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GH)、神经球蛋白(NGB)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学评分(NBN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的60例HIE患儿,根据诊断标准分为轻度组(33例),中度组(20例)和重度组(7例),同时选取20名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出生后第1天(急性期)和第14天(恢复期)收集血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IGF-1、NGB和GH水平,比较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与对照组血清IGF-1、NGB、GH水平,并分析HIE患儿血清IGF-1、NGB、GH水平差异;同时对HIE患儿进行NBNA评定,分析HIE患儿血清IGF-1、NGB、GH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儿血清IGF-1、NGB水平与HIE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越重患儿血清IGF-1水平越低,NGB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HIE患儿血清IGF-1水平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r=0.542,P0.05;r=0.684,P0.05);急性期和恢复期HIE患儿血清NGB水平和NBNA评分呈负相关(r=-0.650,P0.05;r=-0.714,P0.05)。结论 HIE患儿血清IGF-1和NGB水平可能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HIE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意识障碍、惊厥、原始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NBNA及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BNA高于对照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儿临床症状及神经系统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3.
You XF  Ye J  Qin W  Zhao WH  Hao YG  Hu WL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1):935-938
目的 研究急性期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和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尿酸酶-过氧化物酶耦联法检测65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与对照组76例多发性硬化,126例脑血管病,130例健康者的血清尿酸水平.视神经脊髓炎组采用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价疾病严重程度,行核磁并强化评估受累病灶,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水通道蛋白(AQ)P4抗体.分析尿酸与病程、疾病轻重、受累病灶、AQP4等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视神经脊髓炎组尿酸[(298.90±74.14)μmol/L]显著低于脑血管病组[(355.37±50.30)μ.mol/L]和对照组[(340.33±58.23)μmol/L,P<0.05],与多发性硬化组[(292.36±92.95)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视神经脊髓炎组尿酸[(198.21±62.62)μmol/L]显著低于脑血管病组[(274.51±70.66)μmol/L]和对照组[(243.26±60.65)μmol/L,P<0.05],与多发性硬化组[(232.29±71.95)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神经脊髓炎组尿酸在男性[(298.90 ±74.14)μmol/L]与女性[(198.21±62.62)μmol/L]、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5分[(195.48±83.70)μmol/L]与<5分[(241.00±63.20)μmol/L]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程、脊髓受累节段、病灶强化,AQP4阳性无关(P>0.05).结论 急性期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尿酸降低,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微小RNA-210(miR-210)水平,同时对新生儿进行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探讨HIE新生儿血清HIF-1α、miR-210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HIE组);同期选取75名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IF-1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miR-210水平,对新生儿NBNA评分进行评定。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相关指标,分析HIE新生儿血清HIF-1α、miR-210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以及HIF-1α、miR-210、NBNA评分与血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新生儿HIE的因素。结果两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E组血清HIF-1α、miR-21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IE组Apgar评分、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HIE新生儿血清HIF-1α、miR-210水平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HIE新生儿血清AST、LDH、CK、CK-MB与HIF-1α、miR-210呈正相关(P<0.05),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P<0.05);HIF-1α、CK-MB是影响新生儿HIE的危险因素,NBNA评分是影响新生儿HIE的保护因素。结论HIE新生儿血清HIF-1α、miR-210水平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三者与新生儿HIE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HIE患儿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优14例,良15例,差2例;对照组患儿优9例,良12例,差10例。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HIE临床疗效显著,且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患儿NBNA评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丰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参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类标准将其分为轻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0例(A组),子痫前期19例(B组),子痫17例(C组);选取同期住院的65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血清尿酸水平,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娩情况与新生儿状况。结果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为(12.3±6.6)μg/L,A组为(20.1±10.9)μg/L,B组为(28.4±16.8)μg/L,C组为(40.6±19.7)μg/L,B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A组(P0.05),C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B组(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舒张压(r=0.002,P=0.002)、收缩压(r=0.006,P=0.003)均呈正相关。3组患者剖宫产率、早产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足月HIE患儿92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6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联合治疗组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采取肌肉注射mNGF和高压氧治疗。于治疗前后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NSE、MBP水平,并评价各组出生后3、10、14 d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治疗前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SE和M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SE和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NSE和MBP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出生后3 d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0、14 d联合治疗组NBNA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mNGF联合高压氧治疗HIE新生儿能显著改善患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抑素C (Cys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的冠心病(CHD)患者220例为CHD组,根据Gensini评分CHD组再分为轻度狭窄组(63例)、中度狭窄组(71例)和重度狭窄组(86例);以同期健康者20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血清Hcy、CysC水平,并分析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cy、Cys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血清Hcy[(8.29±1.02)μmol/L比(16.14±3.01)μmol/L]、CysC[(0.65±0.11)mg/L比(1.21±0.12) mg/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轻度狭窄组比较,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血清Hcy[(9.31±1.12)μmol/L比(12.13±3.32)μmol/L比(14.61±3.82)μmol/L]、CysC[(1.05±0.21)mg/L比(1.51±0.52)mg/L比(3.42±1.01)mg/L]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重度狭窄组的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的,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cy(r=0.431,P=0.004)、CysC(r=0.640,P=0.003)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Hcy及Cys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其检测有助于对CHD患者疗效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和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S)水平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接受治疗的20例HIE新生儿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Apqar评分为8~10分、颅脑MR检查正常的2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临床分级,将试验组患儿分为轻度7例、中度10例、重度3例。试验组患儿进行MR检查,两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第1、3、7天采用免疫学方法定量测定血清NSE水平。结果 MR分级与临床分级符合率为90%(18/20)。出生后第1、3、7天重度患儿血清NSE水平中度患儿轻度患儿(P0.05);轻度患儿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检查能早期明确新生儿HIE的病变部位,新生儿HIE病情越严重其血清NES水平越高,因此,临床中对怀疑是HIE的新生儿应密切监测血清NSE水平,对血清NSE水平升高的新生儿应及早进行MR检查,以便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97例心力衰竭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心力衰竭患者(97例)不同心功能状态下的血尿酸水平;比较80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比较入院时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488.79 23.78)μmol/L和(256.62 26.24)μmol/L,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心功能分级Ⅱ、Ⅲ、Ⅳ级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48.97 25.90)μmol/L、(450.17 16.09)μmol/L和(561.05 26.71)μmol/L,其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80例患者心衰控制前后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是(509.27±10.74)μmol/L和(402.01 29.7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未用过利尿剂与已用过利尿剂的心衰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随心功能加重而升高,血清尿酸水平不受服用利尿剂的影响.血清尿酸水平是反映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不同胆红素(TSB)水平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的心肌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科诊治的足月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06例,依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3组,轻度黄疸组(TSB为205.2μmol/L~256.5μmol/L)55例、中度黄疸组(TSB为256.5μmol/L~290.7μmol/L)62例、重度黄疸组(TSB为290.7μmol/L)89例。另选取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正常足月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各组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结果黄疸各组血清cTnI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患儿血清cTnI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黄疸组与对照组中,CK-MB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高于临床参考范围),两组比较CK-M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及重度黄疸组两两比较,CK-MB、cTnI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当血清总胆红素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患儿心肌标志物的升高,提示有心肌损害。cTnI更适用于新生儿心肌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甲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IL-1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60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GM1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GM1组加用GM1 20 mg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7d.在治疗前、后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在第1和8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NSE、ICAM-1.同期住院的正常儿童30例作为正常组.结果 GM1组治疗有效率、NBN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GM1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1β、NSE、ICAM-1较正常组下降明显(P<0.01).IL-1β、NSE、ICAM-1水平变化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GM1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L-1β、ICAM-1水平,减轻脑损伤,从而影响NSE的表达,进而对HIE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经头颅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85例,其中合并中重度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40例(脑白质病变组),不合并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45例(单纯脑梗死组)。采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血清尿酸、碱性磷酸酶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结果脑白质病变组ESRS评分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4.68±1.16)分vs(3.69±1.78)分,P0.01;(59.50±18.48)U/Lvs(53.56±13.81)U/L,P0.05],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单纯脑梗死组[(265.58±77.91)μmol/L vs(306.40±66.68)μmol/L,P0.01]。脑白质病变组与单纯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ESRS评分越高,并发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风险可能越高。血清尿酸水平下降、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可能是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苏小燕  陈运旺  徐莉副  雷智贤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7):1091-1092,1104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外周血白介素-22(IL-22)表达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收治的ARDS患儿7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健康对照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结果轻、中、重度组ARDS患儿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儿童(P0.01)。其中重度组IL-22表达显著高于中度组(P0.01),中度组IL-22表达又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ARDS患儿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0.612,P0.05)和SOFA评分(r=0.637,P0.05)呈显著正相关。死亡组患儿外周血IL-22表达水平为37.45±5.36μmol/L,显著高于存活组的17.39±24.27μmol/L(t=21.273,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截断值21.54μmol/L,诊断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72.4%。结论 ARDS患儿外周血IL-22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有可能用于ARDS患儿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生儿血清不同水平胆红素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S100B蛋白的影响,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科诊治的2d~7d日龄新生儿黄疸病人共160例。根据TSB值将病人分为4个亚组:A组(171.0μmol/LTSB205.2μmol/L)、B组(205.2μmol/LTSB256.5μmol/L)、C组(256.5μmol/LTSB290.7μmol/L)、D组(TSB290.7μmol/L),每组40例,选择正常新生儿40名作为对照组。用经典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及NSE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组、C组、D组患儿NSE、S100B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A组患儿的NSE、S100B蛋白水平增高不明显(P0.05)。各亚组间NSE、S100B蛋白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升高,NSE、S100B蛋白水平逐渐增高(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中NSE、S100B蛋白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轻中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就会造成一定程度在神经毒性,且TSB水平越高,神经毒性越强,临床上应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并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尿酸(U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6例HIE患儿(轻度24例,中重度32例)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UA和CRP水平,并与1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对照。结果HIE患儿急性期血清UA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U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UA和CRP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血清UA和CRP的动态变化有协同性,且与HIE的病程相平行,能敏感地反映出HIE的病情轻重程度,血清UA和CRP水平可作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肺心病(CPHD)心衰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98例CPHD患者被分为Ⅰ~Ⅱ级组(36例)、Ⅲ级组(31例)、Ⅳ级组(31例),健康对照组为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血清尿酸水平,采用心脏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PHD组血尿酸水平[(342.4±101.7)μmol/L比(459.6±110.3)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病率(33.33%比58.16%)均明显升高(P均0.05);随着NYHA等级的增加,CPHD患者血尿酸[(350.7±103.4)μmol/L比(422.3±106.7)μmol/L比(491.8±113.2)μmol/L]水平明显升高,LVEDd[(59.2±10.1)mm比(64.3±9.8)mm比(68.9±10.6)mm]明显增加,LVEF[(37.7±9.8)%比(31.9±8.6)%比(28.4±8.1)%]明显降低(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26),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86,P=0.033)。结论:血尿酸水平可作为评价慢性肺心病病人心衰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收治的260例HIE患儿进行研究,采用回顾性对照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30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χ2=6.0745、5.5278;治疗后神经行为NBNA评分及发育商DQ评分比较t=23.3944、26.2876;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对新生儿HIE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儿生长发育状态,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 NBNA)评分与智能发育的关系,我们对58例HIE患儿进行了相关指标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尿酸水平分别为(4.65±0.87)μmol/L、(6.75±1.02)μmol/L、(11.47±2.12)μmol/L、(373.98±20.05)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低于健康者,而尿酸高于健康者,两者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