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彭海涛 《中国卫生产业》2012,(27):104+106-104,106
目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同期的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对多种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分析,糖尿病病史、高血糖、内外动脉狭窄等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卒中的临床病情发展和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结论在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应对相关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尽最大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8例,其中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88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非进展组)280例,分析两组患者与颈动脉超声结果、CT分型、OCSP分型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病史、颈部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OCSP分型、CT分型、年龄因素在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斑块性质、OCSP分型、CT分型、年龄因素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一致性检验四者联合模型与原样本吻合度一般(Kappa=0.693,PO.O5)。结论颈动脉斑块性质、OCSP分型、CT分型、年龄因素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四因素联合应用能够提高预测急性脑梗死进展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朱红伟  赵丹  孙利宁 《现代保健》2012,(13):114-11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50 例患者和稳定性脑梗死5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感染、发热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地干预对策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SIP患者161例与同期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57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61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有糖尿病史10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5例(P<0.05);进展性脑卒中组高血压115例,对照组高血压7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81例进展性脑卒中组患者和32例对照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前者81例,对照组32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SIP组中近期感染者32例,对照组感染20例,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胆固醇131例,而对照组101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相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入院时高血糖、高血压、近期感染是完全前循环梗死型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SI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展组、非进展组各52例,对其体温、血压、血糖及头颅CT、TCD等项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进展组24 h内体温增高者18例,非进展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进展组有糖尿病史者高于非进展组(P<0.01),且进展组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者占75%,非进展组者占5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缺血性进展性卒中(SIP)组TCD检查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率85%,明显高于非进展组(24.2%)。(4)头颅CT 示分水岭脑梗死或侧脑室体旁梗死多提示大血管病变,常预示进展性脑卒中。结论 SIP危险因素与发热、卒中后收缩压水平、糖尿病及是否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且患者收缩压下降易引起SIP,故禁止盲目应用降血压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探讨颈动脉易损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将101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病情的演变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32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69例),分析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狭窄程度及其易损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进展性脑卒中组重度狭窄或闭塞率为28.1%(9/32),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的8.7%(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l).进展性脑卒中组的易损斑块率为75.0%(24/32),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的42.0% (2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不同类型的易损斑块(脂质核心、表面不规则、溃疡斑块)中,两组溃疡斑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将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狭窄程度、易损斑块等因素与进展性脑卒中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3.327,95%CI:1.211 ~ 9.145)和易损斑块(OR=3.699,95%CI:1.292~ 10.589)与进展性脑卒中有关.结论 颈动脉易损斑块是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能为确定颈动脉易损斑块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关系,为早期识别进展性卒中提供可能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48 h内入院治疗的653例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缺血性进展性卒中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进展性卒中组(进展组155例)和非进展性卒中组(对照组498例);按梗死部位分为侧脑室体旁梗死(A型)、分水岭梗死(B型)、单个脑叶或基底节或大面积脑梗死(C型)、脑干和/或小脑梗死(D型)4型,比较各型的发生率,对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进展组中A型进展性卒中发病率最高,其次为B型,与其他类型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其他类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高血压病史和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入院时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入院时高血糖、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入院时高血糖、梗死部位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侧脑室体旁梗死、分水岭梗死较易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分型及颅内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卒中的再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06年3月-2007年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对首次住院治疗的135例CIS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进行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颅内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135例CIS患者OCSP分型比例由大至小依次为后循环梗塞(31.85%)、腔隙性梗塞(31.11%)、部分前循环梗塞(25.93%)、完全前循环梗塞(11.11%);CIS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率为23.70%(32/1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OCSP分型为完全前循环梗塞是CIS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 CIS患者应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及时给予OCSP分型,以便有针对性地防止颅内血管狭窄的发生及脑卒中的再发.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讨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进展性脑卒中有关的致病机制中的炎性因素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综述。发现进展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中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颈动脉软斑形成、感染、水电紊乱、同型半胱氨酸、梗死面积的大小等均与动脉硬化的炎性因素有关,可用炎性因子解释其致病机制。从而为进展性脑卒中早期临床诊断及理想的治疗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确诊的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TA)观察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并对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程、烟酒嗜好、家族史、伴发疾病、身高、体重、血糖、血脂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CTA检测到56例(29.79%)颅内动脉狭窄,狭窄左右分布和性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表明,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程、收缩压、LDL-C、吸烟是颅内动脉狭窄的5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狭窄可能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中间环节,良好的血压控制、改善血脂等是延缓颅内动脉狭窄和减少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