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该地区无偿献血者的不规则抗体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发现其中的规律,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和有效。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深圳地区169 860例无偿献血者的标本,用特定抗原的红细胞,通过盐水法检测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由血型室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 169 860份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36例(0.021%),其中抗-M阳性12例,抗-D阳性4例,抗-P1阳性1例,抗-A1阳性2例,冷抗体1例,抗-M合并其他不规则抗体1例,未知其特异性抗体15例;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013%(15/118 723),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041%(21/51 137)。结论女性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高于男性献血者,且该地区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偏低,需要结合其他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方法,提高其检出率,确保输血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及分布情况,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东营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175 587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献血者为121 682例,女性为53 905例.年龄为18~55岁,中位年龄为(33.2±6.5)岁.所有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或GB18467-2011)要求.所有血液的采集均取得献血者知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一栏签字后献血.采用盐水凝集法对献血者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并采用抗人球蛋白间接法和筛查谱细胞法对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进行确认.结果 本组175 587例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103例献血者存在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总检出率为0.059%.不同血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如下:O型为0.076%,A型为0.051%,B型为0.052%,AB型为0.060%;不同血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34,P>0.05).不同年龄段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如下:18~25岁为0.029%,>25~35岁为0.062%,>35~45岁为0.103%,>45~55岁为0.134%;不同年龄段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1.38,P<0.01).不同性别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如下:女性为o.082%(44/53 905),男性为0.048%(59/121 682),女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较男性高,且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00,P<0.01).本组18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示,Rh系统为9例(50.0%,9/18),MNS系统为7例(38.9%,7/18).结论 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随献血者年龄的增大而升高.不规则抗体以抗-E、抗-M抗体多见.35岁以上女性受血者应注意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本中心2010年1月-2014年6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44 148例,应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筛查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结果 344 148名无偿献血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78例,阳性率0.0227%。女性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0.0431%)明显高于男性(0.0129%)(P0.05)。抗体阳性献血者,以18-24岁年龄段人群比率最高,达到47.44%。检出的不规则抗体包括ABO亚型16例,抗-M 9例,抗-D 3例,抗-P11例,抗-Tja1例,冷自身抗体20例和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28例。结论海南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因此加强和重视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工作,对保障临床安全用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本地区自愿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以提高输血安全。方法共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0 294人份,结合全自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筛选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并对筛查阳性者鉴定抗体特异性,分类统计IgM/IgG性质、效价,分析不规则抗体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是否存在性别、血型等差异。结果抗体筛选阳性标本共计44份(阳性率0.145%)。7种不规则抗体分别分布于Lewis血型、自身抗体、MN血型和Rh血型此4类。其中女性高于男性(P0.05),O型血献血者的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本地区女性无偿献血者的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筛查献血者不规则抗体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广东省佛山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感染状况,评估经血液传播HTLV的风险,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12月,于佛山市参加无偿献血的69 275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献血者血浆中HTLV-Ⅰ/-Ⅱ抗体进行初步筛查.对初检结果呈反应性的标本再进行双孔复检.对复检结果呈反应性的标本,则判定为HTLV-Ⅰ/-Ⅱ抗体初筛结果呈阳性.对初筛结果呈阳性的标本采用Western印迹法进行确证.统计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户籍及献血次数献血人群的HTLV-Ⅰ/-Ⅱ抗体的初筛阳性率,并且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不同献血人群的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①本研究69 275例无偿献血者中,HTLV-Ⅰ/-Ⅱ抗体呈阳性者为17例,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为0.025%.其中,仅2例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的Western印迹法确证试验结果呈阳性,确证阳性率为0.003%.②本研究69 275例无偿献血者中,女性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为0.042%(11/26 291),高于男性的0.014%(6/42 984),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7,P=0.023).不同年龄段献血者中,46~55岁年龄段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最高(0.084%,4/4 768);并且不同年龄段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9,P=0.044).不同学历献血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初筛阳性率最高(0.063%,7/11 113);并且不同学历献血人群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97,P=0.047).外地户籍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0.033%,15/45 274)高于本地户籍献血者(0.008%,2/24 00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P=0.047).2次及以上献血者HTLV-Ⅰ/-Ⅱ抗体初筛阳性率(0.034%,16/46 414)高于首次献血者(0.004%,1/22 86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P=0.017).结论 佛山市属于无偿献血人群感染HTLV的低发生率区或者非流行区.女性、老年、学历低、外地户籍及多次献血的无偿献血人群感染HTLV的风险较大.鉴于输血安全,建议献血前常规检测所有无偿献血者的HTLV-Ⅰ/-Ⅱ抗体,同时对血液进行去除白细胞过滤处理.  相似文献   

6.
陈娟  张悦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748-749
目的 分析了解本市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及时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应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及抗球蛋白法对35 033人份健康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并对筛选阳性的血液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献血者性别和血型分布情况,分析不规则抗体在人群中的阳性率.结果 共检出阳性不规则抗体58例(阳性率0.166%)分别是抗-M、抗-Lea、抗-Leb、抗-P1、抗-D、抗-E.不规则抗体产生情况女性高于男性(P<0.05),有妊娠史女性高于无妊娠史女性(P<0.05).结论 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临床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疗效,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东莞市及文献报道无偿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类型,为电子交叉配血的开展提供基础。方法 2013年7月21日-2014年4月16对在本市无偿献血的献血者血标本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其结果及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 677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中共检出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129例,其中男81例,女48例,总阳性率0.216%,国内文献报道了572 959例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检测结果,检出193例阳性,阳性率0.034%,远低于国外报道的0.43%(P0.01)。Ig M型不规则抗体95例,远高于Ig G型34例(P0.01),不规则抗体与效应细胞的凝集强度"2+"的达到88.37%(114/129)。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0.286%,显著高于男性0.189%(P0.01)。结论本市无偿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216%,以Ig M型抗体为主。考虑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开展电子交叉配时进行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及献血者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临床治疗需输血患者1422例,健康无偿献血者51041例,均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查。结果 1422例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77%,明显高于献血者的0.1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以Rh系统和冷自身抗体为主,献血者以抗-M和冷自身抗体为主;女性患者、有输血史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6%和1.60%,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无输血史患者(P<0.05);女性献血者、有输血史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7%和0.56%,明显高于男性献血者、无输血史献血者(P<0.05)。结论需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较高,与患者性别、输血史有关。  相似文献   

9.
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发生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掌握无偿献血者不规则同种抗体发生率,有利于及时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完全抗体,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以及产生被动免疫给以后的输血带来困难。为了解天津地区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携带情况,我们对天津市16691名无偿献血者采用polybrene微孔板法技术进行不规则抗体发生率的调查。1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中不规则抗体进行常规筛查,在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同时,也为寻找一个适合于血站大规模常规开展不规则抗体的筛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盐水介质与微量板木瓜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824 072例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824 072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中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 246例,阳性率1.51‰。结论筛查无偿献血者血液中不规则抗体,可有效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盐水介质与微量板木瓜酶法相结合的方法是适合血站大规模常规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扬州市RhD阴性无偿献血者抗原及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对扬州市92 655名无偿献血者初筛后,经确认为RhD阴性者。结果扬州地区无偿献血者92 655份标本中,检测出RhD抗原阴性396份,阴性频率为0.40%,其血浆中筛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4份(1.11%)。结论对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的分布进行调查分析,有利于献血者的科学管理,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云浮市无偿献血者因ABO正反定型不符发现的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性该站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67 104例云浮市无偿献血者中ABO正反定型不符结果记录,进而对ABO正反定型不符献血者标本做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结果 67 104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因ABO正反定型不符检出不规则抗体40例,总检出率为0.059%,抗体种类主要为IgM型抗体,其中非特异性冷抗体18例(45%),抗-M抗体9例(22.5%),抗-P1抗体6例(15%),抗-H抗体2例(5%),抗-D抗体3例(7.5%),抗-A1抗体2例(5%)。男性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035%)低于女性(0.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6~35岁及36~45年龄段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O型女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172%)高于O型男性,但B型男性献血者高于B型女性(P0.05)。结论女性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对献血者开展不规则抗体日常筛查可以减少受血者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吕学琴  尹向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1948-1949,1952
目的探讨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3 029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盐水介质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查阳性者做进一步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三师图木舒克市中心血站3 029例健康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7例(0.56%),其中抗-D阳性9例,抗-E阳性4例,抗-e阳性1例,抗-M阳性2例,抗A1阳性1例。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3%(6/1 397),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67%(11/1 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者(1.48%vs0.10%,P<0.05)。结论常规对健康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对保障临床用血安全、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五项血液感染指标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08-2010年郑州地区435 854例无偿献血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五项血液感染指标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五项血液感染指标实验室结果总体阳性率为4.69%,其中ALT和HCV阳性率较高.结论 加强对献血者献血前健康检查和即往病史的询问,开展献血者健康教育,提高献血者身体素质,控制疾病流行;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试剂开展检测,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5.
台州地区RhD阴性献血者表型分布及抗体筛查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本地区RhD阴性献血者表型分布及抗体筛查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本地区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的无偿献血者总计130 432名,采用间接抗球蛋白法确认献血者RhD阴性,用聚凝胺法筛查抗体。结果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中RhD阴性率为0.3%,在RhD阴性献血者中,抗体阳性率为0.51%(2/389)。结论对本地区RhD稀有血型献血者进行RhD因子检测和抗体筛查,对保障临床安全用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随机抽样检测潍坊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清HLA抗体及HNA抗体阳性率,评估在潍坊献血人群中开展HLA及HNA抗体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有输血、妊娠、移植等免疫史的无偿献血者20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无上述免疫史的无偿献血者168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荧光微珠法对两组标本进行HLA抗体和HNA抗体检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两组献血者HLA抗体和HNA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实验组208例献血者中HLA抗体阳性47例(22.60%),HNA抗体阳性4例(1.92%)。对照组168例献血者中HLA抗体阳性1例(0.60%),HNA抗体阳性2例(1.19%)。两组比较HLA抗体阳性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N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输血、妊娠、移植等免疫史的献血者HLA抗体阳性率高于无相关免疫史的献血者,其所捐献的血液成分有诱导免疫性TRALI发生的高风险。对此类献血者开展HLA抗体筛查,对筛查阳性的相关血液产品进行必要的处理,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应增加检测例数进一步了解潍坊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NA抗体携带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Rh D阴性献血者Rh表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对初筛为Rh D阴性的252例无偿献血者标本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阴性确认,用单克隆抗-C、抗-E、抗-c、抗-e血清试剂对Rh表型进行检测,并筛查其不规则抗体。结果 252例初筛阴性的献血者中,确认为Rh D阴性者245例(97.22%)。表型分布以ccee(53.06%)居多,其余依次为Ccee(37.14%)、CCee(4.89%)、cc Ee(3.27%)、Cc Ee(0.82%)、cc EE(0.82%)。245例阴性献血者中有5例献血者产生抗D。结论对本地区Rh 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Rh表型及不规则抗体进行调查,有助于建立丰富Rh 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卡式全自动血型仪法与传统血清学法对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卡式全自动血型仪法与传统血清学方法对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东莞市无偿献血者45 709份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筛查阳性的标本采用抗球蛋白法进行鉴定,比较两种方法检出不规则抗体的性能,并对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卡式全自动血型仪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95例,检出率为0.208%,传统血清学法检出不规则抗体16例,检出率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式全自动血型仪法阳性检出符合率为56.547%,高于传统血清学法阳性检出符合率28.571%(P0.05);RhD阴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2.242%,高于RhD阳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率0.198%(P0.05)。结论卡式全自动血型仪法鉴定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血清学法,对RhD阴性献血者更应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类型以IgM型无临床意义的抗体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Ph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献血者进行Rh阴性筛选及确认、血清学表型鉴定及抗体筛选抗的检测分析.结果 在38 500人份标本中共确认Rh阴性151例,其中检出血清含有不规则抗体的标本有4例,Rh阴性献血者中ABO血型分布的结果:A型46例(30.4%),B型43例(28.4%),O型55例(36.4%),AB型7例(4.6%)及其血清学表型分布.结论 通过这次的筛查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Rh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的初步状况,并掌握丽水市Rh阴性血型频率,血清学表型分布及其不规则抗体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和特异性鉴定对安全输血的重要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型检测仪对72 013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初步筛查,对初筛阳性的样本采用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同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确定,应用谱细胞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39例,MNS血型系统的检出比例(25.64%)最高,其次分别为Rh血型系统(15.38%)、Lewis血型系统(7.69%)和P血型系统(5.13%)。Ig M抗体主要分布于MNS、Lewis和P血型系统,共检出17例(43.59%);Ig G抗体主要分布于Rh和MNS血型系统,共检出5例(12.8%)。结论为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缩短临床抢救时间,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