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壁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在非全麻下所进行的经腹壁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60例(66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近期疗效。结果 66例次手术成功,无中转手术;术后3~5d出院;术后相关并发症3例,占4.5%.术后复发1例,占1.5%。结论 腹腔镜做疝修补术安全可靠、恢复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技术合理的无张力修补手术[1]。而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行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入门术式及经典术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  相似文献   

3.
朱顺福  胡正龙 《中国乡村医药》2013,(16):25+30-25,30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式治疗,治疗组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与正常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临床的应用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具体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成人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行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效果及护理过程。结果 5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55.6±5.1)min,住院时间为(4.1±0.5)d。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患者。结论加强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确保手术进程顺利完成,有利于手术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总结其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4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患者中斜疝35例,直疝6例,双侧疝5例,复合性疝2例。结果 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50min,术后住院3~7d。1例发生血清肿,抽液后治愈,所有病例术后均无疼痛及阴囊血肿发生,伤口愈合佳。术后随访3~2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具有术后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手术难度是单孔腹腔镜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方法的手术效果,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成人腹股沟疝患者80例,对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进行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具有术后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万登福 《江西医药》2007,42(7):609-610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行腹腔镜全腹膜外无张力修补术的30例腹股沟疝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28例,直疝2例,复发疝3例及双侧疝2例.结果全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当天即可进食,术后第1d可下床活动,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住院时间5d,短期随访无复发及不适感.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8.30±13.60)min和(5.20±1.85)d,术后并发症5例,阴囊血清肿3例,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手术费用为(6200.30±390.80)元.结论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技术合理的无张力修补手术,切口小,无腹腔干扰,疼痛轻,恢复正常活动早;但技术难度大、费用较高的问题,需进一步探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本科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为腹股沟疝修补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腹股沟疝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结果:经过对比观察,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费用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在随访中,两组均无复发情况发生,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与复发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2例发生疼痛,对照组有10例术后疼痛,治疗组术后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同时不大量增加并发症,术后无复发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手术方式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常用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主要方法包括腹腔内置网腹股沟疝修补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由于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不进入腹腔,具有腹腔干扰少、手术费用低的优点,逐渐成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的首选术式。本文总结我院施行69例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成功经验,旨在探讨 TEP 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为该手术的进步推广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开腹无张力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优势。方法研究纳入120例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60例患者行开腹无张力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开放组),60例患者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后24 h 和1周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等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47.3±10.5)min 明显长于开放组患者(43.5±10.6)min(P ﹤0.05),且住院费用(7580±508)元明显高于开放组患者(4654±283)元(P ﹤0.05);开放组患者术后24 h 和1周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 ﹤0.05),住院时间(3.1±1.1)d 明显长于腹腔镜组(6.3±1.6)d(P ﹤0.05);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开放组10%(P ﹤0.05);在术后阴囊血肿和尿潴留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随访后均无复发。结论开腹无张力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有效且安全,开腹无张力填充式腹股沟疝修补术易操作,费用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恢复快、疼痛轻,临床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疝是小儿常见疝的一种,是由先天性腹膜鞘突闭合不全或未发生闭合所致,一般治疗措施是在腹部行一切口将疝囊高位结扎.近年来,腹腔镜疝修补术广泛应用于临床[1].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但因其开展时间较短,常需合理的手术配合与全面的护理,以保证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的顺利进行.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护理工作的不断跟进,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少[2].本文笔者就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进行探讨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临床意愿分成医治组和对照组,各50例。医治组患者给予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医治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相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安全、可靠,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的复发率可高达10%~15%[1]。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transabo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repair,TAPP)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经典术式,腹腔镜手术因具备损伤小、疼痛轻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月经TAPP术治疗的21例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APP在腹股沟疝临床应用的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以手术方法随机分组,围绕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n=48)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研究组,n=48)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方面,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及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均能够获取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修补术与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68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到观察组(n=84例)和对照组(n=84例),观察组患者施以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照组患者施以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3/8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8%(13/84),两组比较,P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施以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45例腹股沟疝行腹腔镜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在联合阻滞或全麻下行腹腔镜治疗,儿童12例行高位结扎术。成人行经腹腹膜前修补术28例,行全腹膜外修补术5例,其中2例合并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行胆囊切除术,3例合并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腹股沟区及阴囊血肿3例,疝复发1例。结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尤其复发疝、双侧疝、腹腔内合并其他疾病施行联合手术更具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腹腔镜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和经腹腔腹膜前置补片修补腹股沟疝(TAPP)已成为成熟的术式。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我们为10例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共完成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26例,不断总结对此技能的掌握。结果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熟练的掌握腹腔镜设备及器械的性能,娴熟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结论完善的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手术危险性,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技术合理的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适用于Ⅰ~Ⅳ型的腹股沟直疝、斜疝和股疝[1].现将我科开展的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50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