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骏 《放射学实践》2005,20(12):1096-1096
南京医学会影像技术专科分会于2005年11月11日至11月14日在南京举办国家级数字成像图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继续教育学习班,与会代表近80名听取江苏省质控中心负责人、南京中大医院储成凤教授的“江苏省医学影像科质量控制中心工作策略和展望”,江苏人民医院张维林主任的“数字X线摄影技术科研选题的思考”,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王骏讲师的“CR、DR原理及其质控”、“CR在头颈部的临床应用”、“乳腺影像学检查及其质控”、  相似文献   

2.
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王骏主编的大学教材《医学影像技术》出版发行。该书分为对比剂、传统X线摄影、数字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介入影像学、图像显示与记录、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诊断、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
X线数字成像是传统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结合的新一代影像技术,不仅实现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提高影像质量,降低患者辐射计量[1],而且具有成像速度快及多种图像后处理功能[2],是摄影技术的重要进步.  相似文献   

4.
南京医学会影像技术第 4次年会于 2 0 0 2年 4月 13~ 14日在南京市溧水县金水湾国际度假村召开。论文汇编纳入了数字成像、CT、MR、DSA及医学工程等 98篇论文 ,并经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主任委员燕树林主任同意 ,刊登了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网站的部分资料。与会代表近10 0人分别听取了袁仁松主任委员、傅长根教授等专家关于数字成像网络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的临床应用、数字化摄影技术在非血管性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的质量控制、数字成像技术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数字化时代的常规…  相似文献   

5.
CR(计算机X线摄影)是20世纪70年代研发,9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数字X线成像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影像质量和诊断水平,以照射X线剂量低、图像质量佳、数字化X线图像为突出优点,改变了X线摄影的传统模式,使放射摄影检查进入数字化时代。  相似文献   

6.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诞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日趋成熟,内容广泛,技术炯然,原因各异。包括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直接数字X线摄影(DDR)、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成像(USG)、r-闪烁成像(r-Scintrgraphy)、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 c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和图象储存与传输系统(PACS)等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X线摄影与计算机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成像方式,是医学成像技术的重要发展,实现了X线成像的数字化处理与存储。其影像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是获得优质图像的关键,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我们根据麦盖提县人民医院多年CR应用情况,就CR各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X线成像影像质量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计算机X线成像 (computedradiography ,CR)把传统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 ,不仅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 ,而且提高了影像质量、降低了患者和放射人员的辐射剂量 ,是X线摄影技术的重要进步[1]。与传统X线胶片质量控制相比 ,CR系统的图像质量控制有其特殊性。我院 2 0 0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简称CR)是使用存储荧光体技术的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CR技术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数字图象数据可用计算机处理、显示、传输和存储,优化影像质量,突出感性趣诊断信息,提高X线利用率,为X线摄影信息直接进入PACS系统及远程医学会诊奠定基础,使传统X线摄影步人数字化医学影像学家族。本文将CR胸片与普通胸片的影像质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影像相关成像链的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数字化X线照片质量因素和各环节成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和计算机X线摄影(CR)照片以及各成像环节(链)造成乙级片和废片的原因.结果:各成像环节成像过程中人为因素或设备故障造成了高乙级片率和废片率,合理监控是得到优质数字化照片的保证;了解各设备的功能、特点,发挥计算机后处理的优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结论:做到设备配套合理化,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投照技术及计算机后处理功能熟练化,使数字图像照片完全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前实施乳房摄影普查计划的国家数量正在增加,数字成像技术使得有可能提供比目前方法更低的剂量,同时也能改善影像质量。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将数字摄影技术用于乳癌普查。近年来我国有许多医院已引入CR或DR全野数字乳房X线摄影技术,我国于2005年启动了“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选用了CR成像技术。为此,笔者对一台全乳数字X射线摄影(DR)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特别是CR(computed radiography)、DR(direct radiography)正逐步代替传统屏一片X线摄影系统。成像质量评价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即对数字影像的评价。调制传递函数是评价模拟X线摄影影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参量,其对于数字X线摄影仍很重要。但是因混叠误差的存在,其检测方法与模拟X线摄影不同。本文就MTF检测方法在数字X线摄影中的应用历史和进展作以回顾。  相似文献   

13.
数字X线照片影像质量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影响数字X线照片影像质量的相关因素,提高数字X线照片影像质量。方法:通过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CR)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DR)所产生的数字X线照片影像质量相关因素:曝光量与自动曝光控制(AEC)的使用;DR、CR主机(扫描仪)及图像读取工作站;影像板(IP)因素;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功能;激光打印机等。针对数字X线照片成像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结果:获得优质数字X线照片影像必需做到: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并合理使用AEC;掌握DR主机、CR扫描仪及图像读取工作站的性能特点;保证IP质量及定期清洗保养IP;充分了解并利用好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的功能;正确设置配套激光打印机参数。结论:了解影响数字X线照片影像影像质量的相关因素,充分发挥数字X线照片影像图像的后处理优势,可以明显提高数字X线照片影像图像的质控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X线摄影术(computd.radiography,CR)简称CR。其成像技术使普通X线检查发生了重大变化,CR摄影技术是把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不仅实现了X线摄影数字化,而且提高了影像质量,同时数字化成像技术为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条件。我院自2003年11月装备了KODAKCR800CR系统至今,通过3年多的使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提高CR照片质量,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81年6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放射学会议首次提出了数字X线摄影技术的物理及临床应用结果。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实际分为两种:一种是目前常用的数字点片成像(Digital Spot Imaging),即DSI;另一种是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即CR。CR装置开始主要用于肺部疾病的检查。目前已用于其它部位的摄影,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医学成像的理论和数字方式具有强大的技术进步,使X线摄影数字化得到了发展。传统的X线摄影是以胶片作为成像的介质,发展到计算机摄影(CR)、直接数字摄影(DR),是将X线拍摄的影像信患记录在影像板(image plate,IP)上,经读取装置读取,由计算机计算出一个数字化图像,复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换,于荧屏上显示出灰阶图像。CR与DSA中所述的DR同属数字化成像,提高了图象的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增加图像的后处理功能实现放射科网络化和无胶片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医学影像设备更新换代快,成像技术日新月异,在临床上各种新技术的验证和应用成为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重点。X线摄影技术的发展体现在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等方面;CT进展包含迭代算法、低剂量、双能量或能谱成像等方面;MRI进展包括MR集合序列、压缩感知技术、多层MR成像技术、MR弹性成像及四维血流分析MRI等方面;人工智能在智能摆位,检查流程优化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数字成像进展与胸部摄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骏  陈君坤 《放射学实践》2000,15(2):145-146
近年来 ,许多作者发表了数字胸部X线摄影的研究论文。结果 :影像质量的测试在调制传递函数方面有所增加 ,便于提高判读速度和主观影像质量。图像存贮、图像后处理及连续采集系统更使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更清晰直观地显示。克服了曝光条件不易掌握 ,所致影像欠佳 ,利于质量控制。在每天常规胸部X线摄影的研究中 ,比较荧光图像照片和数字阴极射线管照片 ,作者发现两种成像技术在诊断结果上没有差异。但新型阴极射线管比标准阴极射线管的画面略显完美。总之 ,人们发觉数字成像与传统X线照片一样地好。而数字成像具有传输相应的诊断信息给其他观察者的能力。工作站与传统胶片和片盒竞争必然会遇到技术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X线摄影术(computd.radiography.CR)简称CR。其成像技术使普通X线检查发生了重大变化,CR摄影技术是把传统的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相结合,不仅实现了X线摄影数字化,而且提高了影像质量,同时数字化成像技术为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条件。我院自2003年11月装备了KODAK CR800CR系统至今,通过3年多的使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为提高CR照片质量,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医学图像质量评价和质量保证是随着医学影像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而不断发展的.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有赖于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富士公司推出了存储荧光体方式的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并率先进入临床应用,从而解决了常规X线摄影数字化问题.1997年以后,直接数字X线摄影(DR)设备相继问世,为医学影像学全面实现图像的数字化奠定了基础.现代各种医学影像的成像原理虽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成像方式均为数据重建,表明现代医学影像已进入图像信息的数字化时代[1].成像系统的质量检测与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具体到数字成像系统又有许多特点.不能照搬以前评价模拟成像的方法,而应紧密结合计算机知识和数字图像的基本特点.笔者对数字成像系统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