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分析全脑照射配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治疗脑转移瘤的作用。方法 对55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全脑照射配合SRS;17例行单纯SRS治疗。全脑照射采用6MV X射线,1.5~2.0 Gy/次,DT 30~42Gy,4~5周;SRS处方剂量为18~30Gy,SRS前行全脑放疗39例,SRS后行全脑放疗16例。结果 全脑照射加SRS组病变完全消灭(CR)占60.0%、部分消失(PR)占32.7%,无变化(NC)占7.3%,总缓解率(CR+PR)为92.7%;与单纯SRS组的35.0%、41.2%、23.5%、76.2%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3.47,P >0.05)。全脑照射加SRS组复发率为14.5%,中位复发时间为1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与单纯SRS组的41.2%、4个月、7.5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χ2=5.58、t=11.1、t=7.27,P <0.05)。两组1 a生存情况差异无显著性(χ2=1.33,P >0.05)。结论 全脑放疗配合SRS治疗脑转移瘤对减少肿瘤复发率、延缓中位复发时间、延长中位生存时间较单纯SRS有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武智刚  王千 《现代保健》2013,(10):111-112
目的:探讨头部伽玛刀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1~5个脑转移瘤患者随机(根据入院先后顺序,每组一例)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患者接受全脑放疗30Gy/15f/3w,后加旋转式头部伽玛刀治疗12~16Gy/1f(WBRT+SRS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全脑放疗40Gy/20f/4w(WBRT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两组患者的1年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实验组和对照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6%、24.3%;1年生存率分别为64.7%、20.1%。实验组1年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部伽玛刀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脑转移瘤患者的1年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影响脑转移瘤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脑转移瘤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成 6组 ,统计分析各组治疗结果。结果  1年生存率为 4 8.6 % ,2年生存率为 14 .3% ,5年生存率为 2 .9%。手术加放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4 .6± 1.8)个月 ,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的 (8.3± 1.9)个月 (P <0 .0 5 )。手术加化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 (13.0± 3.5 )个月 ,与单纯手术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转移瘤经外科治疗后预后仍差。手术后结合放疗优于单纯手术 ,而手术后化疗不能有效地延长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收治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WB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联合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理想,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万跃  谭兵  蒋勇  黄锣  王颖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338-4340
目的 对比研究全脑放疗(WBRT)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与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局部肿瘤加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与耐受性.方法 2009~2010年所收治92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脑转移病灶≤3个),随机分组WBRT加3D-CRT:46例,WBRT加SRT:46例.评价指标为中位生存期(MST)和放疗毒性,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月,随访率100%.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其中3D-CRT组8.6个月、SRT组9.4月(x2=0.22,P> 0.05).放疗后3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1.7%、63%.结论 SRT是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对脑转移瘤≤3个的患者,3D-CRT与SRT局部肿瘤加量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不良反应亦无明显差异,但SRT治疗2次比3D-CRT治疗13-15次在放疗时间上占优势.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9,(6):737-738
目的观察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脑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观察组给予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8.24%vs. 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减小,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的脑转移瘤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低剂量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脑转移瘤相对于单纯放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放疗组30例)和放疗+替莫唑胺联合(联合组30例)。放疗组:全脑放疗剂量总剂量3000 cGy/(10 F·14 d);联合组:放疗方法与放疗组相同,放疗第1天开始同步给药替莫唑胺75 mg/(m2·d),连用14 d。结果放疗组和联合组近期有效分别为16例(53.3.0%)和23例(76.7%),部分缓解分别为11例(36.7%)和17例(56.7%),进展分别为8例(26.7%)和2例(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放疗组为5.0个月,联合组为8.5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胃肠道反应高于放疗组,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脑转移瘤患者行低剂量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可以提高缓解率,适度延长生存时间,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总结三维适形放疗与立体定向放疗在治疗脑转移瘤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于我院行全脑放疗后行三维适形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的6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放疗资料、随访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放疗方式的疗效。结果本组含1~2个脑转移灶的患者共21例,12例行三维适形放疗,9例行立体定向放疗,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2月、83.3%、58.3%和14月、88.9%、66.7%。脑转移灶数≥3的患者共39例,17例行三维适形放疗,22例行立体定向放疗,两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7月、58.8%、41.2%和13月、81.8%、68.2%。在脑转移灶数≥3的患者中,立体定向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都明显优于三维适形放疗组(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立体定向放疗较三维适形放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脑转移瘤多来自于肺,大约15%~20%的NSCLC(非小细胞癌)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发生脑转移。脑转移瘤的预后不佳,其中位生存期少于1年。WBRT(全脑放疗)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可用于外科手术和SRS(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辅助治疗。外科手术对于肿瘤的占位效应能够进行快速的减压,是巨大单发转移瘤的最佳治疗选择。SRS具有能够和外科手术相比拟的局部控制率,低毒性和灵活性,用于多发病灶,深在病灶和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等化疗药物的应用和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普及,化疗特别是介入化疗的作用也得到了认可。原发性NSCLC和脑转移瘤同时发现的情况下,推荐对肺部病灶行手术切除,对脑转移瘤行手术切除或者SRS。小细胞肺癌(SCLC)比NSCLC更有可能发生脑转移,推荐进行预防性头颅照射,随后可行WBRT。最近,SRS已经尝试用于SCLC脑转移的治疗,但仍需进一步的疗效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疗对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T1~T2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放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360例患者46例进行放疗,314例未放疗。放疗组患者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80.4%,82.6%,87.0%,未放疗组分别为88.9%,86.9%,80.6%,85.0%,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0,P﹤0.05),其余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χ2=0.906,0.048,0.252;P均﹥0.05)。314例未放疗患者中,T1和T2期患者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6%和86.3%;腋窝淋巴结1~2个和3个转移者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4%,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疗能显著降低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T1、T2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但对总生存率无影响。乳腺癌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PR状态都是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预后的有意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