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NGF/PLGA复合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政  王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3):234-237,I0002
目的: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V)、聚乳酸和聚羟基乙酸的共聚物(PLG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制成NGF/PLGA复合神经导管。检测其综合性能和了解其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检测它的降解时间及用ELISA的方法来检测NGF的释放情况;手术造成大鼠坐骨神经约10mm的缺损,分别采用自体神经移植(A组)、NGF/PLGA复合神经导管桥接(B组)和单纯PLGA导管(C组)桥接,术后4、8、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测定、HE染色、变色酸2R一亮绿髓鞘染色、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对比。结果:在体外NGF/PLGA复合神经导管能在体外释放NGF约18天,约在14周左右导管降解完毕。NGF/PLGA神经导管组在促进坐骨神经再生、再生神经纤维排列规律化、提高再生神经髓鞘化、加速再生神经功能重建等方面均优于单纯PLGA导管组。比自体神经移植组略差。结论:NGF,PLGA复合神经导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的作用,效果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2.
背景: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是临床上一大难题,由于自体神经移植有一定的局限性,人工神经修复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选择.目的:探讨静电纺丝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丝素-胶原纳米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雌性SD大鼠36只,制备约10 mm的坐骨神经缺损,分别采用倒转自体神经、静电纺丝PLGA-丝素-胶原神经导管、单纯 PLGA 神经导管桥接,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测定、光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对比,了解神经再生的情况.结果与结论:静电纺丝法制备成的纳米神经导管管壁疏松多孔,能够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结构.静电纺丝 PLGA-丝素-胶原神经导管组在促进坐骨神经再生、提高再生神经髓鞘化、加速再生神经功能重建等方面均优于单纯 PLGA导管组,比自体神经移植组略差.  相似文献   

3.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部位的微环境状况足影响神经再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周围神经损伤后,良好的神经再生微环境有利于保护受损神绛元、促进轴突的有效再生.目的:应用肌膜瓣包裹、羊膜管预置聚乳酸-羟基乙酸微丝,充填大鼠自体周围神经组织浆模拟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探讨其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6/2007-10在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清洁级2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标准组3组,每组10只,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正常对照侧.取健康、足月、顺产的新鲜胎儿羊膜(产盘知情同意)制备羊膜基质膜.用医用Vicryl缝线和羊膜基质膜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微丝桥接物.方法:大鼠切除坐骨神经6.0 mm,自然同缩建立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实验组采用带蒂肌膜瓣、人羊膜管预置Vicryl微丝并充填大鼠白体坐骨神经组织浆;对照组采用单纯人羊膜管允填大鼠白体坐骨神经组织浆;标准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主要观察指标:术后8,12周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榆查、胫前肌湿质量、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及神经电生理学检测.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标准组肌萎缩有所恢复,对照组则恢复不明显.实验、标准组中侧胫前肌色泽红润,饱满富有弹性;对照组色泽相对较暗,弹性度较差.术后8,12周3组胫前肌恢复率组间比较,术后12周3组有髓神经纤维总数、截面积,神经移植体血管数利血管截面积组间比较,以及小腿三头肌复合肌动作电位幅值组间比较,差片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标准组神经纤维再生质量最佳,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肌膜转位、羊膜管预置聚乳酸-黔基乙酸微丝,并填允大鼠自体周围神经组织浆导管能较好的模拟周围神经再生之微环境,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但与自体神经移植尚有差距.  相似文献   

4.
复方丹参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对大鼠再生神经局部微循环的作用并探讨改善微循环对早期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成A、B2组,用壳聚糖神经导管桥接右侧8mm长的坐骨神经缺损。术后2周A组开始腹腔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0.3ml,每日1次。连续治疗3周;B组无任何治疗。术后6周,进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微循环和组织学检测。结果:2组的再生神经均已越过远端缝合口,A组再生神经的微循环指标与有髓神经纤维数、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B组。结论:在周围神经再生的早期给予复方丹参治疗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并促进神经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对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活性及同种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15 mm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片段置于DMEM溶液中,分别在4℃、15℃、32℃预处理24 h(A组、B组、C组),设置新鲜神经组(D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IRP m RNA和蛋白表达。将上述4组神经置于冷冻保存液中液氮保存4周,Calcein-AM/PI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保存后神经活细胞、死细胞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取冷冻保存4周的坐骨神经,37℃、5%CO2培养7 d,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蛋白表达;用冷冻保存4周或新鲜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对应的雄性Wistar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A′组、B′组、C′组、D′组、E′组),设立同系移植新鲜组(F′组)。术后4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段神经CD+4T淋巴细胞入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IFN)-γ水平;术后20周,电生理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甲苯胺蓝染色分析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电镜观察再生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C组神经CIRP m 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A组和B组(P<0.05)。冷冻保存4周后,与A组、B组、D组相比,C组神经活细胞数量较多,Bax表达降低(P<0.05),Bcl-2表达升高(P<0.05);C组冷冻保存神经分泌NGF、GDNF表达均高于A组和B组(P<0.05)。同种异体移植术后4周,与E′组相比,C′组CD+4T淋巴细胞减少,血清IL-6、IFN-γ水平降低(P<0.05),但C′组与D′组和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0周,C′组CMAP、MNCV、再生神经轴突密度及髓鞘厚度均优于A′、B′、D′组和E′组(P<0.05)。再生神经超微结构显示,与A′组、B′组、D′组和E′组相比,C′、F′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多,粗细均匀,分布广泛,髓鞘厚。结论 32℃预处理可促进坐骨神经CIRP高表达,CIRP高表达对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能维持保存后神经的生物活性,促进同种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对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活性及同种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15 mm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片段置于DMEM溶液中,分别在4℃、15℃、32℃预处理24 h(A组、B组、C组),设置新鲜神经组(D组)。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IRP m RNA和蛋白表达。将上述4组神经置于冷冻保存液中液氮保存4周,Calcein-AM/PI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保存后神经活细胞、死细胞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取冷冻保存4周的坐骨神经,37℃、5%CO2培养7 d,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蛋白表达;用冷冻保存4周或新鲜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对应的雄性Wistar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A′组、B′组、C′组、D′组、E′组),设立同系移植新鲜组(F′组)。术后4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段神经CD+4T淋巴细胞入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IFN)-γ水平;术后20周,电生理检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甲苯胺蓝染色分析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髓鞘厚度,电镜观察再生神经超微结构。结果 C组神经CIRP m 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A组和B组(P0.05)。冷冻保存4周后,与A组、B组、D组相比,C组神经活细胞数量较多,Bax表达降低(P0.05),Bcl-2表达升高(P0.05);C组冷冻保存神经分泌NGF、GDNF表达均高于A组和B组(P0.05)。同种异体移植术后4周,与E′组相比,C′组CD+4T淋巴细胞减少,血清IL-6、IFN-γ水平降低(P0.05),但C′组与D′组和F′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0周,C′组CMAP、MNCV、再生神经轴突密度及髓鞘厚度均优于A′、B′、D′组和E′组(P0.05)。再生神经超微结构显示,与A′组、B′组、D′组和E′组相比,C′、F′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多,粗细均匀,分布广泛,髓鞘厚。结论 32℃预处理可促进坐骨神经CIRP高表达,CIRP高表达对冷冻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具有保护作用,能维持保存后神经的生物活性,促进同种异体移植后受体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有研究表明肌卫星细胞不仅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及适应能力,而且在异体内免疫原性低,免疫排斥反应低,移植后存活时间长.因此设想肌卫星细胞异体移植在促进缺损神经再生等方面可能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目的:探讨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周围神经缺损后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将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移植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均切断右后肢坐骨神经,并通过生物可降解膜包裹缺损神经断端形成神经再生室.用微量注射器抽取己配制成的肌干细胞悬液0.2 mL注入移植组的神经再生室内.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4,8和12周进行大鼠行步态测定,并用锇酸染色法制片观察缺损神经再生情况.观测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和直径及髓鞘厚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大鼠经肌卫星细胞移植后腓肠肌湿质量残存率、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等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8和12周,移植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提示在神经再生室中加入肌卫星细胞能促进缺损神经纤维的再生及其结构的成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神经生长因子(NGF)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神经生理恢复情况。方法:采用药物微球技术制备的NGF微球,与生物纤维蛋白胶混合后,形成NGF复合缓释制剂,作为补充外源性NGF载体。选取30只Wister大鼠制备坐骨神经10 mrn缺损进行神经修复,随机分为A、B、C3组,A组予自体神经反转吻合,B组予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桥接,C组在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段周围注射1 mL的NGF复合缓释制剂。术后16周观察大鼠在运动功能神经生理学恢复的情况。结果:方波刺激移植段近侧神经,均在小腿三头肌上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曲线。A、B、C组的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分别为(52.6±3.9)、(35.4±3.2)、(47.2±3.8)m/s,A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复合NGF缓释制剂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段缺损,术后4个月运动传导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犬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近期神经再生.方法15犬分成去细胞神经移植组6犬、自体神经移植组6犬、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3犬.坐骨神经5.0 cm长缺损,以3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6个月行神经再生的组织学观察.结果移植段内大量新生神经纤维,新生血管及许旺细胞;远端胫神经内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靶肌肉运动终板的数量、形态及分布良好.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非常相似.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作为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在修复犬的粗大和长段神经缺损时不会被宿主排斥和吸收,其神经再生与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体外获取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结合细胞外基质凝胶及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管构建的GDNF基因修饰的人工神经复合体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对其促神经再生作用予以检测评价。方法:2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n=5)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B组(n=5)雪旺细胞-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C组(n=5)GDNF基因修饰的雪旺细胞-细胞外基质凝胶-PLGA管桥接组;D组(n=5)自体神经桥接组。损伤各组12周时应用神经电生理及甲苯胺蓝染色和透射电镜观测神经再生情况。结果:12周时再生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检测、甲苯胺蓝染色轴突形态计量学分析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提示C组优于A、B组,而与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雪旺细胞的转基因处理可能弥补单纯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不足,而可能达到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