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管巧固定     
刘烃 《全科护理》2012,10(19):1764-1764
留置胃管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操作,固定好胃管非常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曾多次出现胃管挪位或滑脱,影响胃肠减压效果。如需重新留置胃管,则增加病人的痛苦。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发现2种胃管固定方法比较妥当。现介绍如下。1方法1.1方法一剪长9.0cm、宽3.5cm左右的橡皮膏。将胶布剪开后,胶布上缘分开分别贴在病人的鼻腔上,胶布下缘将胃管包裹。此胶布适用于留置胃管时间相对比较短的小手术病人。制作过程示意图见图1。  相似文献   

2.
<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因病情的需要将胃管保留数日甚至更长的时间。如何使留置胃管在长时间内保持正确位置,固定是关健。目前,临床留置胃管的固定多采用胶布,由于多种原因,此种方法并不牢固,易发生脱出。重新更换胶布或安置胃管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工作中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胃管固定方法。现报告如下。材料与制作:留置胃管用物准备若干、3 cm长止血带一段、2 cm×60 cm松紧带一根、2 cm×8 cm魔术贴一副、针和  相似文献   

3.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技术操作,在日常护理中避免胃管脱出和拔除,保证胃管在位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责任。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新的胃管固定方法,经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长20cm的4号手术缝线1根,3M纸胶布或无纺布胶布3根,分别长1.5cm、3.0cm、4.5cm。2  相似文献   

4.
留置胃管是一项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有效固定胃管,是减少病人因再次插管而增加痛苦的关键,也是疾病治疗的需要[1].常规的胃管固定方法是采用胶布固定于鼻翼和同侧面颊[2],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鼻翼区域富有皮脂腺、汗腺[3],油脂分泌旺盛且易出汗,胶布易松脱,导致胃管脱出时有发生,并易引起胶布过敏.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且效果可靠的胃管固定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娟 《全科护理》2015,(7):645+669
<正>留置胃管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将胃管插入胃内后,为了灌入流质食物、营养液、药物和行胃肠减压等护理措施所采取的一种方法。留置胃管固定是一种困扰临床的一个难题。传统采用胶布固定于面颊部,但由于病人皮脂腺分泌,面颊部出汗,固定的胶布容易脱落,导致胃管滑出,鼻翼两侧及面颊部的胶布痕迹很难去除,容易引起胶布过敏[1],即影响美观又给病人带来痛苦,造成诸多不适并增加护理工作量。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进行了较多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各种原因,常需留置胃管,若胃管留置时间较长,妥善固定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工作中常采用的方法有:传统的2条胶布固定法[1]、丝线加胶布固定法[2]等,然而因患者打喷嚏、咳嗽致胃管脱出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更好、更牢固的固定方法.2004年3月-2006年6月,我们改进了固定方法后,为78例手术患者留置胃管,未再发生胃管脱落现象.给工作带来了方便,保证了护理安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Y"型宽胶布鼻梁固定胃管的临床应用1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置胃管是一种常用的护理技术 ,临床上胃肠减压及鼻饲管常常须留置或长时间留置胃管 ,传统法固定胃管存在胶布容易松脱、胃管自行滑脱、增加病人不适等缺陷。为此 ,我们对胃管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良 ,采用“Y”法固定胃管 ,临床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9月住院并留置胃管的患者 12 1例 ,其中男性 84例 ,女性 37例 ;年龄 13~ 72岁 ,平均年龄 4 2岁。昏迷患者 5例 ,胃管留置时间最长 2 0d ,最短 3h。主要材料为8~ 10cm× 2 .5cm的 3M宽透明通气胶布 1条。1 2 方法。插管成功后 ,将备…  相似文献   

8.
陈进翠  陈芳 《全科护理》2014,(20):1834-1834
正留置鼻胃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面部皮肤代谢、出汗等原因易导致胶布固定不牢;个别病人对胶布过敏;颜面部有创伤不宜使用胶布;病人躁动和意识不清病人易使鼻胃管滑脱。为此,笔者改良了固定鼻胃管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取棉质肤色布条1根,修剪成宽度约1.5cm,去掉毛边,长度根据病人胖瘦而定,一般90cm~105cm。2方法插入鼻胃管并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宽约1cm胶布于鼻胃  相似文献   

9.
幽门梗阻、胃潴留的患者,插胃管、胃肠减压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因此胃管的在位十分重要。临床上常以鼻贴胶布固定胃管,但有的患者对胶布过敏,或某些患者鼻部皮脂腺分泌旺盛,胶布固定不牢,稍一活动胃管容易脱出。为此,我科设计并制作了用细纱布条固定胃管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1材料细纱布条一根,长约50~60cm,宽约3~4cm,胃管1根。2使用方法先为患者置胃管,再用细纱布条环绕胃管并打结将其固定在鼻部,后用纱布的两端在枕后部打结进一步固定。3优点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固定好,不易脱落,患者无不适感。巧用纱布固定胃管@…  相似文献   

10.
胃管固定方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护理操作,常规用胶布固定,但对胶布过敏患者或有些患者鼻部皮脂肪腺分泌旺盛,胶布固定不牢胃管易脱出,患者烦躁易拔胃管,可采用寸带固定胃管,大面积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可用止血带固定胃管.我们对留置胃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实践总结出固定胃管的几种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留置鼻胃管时间较长时,因污渍、出汗浸湿,可以导致胶布固定不牢;部分患者粘贴处皮肤对胶布过敏;有些意识不清、躁动的患者,使用胶布固定时易致鼻胃管滑脱,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反复插管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及医疗费用.为了避免以上弊端,我院改良了留置鼻胃管的固定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护理操作,常规用胶布固定,但对胶布过敏患者或有些患者鼻部皮脂肪腺分泌旺盛,胶布固定不牢胃管易脱出,患者烦躁易拨胃管,可采用寸带固定胃管,大面积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可用止血带固定胃管。我们对留置胃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实践总结出固定胃管的几种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留置胃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用于鼻饲或胃肠减压,对不能自行经口进食的患者以鼻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是提供和补充营养的重要途径[1]。临床上常规采用胶布在鼻翼两侧及面颊部固定胃管,但易于出现胶布相关并发症及固定不牢固的问题[2]。2010年7月,本科室自行设计了一种一次性胃管固定器,无需胶布粘贴,在  相似文献   

14.
范晶晶 《护理研究》2009,23(32):2986-2986
留置胃管是为危重病人建立一条支持生命营养的治疗性通道,临床运用广泛.传统胃管固定方法是将2条胶布围绕胃管1周交叉分别固定于鼻翼及前额处,但大量出汗、躁动不安的病人很容易使胶布松动,甚至造成胃管脱出.现介绍一种胃管固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范晶晶 《护理研究》2009,(11):2986-2986
留置胃管是为危重病人建立一条支持生命营养的治疗性通道,临床运用广泛。传统胃管固定方法是将2条胶布围绕胃管1周交叉分别固定于鼻翼及前额处,但大量出汗、躁动不安的病人很容易使胶布松动,甚至造成胃管脱出。现介绍一种胃管固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留置胃管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临床上固定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固定方法为不同材质胶布固定,但因鼻黏膜薄,无脂肪组织,局部受压加之分泌物的存在造成局部潮湿环境,使用胶布固定容易发生鼻压疮。为保证留置胃肠管的安全固定,患者的舒适度,本科室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和小线绳,制作一次性胃肠管固定器,用于留置胃肠管患者的固定,经过1年多的临床应用,护士及患者均反映该固定方法经济实用、简单方便、舒适度得到提高。现介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范春仙 《护理与康复》2009,8(2):174-174
留置鼻胃管是临床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传统采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颊部。因鼻翼部油腻、出汗等易致胶布脱落,固定效果差,且长期鼻饲者需频繁更换胶布,易引起皮肤损伤、过敏现象,胶布痕迹又很难去除,临床上已较少应用。为探讨最佳鼻胃管固定方法,本院对179例留置鼻胃管患者应用扁纱带固定法及“∞”悬吊固定法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或鼻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治疗措施之一。为了牢固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自行脱出,我们自制鼻贴,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1制作与使用方法取一块干净的布胶膏,剪1长6cm、宽3cm的胶膏,从长边两端向内各2cm处垂直剪开1cm,将  相似文献   

19.
留置鼻胃管是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但应用胶布固定有许多不足,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科探索出一种新法固定胃管。将2005年6月-2007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128例需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行新法固定胃管68例(实验组),行传统方法60例(对照组),经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气胸、液胸、血胸的常用方法,由于引流管粗且较长,临床上多采用引流管与皮肤缝合或用多条胶布将其固定,触动引流管即可引起病人疼痛,搬运或给病人翻身时易脱落。为此,对引流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1材料与方法选择边长为10cm的医用胶布1块,将其剪成直径为10cm的圆形状,从边缘向中心剪宽为2cm的胶布,并将其一分为二。把剪成宽1cm的胶布条分别提起,切口的顶端(即中心)套住已插好的胸腔引流管底部,将胶布切口的两边缘对齐,连同引流口处无菌敷料贴紧病人的胸部皮肤,并将两条宽1cm胶布分别以相反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