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观察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髋功能.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45~10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100~350 ml,平均150 ml;术后随访10 ~24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未发现并发症;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1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0 ml,手术切口4~6 cm.35例随访5~18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3例,良11例,优良率94.3%.结论 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在伤后3~7d,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8~12个月,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3 min;失血量平均160 ml;骨折全部愈合.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9年7月-2011年5月对4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对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9.3个月,住院时间为14~20天,平均15天;手术时间30~90min...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以股骨近端髓内钉行内固定术,术后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不同时间的随访,根据临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估等分析其疗效。结果临床情况:本组病例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3~67 min,平均(46.6±11.4);术中出血量47~173 ml,平均(97.1±22.7)ml。随访情况:所有患者均完成6个月至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7±5.7)个月;随访期内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发生髋内翻2例(6.9%),无螺钉断裂、股骨头切割、内固定松动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85.4±11.3)分,优良率93.1%。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微创、高效的特点,可在小切口下达到可靠固定的效果,利于患者骨折端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同时,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颇具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动力宽螺钉(DHS)和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6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HS及LCP内固定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术后随访8 ~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两种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失败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降低固定失败率,是伴有骨质疏松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邯郸市中医院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应用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80min,术中出血量为260~600ml,平均350ml;住院时间0.5~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按Merled、Aubigne-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1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0.3%。结论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骨折愈合率高,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活动早,并发症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在我院就诊的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和功能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出血量约10ml,骨折愈合时间为14周;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满意,可作为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备选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内固定手术的老龄患者。  相似文献   

9.
罗随州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16-2917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epatic scinitigraphy,DHS)和改良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A)两种方法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2010年7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固定37例,PFNA固定42例,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平均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内固定的过程中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优于DHS.术后3~5个月骨折均愈合,髋关节无疼痛,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但PFNA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小于DHS,创伤较小,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优先考虑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波  高翔  张广程  狄东华 《江苏医药》2015,(6):655-657,620
目的:探讨老年偏瘫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老年偏瘫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例。国际内固定协会(AO/ASIF )分型:AO31.A1型3例,A2型7例,A3型2例。采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75 min ,术中出血40‐120 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周。髋关节X射线片显示骨折复位固定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偏瘫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稳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Ⅲ、Ⅳ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Ⅲ、Ⅳ型骨折采用股骨近端LCP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8.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4个月。按髋关节Hamis评分优(≥90%)30例,良(80~89分)6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结论股骨近端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Ⅲ、Ⅳ型骨折有固定方法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Ⅲ、Ⅳ型骨折的良好内固定器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PFNA组患者采取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内固定;DHS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跟踪随访9.18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DHS组,术后开始下地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DHS组早;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PFNA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运动范围及综合评分手术前后的增加值均高于DHS组,而髋关节畸形评分增加值则较DHS组低。PFN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3例),明显低于DHS组的26.0%(13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疗效优于DHS,PFNA在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地负重行走时间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与DHS比较,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可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的首选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Ⅰ型5例,Ⅱ型12例,Ⅲ型25例,Ⅳ型13例,Ⅴ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观察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45~95min,平均58.6min;术中出血量60-260ml,平均150m1;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根据Merled 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9例、良20例、中3例,优良率95.2%。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内固定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特别对老年骨折疏松性骨折,具有突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2002年7月-2008年6月,采用PFN治疗6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82例,其中男34例,女48例;平均年龄76.5岁。骨折分型按Ev-ans-Jensen分类分型:Ⅰ型10例,Ⅱ型17例,Ⅲ型37例,Ⅳ型14例,Ⅴ型4例,手术时间平均距受伤时间9 d,记录每例患者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4-21个月,平均12.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3个月,所有手术切口无感染,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23.3 d。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率为100%。其中患肢髋内翻6例,近端拉力螺钉退出4例。功能恢复按Harris标准:优49例,良17例,可9例,差7例,优良率80.5%。结论PFN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创新型股骨近端带锁防螺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ation—Ⅱ,PFNA—Ⅱ)术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10月定兴县医院收治的35例采用PFNA一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PFNA-Ⅱ临床治疗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51.14±12..31)min,术中出血(71.94±21.78)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7±4.51)d,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2.14±3.12)d。骨折愈合时间均在2—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3.34±0.41)月,完全负重时间6~8个月,平均(6.84±1.12)个月。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28例优,4例良,2例可,1例差,优良率为91.4%。结论PFNA-Ⅱ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固定、骨折愈合良好及无明显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中国老年人群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文学  齐越峰  郑移兵  张雷 《中国医药》2014,(12):1787-1789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其中DHS治疗组43例,PFNA治疗组46例.评价2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和早期疗效等.结果 术后随访9 ~18个月,平均(11.6±2.2)个月.DHS组手术切口长度(9.8±1.3)cm,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5.2±0.9)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手术时间(85±16) min,PFNA组手术时间(46±11)min,DHS组术中出血量(150±30)ml,PFNA组术中出血量(50±11) 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为4.8% (2/42),DHS组为15.0%(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DHS组为75.0%(30/40),PFNA组为90.5%(3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抗旋转、抗切割等优点,但在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情况下,DHS及PFNA都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2年5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6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3±3.6)d、手术时间为(85.9±18.2)min、手术切口为(9.4±1.6)cm、术中出血量为(292.7±17.8)ml、优良率为97.4%,优于对照组的(16.1±4.5)d、(112.4±20.8)min、(13.5±3.7)cm、(354.1±21.4)ml、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促进老年转子间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将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对照组20例,在相同的部位肌肉注射等量注射用生理盐水。自术后第1天开始,2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用药后的第1、3个月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腰椎(L4)骨密度(BMD)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浓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第1、3个月X线评估发现,治疗组比同时期对照组的骨痂生成量多。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腰椎(L4)B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钙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磷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2例出现面颈部潮红。结论:鲑鱼降钙素能显著促进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程敏 《上海医药》2014,(19):38-4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固定手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针(PFN)微创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73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采用PFNA微创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PFN微创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髋关节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微创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术后恢复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总结伤后早期(小于24h)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症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伤后早期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观察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情况及住院及出院1年的生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5例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等早期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3~25个月,平均17.4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3~5个月骨折愈合,手术优良率为89.7%。结论老年人创伤后后早期选择微创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可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及康复时间,降低了风险,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