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外伤门诊换药晕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砚梅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2):1148-1149
手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疼痛十分敏感,在换药过程中易出现晕厥。晕厥是脑部出现一过性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短暂意识障碍,其症状是在换药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面色苍白、冷汗、继而意识丧失几秒至几分钟。晕厥虽为一过性,但令人恐惧。我院门诊换药室于2005年1月~2006年1月共发生  相似文献   

2.
薛爱英  汤瑞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0):1158-1158
咳嗽性晕厥 ,亦称咳嗽性晕厥综合征 ,是指发生于咳嗽之后暂时的意识丧失 ,能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 ,不留后遗症 ,它属于单纯性晕厥 ,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神经系统时发生的一组症状。临床不多见。在口腔科门诊发生咳嗽性晕厥更为少见。但如不警惕 ,可影响口腔疾病的继续治疗或发生外伤等并发症。作者从 1980年以来 ,曾遇见到 3例 ,其中 2例均是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另 1例为 6岁的女童 ,本文从预防的角度对咳嗽性晕厥的原因 ,进行探讨。1 典型病例  例 1 男 ,67岁 ,因牙痛来门诊就诊 ,诊断为牙周病 ,牙结石Ⅲ度 ,在行超声洁牙过程中 ,患…  相似文献   

3.
肌肉注射引起晕厥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肉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也是临床上常用的、便捷的给药方法之一。晕厥是一时性广泛脑缺血、缺氧后引起的短暂的、突然的可逆性意识丧失。在发生意识丧失前 ,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眼黑、出冷汗等症状。少数患者在臀部肌肉注射后可引起晕厥 (syn cope)发生 ,而且发生晕厥的人群年龄集中于 16~ 35岁之间。晕厥可因恐惧、精神紧张、疼痛等因素引起 ,这些刺激引起的晕厥临床上称为单纯性晕厥。1 临床资料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 ,通过对 2 130 0例接受肌肉注射的、不同年龄组的患者 (最大的 80…  相似文献   

4.
晕厥是一种突发而短暂的意识丧失,可伴有全身性先驱症状,如头昏、目眩、耳鸣、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在给病人注射时,病人经常会出现晕厥现象.现分析发生晕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1 原因  相似文献   

5.
晕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暂时性意识丧失的症状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排尿性晕厥也是其中之一。排尿性晕厥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多数人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夜间迷走神经功能增强与发病有关。该病易与其他晕厥性疾病相混淆,给诊断带来一些困难。我们于1970~1980年,先后在门诊和出诊抢救病人中遇见过8例,现就诊断和鉴别诊断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静脉采血发生晕厥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护理技术,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常有患者出现晕厥反应,表现为: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出冷汗、恶心呕吐、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短暂的意识丧失,严重的还伴有抽搐。因此预防晕厥的发生是做好静脉采血的主要问题。本文就静脉采血发生晕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晕厥【1】是指一时性广泛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引起的短暂、突然的可逆性意识丧失。我院门诊注射室在今年的6月1日发生了1例注射狂犬疫苗发生晕厥病例。经过医生和护士的全力抢救,病人当天就脱险安然回家。先将病例抢救过程以及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晕厥为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是由于大脑一时、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在门诊注射室内,接受治疗的患者经常有发生晕厥的现象,若对这类患者不能正确鉴别和妥善地处理,有时会贻误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注射室工作的护士,必须掌握和熟悉晕厥的鉴别诊断和紧急的处理及护理。  相似文献   

9.
透析中低血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是指在透析过程中发生的血压下降,并伴随相应的症状,如肌肉痉挛、出汗、胸闷、恶心、晕厥、甚至意识丧失等.  相似文献   

10.
晕厥是一种以突发而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意识状况为表现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门诊患者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时由于空腹、体位、耐受性等原因,时常出现晕厥现象。为减少和避免因注射导致门诊患者晕厥现象的出现,笔者对注射后发生晕厥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门诊静脉注射晕厥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晕厥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 ,由于一过性大脑供血不足所致。本文对我院门诊 1 998年 4月至1 999年 9月 54例静脉注射病人发生晕厥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发生晕厥的 54例病人中 ,年龄 1 5~ 66岁 ,平均年龄 3 3岁 ,男性 2 4例 ,女性 3 0例 ,其中 1 5~ 3 0岁的年青人 3 6例 ,占 66 7%。本组病例紧张恐惧性晕厥 2 0例 ,药物过敏性晕厥 7例 ,预防新生儿ABO溶血的孕妇 7例 ,低血糖晕厥 6例 ,体质虚弱晕厥 5例 ,其他原因所致晕厥 9例。2 晕厥原因分析2 .1 紧张恐惧性晕厥   2 0例 ,占 3 7%。由于某种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晕厥是一种以突发而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意识状况为表现种的一组临床症状和体征[1].门诊患者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时由于空腹、体位、耐受性等原因,时常出现晕厥现象.为减少和避免因注射导致门诊患者晕厥现象的出现,笔者对注射后发生晕厥反应的相关因索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咳嗽性晕厥是指发生于咳嗽之后暂时的意识丧失,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不留后遗症[1])。大多发生于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一旦发生咳嗽性晕厥,便会反复发作,容易发生摔伤~([2,3])。肺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属感染或吸入曲霉菌属抗原所引起的一组急慢性肺部疾病,病程时间长,治愈率低,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等症状。肺曲霉菌病患者出现咳嗽晕厥报道较少。2015年9月本科收治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93例心源性晕厥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病因将患儿分为心律失常性晕厥组(30例)、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组(32例)和混合性晕厥组(31例)。记录每组患儿心源性晕厥的诱因、先兆、发作次数、意识丧失时长、伴发症状及查体结果。结果30.1%的患儿在发生心源性晕厥前有先兆,三组先兆表现差异有显著性(P<0.05);先兆类型以头晕和黑矇为主。46.2%的患儿晕厥次数<5次,80.7%的患儿意识丧失时间<5min。心源性晕厥患儿伴随症状中发生率最高的症状为抽搐(43.0%),其次为尿便失禁(9.7%)。81.4%的患儿可见心脏阳性体征;心律失常性晕厥组多表现为心率异常(68.2%),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性晕厥组多表现为心脏扩大(51.9%)和心脏杂音(48.1%);混合性晕厥组多表现为心音低钝(67.9%)和心律不齐(57.1%)。结论儿童心源性晕厥有其明显的特点,心脏阳性体征对于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院耳鼻喉科门诊在2003年11月-2005年11月收治3423例行鼻部手术及治疗的患者,在手术与治疗中出现晕厥前先驱症状或晕厥者56例占1.64%。其中晕厥前先驱症状45例占1.31%、晕厥11例占0.32%。现就其发生原因、特点、预防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晕厥是由于一过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代谢的障碍,使大脑皮质处于高度抑制而突然引起全身肌肉肌张力减低,不能站立,以及伴有短暂意识丧失,是临床常见急症。可分为迷走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吞咽性晕厥等,而吞咽性晕厥相对较少见,笔者于2006年10月在我院门诊(患者坚决不住院)曾见过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晕厥     
晕厥是泛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一过性意识丧失,通常指由一时性脑缺血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发作前常有先兆,自觉头晕、目眩、耳鸣、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等,因全身肌肉张力丧失,不能保持姿势而摔倒,偶有肢体强直或抽动,短时间内多可自行恢复。据报道美国1987至1991年有125.8/ 10万名青少年发生过晕厥,在意大利每10万儿童中有86.5人发生晕厥。  相似文献   

18.
咳嗽—晕厥是在咳嗽G立即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能自行迅速恢复,而不留任何症状的一种良性综合征。本文收集本院1985年1月~1995年10月以来诊治的6例患者,现分析如下: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剧咳或连续咳嗽后发生一过性意识丧失,IO~60秒后能恢复而无后遗症。②多次发  相似文献   

19.
注射晕厥的发生与体位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注射和抽血患者晕厥的发生与患者体位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注射安全。方法对门诊和急诊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抽血患者分为坐位组、半坐位组和平卧位组,分别为坐在靠背木椅上、斜躺在软沙发上、仰卧或侧卧在床位上接受注射或抽血,对每一例注射晕厥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使用药物、体位、主要症状体征和血压情况、处理情况和恢复情况。结果坐位组肌内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抽血患者注射晕厥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半坐卧位组和平卧位组,发生晕厥后2min内血压明显低于半坐卧位组和平卧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晕厥时发生短暂意识丧失率明显高于半坐卧位组和平卧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半坐卧位和平卧位注射或抽血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注射晕厥的发生率和减轻昏厥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傅向华  汪雁博  王学超 《临床荟萃》2011,(16):I0001-I000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万征教授谈“晕厥的诊治进展” 晕厥是由于短暂的全脑组织灌注降低而导致的一过性意识丧失,以快速发作、短时间和自发性的完全恢复为特点。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但是多年来对晕厥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混乱,临床研究资料较少。万征教授结合2009年晕厥诊断和治疗指南谈了晕厥诊治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