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8—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宝山区2008—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宝山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在95.18/10万~190.2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52.53/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岁以下病例8 436例,占92.05%;户籍人口病例以幼托儿童为主,外来人口病例以散居儿童居多;发病高峰在4—7月。重症手足口病病例55例,以外来儿童为主。2009—2011年肠道病毒的检出率呈逐年增高,且每年的病原谱有变化,重症(或死亡)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的阳性检出率为90.91%,高于监测点病例和聚集性病例中EV71的检出率。[结论]2008—2011年宝山区手足口病发病处于高强度流行状态,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引起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为EV71。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符彬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781-3782,3785
目的 分析2009~2010年温州市龙湾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对龙湾区2009~2010年大疫情网络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龙湾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265例,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 626例,2010年报告病例数比2009年增加107.59%,年发病率比2009年增加190.45/10万;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夏秋季,5岁以下散居儿童高发;2009年报告重症病例11例,2010年报告重症病例88例,2010年重症病例数比2009年增加700%,两年均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流行株变化情况的监测,重视3岁以下发病儿童的及时诊治,尽量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连云港市海州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流行病学分析,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将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入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45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07.47/10万.发病年龄1、2岁组发病最高,占总病例数60.44%,以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24.45%和72.53%;4-7月是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69.99%;男性高于女性,城镇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结论 该区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具有明显地区性、季节性、性别差异,5岁以下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2008—2011年西安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春红  龚建仁  李江博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54-1755,1758
目的分析西安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安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西安市2008—2011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6 22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7.51/10万;死亡13例,年均病死率为0.023%;4年累计报告重症病例362例,重症率0.64%;EV71病毒感染占51.71%。4—7月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71.13%;0~5岁为高发年龄,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94.97%;病例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6.89%。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7.83/10万;女性为145.42/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居发病率前3位的是城乡接合部的未央区、雁塔区和长安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87.94/10万、229.53/10万和195.36/10万。结论西安市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春夏季高发特点,5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危人群,城乡接合部为高发地区。应重点加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大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9-2011年江苏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江苏省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以及时空重排扫描统计方法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江苏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85 414例,年均发病率为122.66/10万,发病水平逐年增长;累计报告重症病例3686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1.29%。病例主要分布在≤5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93.64%;总病例中散居儿童占64.08%,重症病例占78.65%。全省各地区发病均处于较高水平,年均发病率44.02/10万至202.90/10万;苏州、南京、无锡是最主要的高发地区,报告病例数约占全省病例总数的40%;大部分地区重症病例数均逐年增加,其中宿迁、盐城地区增长幅度最大,2011年较2010年分别增长了339.22%和328.33%。全年有2个发病高峰,最高峰出现在4-6月,次高峰出现在11月。在区县尺度上有时空聚集性,总病例探测到8个时空聚类区域,重症病例探测到7个时空聚类区域。3年来全省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12359例,其中普通病例10414例,重症1945例。普通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分别占43.49%和37.07%;重症病例中EV71占80.82%,其他肠道病毒占13.21%,CoxA16仅占5.96%。结论 江苏省手足口病处于高度流行态势。≤5岁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苏南、苏北地区流行强度不同,且季节性变化规律存在差异;病原学构成以EV71、CoxA16为主,不同季节病原学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魏都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疫情数据进行分析,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病原检测结果。结果 2009-2017年全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 141例,年均发病率为134.16/10万,2009-2017年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重症病例数333例,占总病例数的6.48%;全区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为高桥营办事处(221.45/10万),最低的为西关办事处(94.83/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3~7月(70.19%);男女性别比为1.58: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年龄组儿童(96.91%),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2009-2017年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0.30%,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206例(占43.19%),柯萨奇病毒A16型(Cox16)69例(占14.47%),其他肠道病毒(其他EV)202例(42.35%)。重症病例EV71阳性构成高于普通病例(χ~2=20.10,P<0.05)。结论魏都区手足口病呈散发态势,2009-2017年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有隔2~3年流行的特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特点,重症病例EV71占的比例较高,今后应加强监测,针对重点人群积极开展EV71疫苗接种工作,并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樟树市手足口病发病特征及流行态势。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樟树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09年樟树市共报告手足口病66例,重症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无死亡。2008年与2009年比较,发病率由2.59/10万上升到9.29/10万(P<0.01),病例覆盖乡镇由47.10%上升到82.35%。在66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2.47:1;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较多,占83.33%;职业分布以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46.97%、40.91%;4~6月为高发季节,占69.70%。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水平呈大幅上升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应针对5岁以下儿童发病多、4~6月发病多特点,针对性采职综合性防治措施,达到降低和控制手足口病发病目的 。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礼泉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礼泉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礼泉县共报告手足口病894例,年均发病率为62.55/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8.80/10万(239/489 715)、102.08/10万(502/491 761)和34.17/10万(153/447 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主要集中4—7月,共报告721例,占病例总数的80.6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91.50%(818/894)。男性600例,女性294例,男女性别比为2.04∶1;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数的85.79%(767/894)。结论礼泉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发病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今后应在流行季节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管和防控,加强疫情监测,减少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云南省弥勒市手足口病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该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弥勒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 292例,发病率分别为7.70/10万、68.65/10万、190.84/10万、165.60/10万和190.92/10万,5年平均发病率为125.27/10万。5年发生重症病例87例,无死亡病例;发病时间存在夏季高峰和秋冬季次高峰现象,每年4—8月为发病人数较多月份,占全年病例数的65.67%;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占发病总数78.13%。结论弥勒市手足口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发病存在高发人群和高发季节等特点,应通过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10.
描述江苏省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对江苏省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部分手足口病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江苏省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平均发病率为2 503.77/10万,2012年和2014年呈现发病高峰,各年份的4-7月为发病的主高峰,11-12月为次高峰;发病率依次为苏南地区(2 711.9/10万~7 592.2/10万)高于苏中地区(1 995.0/10万~6 105.1/10万)高于苏北地区(788.2/10万~1 823.8/10万);各年龄组男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均高于女童(P值均<0.01);2岁组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3岁组和1岁组,重症病例中男童多于女童,3岁及以下儿童占重症病例总数的比例为79.28% ~ 84.14%;散居儿童普通和重症发病率均高于幼托儿童.普通病例中,EV71感染阳性占37.77%,CoxA 16阳性占35.32%;而重症病例中EV71感染阳性占79.83%,CoxA 16阳性占6.52%.结论 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易感人群分布特征,普通病例流行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oxA 16,且不同年份间流行优势株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舟山市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1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舟山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831例,重症病例7例,无死亡病例,呈散发状态,未发生暴发疫情,年均发病率为41.10/10万。定海区年均发病率最高(52.11/10万),岱山县最低(26.26/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集中于0~5岁儿童,占96.18%。发病高峰一般在4—8月,2008年和2009年有2个发病高峰,2010年和2011仅有一个发病高峰。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7例重症病例中,均检测EV71型阳性。结论舟山海岛地区手足口病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流行毒株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重症病例流行毒株以EV71为主。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了解2009~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石景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153例,其中重症病例3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2.66/10万。鲁谷街道和苹果园街道发病数和重症病例最多,5~8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5岁以下儿童占87.50%。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手足口病病原以CoxA16为主,2011年转变为以EV71为主。结论石景山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和职业特征,病原以CoxA16和EV71为主。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武汉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武汉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0 48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17.91/10万,重症率0.02%,平均死亡率为0.01/10万。东西湖区年均发病率最高(169.82/10万),报告发病率最低的是汉南区,仅为44.19/10万,不同地区4年间手足口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8-2011年间,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45.68/10万,女性为88.43/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01)。0~2岁组发病数最多,均达到各年发病数的50%以上,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武汉市手足口病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及人群分布特征明显,低龄、男性幼儿是感染EV71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分析石门县2011-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下一步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石门县2011-2012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1-2012年两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 881例,呈典型双峰流行,2012年比2011年上升39.01%,且发病高峰出现时间提前,峰值增高;2012年报告病例数增加的乡镇有16个,其中皂市镇增幅最大;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0~4岁组,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和托幼儿童为主;患者临床表现以手、足、口部皮疹或疱疹为主;病原学2011年以CoxA16为主,2012年以EV71为主.2011-2012年共发生重症病例15例,初诊在个体诊所,初诊误诊、年龄、EV71感染、夏季、家住白云以下丘陵地区农村散居儿童是石门县重症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石门县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职业、年龄和性别特征,病原以CoxA16和EV71交替流行为主.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敦化市2009—2012年间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4年间敦化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对其流行特征和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敦化市2009—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431例,平均发病率为74.25/10万,死亡1例。城区各街道和农村各乡镇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农村报告病例占60.38%,发病主要集中在6—9月,7月达到高峰,呈单峰分布。男性病例为823例,女性病例为608例。病例集中在6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94.76%。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4.48%。结论敦化市手足口病疫情一直处于较高的发病率水平,职业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防治重点在幼托机构和农村,高危人群为6岁以下儿童。重症病例多为HEVTl型病毒感染。应建立卫生、教育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密切关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大力开展健康宣教工作,采取综合性的流行病学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9-2013年大理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分布情况,为本市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大理市手足口病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理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大理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 327例,年平均发病率141.65/10万,5年发病率分别为87.33/10万、130.34/10万、75.89/10万、228.08/10万、186.59/10万,共报告重症7例,占报告病例数的0.16%,共报告死亡1例,占报告病例数的0.02%;每年的4~7月为发病高峰;全市11个乡镇及1个开发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下关镇、凤仪镇、大理镇;病例集中在5岁儿童,占85.76%;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散居儿童占52.07%,托幼儿童占43.40%,学生占3.98%;聚集性性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检测各类标本259份,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57例,阳性率22.01%,其中EV71(14份)占24.56%,CoxA16(43份)占75.44%。结论大理市手足口病5年中呈波浪式的上升,5岁儿童为高发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构,CoxA16和EV71肠道病毒同时存在。提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是重点防治对象,需要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的力度和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本市的手足口病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9 - 2018年江阴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为防控本市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 - 2018年江阴市手足口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 - 2018年江阴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2 718例,重症病例481例,死亡病例2例,年均发病率为203.38/10万,重症发病率2.99/10万,死亡率0.01/10万,病死率0.01/10万,年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江阴市手足口病发病呈双峰分布,每年4 - 7月份为发病主高峰,11 - 12月份为发病次高峰。江阴市各街道及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前5位地区:澄江街道(288.61/10万)、云亭街道(266.99/10万)、祝塘镇(219.55/10万)、南闸街道(219.33/10万)、周庄镇(218.09/10万)。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发病年龄集中于1~5岁(79.54%),而重症病例高发年龄为1~3岁(77.15%),两者均为男性(58.93%、60.08%)及散居儿童高发(68.00%、75.68%)。共报告手足口病病原学确诊病例864例,EV71占50.00%,Cox A16占32.64%,其他肠道病毒占17.36%。重症确诊病例中,EV71占84.39%。结论 2009 - 2018年江阴市手足口病呈现明显季节、地区、人群分布特征,1~3岁散居儿童为防控重点人群。优势病原为EV71和Cox A16型,扩大自愿接种EV71疫苗比例可有效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盐都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病例,比较各年度发病率、发病人群、地域特征及病原分析结果。结果2009--2012年盐都区托幼机构共报告手足口病804例,其中重症7例,无死亡病例,75起聚集性病例;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盐都区托幼机构存在的与传染性疾病相关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盐都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中小班级,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87:1(524/280);各区域托幼机构发病数和发病率均逐年上升,东部城郊各年份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部农村和西部水乡,其中2011—2012年更表现为东部城郊区域流行暴发。2009--2012年托幼机构累计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56例,占报告总数的6.97%;其中肠道病毒EV71型(EV71)29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24例,其他肠道病毒3例,总检出率分别为49.15%、40.68%和5.08%。2009年EV71为优势毒株,2010年转变为CoxA16毒株,2011—2012年EV71和CoxA16均为优势毒株。4年间仅2011年监测重症病例7例,其中6例为EV71,1例为CoxA16。结论盐都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不断蔓延,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地区和季节特征和差异,多种病毒株共存。当前防治措施仍以依法加强病例监测报告、控制托幼机构病例聚集和暴发、儿童监护人的健康教育和发病后及早就医为主,严防重症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8-2011年博爱县报告的全部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综合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年内,博爱县共报告1 068例病例,手足口病的发生,男孩高于女孩(x2=11.85,P<0.01),高度散发,春末夏初,发病高峰,<3岁散居儿童高发(92.6%),重症病例多发于<2岁(84.15%),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型.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生与地理、气候、人口密度(r=0.905)、性别比和儿童卫生习惯有关,2009年和2010年较2008年流行强度显著增强,2011年大幅度下降,与防制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常德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探讨手足口病发病时间的规律,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统计,采用圆形分布法对手足口病发病时间的季节性趋势进行分析. 结果 常德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平均发病率为125.45/10万,重症332例,死亡3例,4-7月报告病例占全年总数的66.27%,德山、武陵区、临澧县、鼎城区年发病率高于常德市年平均发病水平,男性发病率(156.75/10万)高于女性(93.21/10万),94.67%的病例集中在出生6个月后至5岁期间,以散居及幼托儿童为主,普通和重症手足口病例中病原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普通病例,重症患者EV71、CoxA16和其它病原类型的RR值分别为:4.67、0.24、0.42;手足口病的发生时间具有一定的集中性,手足口病例发病高峰日期为6月10日,高峰时期为3月22日-8月28日(159 d).手足口重症的发生时间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发病高峰日期为5月26日,高峰时期为4月9日-7月11日(93 d). 结论 常德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别、年龄差异,出生6个月后至5岁儿童是重点人群,手足口病及重症的发生时间具有季节性特点,应针对当地手足口病高峰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