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耐药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9月160例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病原学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 共分离出18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08株(60.0%),革兰阳性菌48株(26.7%),真菌24株(13.3%).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20.5%),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11.1%).长期使用抗生素、广谱抗生素的慢性患者真菌检出率增高.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均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青霉素+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和单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但对头孢他啶尚敏感.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性较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92.6%,革兰阳性菌对阿奇霉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多在76%以上,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性高,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葡萄球菌菌株.结论 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优势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呈逐年增高趋势,且耐药性日趋严重,其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宜用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替考拉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我院近3年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使用MIC法对我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液标本中临床分离的926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926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常见的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9.7%)、肺炎克雷伯菌(23.7%)、铜绿假单胞菌(14.3%)、鲍曼不动杆菌(12.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咪诺环素保持高度敏感,耐药菌率在10%以内,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及头孢匹肟的耐药率为30%以内,对其余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和咪诺环素;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于3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只有多黏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耐药率在10%以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20%以内,对其余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到60%以上.结论 本研究结果对我院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5例化疗后肺部感染的晚期肺癌合并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0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9株,占76.6%;革兰阳球性菌8株,占7.8%;真菌16株,占15.6%。最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28.2%)、铜绿假单胞菌(15.5%)、肺炎克雷伯菌(13.6%)、鲍曼不动杆菌(8.7%)、阴沟肠杆菌(5.8%)。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高(55.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相对较好。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合并慢阻肺的晚期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结合本地区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状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方法对肺癌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和耐药性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病原菌34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9株(71.8%)占主导地位,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达79.0~96.8%,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耐药率<18.0%;革兰阳性球菌63株(18.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6.6%),8株(34.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肺癌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尽早做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株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VAP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感染及耐药特征。方法从161例老年患者分离的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抗生素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唑啉、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度耐药(100%,96.67%,96.67%,93.33%,80.00%,73.33%);对头胞吡肟,头胞他啶,头胞噻肟耐药率较高(50.00%,50.00%and60.00%),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接近50%(40.00%,46.67%);但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3.33%, 10.00 %,16.67%)。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在老年VAP感染已十分严重,它的首选药物为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渭南地区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得到的1 892例菌株中的1 10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采用API系列鉴定,K-B方法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判断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1 10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全部分离菌株的58.30%(1 103/1 892),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28.92%(319株),其他常见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7.68%(195株),肺炎克雷伯菌12.33%(136株),鲍曼不动杆菌11.51%(127株),产酸克雷伯菌5.08%(56株),产气肠杆菌3.81%(42株),阴沟肠杆菌3.80%(4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17%(35株),洛菲不动杆菌2.17%(24株)。分离出的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对以上几种药物的耐药率低于22%,阴沟肠杆菌对以上几种药物的耐药率略高但也低于40%。分离出的主要肠杆菌细菌未检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低于3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低于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6.99%、21.32%、17.86%。结论:由于常见菌株的耐药现象严重且耐药率不断增高,应当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出的802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 802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686株(85.54%),排在前四位的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94.53%、92.58%、90.23%;大肠埃希菌产ESBLs酶的阳性率为59.52%,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酶的阳性率为34.30%,两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98.35%、92.31%、84.62%。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呈多重耐药的菌株日趋增加,这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VITEK-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使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革兰阴性杆菌91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10株(23.1%),大肠埃希菌190株(20.9%),克雷伯菌170株(18.7%),不动杆菌100株(11.0%),阴沟肠杆菌60株(6.6%),其他革兰阴性杆菌180株(19.8%)。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低至高依次为亚胺培南5.5%、美罗培南6.6%、头孢哌酮/舒巴坦15.2%、哌拉西林/三唑巴坦18.4%、头孢吡肟20.1%、左氧氟沙星29.8%。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50%以上。结论长春地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非常严重,因此应定期监测该地区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和分析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的革兰阴性菌分布特征、耐药性及耐药菌株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的血流感染患者186例,检测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特征,通过药敏试验检测主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情况,PCR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菌株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186例血流感染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0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28.30%(30/106)、大肠埃希菌占26.42%(28/106)、不动杆菌占14.15%(15/106)、铜绿假单胞菌占9.43%(10/106)、肠杆菌占7.55%(8/106)、其他细菌占14.15%(15/106);药敏试验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以及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低于50.0%,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厄他培南耐药率低于50.0%,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50.0%,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50.0%;25株耐碳青霉烯类菌株中有19株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KPC、OXA23、OXA51和NDM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4.0%(11/25)、32.0%(8/25)、28.0%(7/25)和4.0%(1/25)。结论革兰阴性菌为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耐药菌有集中于肺炎克雷伯菌和不动杆菌的趋势,携带KPC和OXA23基因可能是耐药菌耐碳青霉烯类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安徽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2月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156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156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77%(126/156)。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8.97%),粪肠球菌8株(5.13%)。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低,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为0。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发病率高。病原菌以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尽早做病原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方勇  唐神结  许家琏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0):1064-1067
目的了解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构成,药敏试验结果,以期给疾病治疗带来帮助。方法对肺结核患者应用常规痰培养方法检测病原菌,对阳性结果作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共获得病原菌106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共63株,革兰氏阳性菌14株,霉菌29株,分别占59.43%、13.21%、27.36%。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中,以葡萄球菌为主。对革兰氏阴性菌敏感率高的抗生素是头孢吡肟,头孢他定,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一、二代头孢菌素。结论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主要仍为革兰氏阴性菌,可使用头孢三代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少数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者,则可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一、二代头孢菌素等。头孢三代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作为临床治疗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mong patients at Messalata Central Hospital, Libya, to identify the causative bacteria, and to explore their resistance pattern to antimicrobials. Methods: A total number of 1 153 urin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atients, who attended daily to Messalata Central Hospital, Libya, in a study extended for one yea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nd isolates typing were done using Phoenix BD(BD diagnostic). Resistance was confirmed manually using agar disk diffusion method. Results: Of the 1 153 urine samples tested, 160(13.9%) samples were positive, from which 17 different, solely Gram negative, uropathogens were identified. Escherichia coli were the most prevalent(55.6%) bacteria, follow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ecies pneumoniae(16.3%), Proteus mirabilis(6.3%), Pseudomonas aeruginosa(5.6%), Enterobacter cloacae and Klebsiella oxytoca(2.5%, each), Citrobacter koseri and Providencia rettgeri(1.9%, each),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Enterobacter aerogenes and Proteus vulgaris(1.3%, each), and Aeromonas caviae, Citrobacter freundii, Cronobacter sakazakii, Enterobacter amnigenus biogroup 2, Pseudomonas putida and Serratia marcescens(0.6%, each). The isolated uropathogens showed increased levels of resistance ranged from 10.5% to 64.5%, with an overall resistance of 28.9%. Amikacin was the most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followed by Imipenem and Meropenem(0%, 0.6% and 2.5% resistance, respectively); while, Cephalothin and Ampicillin were the least(80.6% and 90.0% resistance, respectively) effective. Conclusions: The obtained results emphasized the emergence of highly resistant bacteria to most of tested antimicrobials and raise the alarm for physicians to change their treatment pattern depending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的143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占53.8%(77/143),革兰阳性球菌占44.1%(63/143),真菌属占2.1%(3/143)。引起胆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粪肠球菌(12.6%,18/143)、屎肠球菌(11.9%,17/143)、肺炎克雷伯菌(11.2%,16/143)、大肠埃希菌(9.1%,13/143)、铜绿假单胞菌(8.9%,12/143)等。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胆道感染中的革兰阴性杆菌仍占主要地位,革兰阳性球菌呈上升趋势,临床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要有针对性地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耐药情况,为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年所有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各类致病菌14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14.1%,革兰阴性杆菌占78.2%,真菌占7.8%。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药物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5.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在50%以上。结论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近3年儿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率。方法对我院儿科住院患儿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1037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07株(39.24%),革兰阴性菌630株(60.75%);病原学分类为肺炎克雷伯菌200株(19.29%),大肠埃希菌198株(19.09%),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39株(13.4%),肺炎链球菌123株(11.86%),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7.81%);在病区分布上,新生儿530株(51.11%),普儿病区507株(48.89%)。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对常用药物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等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葡萄球菌主要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敏感。结论我院儿科患者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新生儿病区较普通儿科病区的病原菌耐药程度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分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用APl或V1TEK-AMS系统(Bio’Merieux,法国)鉴定菌种,用NCCLS推荐的初筛和确证法检测产ESBLs的细菌,并用K-B法测定其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2000年武汉地区的269株大肠埃希菌、202株肺炎克雷伯菌、149株阴沟肠杆菌、67株费劳地枸椽酸杆菌、43株产酸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0.9%、29.2%、20.1%、29.9%、和23.3%。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22.4%,对其它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产ESBLs的菌株集中在肠杆菌科菌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费劳地枸椽酸杆菌的ESBLs产出最高。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ESBLs的产出应引起重视。治疗其感染时应首选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分析,为临床初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慢阻肺患者487例,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分析。结果 487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33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43株,占72.8%,革兰氏阳性菌58株,占17.3%,真菌33株,占9.9%;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显示对碳青酶烯类、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高,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性高。患者住院次数2/年、住院时间2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留置胃管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注重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9年和2013年儿科病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致病菌构成、分布及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和2013年儿科病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病原学构成和分布特点以及致病菌耐药性。结果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83.05%和76.52%),首要致病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5年内由22.03%降至12.88%,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由6.78%上升至13.64%。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革兰阳性球菌,且所占比例从5.93%上升至11.36%。2013年与2009年相比,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致病细菌的耐药性及敏感性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其趋势是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敏感性降低。2013年,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均较2009年明显增加。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敏感性,对头孢替坦、头孢曲松、氨曲南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大于95%,与2009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菌株比例也呈现波动性上升。结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致病细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升高。主要致病细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敏感性降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学构成、分布与耐药性已发生较大变迁,应调整经验性抗生素使用,以推迟耐药性的继续产生。  相似文献   

19.
肺炎克雷伯菌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性及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下呼吸道感染株的耐药现状,监测耐药株的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对86株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并对产ESBLs菌株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20.9%,其中83.3%来源于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ESBLs阳性菌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远远高于ESBLs阴性菌,并同时高耐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1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为12型。其中3株属于A型,5株属于B型,其它为不同类型。结论 RICU病房有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为12型。其中3株属于A型,5株属于B型,其它为不同类型。结论 RICU病房有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同一克隆株集中分布,提示流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