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6,14(7):505-507
长期体育锻炼能降血压,防治心脑血管病已经众所公认.现在问题是运动量要多少?阻力运动好不好?新的观点认为无靶器官损害的中年高血压病人,运动量应当适当加大,运动时间适当延长.过去认为是禁忌的肌力加强运动,已证明对预防心脑血管病也有好处.  相似文献   

2.
什么叫适量运动?坚持适量运动有利于血压下降。为了充分发挥运动对高血压控制的有益作用,又避免运动中的风险,必须做到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有适当的运动方式;二是要有适当的运动强度;三是适当的运动时间;四是要有适当的运动目标。提倡做中等强度的运动如30~45分,每周5次的走路或20~30分钟,每周4次  相似文献   

3.
人们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但可以强身壮体,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确切的益处。我们还知道,缺乏运动的人易患心脏病。心脏是我们的动力源泉,有些朋友也许会问,我患了心脏病,经历了心肌梗塞甚至做了心脏外科手术,我还能参加运动锻炼吗?我的心脏能承受怎样的运动量?怎样运动才适合我?医学专家告诉您,您可以.并且能在运动中使心脏得到很大的益处。下面我们将回答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超声射频技术探讨日常运动对颈动脉结构和弹性指标的影响。 方法 纳入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体检的健康受试者410例,调查过去一年内的运动情况。通过其日常低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周频率和单次持续时间计算每周总运动量,分为无运动组、低运动量组、中运动量组和高运动量组;根据运动方式,分为单纯低强度运动组和混合低-高强度运动组。采用超声射频技术采集颈动脉图像,自动分析得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弹性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不同日常运动量和运动方式对健康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无显著影响。与无运动组相比,中、高运动量组颈动脉扩张性系数均显著升高(P<0.01);中运动量组和高运动量组颈动脉顺应性系数显著高于无运动组(P<0.01);高运动量组α僵硬度、β僵硬度和颈动脉局部舒张压显著低于无运动组(P<0.01);高运动量组与无运动组和低运动量组相比,颈动脉PWV和增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同单纯低强度运动组相比,混合低-高运动强度组β僵硬度、PWV和增强指数显著降低(P<0.05, P<0.05, P<0.01)。 结论 日常中与高运动量健康人群颈动脉血管弹性优于无运动人群;混合低-高强度运动人群颈动脉血管弹性优于单纯低强度运动人群。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健康操(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影响全身各脏器。尤其心、眼、肾、神经血管。其微血管病变是许多并发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糖尿病患者运动方式的选择应当是运动量适当、全身性的、有节奏的方便实施的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6.
运动量越大越有益于健康其实,运动量过大不但不利于健康,甚至可能有害健康。适度的有氧运动最有益于健康。运动强度越大越好体育锻炼应因人而宜,健康人群适当加大运动量可以增强体质,但肥胖、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亚健康人群,以及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人应该控制运动强度,以免引发疾病的不良反应或因超负荷运动而造成机体的损伤。有些人认为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运动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运动的强度。只有较缓慢而平稳的持久运动,如慢跑、走路等,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以达…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左室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测量并分析63例1级高血压患者、200例2级高血压患者及89例正常对照者的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血压指标,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以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200 mmHg和/或舒张压≥95 mmHg分为运动血压正常组和运动高血压组.结果 1、2级高血压患者运动高血压组左心室重量指数与运动血压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级高血压组为93.50±17.37 比76.26±12.92,P<0.001;2级高血压组为106.30±30.61比85.42±19.33, 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偏回归系数B为1.127,方差分析F=173.386,P=0.000).其中,1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基础收缩压和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偏回归系数B=2.581;2.043,方差分析F=18.240,P=0.000);2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偏回归系数B=1.799,方差分析F=150.341,P=0.000).结论高血压患者运动收缩压与左室重构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病情选撵运动方式 首先,制订运动方案时,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因为我已患有视网膜病变,所以在运动时一定不能进行大运动量和剧烈的运动,而是采取快步走和极慢速跑的运动方式,并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9.
杨洁 《糖尿病之友》2014,(12):34-35
家务劳动是否可以替代体育运动 家务劳动比较繁杂,常是以局部运动为主,使人感觉劳累,但运动量却不一定够,不能代替全身运动,达不到运动治疗的目的。一般而言,家务劳动不能完全代替体育运动,糖尿病患者应安排出单独的时间进行锻炼。  相似文献   

10.
运动疗法是对糖尿病治疗非常有效的方法,合理的运动强度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但是糖友在运动当中还要注意一些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损伤等生活细节. 运动应该持之以恒,如果运动间歇超过3~4天,机体已经获得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运动频率一般以每周3~5次为宜,如果运动量较大,可适当间隔1~2天.如果运动量较小且患者身体允许,则可以每天坚持运动.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的超负荷运动将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严格掌握其运动量和试验中的严密护理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408例亚极量运动试验中基本心率对运动量影响的探讨(摘要)唐韵运胡华青方铁红张建平臧桐华为探讨多级运动试验中基本心率对运动量的影响,将1980~199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行亚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共1246人次中筛选出408例,按基本心率分为6组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平板运动试验(TET)是通过一定负荷量的运动,检测或评估冠心病最重要的无创性试验。在运动中,随运动量的增加血压及心率均升高,本文就运动过程中高血压者中有部分血压异常增高,及静息血压正常者而运动中血压异常增高者,在运动中血压特点与非高血压患者对比。评价运动试验对高血压者诊断、治疗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长城会“运动是良医”论坛上,来自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的John Dupedy Sanchez教授指出,当今,运动量不足已成为一种“流行病”,在年龄≥15岁的人群中,每10人中约有3人没有达到现有运动量建议标准,合计大约15亿人。  相似文献   

15.
医生信箱     
糖尿病友怎么运动比较适宜? 我是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请问我平时能运动吗?运动量应怎样掌握? 重庆 丁女士 和正常人一样,糖尿病患者运动时也应遵循一定程序,按步就班地进行,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不至于对身体有所损害。在正式锻炼开始之前,应先做准备活动,如运动  相似文献   

16.
运动对糖尿病的益处早已被科学研究证实。研究显示,有规律的运动能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日本仙台鹤谷地区7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运动量与医疗费用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日本仙台鹤谷地区70岁以上缴纳国民医疗保险的494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对不同运动量与医疗费用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通过25个月对医疗费用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在运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Ⅰ级运动量组平均每人每个月所消耗的住院医疗费、住院天数、门诊医疗费、门诊次数及总医疗费分别为(196.7±72.1)美元、(0.7±0.3)d、(308.7±54.4)美元、(6.2±1.1)次、(506.9±94.2)美元;Ⅱ级运动量组分别为(139.8±72.1)美元、(0.5±0.3)d、(295.3±54.6)美元、(6.1±1.1)次、(437.8±94.5)美元;Ⅲ级运动量组分别为(134.1±72.5)美元、(0.4±0.3)d、(278.8±54.9)美元、(5.8±1.1)次、(418.1±95.0)美元,3组老年人随运动量的不同,住院医疗费及总医疗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5、8.11,均P=0.01). 结论 在运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维持相对较高运动量与低医疗费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新世界》2005,(1):38-39
健身跑是大众较喜爱的运动项目,动作简单,活动全面,运动量易调整。锻炼效果显著。能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与运动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运动血压的关系。方法 :检测 30 3例 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血压和动态血压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不同分为杓型组 (n =2 0 0 )和非杓型组 (n =10 3) ,比较两组运动血压各参数 ,并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非杓型组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舒张压和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杓型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0 1或 0 .0 0 1)。②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与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舒张压存在明显负相关 (γ =-0 40 7、-0 361,P均<0 .0 0 1) ;夜间舒张压下降率与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舒张压、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存在明显负相关 (γ =-0 499、-0 479、-0 183,P均 <0 0 1或 0 0 0 1)。结论 :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运动血压过度升高  相似文献   

20.
爬一次山不仅腿疼,而且浑身都疼。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大运动量的运动后为什么会出现疼痛呢?有没有办法减少运动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