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沈健 《现代医药卫生》2013,(20):3114-3114
目的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急性脑血管病后首次继发癫痫患者56例.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的临床表现、发作类型及预后情况.结果 56例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发病率为7.10%.其中脑出血17例,脑梗死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大发作26例,简单部分发作22例,复杂部分发作8例.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49/56).结论 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继发癫痫大发作,脑梗死患者多表现为部分发作,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与继发癫痫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并经头部CT或MRI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00例,其中37例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7.4%(37/500),其中以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较为多见,且脑血管病发病类型不同其继发癫痫相应的原发病灶部位也不同。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继发癫痫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和病灶部位各不相同,发病机制也不一,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由于病性较为顽固,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临床资料进一步了解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时间和发生的频率等,进行分类以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影像学检查(CT/MRI),确诊为脑卒中,对其的癫痫的临床发作时间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资料,脑卒中患者癫痫的发生率为7.5%(9/120),其中发生在脑卒中后2周内发作的为4例。脑卒中患者3个月内继发癫痫的病死率高于未发生癫痫的患者。结论脑卒中继发癫痫主要是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引起的全身的发作和脑梗死以及脑出血引起的部分性发作。癫痫的发作除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外和癫痫发生的病变部位以外还与发生部位的大小有关。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痫的病死率相较未发生癫痫的患者病死率高。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患者大多数于发病后的3个月内继发癫痫,癫痫的发作和病变部位的大小有关,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患者累及皮层的患者一般预后较差且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对湖北省人民医院、湖北省通山县人民医院,新疆温泉县人民医院内科确诊的48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癫痫发作情况,包括发作时间、类型,病变部位及预后等,分析影响ACVD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ACVD后癫痫发作的总发生率为6.00%(48/800),其中以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的概率最高,达29.17%(14/48),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类型均以早发型多见。结论 ACVD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高,密切注意和分析该病的临床特征将有助于控制ACVD后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5.
1979~1985年中我院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412例,其中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和在急性期有癲痫发作的为43例占10.4%。在各种原因的急性脑血管病中,癫痫发作所占比例为:脑出血为9.7%(14/14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15.5%(15/97),脑血栓形成为4.9%(7/142),脑栓塞为31.8%(7/22),短暂性脑缺血(TIA)6例均无癫痫发作。43例癲痫中大发作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发作类型、有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023例急性脑血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选取除外引起癫痫的其他脑部和代谢障碍疾病的,每例均经头部CT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病率为4.3%,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率为9.7%。发作类型以全身性发作为多。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有关。伴早发性癫痫者1月内死亡率为18.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伴早发性癫痫与脑血管病类型有关,尤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高而在腔隙脑梗塞中是少见的。发作以累及皮层或邻近皮层者为多。对抗癫痫药治疗效果良好。1月内死亡率较无合并早发性癫痫者高。  相似文献   

7.
1991年1月~1996年12月,我们共收治脑血管病患者824例,其中,脑出血8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脑梗死698例,并追踪观察1~3年,结果62例出现继发性癫癎发作。现将这62例患者进行综合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死诊断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824例均经头颅CT或腰穿确诊。本组病例是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死发病当时或以后至少一次癫癎发作的病例,已除外发病前有癫癎病史、脑干病变出现的去大脑强直以及脑出血手术及其它原因可引起癫癎的病例。脑出血84例中继发癫癎10例(11.9%),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中继发癫癎11例(26.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易患因素,分析总结脑电图动态监测活动。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86例,根据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组和迟发性癫痫组,对癫痫发作的类型、癫痫发作的时间、脑梗死的部位面积、脑电图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随访10个月~4年,平均24个月。结果:癫痫发生时间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于早发性癫痫患者,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数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与脑梗死部位和面积的关系为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脑出血20~40ml和〉40ml的患者明显多于〈20ml的患者。结论: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卒中性质、卒中部位的关系.结果 83例患者中,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5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10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29例.皮层病变发生癫痫58例,皮层下病变发生癫痫15例.早发癫痫57例,迟发癫痫26例.结论 皮质病变发生癫痫高于皮层下病变,早发性癫痫中出血后癫痫高于梗死后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多发,迟发癫痫中出血和梗死发生率无差别,以全身性多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特征等进行研究,探讨脑血管病与继发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6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6.79%(56/825),脑出血组高于脑梗死组(P<0.05),早发性多于迟发性,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最多(42.9%),皮质病变继发癫痫者明显高于皮质下病变(P<0.05),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继发性癫痫多见于脑血管病初期,其发病率与脑血管病的类型、病灶部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的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对其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通过脑电图以及神经影像学特点观察其治疗情况以及预后。结果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的急性脑血管患者脑出血、脑梗死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均有可能发生,发作后经地西泮治疗很快便能终止发作。结论对于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的急性脑血管患者,不需要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若病后一年内发作3次以上,则需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 ,为探讨老年人脑卒中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 ,现将我院 1996— 0 1~2 0 0 1— 12收治经 CT/ MRI证实的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 36 80例 ,其中 2 16例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男 12 2例 ,女 94例 ,年龄 6 0~ 89岁。平均 72岁。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 ] 。其中脑梗死 16 3例 ,脑栓塞 16例 ,脑出血 2 8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1.2 发作时间按发作时间分为早期癫痫和迟发性癫痫。本组早期癫痫118例 ,其中以癫痫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上述病例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另选取52例无首发癫痫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对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病类型主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类,依次占51.92%、34.62%和13.46%,脑梗死患者多表现为部分痉挛,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表现为全身痉挛,根据诊断结果给予活血化瘀、抗凝、降颅压、脱水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12例患者未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控制率为90.38%,死亡率为9.62%,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诱发癫痫的重要原因,及时有效的诊疗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减少死亡率,而首发癫痫可能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癫痫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方法对1 500例脑血管病患者2年追踪观察,其中96例(6.4%)继发癫痫,对癫痫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发病机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最高为17.65%,皮层梗死较非皮层梗死发生继发性癫痫的机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继发癫痫常发生在2周内,早期治疗多可缓解,对迟发性癫痫应坚持长期规则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14例经治原发病后癫痫得到控制,23例用抗癫痫药物治疗,3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发性脑血管病为脑出血1例、大面积脑栓塞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结论有反复发作者应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而晚期癫痫发作者,考虑脑血管病中风囊机械刺激或神经细胞变形等因素相关,应严格、系统治疗,坚持规则服药,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83例脑卒中后癫痫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卒中性质、卒中部位的关系。结果 83例患者中,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5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10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29例。皮层病变发生癫痫58例,皮层下病变发生癫痫15例。早发癫痫57例,迟发癫痫26例。结论皮质病变发生癫痫高于皮层下病变,早发性癫痫中出血后癫痫高于梗死后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多发,迟发癫痫中出血和梗死发生率无差别,以全身性多发。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梗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患者心电图变化复杂,多数缺乏特异性.因此熟悉其心电图变化特点,对诊断、治疗将有很大帮助.本文收集我院2006至2007年收治的236例急性脑血管病中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液从颅内破裂的动脉或静脉流入蛛网膜下腔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继发癫痫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时,脑动静脉畸形所致的SAH者可高达70%~80%.病死率为61.5%。因此.对SAH并发癫痫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工作。将我科2002年7月~2004年10月收治的1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12例继发癫痫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修凤侠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67-1867
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常见的脑血管病均可引起癫痫。现将我院神经内科2004年8月~2007年2月收治的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32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规律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576岁,平均(61.6±3.6)岁,对其临床分型与特点、心电图检查、发作时间、治疗与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发病率10.31%,不同卒中类型癫痫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为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灶在脑皮质发病率高,以单纯部分性发作最多,早期发作预后较好。结论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规律性,对提高治愈率、安全性、疗效等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