3.619~5.581)、11.9个月(95%CI:9.797~14.003)。单因素分析提示EGFR突变、贝伐珠单抗治疗周期数 > 4个及女性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χ2=19.673,P < 0.001;χ2=6.820,P=0.009;χ2=6.374,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突变状态、贝伐珠单抗治疗周期数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0.129,P=0.001;HR=0.336,P=0.01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出血、高血压、蛋白尿等,多数为1~2级。  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NSNSCLC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EGFR突变阳性、贝伐珠单抗使用4个周期以上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PubMed、Embase、Cochrane、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04月27日数据库中应用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共2 8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T-DM1的患者,无进展生存(PFS)(HR=0.70,95%CI:0.57~0.87,P<0.05)和总生存(OS)(HR=0.79,95%CI:0.71~0.87,P<0.05)较其他药物明显提高,但有效率(ORR)未见明显差异(RR=1.25,95%CI:0.94~1.6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T-DM1作为一线治疗对比单靶联合化疗,虽能改善患者的PFS和OS,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作为非一线治疗时,T-DM1可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和OS,并达到统计学差异。安全性方面,T-DM1组≥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小(RR=0.79,95%CI:0.73~0.85,P<0.05),但两组间的任何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RR=0.99,95%CI:0.98~1.01,P>0.05),且接受T-DM1治疗的患者,恶心、ALT升高、AST升高、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可用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先前经过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二甲双胍联合标准一线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关于二甲双胍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影响的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和8篇队列研究,包含5 0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二甲双胍辅助治疗组的OS(HR=0.77,95%CI:0.69~0.86,P<0.000 1)、PFS(HR=0.83,95%CI:0.72~0.96,P=0.01)以及ORR(RR=1.19,95%CI:1.04~1.35,P=0.008)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二甲双胍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可提高患者的ORR,延长患者的PFS和OS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及多西紫杉醇一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这是一项前瞻、单臂、开放标签的单中心Ⅱ期临床研究(ChiCTR1800015814)。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给予曲妥珠单抗(6 mg/kg,首剂8 mg/kg)联合拉帕替尼(1 000 mg/d)及多西紫杉醇(75 mg/m2),每3周重复。对非进展的患者继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但最长用药时间不超过2年。主要研究终点是有效率,次要终点是PFS和OS。结果:自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共入组65例患者。本方案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腹泻,Ⅲ-Ⅳ度腹泻发生率为24.6%。总体有效率为69.2%(CR 3.1%,PR 66.1%),激素受体阴性患者有效率明显优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76.7% vs 57.1%,P<0.01)。中位随访31个月,PFS为16.4个月(95%CI:13.4~19.6个月)。尚未达到中位OS时间。Log-rank检验显示是否内脏转移、是否多器官转移对PFS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22)。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及多西紫杉醇毒性可耐受,疗效较好,作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新的治疗策略,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AG)、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AS)、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GS)方案在真实世界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16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四组:AG组(n=40)、AS组(n=31)、GEMOX组(n=31)、GS组(n=63),按照实体肿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本评估临床疗效和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本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次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65例患者的中位OS时间为10.5个月,中位PFS时间为6.0个月,AG、AS、GEMOX、...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一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对比EGFR-TKIs单药治疗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及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中会议摘要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检索时间截止至2020年11月13日。使用STATA V.14.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meta共纳入6个II/III期RCTs(11篇文章),包括1 537例符合分析条件的NSCLC患者。结果表明,与EGFR-TKIs单药组相比,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显著延长(HR=0.62,95%CI 0.54~0.70,P<0.001)。然而,联合治疗并不能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验证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预后生存情况,探讨共突变基因与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经病理确诊为晚期NSCLC,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为EGFR突变阳性,且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一代药物作为一线治疗的102例患者的病历和随访资料。收集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前的检验结果、基因检测报告、共突变基因和随访信息。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共突变基因与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相关性。通过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公共数据库分析磷脂酞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phosphoinositide-3-kinase catalytic alpha polypeptide gene,PIK3CA)、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间质表皮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三种共突变基因与肺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相关性。结果:102例一线靶向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位PFS为10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EGFR突变合并PIK3CA突变的患者一线靶向治疗的中位PFS为8个月,不合并PIK3CA突变患者的中位PFS为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EGFR突变合并T790M突变患者的中位PFS为6个月,不合并T790M突变患者中位PFS为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EGFR突变合并HER-2扩增的患者中位PFS为7个月,不合并HER-2扩增的患者中位PFS为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EGFR突变合并MET扩增的患者中位PFS为3个月,不合并MET扩增的患者中位PFS为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PIK3CA突变(HR=0.536,95%CI:0.302~0.951,P=0.033)、HER-2扩增(HR=0.359,95%CI:0.142~0.909,P=0.031)、MET扩增(HR=0.139,95%CI:0.042~0.464,P=0.001)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IK3CA基因与晚期NSCLC的DFS有相关性(P<0.05)。结论:晚期NSCLC靶向治疗前合并PIK3CA突变、HER-2扩增、MET扩增是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FGFR4基因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肿瘤标本中的FGFR4基因突变状态。通过卡方检验分析FGFR4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Logistic分析其疗效。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模型评估患者生存。结果:在1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FGFR4基因突变患者共有48例(29.4%)。FGFR4基因突变状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ECOG评分、T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EGFR及ALK基因状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FGFR4野生型患者的一线疗效明显优于突变型的患者(突变型vs野生型,P<0.001),FGFR4野生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达68.6%。生存分析显示,突变型患者的中位OS和中位PFS短于野生型的患者(中位OS:16个月vs 43个月,P<0.001;中位PFS:8个月vs 14个月,P<0.001)。多因素结果显示,ECOG 2~3分(HR=2.353,95%CI:1.259~4.398,P=0.007)、有淋巴结转移(HR=3.754,95%CI:2.310~6.101,P<0.001)、FGFR4基因突变(HR=2.517,95%CI:1.521~4.165,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GFR4基因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野生型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突变型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