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76例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其中68例稳定期COPD合并T2DM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另外308例纳入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去脂体重指数(FFMI)检测和血生化分析,评估两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结果研究组FFMI下降30例(44.11%),低蛋白血症18例(26.47%),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5.88%(38/68),高于对照组的31.82%(98/30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80岁(OR=2.515,95%CI:1.257~6.017)、体温≥38.5℃(OR=11.120,95%CI:3.574~24.544)是COPD合并T2DM老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得分40分(OR=0.496,95%CI:0.387~0.895)、进行营养干预(OR=0.325,95%CI:0.212~0.774)是COPD合并T2DM老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 COPD合并T2DM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单纯COPD患者高,高龄、发热、缺少社会支持和未接受营养干预是其营养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影响因素,为IAD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25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患者有无IAD,分为IAD组和非IAD组,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昏迷、体温、BMI、合并慢性病、神经功能(NIHSS)评分、卒中类型、营养和免疫等因素与并发IAD的关联性。结果 125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中,30例并发IAD,占24.00%。其中轻度20例,中度7例,重度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7.515,95%CI:2.369~21.454)、体温≥38℃(OR=5.225,95%CI:2.612~10.774)、NIHSS评分≥12分(OR=3.467,95%CI:1.455~7.767)、出血性脑卒中(OR=0.596,95%CI:0.387~0.895)、低蛋白血症(OR=8.120,95%CI:3.574~27.644)是IA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发热≥38℃、NIHSS评分≥12分、缺血性脑卒中、低蛋白血症可能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IAD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IAD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T2DM)初诊患者生命质量(QOL),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在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首次就医的40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QOL,同时调查患者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背景、糖尿病健康教育情况、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慢性病的情况等信息。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T2DM初诊患者QOL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初诊患者QOL得分为(69.49±19.59)分,较中国一般人群[(78.18±15.88)分]低,除精神健康(MH)外,初诊患者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7个方面以及生理领域(PCS)、心理领域(MCS)评分均较中国一般人群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PCS的影响因素包括5个方面,其中有时运动(OR=0.49,95%CI:0.28~0.86)、不运动(OR=0.38,95%CI:0.21~0.68)和体质指数(BMI)18.5 kg/m2(OR=0.05,95%CI:0.01~0.46)降低PCS得分,家庭人均月收入≥2 500元(OR=2.38,95%CI:1.15~4.93)、不合并其他慢性病(OR=1.94,95%CI:1.17~3.22)及无糖尿病并发症(OR=1.95,95%CI:1.22~3.12)增加PCS得分;MCS的影响因素包括9个方面,其中女性(OR=0.51,95%CI:0.31~0.83)、不运动(OR=0.49,95%CI:0.28~0.87)、BMI18.5 kg/m2(OR=0.08,95%CI:0.01~0.68)和不接受健康教育(OR=0.33,95%CI:0.15~0.72)降低MCS得分,年龄45~59岁(OR=2.16,95%CI:1.11~4.23)、已婚(OR=2.16,95%CI:1.00~4.69)、高中或中专(OR=1.82,95%CI:1.05~3.17)、家庭人均月收入≥2 500元(OR=2.82,95%CI:1.32~5.99)、无糖尿病并发症(OR=2.17,95%CI:1.25~3.75)和BMI≥28.0 kg/m2(OR=2.54,95%CI:1.05~6.15)增加MCS得分。结论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QOL受损严重,后续的糖尿病治疗不应仅重视患者的客观生化指标,应将不损失QOL作为综合治疗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Meta分析整合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疾病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3月1日,内容为国内公开发表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的文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79篇文献,最终纳入1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52,95%CI=1.160~1.351)、性别(OR=2.588,95%CI=1.902~3.520)、糖化血红蛋白(OR=1.75,95%CI=1.425~2.417)、糖尿病病程(OR=1.237,95%CI=1.113~1.375)、体重指数(OR=0.885,95%CI=0.783~1.002)、尿微量白蛋白(OR=1.698,95%CI=0.808~3.569)是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空腹血糖(OR=1.363,95%CI=1.204~1.543)是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提示结果具有一定异质性但不影响定量合并。结论年龄≥55岁、绝经期女性、低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值异常、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杭州市西湖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合并抑郁症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就诊的1034例T2M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患者一般情况、病程、治疗和并发症等情况,并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T2MD患者抑郁程度。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T2MD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1034例T2MD患者中,418例(40.43%)T2MD患者合并抑郁;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并发症[1种(OR=1.398,95%CI:1.133~1.724)、≥2种(OR=1.672,95%CI:1.256~2.226)]、HbA1c>7.0%(OR=4.591,95%CI:2.150~9.801)、病程≥5年(OR=1.505,95%CI:1.171~1.935)、药物治疗(OR=3.364,95%CI:1.697~6.666)是T2MD患者合并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家庭年收入[40000~59999元(OR=0.829,95%CI:0.710~0.968)、60000~元(OR=0.640,95%CI:0.465~0.880)]是T2MD患者合并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杭州市西湖区T2MD患者合并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T2MD患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医护人员应充分考虑T2MD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区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浙江省丽水市15个街道/乡镇共30个行政村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空巢组),根据年龄和性别按1∶2比例抽取非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156例(非空巢组),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空巢因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血生化指标和慢性病患病率等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因素后,空巢组肥胖率(OR=0.563,95%CI:0.371~0.809)、甘油三酯异常率(OR=0.501,95%CI:0.310~0.795)、吃鱼/肉类≥4 d/周的比例(OR=0.579,95%CI:0.207~0.891)、血压知晓率(OR=0.598,95%CI:0.296~0.814)和血糖知晓率(OR=0.421,95%CI:0.302~0.799)相对较低(P0.05);而空腹血糖异常率(OR=2.039,95%CI:1.013~3.572)、收缩压异常率(OR=1.832,95%CI:1.351~2.983)、缺乏锻炼率(OR=1.636,95%CI:1.432~3.356)、饮酒率(OR=3.572,95%CI:1.547~3.002)和高盐饮食率(OR=2.984,95%CI:1.692~3.571)相对较高(P0.05)。结论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控制情况相对较差,应积极给予个性化指导,改善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评估病情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22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60例)和无心肌损伤组(16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2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肌损伤发生率为26.7%,入院后心肌损伤发生平均时间为(48.5±10.2)h,血浆肌酐蛋白(c Tn I)平均水平为(0.17±0.04)μg/L。两组患者的COPD病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贫血、机械通气时间、2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住ICU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呼气末正压(PEEP)、氧分压(Pa O2)、空腹血糖(FPG)、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PS评分(OR=1.578,95%CI:1.132~2.378)、高血压(OR=1.917,95%CI:1.427~3.418)、贫血(OR=2.250,95%CI:1.670~4.256)、PEEP(OR=1.609,95%CI:1.184~2.045)、FPG(OR=2.018,95%CI:1.558~4.057)、NT-pro BNP(OR=3.132,95%CI:1.785~6.221)和CRP(OR=1.577,95%CI:1.214~2.667)是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发生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高CAPS评分、合并高血压和贫血病史患者的监护,注意呼吸机模式的控制和血糖、NT-pro BNP和CRP水平的检测,以降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危险因素,为预防COPD合并CAP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2016年6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入院的COPD患者163例,其中39例合并CAP,比较合并与未合并CA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合并CAP的危险因素。结果 COPD患者CAP罹患率为23.93%,两组患者在年龄、BMI、COPD综合评估分组、既往脑卒中病史、吸入糖皮质缴素(ICS)治疗、呼吸衰竭需长期家庭氧疗等6个方面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脑卒中病史(OR=3.683,95%CI:1.313~10.330)、呼吸衰竭需长期家庭氧疗(OR=3.602,95%CI:1.543~8.409)是COPD患者发生CA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既往脑卒中病史、呼吸衰竭需长期家庭氧疗的COPD患者发生CAP风险较高,建议加强干预以减少COPD合并C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为预防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2011年8月30日至2012年5月30日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首次住院的T2DM患者的病历资料,摘录相关信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T2DM合并骨质疏松者469例为病例组,骨量正常的T2DM患者383例为对照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CI。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女性、糖尿病病程≥7年与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风险相关[OR值分别为3.690(95%CI:2.451~5.556)、3.327(95%CI:2.259~4.900)、1.729(95%CI:1.169~2.555)],而体质指数≥24 kg/m2与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低风险相关(OR=0.290,95%CI:0.184~0.457);未发现职业、吸烟、饮酒、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和血磷与T2DM合并骨质疏松有关联。结论更应重视对年龄大、女性、糖尿病病程长的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预防,体质指数高与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低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Pub Med,查找国内外2007—2017年有关住院患者CAUTI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在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计算各个危险因素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累计2 652例患者。从文献中提取出对CAUTI有预测价值的7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的合并OR值及其95%CI分别为:导尿管留置时间(OR=1.57,95%CI:1.33~1.86)、年龄≥60岁(OR=2.24,95%CI:1.09~4.59)、性别(OR=1.21,95%CI:0.54~2.72)、糖尿病(OR=3.49,95%CI:2.61~4.66)、抗菌药物使用(OR=2.58,95%CI:0.70~9.55)、意识障碍(OR=4.51,95%CI:3.33~6.09)、置管次数≥2次(OR=2.60,95%CI:1.62~4.18)。除性别、抗菌药物使用两个危险因素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之外(P0.05),其他因素的合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尿管留置时间≥5 d、患者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意识障碍以及置管次数≥2次是CAUTI的主要危险因素;性别和抗菌药物使用对CAUTI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护理人员应对以上因素予以重点关注,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CAUT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防治政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2012年12月选择我国22家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进行治疗的复治肺结核患者395例进行调查,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单纯复治肺结核组及合并糖尿病组,运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社会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95例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60例,占15.2%;单纯肺结核患者335例,占84.8%。两组患者在年龄(χ~2=10.459,P=0.005 3),体质指数(BMI)(χ~2=15.070,P=0.000 5),职业(χ~2=11.620,P=0.002 9),婚姻状况(χ~2=9.999,P=0.006 7)差异具有显著性。复治肺结核患者40~59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BMI 18.5(kg/m~2)及BMI≥24.0(kg/m~2),已婚是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2.159(1.050~4.439),5.017(1.485~16.951)、4.946(1.279~8.705)、5.732(1.918~17.133)及4.476(1.248~10.504)。结论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婚姻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2016年临安市人民医院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作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1 346例,发生SSI 47例,发生率为3.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8 kg/m2(OR=2.10,95%CI:1.11~3.97)、糖尿病(OR=1.81,95%CI:1.01~3.85)、恶性肿瘤(OR=5.11,95%CI:2.09~12.49)、ASA评分≥3分(OR=1.90,95%CI:1.08~3.35)、手术时间95 min(OR=4.22,95%CI:1.49~11.90)、术中出血多而输血(OR=2.74,95%CI:1.49~5.03)、手术方式是经腹子宫切除术(OR=1.87,95%CI:1.20~2.90)、预防用药选择头孢呋辛+甲硝唑(OR=1.92,95%CI:1.23~3.00)与子宫切除术后发生SSI存在统计关联。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SSI发生率较低,患者BMI≥28 kg/m2,手术时间95min等是SS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5,(5):145-147
目的了解封开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COPD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随机分层方法对封开县农村地区1 386例调查对象(年龄≥40岁)进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农村地区COPD总患病率为10.24%;COP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4.002,95%CI=2.339~7.605)、吸烟(OR=3.846,95%CI=1.925~7.564)、职业粉尘暴露(OR=5.339,95%CI=3.062~9.743)、烧柴烧煤(OR=1.206,95%CI=0.895~2.666)、厨房通风设备差(OR=2.599,95%CI=1.056~4.009)、不良烹饪习惯(OR=1.408,95%CI=0.758~2.255)和肺部疾病个人史(OR=1.296,95%CI=1.015~2.847)。结论 COPD发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提倡使用清洁燃料,改善通风条件,以减少COP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为其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年对淮安市清河区和淮安区在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验。用SPSS 19.0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9 773例,发现肝功能异常2 385例,异常率为24.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性别、年龄、居住地、吸烟、饮酒、饮茶、口服降糖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脑卒中1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OR=1.924,95%CI:1.706~2.170)、年龄(OR=2.107,95%CI:1.774~2.503)、居住地(OR=1.592,95%CI:1.417~1.788)、饮酒(OR=1.252,95%CI:1.098~1.427)、高血压(OR=1.393,95%CI:1.257~1.544)、高血脂(OR=1.235,95%CI:1.095~1.392)和脑卒中(OR=1.172,95%CI:1.017~1.356)是2型糖尿病人群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而饮茶(OR=0.829,95%CI:0.724~0.950)、口服降糖药(OR=0.868,95%CI:0.783~0.963)是保护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人群肝功能异常率较高,受到多危险因素共同影响,建议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控制措施以减少2型糖尿病人群肝功能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昆山市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概率比例抽样方法,2012年对江苏省昆山市≥18岁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并对数据通过复杂加权后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有效调查38 425人,糖尿病粗患病率为4.74%,复杂加权后男女合计、男性及女性糖尿病患病率(95%CI)分别为3.9%(3.7%~4.1%)、3.6%(3.3%~3.8%)和4.2%(3.9%~4.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越大(OR=1.05,95%CI:1.05~1.06)、女性(OR=1.27,95%CI:1.11~1.46)、较高的BMI(OR=1.40,95%CI:1.29~1.38)、WHtR越大(OR=1.29,95%CI:1.22~1.38)、吸烟(OR=1.36,95%CI:1.15~1.61)及每周较多食用蔬菜(OR=1.21,95%CI:1.10~1.33)的居民患糖尿病的风险越大(P值均0.05)。结论年龄、超重与肥胖、吸烟及饮食等与糖尿病患病关联。糖尿病防治应侧重于生活方式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因素以及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MNT)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保健的孕妇300例,按照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病例组(200例)。将病例组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分别实施个体化MNT和传统化MNT干预。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个体化MNT组和传统化MNT组的妊娠结局、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人均月收入、不同孕次、被动吸烟、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喜爱甜食等因素均存在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7.529、5.250、6.792、22.924、6.638、20.334、46.567和65.022,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人均月收入<4000元、孕期增重≥12.5kg、孕前体质量指数≥25kg/m2、经历被动吸烟、有糖尿病家族史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OR=2.061,95%CI=1.151~3.688;OR=1.372,95%CI=1.008~1.866;OR=6.253,95%CI=1.478~26.458;OR=1.828,95%CI=1.703~1.961;OR=1.571,95%CI=1.199~2.060;OR=12.782,95%CI=5.068~32.237;均P<0.05),睡眠质量好和孕前运动频率高是保护因素(OR=0.764,95%CI=0.633~0.922;OR=0.737,95%CI=0.633~0.886;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在个体化MNT组、传统MNT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个体化MNT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MNT组(χ2=7.143,P<0.05),但是巨大儿、足月小样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宫内感染、胎儿窘迫、产钳助产、剖宫产(疤痕子宫除外)等的发生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年龄≥35岁、人均月收入<4000元、孕期增重≥12.5kg、孕前体质量指数≥25kg/m2、经历被动吸烟、有糖尿病家族史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好、孕前运动频率高是保护因素,在临床上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及时进行干预,特别是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的干预,以降低GDM的发生率,并预防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潍坊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并探讨其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潍坊市3个社区≥60岁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城市社区老年人共1208人,其中高血压患者481人,各生命质量维度存在问题的患者各占患者总人数的比例是行动能力(21.6%);自我照顾能力(12.3%);日常活动能力(16.2%);疼痛/不舒服(41.1%);焦虑/抑郁(18.3%),VAS健康自评得分为(70.55±15.2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29,95%CI:1.104~1.599)、合并其他疾病(OR=2.436,95%CI:1.511~3.927)、锻炼身体(OR=0.320,95%CI:0.199~0.514)是行动能力维度的影响因素;合并其他疾病(OR=4.491,95%CI:2.335~8.637)、锻炼身体(OR=0.185,95%CI:0.100~0.344)是自我照顾能力维度的影响因素;年龄(OR=1.269,95%CI:1.045~1.542)、合并其他疾病(OR=3.711,95%CI:2.150~6.405)、锻炼身体(OR=0.343,95%CI:0.204~0.576)是维度的影响因素;年龄(OR=1.185,95%CI:1.025~1.369)、合并其他疾病(OR=2.134,95%CI:1.451~3.137)、锻炼身体(OR=0.537,95%CI:0.360~0.803)是疼痛/不舒服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潍坊市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较差。应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提高目标人群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制定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满意指数A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河北省保定市居民生活小区及养老机构中838名年龄≥60岁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70.8%的老年人对生活比较满意和很满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构养老(OR=6.311,95%CI:4.235~9.405)、其他养老方式(OR=52.917,95%CI:15.305~182.965)、参加社会活动(OR=0.253,95%CI:0.172~0.373)、离异或丧偶(OR=3.006,95%CI:1.998~4.532)、未婚(OR=3.048,95%CI:1.260~7.370)、健康状况良好(OR=0.550,95%CI:0.370~0.818)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应根据城市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控制老年人群BMI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于2017年选取我国8个长寿地区对2825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身体测量等,其中≥65岁老年人2217名。计算其BMI水平并采用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BMI影响因素。结果我国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BMI水平为(22.36±3.87)kg/m2,其中男性为(22.76±3.58)kg/m2,女性为(21.75±3.98)kg/m2;BMI处于正常范围老年人1165名(52.5%),超重532名(24.0%),体重过低351名(15.8%),肥胖人数最少,为169名(7.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百岁以下老年人BMI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年龄(65~岁:OR=2.78,95%CI:1.87~4.15;80~岁:OR=1.47,95%CI:1.00~2.17)、吸烟(OR=0.46,95%CI:0.32~0.66)、家庭年收入(<3万元:OR=1.26,95%CI:1.07~1.47;3~7万元:OR=1.52,95%CI:1.12~1.86)以及茶摄入频率(OR=1.36,95%CI:1.01~1.71);百岁及以上老年人BMI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OR=3.68,95%CI:1.32~10.36)。结论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体重过低、超重及肥胖水平均较高,同时吸烟、较高家庭年收入、男性以及经常饮茶老年人群超重、肥胖水平降低趋势也应该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陆家嘴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上海市陆家嘴社区抽取1 956名≥65岁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骨密度等测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实际调查1 576人,检出骨质疏松症558例,患病率为35.41%;女性患病率为46.89%,高于男性的16.47%(P0.01)。体质指数(BMI)≥18.5 kg/m~2(OR=0.05~0.22)、锻炼(OR=0.12~0.43)和非素食为主(OR=0.34~0.38)是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的保护因素;中心性肥胖(OR=5.19,95%CI:2.60~1.38)和饮酒(OR经常=4.19、OR每天=2.86)是危险因素。BMI≥18.5 kg/m~2(OR=0.33~0.37)、锻炼(OR=0.34~0.57)和非素食为主(OR=0.25~0.59)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的保护因素;糖尿病史(OR=1.45,95%CI:1.09~1.92)和高血压史(OR=1.39,95%CI:1.07~1.82)是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陆家嘴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5.41%,且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和非素食为主可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