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值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125例血清β-HCG〈2000mIU/mL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肌注保守治疗,定期监测血清β-HCG值,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在二疗程药物保守治疗后血清β-HCG下降〈15%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降低。结论异位妊娠使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时应密切监测血清β-HCG值,如二疗程后血清β-HCG下降〈15%则应放弃继续药物治疗或期待观察,尽早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β-HCG值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62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血β-HCG值分组,血β-HCG〈2000 mIU/L为A组,血β-HCG≥2000 mIU/L为B组,两组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进行保守治疗。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显著高于B组。结论低水平血β-HCG者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高水平者,血β-HCG〈2000 mIU/L最适宜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确诊为异位妊娠并适合保守治疗的患者9660。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6例(其中血清孕酮浓度〉10ng/ml 18例,〈10ng/mL30例1,第1日甲氨蝶呤50mg/m。单次肌肉注射,同时第1日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连服3d;B组48例(其中血清孕酮浓度〉10ng/mL1760,〈10ng/mL31例),采用甲氨蝶呤50mg单次肌肉注射。两组均于1周后查血β-HCG,如血β-HCG〈15%重复第二疗程给药,最多2疗程。1周后了解监测血β-HCG下降情况,B超检查包快大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治疗前孕酮低于10ng/mL时治愈率与单用氨甲喋呤疗效相当,但治疗副反应明显增加;治疗前孕酮高于10ng/mL时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用氨甲喋呤组。  相似文献   

4.
李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168-1169
目的:探讨在异位妊娠药物与用药前血β-HCG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82例的用药前血β—HCG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用药前血β—HCG值≤1000U,L成功率达100%,1000U/L〈β-HCG≤〈3000U/L,成功率96.34%,3000U/L〈β-HCG≤6000U/L成功率73.33%,β-HCG〉6000U/L成功率50%。结论:异位妊娠用药前血β—HCG值越低,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越高。β-HCG〉3000U/L者MTX用量较大、住院时间较长、成功率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甲氨蝶呤50mg/m2肌注;B组:米非司酮片每天空腹口服50mg,2次/d,共3天,第4天行甲氨蝶呤50mg/m2肌注,共一次;C组:甲氨蝶呤50mg/m2肌注,共1次,并口服中药治疗;定期检测血β-HCG水平及阴道B超监测包块,直至正常。结果 C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或0.01),而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0.05或0.01),C组显著低于B组P〈0.05;血β-HCG一周下降〉15%,C组明显高于A、B两组(P〈0.01)。结论甲氨蝶呤内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较好,不良反应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及其配合中药大黄、芒硝外敷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96例,其中通过甲氨喋呤治疗的患者36例(A组),即使用MTX50mg/m2臀部肌肉深肌注。而联合用药治疗60例(B组)即使用MTX50mg/m2臀部肌肉深肌注,从第二天开始起再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d。同时使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7d。在连续治疗7d后,血β-HCG呈下降,下降≤15%的患者可以给与重复剂量的治疗。同时要定期监测血β-HCG,做阴道B超,从而了解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明显差异(P〈0.01)A组的治愈率仅达到85%,而B组治愈率达96%。同时B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速度快于A组(P〈0.01)。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中药大黄、芒硝外敷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氨喋呤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4住院治疗的异位妊娠并能够保守治疗的患者48例,给予米非司酮(MTX)50mg,1次/d×3d,甲氨蝶呤50mg,肌肉注射1次,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药物反应、尿HCG、血β-HCG、超声检测等,如血β-HCG不下降或轻度升高则重复MTX50mg肌肉注射1次。结果治疗后2周血β-HCG明显下降,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部分早期未破裂的异位妊娠的病例,行药物保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54例,为研究组;B组29例、C组21例,为对照组。A组予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在治疗1周后血β-HCG未下降再次肌内注射MTX 50mg.m-2。同时予米非司酮50mg口服,1日2次,总量300mg,用宫外孕2号方作基本方,水煎服每日1剂2次。B组予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在治疗1周后血β-HCG未下降再次肌内注射MTX 50mg.m-2。同时予米非司酮50mg口服,1日2次,总量300mg。C组予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在治疗1周后血β-HCG未下降再次肌内注射MTX50mg.m-2。定期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水平,B超监测包块缩小情况。结果 A组治愈50例,无效4例,治愈率92.6%,无严重不良反应。B组治愈25例,治愈率86.2%,4例因急腹症手术。C组治疗成功16例治愈率71.4%。结论 MTX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钟小娅 《海峡药学》2010,22(5):177-17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MTX)保守性手术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68例有生育要求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腹腔镜联合MTX保守性手术;B组采用单纯MTX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成功率、监测血β-HCG及盆腔B超。治疗后3-6个月进行输卵管碘油造影观察输卵管再通率。治疗后随访观察2年内宫内妊娠成功率及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及包块吸收时间明显快于B组(P〈0.01)。术后3-6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A组输卵管再通率为95.3%,B组再通率为67.4%。A组输卵管再通率和治疗后2年宫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χ^2=11.06或4.37,P〈0.01或P〈0.05),而治疗后2年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B组(χ^2=6.75,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MTX保守性手术治疗可作为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患者首选方案,其输卵管再通率及再次宫内妊娠成功率明显优于单纯MTX药物保守治疗,而再发异位妊娠率低于单纯MTX药物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和天花粉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异位妊娠行药物保守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天花粉组,分别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米非司酮组和天花粉组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相当(P〉0.05),但天花粉组不良反应显著高于米非司酮组(P〈0.05),β-HCG〉1000U/L治愈率明显低于β-HCG〈1000U/L(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服用方便、不良反应轻且少,是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的药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不同剂量甲氨喋呤对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Ru486)及单用MTX注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56例患者行血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和B超检查,确诊异位妊娠后,应用随机分类法分为两组,A组119例采用MTX 50mg/m^2单次肌注并加服Ru486 150mg,MTX剂量≤80mg/次;B组137例单用MTX治疗。用药5d后两组若血β-HCG下降〈15%,可再次用药。结果A组成功率88.23%(105/119),B组86.13%(118/1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疗程成功率,A组71.42%(85/119),B组56.20%(77/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剂量:A组平均93.33mg,B组113.37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A组(9.1±3.6)d,B组(13.48±5.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TX与Ru486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剂量小,疗程短,不良反应较微,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谢玲红 《海峡药学》2010,22(7):160-161
目的探讨单用中药治疗低水平血β—HCG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95例经两次抽血(间隔48h)复查β-HCG值≤500mlu·mL^-1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35例采用甲氨蝶吟75mg一次静脉滴注;B组30例口服Ru486(米非司酮)50mg·d^-1.连服5d;C组30例选用中药连服6d,如无效则开始第二疗程治疗,观察三组阔血β-HCG下降情况及彩超监测盆腔包块消失情况.比较3组在第二疗程结束后的治愈率和副反应以及转经后输卵管的复通率。结果中药治疗组与MTX治疗组在对低水平血β-HCG异位妊娠患者治愈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米非司酮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盆腔包块消失时间和输卵管复通率方面中药组与MTX组和米非司酮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对低水平血β-HCG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综合评价上,单用中药治疗血β-HCG值下降时间更快,盆腔包块消失时间更短,无副反应,输卵管复通率高,患者更愿意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7例;A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同时局部病灶注射MTX 20 mg,B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手术,局部病灶未注射MTX.观察并对比两组血β-HCG值下降情况.结果 A组较B组血β-HCG值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手术局部病灶是否注射MTX对降低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和孕酮值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意义,防止临床误诊、漏诊。方法:对54例妇科异位妊娠患者(A组)及66例宫内正常妊娠者(B组)测定血β-HCG水平及孕酮值。结果:A组血β-HCG水平和孕酮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符合率的比较结果显示,A组血β-HCG水平和孕酮检测指标及结合超声的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9.3%、68.5%、90.7%,B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9.1%、78.8%、96.9%。且子宫内膜厚度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独血β-HCG水平及孕酮的检测。结论:子宫内膜厚度和血β-HCG水平及孕酮的检测可作为诊断异位妊振的指标,优于单独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甲氨蝶呤(MTX)化疗后血β-HCG变化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40例。将治疗期间血β-HCG值变化分别绘制成曲线图,并按图形不同特点分为3组,即失败组、下降组和折线组。统计患者年龄、停经天数、血β-HCG值、入院期间B超所示附件区包块的最大径线、血β-HCG峰值与峰值前谷值比率、治疗总天数等。结果:失败组与折线组血β-HCG峰值与峰值前谷值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折线组治疗总天数明显多于下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β–HCG变化特点,对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判定、治疗方案调整、用药指导等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β—HCG值及盆腔包块大小监测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09年5月异位妊娠始行药物保守治疗病例204例,采用统一药物治疗疗法:肌注甲氦蝶呤和口服米非司酮。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7、10、14天行血β—HCC检测及盆腔检查。分析治疗前血13-HCG及盆腔包块大小与药物保守治疗转归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血清β—HCG上升药物保守成功率逐渐下降,而且血清β—HCG〈3000MIu/L时其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理想;随着盆腔包块大小的增大,其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逐渐下降,而且盆腔包块大小〈30mm时期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理想。结论血β—HCG值及盆腔包块大小可作为异位奸娠药物保守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96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7例)使用甲氨蝶呤0.1mg/(kg·d)臀部肌肉注射,连续5d,第2天加用米非司酮50mg,每12h1次,空腹口服,连续3d;B组(49例)单用甲氨蝶呤:结果治疗成功A组42例(89.36%),B组39例(79.59%);A组住院时间、血β-HCG下降大于15%的时间及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早期异位妊振的几种方案。方法将88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4组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甲氨蝶呤(MTX)组23例成功(86.4%),其中4例行第2次注射MTX(17.4%);B组:MTX+米非司组22例成功(87.7%),其中4例行第2次注射MTX(18.2%);C组:MTX+中药组24例成功(88%);期待治疗组19例,成功率100%,血β-HCG水平〉2000U/L者,第2次用药率高达37%.A,B,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保守治疗方案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均有效;血β-HCG水平在1000U/L以下且继续下降,包块〈3cm者,可在医院密切观察暂不用药。血β-HCG水平〉2000U/L者需第2次注射MTX的患者增多。B,C两组较A组明显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减少住院日(P〈0.01),B,C两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C组副反应明显比B组少(P〈0.05)。故MTX单次肌内注射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163例,A组为血清β-HCG≤2000mIU/mL,B组为血清β-HCG>2000mIU/mL,进行对照分析。结果A组成功率为89.1%,B组成功率为31.8%。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与否与血清β-HCG的高低密切相关。血清β-HCG≤2000mIU/mL保守成功率高,血清β-HCG>2000mIU/mL保守成功率低。在治疗异位妊娠过程中,血清β-HCG是判定治疗异位妊娠成败与否的良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用药途径及剂量对预防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实用的方案。方法将保守性手术治疗后的16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88例)术中给予MTX 20mg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B组(80例)MTX 50mg术中肌内注射。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4、7、11、14d测定血β—HCG,观察其下降情况及PEP的发生率、用药物后的毒副作用。结果术后24h血β-HCG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50%),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4d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7、11天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A组所有患者于术后11d血β—HCG值均转阴(〈25IU/L),而B组在术后14d才转阴。A组无1例发生PEP,B组发生2例(2.5%),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中有15%(12/80)的患者出现了用药后的毒副反应。结论MTX 20mg术中注入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是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实用、高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