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官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女性不孕症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女性不孕症患者15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诊治,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结核以及生殖器发育异常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慢性盆腔炎76例,占50.7%,继发不孕发生率高于原发不孕,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占21.3%;多囊卵巢18例,占12.0%;盆腔结核15例,占10.0%;生殖器发育异常9例,占6.0%,原发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不孕,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60例患者术后妊娠,妊娠率为40.0%,发生异位妊娠9例(6.0%)。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率,有效提高术后妊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苏小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94-2396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随机分为电切术组和刮宫术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复发、受孕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6及12个月月经量均较术前明显减少(t=6.182,5.259,4.139,8.135,7.641,7.215,均P〈0.05)。电切组术后3、6及12个月月经量均明显少于同期刮宫术组(t=5.432,5.016,4.993,均P〈0.05)。电切组术后复发率和受孕率均明显高于刮宫术组(x^2=7.340,3.185,均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相比,能够减少术后复发,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腔镜联合应用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74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不孕)应用腹、官腔镜联合诊治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比较腹、宫腔镜联合检查和单独检查结果的差异;比较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输卵管插管通液的通畅率,观察输卯管手术后的再通率。结果不孕病因主要有盆腔粘连(占50.80)%,输卵管阻塞(占42.25%),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占25.67%),子宫内膜息肉(占13.90%),多囊卵巢(占11.76%),子宫肌瘤(占6.42%)。腹、官腔镜联合检查阳性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输卯管插管通液/疏通术较子宫输卵管造影通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宫腔镜联合手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为40.92%。结论应用官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术能直观、准确、全面地了解不孕症在盆腔、宫腔方面的病因,并予以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随访资料,比较术后2年未用药物巩固治疗(A组,38例)、加用口服避孕药(妈富隆,B组,50例)、孕三烯酮(C组,46例)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诺雷德,D组,58例)治疗3个月的术后复发率、不孕患者妊娠率及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2年A组复发率50.0%。高于其他3组(P〈0.05),D组复发率12.1%,低于其它3组(P〈0.05)。D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76.0%,高于其他3组(P〈0.05)。余3组间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巩固治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GnRH-a巩固治疗的疗效优于妈富隆及孕三烯酮。能提高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经宫腔镜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宫腔镜检查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不孕症患者188例,统计其中患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的比例,并且统计分析其术后妊娠的情况。结果188例不孕症患者中,经官腔镜检查后发现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共有33例,占17.5%;经官腔镜治疗后,这些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术后1年内宫内妊娠19例,总宫内妊娠率为57.5%,其中术后半年内宫内妊娠17例,占1年宫内妊娠的89.5%,且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手术安全可行,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经诊治后(尤其半年内)宫内妊娠率较高,可达到早诊治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的受孕机会,是诊断和治疗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并发症、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应用宫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在术后月经量变化中,单纯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及TCRP加药物联合治疗后月经量均减少,与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复发率低(6%)。不孕症行宫腔镜手术的28例患者中,术后成功妊娠13例。结论:3种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均安全有效,其中单纯TCRP及TCRP加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较好,而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术后复发率较高。宫腔镜手术去除内膜息肉可以明显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原因,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继发性不孕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以原发性不孕症患者50例作对照,分析不孕症与人工流产的关系。结果继发性不孕组患者的IgG[(67.85±15.64)U/mL]和IgM[(68.69±15.02)U/mL]水平较原发性不孕组患者[分别为(56.62±13.61)U/mL、(58.24±14.32)Ufm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9、4.85,均P〈0.05)。在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的68例患者中,输卵管阻塞(44.1%),生殖器官炎症(17.7%),内分泌紊乱(16.2%),子宫内膜异位症(13.2%),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4.4%),免疫因素(4.4%)等都是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继发性不孕组患者的输卵管阻塞发生率(44.1%)及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率(42.7%)均明显高于原发性不孕组(分别为20.0%、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0、13.00,均P〈0.05)。孕妇人工流产次数与输卵管阻塞发生率呈正相关(r=0.752,P〈0.05)。结论导致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为输卵管因素,各级医疗机构及计生部门应加强孕前保健教育,严格掌握人工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减少手术创伤,有助于降低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谢怡 《中国医药》2013,8(10):1447-1448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诊治的150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官腔镜联合腹腔镜)(50例)、宫腔镜组(50例)与腹腔镜组(50例),对比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61.9±16.8)h]、术中血量[(38.8±2.2)ml]、住院时问[(5.6±1.6)d]与腹腔镜组[(55.8±13.8)h、(35.5±15.5)ml、(5.5±1.5)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手术时间[(22.6±6.8)h]、术中出血量[(10.5±5.5)m1]与观察组、腹腔镜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通畅率(86%)、宫内妊娠率(46%)、异位妊娠率(2%)与宫腔镜组(68%、22%、6%)、腹腔镜组(70%、26%、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术后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与腹腔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出血少,创伤小,恢复速度也较快,且妊娠率以及再通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EP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各自治疗意愿分为电切术组(n=40)和刮宫术组(n=40),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术前及术后第3、6、12个月的月经量。结果电切术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7.5%,显著低于刮宫术组的20.0%(P<0.05);两组患者术前月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切术组术后第3、6、12个月的月经量显著少于刮宫术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EP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宫腔镜下电切术术后复发率较低,可明显减少术后月经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不同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刮宫术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月经量显著少于术前,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均取得较好疗效,但是宫腔镜下电切术的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旨在提高患者预后,防止复发。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东莞市虎门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3例,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宫腔镜下刮匙搔刮并息肉取出术(A组)和宫腔镜直视下以环状电极电切息肉基底部术(B组)。随访并比较两组间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其中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严重并发症。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组不孕症14例,术后6个月内妊娠4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基底电切术组不孕患者9例,术后半年内妊娠2例,两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1年内A组妊娠8例,B组妊娠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9.03%;B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9.38%,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基底电切术复发率更低。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因不孕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成功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既往助孕情况分为未助孕组与助孕失败组,并根据宫腔镜检查再将各组分为正常宫腔与息肉摘除两个亚组,分别比较两组内正常宫腔、息肉摘除亚组的临床妊娠率,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35岁"组与"≤35岁"组,统计不同年龄段的息肉发生及息肉摘除后妊娠的情况。结果助孕失败组内正常宫腔亚组妊娠率明显低于息肉摘除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助孕患者在不同年龄段息肉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影响不孕的相关因素之一,亦是影响助孕过程胚胎种植的独立因素,对于≤35岁的未助孕及各年龄段助孕失败的患者,应早行宫腔镜检查,如有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后可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数目、位置和大小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方法108例子宫内膜息肉伴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行息肉切除和助孕,观察息肉个数、位置和大小和不孕之间的关系。结果输卵管开口息肉切除后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后壁、前壁、侧壁(P〈0.01),后壁、前壁、侧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息肉切除后子宫妊娠率明显高于单发息肉切除后子宫妊娠率(P〈0.05)。单发性息肉中,直径〈5mm、5—10mm、11—20mm息肉切除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直径〉20mm时妊娠率明显低于息肉直径〈20mm患者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息肉引起不孕与息肉的数目、位置和大小有一定的联系,应行官腔镜和针对性治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朱辉  梁迪  原孟  肖佩 《安徽医药》2015,(1):97-99
目的:对因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行宫腔镜治疗后的妊娠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妊娠相关因素。方法统计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不孕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119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不明原因不孕来我院行宫腔镜检查的1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因素及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及息肉类型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119例患者中78例术后获得临床妊娠,总妊娠率65.5%,对照组119例患者中47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3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妊娠率和随访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妊娠时间主要发生在宫腔镜术后6个月以内。单因素及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年龄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有关(P <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率明显提高,年龄明显影响术后自然妊娠率,年龄越轻,术后受孕率越高,且最佳时间为术后6个月以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黄体酮胶囊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是采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转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同时予行诊刮术,术中电切出组织及刮出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2例为单纯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组;研究组13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加服黄体酮胶囊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13.12%(16/122);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20.49%(25/122);研究组复发率3.68%(5/136);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5.15%(7/1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25例行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后19例成功妊娠。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为91.5%。结论 1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应用黄体酮胶囊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改善症状和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疗法。两组术后3个月后开始进行宫腔镜下活检、血清CA125检查、妇科检查,记录经量及经期,每3个月进行1次检查,术后半年开始进行CT检查,每6个月进行1次,维持1年;1年后患者完全缓解后可鼓励受孕;比较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耗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目前均无瘤存活;观察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3%、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P〈0.01)。观察组成功受孕率及足月生产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及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照组的怀孕时间分别为治疗后(2.3±0.5)、(4.2±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左炔诺孕酮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保留生育功能,且预后较佳,是早期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不孕症子宫内膜息肉(E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腔镜术后妊娠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06例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ER mRNA、PR mRNA表达,以宫腔镜术后3~6个月是否妊娠分为两组: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比较两组间术前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ER mRNA、PR mRNA表达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妊娠组ER mRNA的表达低于非妊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 mRNA在妊娠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在非妊娠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妊娠组中的复发病例组,其息肉组织中ER 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复发组及妊娠组(P<0.05),而PR mRNA在复发组的表达低于非复发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在EP中的低表达可能是宫腔镜术后仍不孕的因素之一;PR在EP中的低表达及ER的高表达与EP宫腔镜术后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