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治疗脑外伤患者过程中的肾毒性。方法:观察298例脑外伤患者使用甘露醇治疗后尿量、尿常规、尿素氮、肌酐等变化,确定急性肾衰及用药时间和剂量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10例患者在用甘露醇过程中发生了急性肾衰,发生率为4.0%,发生时间于用药后3~7天。结论: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与用药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发现肾衰先兆后,及时减量或停药后可避免急性肾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引发的急性肾损伤(AKI)及阿魏酸钠对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医院需要使用甘露醇治疗的脑外伤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给予甘露醇150-200 g/d,低剂量组给予75-150 g/d,连续7 d,观察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将发生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再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常规对照组)基础上,阿魏酸钠组加用阿魏酸钠30 mg静脉滴注,连续10 d,观察AKI的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高剂量组AKI发生率为49.22%,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24.22%(P〈0.05);AKI患者经对症治疗后肌酐、尿素及胱抑素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阿魏酸钠组较常规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AKI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阿魏酸钠组为97.87%,高于常规对照组的91.49%(P〈0.05);甘露醇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8%,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3.13%(P〈0.05),而在AKI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AIK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甘露醇,阿魏酸钠联合常规治疗能提高AIK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脑外伤患者预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学》2017,(3):607-60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3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250 m L)20%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为64.62%高于对照组为58.46%(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心衰、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不仅能够确保其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甘露醇不同用量治疗脑出血致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露醇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常用药物,但对其用药剂量、疗程存在着不同意见.我科通过对两组不同用量的甘露醇治疗12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探讨半量甘露醇与全量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重度妊高征并发脑水肿,脑出血等颅内高压时,在解痉降压治疗同时脱水降颅压是重要措施之一,常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近年来有报告大剂量甘露醇可致急性肾功衰竭,本文报告2例重度妊高征并发脑水肿、脑出血应用甘露醇,每日用量1000ml左右,用药前肾功指标正常,用药后Cr、BUN明显升高,而尿量不少,表现为非不尿型急性肾功衰竭,停用甘露醇一周后血Cr、BUN恢复正常,提示在脑水肿、脑出血需长期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时,应警惕其致急性肾衰,需监测血Cr、BUN等肾功指标,尤度表现为排少尿型肾功衰竭。一旦出现其他因不能解释的血Cr、BUN升高,停用甘露醇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们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肾功能的影响。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 :我院1994年~1999年共收治脑出血437例 ,男239例 ,女198例 ,年龄51~83岁 ,平均67岁。均行头颅CT确诊有脑出血 ,既往无慢性肾脏病史 ,用药前肾功能正常。用药后BUN>8mmol/L ,Cr>170μmol/L定为肾功能衰竭表1脑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甘露醇肾功能衰竭发生率组1 2按甘露醇用量分为4组 :1组 :<100g/天 ;2组 :100g天 ;3组 :150g/天 ;4组 :>150g/天 ;统计各组肾衰与非肾衰病例及肾衰…  相似文献   

7.
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国内外已有报道,如何早期发现有效治疗是保护肾功能的关键.本文收集了1995年2月~1998年2月颅内高压患者共217例,均使用甘露醇治疗,其中17例发生了急性肾功衰竭.现就甘露醇致急性肾衰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脱水效果。方法按照给药剂量不同将我院收治的18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露醇全剂量治疗,250ml/次。观察组患者给予甘露醇半剂量治疗,125ml/次。观察两组对神经损伤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尿液及唾液渗透压,并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血肌酐异常和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结果两组对脑出血继发性神经损伤的疗效和对渗透压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尿、血肌酐异常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露醇半剂量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可明显降低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甘露醇作为脱水药临床上最常用于脑卒中、脑外伤引起的脑水肿的治疗,但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肾损害。现将我院2000-10~2003-12共162例患者使用甘露醇后36例出现肾损害的临床资料作一总结分析,以期提高甘露醇对肾毒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甘露醇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时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急性脑血管疾病不论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甘露醇仍是目前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有效药物之一。只要合理掌握甘露醇用药时间和剂量等因素,并注意监测有关指标,将有助于提高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救治效果,并能避免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甘露醇致肾损害7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屹 《河北医药》2004,26(1):15-15
甘露醇为静脉使用的高渗性脱水剂,临床上广泛用于脑外伤、脑卒中的抗脑水肿、降颅压治疗,但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肾损害。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我院对296例患者急性期应用甘露醇治疗后有74例出现了肾损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急性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甘露醇早期降压治疗,B组采用大骨瓣手术治疗,C组采用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与治疗后1、3、7 d颅内压,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全剂量甘露醇治疗组和半剂量甘露醇治疗组,每组48例.全剂量甘露醇治疗组采取全剂量甘露醇250 ml在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半剂量甘露醇治疗组则采取半剂量甘露醇125 ml在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血肿体积缩小一半的时间、脑水肿减轻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半剂量甘露醇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全剂量甘露醇治疗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剂量甘露醇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全剂量甘露醇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剂量甘露醇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50%的时间、血肿体积缩小一半的时间、脑水肿减轻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全剂量甘露醇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剂量甘露醇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4/48)低于全剂量甘露醇治疗组的22.92%(1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半剂量甘露醇方案安全性和效果更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分析2012~2018年我国内地甘露醇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ADR)文献源病例的特点。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2012~2018年我国内地医药学学术期刊中甘露醇注射液严重ADR病例,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与原发病、甘露醇注射液用法用量与用药合理性、ADR发生时间、类型、临床表现与转归等。结果:共检索获得55篇文献,1 553例ADR病例,其中严重的ADR 1 166例。男性673例(57.72%),女性426例(36.54%),性别不详67例(5.74%)。患者年龄范围1~87岁,40~69岁占81.22%;脑出血、脑梗死及颅脑损伤3种原发病的病例数合计占病例总数的83.54%。静脉注射1 121例,口服用药45例,用法用量均符合规定。严重ADR主要表现为渗透性肾病363例(31.13%)、急性肾衰232例(19.9%)、水与电解质紊乱163例(13.98%)、神经系统损害191例(16.38%),口服给药导致肠梗阻45例(3.86%)。新的严重ADR为低颅压反应、过敏性哮喘。1 166例严重ADR病例中死亡51例,均由急性肾衰所致,其余病例均恢复正常。结论:甘露醇注射液的严重ADR仍然较多,应当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及用药监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陈铮 《首都医药》2006,13(15):26-28
甘露醇注射液是临床广泛用于降低颅内压、眼内压的高效脱水剂。其口服制剂有导泻作用,临床常口服给药用于治疗便秘及清洁肠道等。近几年,甘露醇静脉及口服用药的不良反应常有发生,特别是甘露醇可引起急性肾衰等严重不良反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6年以来收治脑出血84例,经保守治疗存活72小时以上的62例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10例,都与大剂量使用渗透性脱水剂甘露醇直接有关,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依据及标准:脑出血诊断依据及病情分级标准参照王耀山标准;肾衰诊断依据为既往无明显肾脏病史,脑出血治疗过程中迅速出现无尿或氮质血症并进行性加剧。二、一般资料;62例中男43例,女19例;轻型12例,中型31例,重型19例。主要治疗为  相似文献   

17.
李娜  张显明 《医药导报》2004,23(9):0676-0677
对32例药物性急性肾衰(ARF)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多数药物性ARF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大、伴有基础疾病、用药剂量大、联合用药及药物致变态反应等因素相关,但只要能早期认识,及时治疗,多数愈后良好,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脑外科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甘露醇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并发症,以在临床工作中尽量避免.方法:回顾性分析339例临床资料.结果:脑外科患者使用甘露醇发生的各种问题.尤其是肾损害问题.与患者年龄、甘露醇使用总剂量、日平均剂量、使用时间密切相关.结论: 要科学有效地使用甘露醇,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甘露醇广泛应用于急性脑卒中病人,但剂量不同副作用不同。我院应用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甘露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4~1996年间56例全部经CT证实为脑出血或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2组。小剂量甘露醇治疗组28例(脑出血11例、脑梗塞17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3岁。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组28例(脑出血13例、脑梗塞15例),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1岁。两组病人入院时间及临床症状基本相同。心功能,肾功能均正常,无糖尿病史,资料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小剂量甘露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前应用大剂量甘露醇与常规剂量甘露醇进行预后评估.方法 178例急性、创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术前紧急应用大剂量甘露醇组(研究组)91例,常规剂量甘露醇组(对照组)87例.结果术前散大瞳孔的改善研究组比对照组更多见、更明显(P<0.01).对患者进行6个月术后随访,术前应用大剂量甘露醇组临床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紧急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可以明显改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