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守梅  冯正仪  胡雁  王君俏 《护理研究》2006,20(33):3095-309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抑郁病人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对筛选出的社区老年抑郁病人62例,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采作老年抑郁量表(GDS)、健康调查问卷(SF-36)第2版调查病人6个月时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6个月时,干预组病人GDS分数显著低于干预前,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个月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病人GDS分数与干预前3个月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后GDS分数与对照组病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干预组病人在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RE)、活力(VT)、心理功能(MH)、社会功能(SF)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病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8个维度分数均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差异不明显;对照组病人6个月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PF)、情感职能(RE)、活力(VT)、躯体疼痛(BP)及总体健康(GH)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干预前,与3个月时比较各维度分数差异较小。[结论]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能长期地减轻病人的抑郁症状,提高其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质量,对病人进行持续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 对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筛选出的社区老年抑郁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第2版调查患者6个月时生活质量,以了解心理干预对患者的长期影响。结果 6个月时,干预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RE)、活力(VT)、心理功能(MH)、社会功能(SF)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8个维度分数均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差异不大,对照组患者6个月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PF)、情感职能(RE)、活力(VT)、躯体疼痛(BP)及总体健康(GH)维度分数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各维度分数差异较小。结论 心理干预具有提高老年抑郁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的长期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针对性强,形式合理,并由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可适用于社区的老年心理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病人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英  贾守梅 《护理研究》2006,20(4):929-93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方法]将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筛选出的社区老年抑郁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不接受干预。干预组病人给予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调查病人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以了解心理干预对病人的长期影响。[结果]6个月时,干预组病人在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活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干预组6个月时与干预前比较健康相关生活质量8个维度方面评分均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在生理职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雏度方面评分显著提高。对照组6个月时与干预前比较.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雏度方面评分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仪总体健康维度评分有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具有提高老年抑郁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的长期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针对性强,形式合理,并由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可适用于社区的老年心理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4.
张菊英  贾守梅 《护理研究》2006,20(10):929-93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方法]将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筛选出的社区老年抑郁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不接受干预,干预组病人给予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调查病人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以了解心理干预对病人的长期影响。[结果]6个月时,干预组病人在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活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干预组6个月时与干预前比较健康相关生活质量8个维度方面评分均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在生理职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方面评分显著提高。对照组6个月时与干预前比较,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维度方面评分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仅总体健康维度评分有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具有提高老年抑郁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的长期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针对性强,形式合理,并由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可适用于社区的老年心理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按区域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将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老年抑郁病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干预组病人进行3个月的心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进行GDS评分及抑郁障碍缓解率的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GDS分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干预组G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老年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提高抑郁病人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贾守梅  冯正仪  胡雁  王君俏 《护理研究》2004,18(18):1667-166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影响。 [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 ,按区域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将筛选出的符合标准的老年抑郁病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 ,对干预组病人进行 3个月的心理干预 ,3个月后两组进行GDS评分及抑郁障碍缓解率的比较分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GDS分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个月后干预组G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老年抑郁病人的抑郁症状 ,提高抑郁病人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社区老年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出院后的老年乳腺癌病人按照建档单、双序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需提供咨询管理,比较两组病人首次建档时及6个月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首次建档时两组 SAS、SDS及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值较首次建档时明显降低(P〈0.05),QOL各维度评分及整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首次建档时(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社区老年乳腺癌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孙志琴  杨海燕  丁钟琴  曹音  陈卓友 《护理研究》2008,22(12):3224-3226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PD)病人生活质量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52例P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延续至出院后半年。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分别在病人入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评分。[结果]两组病人SDS、SAS出院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5)。[结论]针对影响PD病人生活质量的原因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病人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对生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符雅明  王海燕  刘翠荣  田荣  董晓雁 《全科护理》2012,10(14):1251-1253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病人按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实施社区随访,两组在出院前及植入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价病人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个月干预组BP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术后6个月、12个月其他维度干预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起搏器植入术病人行社区随访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施多学科团队自我管理干预对社区冠心病病人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西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下的6个社区冠心病病人作为干预组(72例),其余6个社区的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72例)。干预组实施多学科团队自我管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社区常规健康教育,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应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8个维度中的总体健康状况、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力、精神健康5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3个维度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冠心病病人实施多学科自我管理干预可以增强病人的自我效能,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