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农文军 《微创医学》2005,24(4):625-627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在脑卒中伴发的情感障碍中,以PSD最常见,它直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对PSD的研究已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重视.本文就PSD的发生率及相关的因素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涉及脑卒中后的神经生物学改变和心理应激障碍,而且相关因素复杂,研究表明PSD与高血清胆红素、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减低、血糖水平升高、维生素B12缺乏、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相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缺乏特异性,在治疗方面,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目前对于PSD的相关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但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认识不足,导致PSD的漏诊率高,治疗亦不规范,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疗效欠佳[2,3].本研究调查神经内科医生对PSD的漏诊率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试图建立PSD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提高神经内科医生对PSD的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其既加重患者的精神痛苦、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又增加躯体疾病治疗的复杂性,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目前,PSD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161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PSD 55例,本文就P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以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形式。PSD据相关资料显示有逐年上升趋势,可达20%~70%。PSD增多,不但严重影响了患者躯体和认知功能的康复,而且认知功能异常与情感障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自杀率上升,死亡率增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SD进行广泛研究,本文就近年来PSD的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特点与百忧解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213例PSD患者中112例应用百忧解治疗为治疗组.101例采用阿米替林治疗为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PSD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的总分及其中4个因子等抑郁状态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不良反应减少.结论:PSD发生的解剖拳基础是脑卒中灶.百忧解较传统抑郁药对PSD疗效佳,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规范化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患者的死亡率。但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医生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认识不足,导致PSD的漏诊率高,治疗亦不规范,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疗效欠佳。本研究调查神经内科医生对PSD的漏诊率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试图建立PSD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提高神经内科医生对PSD的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显示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内源性学说”和“反应性机制学说”。原发性内源性学说即 PSD 的生物学机制,反应性机制学说认为 PSD 是社会心理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临床主要从药物、针灸、康复训练、心理干预、音乐、低能量激光、重复经颅刺激等方面进行治疗。现基础研究显示先制备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再联合慢性刺激复合可制备成 PSD 模型,其行为学与神经功能评定等方面的研究表明 PSD 动物存在快感消失、学习及记忆受损、行为绝望,神经功能受损较重等。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缓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因此,加强对PSD的认识,提高其诊断率并给予适当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转归和预后.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笔者对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追踪观察,以探讨脑卒中后不同阶段PSD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79例老年PSD患者进行评定,包括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老年急性PSD的发生与婚姻状况、病灶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老年急性PSD的临床相关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临床上需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PSD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凯  王晓东  陈丰  须瑞  候斌 《当代医学》2008,14(20):55-56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79例老年PSD患者进行评定,包括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老年急性PSD的发生与婚姻状况、病灶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老年急性PSD的临床相关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临床上需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PSD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由于治愈率低,大多数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往往伴随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症状,即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国内报道PSD发生率为22.2%~67.7%,近年来研究显示PSD的发生与发病年龄、性别及职业不相关。以往多采用三环抗抑郁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由于脑卒中后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尤其对心血管的副作用,限制了该类药物在PSD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和治疗情况.方法 对14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分析符合PSD诊断的48侧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人PSD的临床表现特点为易情绪失控,情绪低落可伴焦虑、易疲劳,认知功能障碍,失眠或昼夜睡眠节律颠倒.老年人多次卒中,经济条件差,知识水平低,瘫痪程度重,家庭关系差者易发生PSD,SStll类药物治疗1个月,治愈5例,好转38例,无效5例;治疗3个月,治愈38例,好转8例,无效2例.结论 老年人PSD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SSRI类药物应用于PSD疗效显著.在重视躯体康复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的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后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不仅妨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也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有关于PSD的最初报道,70年代开始对PSD进行了研究,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神经影像学的发展,PSD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国内关于PSD的研究明显滞后,直到近几年国内文献才陆续出现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相关临床因素及路优泰治疗效果。方法:按CCMD-Ⅱ-R的抑郁诊断标准对12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研究,采用路优泰对其干预。结果:PSD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有关,路优泰能明显改善上述指标。结论:临床应重视PSD的发生,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路优泰对PSD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近几年国内外报道,继发于脑卒中的抑郁症约为27%~60%,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本病运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报道较少.笔者运用舒肝活血汤对PSD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并与西药百忧解组及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急性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79例老年PSD患者进行评定,包括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老年急性PSD的发生与婚姻状况、病灶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老年急性PSD的临床相关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临床上需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PSD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患病率的上升已带来一系列问题.卒中后抑郁 (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困扰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忧伤或郁闷,是对丧失、失望或者失败所产生的一种正常或异常的负性情绪反应.卒中往往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但脑卒中后抑郁并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脑卒中后抑郁作为一个治疗疾病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在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手段,本文就P S D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常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调查、既往病史、头颅CT或MRI检查.在患者发病第14~28天内,按照中国精神障碍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及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并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评估生活能力.结果:102例患者合并PSD 46例,发生率45.09%;PSD的发生在脑卒中的性质和病灶构成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D的发生率在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伴发疾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SD患者合并症≥2种者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和ADL评分与PSD发生均有明显关系(P<0.01),ADL评分高是 PSD的保护因素.结论:PSD在脑卒中患者中发生率高,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PSD与脑卒中的部位和性质均无明显关系,但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活动能力均有明显关系.PSD发生率与合并多种脑血管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临床特点与黛安神治疗效果。方法 对162例PSD患者应用黛安神治疗,疗程4周。结果 黛安神对PSD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的总分及其中四个因子等抑郁状态改善明显。结论 PSD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是脑卒中灶、黛安神对PSD疗效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