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环瓜氮酸肽抗体(抗-CC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乳胶增强比浊法分别测定155例RA、178例非RA和100例健康人的血清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并比较抗~CCP和RF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结果抗-CCP和RF的灵敏度分别为63.2%和59.1%,特异度分别为95.0%和81.6%,阳性预期值分别为87.5%和64.3%,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2.2%和58.2%。抗-CCP阳性率在RF阴性的RA患者中为34.9%,抗-CCP阳性的RA患者有较高的C反应蛋白浓度和较多的关节肿胀,并且抗-CCP与患者的关节损伤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抗-CCP与DAS28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与RF相比,抗-CCP对诊断RA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并与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和抗RA33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8例RA患者和5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和抗RA33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抗AKA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观察各指标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抗CCP抗体、抗AKA抗体、抗RA33抗体和RF的敏感度分别为68.2%,28.4%,39.8%和71.6%,特异度为92.0%,100%,94.0%和70.0%;抗CCP抗体的检测阳性率高于抗AKA抗体和抗RA33抗体(P〈0.01),与RF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622)。三种抗体对RF阴性组RA诊断的阳性率为63.0%,37%,44.4%,与RF阳性组RA阳性率70.5%,24.6%,37.7%相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AKA,抗RA33抗体均是RA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对诊断RF阴性RA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将上述抗体与RF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8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组)和62例非风湿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RA组)的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及类风湿因子的水平,分析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RA组的抗CCP抗体、RF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RA组患者,且RA组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的检出率(P<0.05);抗CCP抗体的特异度及阳性检测值显著高于RF(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检测值显著高于抗CCP抗体及RF(P<0.05)。结论抗CCP抗体及RF是RA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有效提高RA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与其他结蹄组织疾病的区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AKA、APF、抗CCP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细英  袁柳  谭慧清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2):1764-1765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检测血清中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类风湿因子(RF)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法检测AKA、APF;ELISA检测抗CCP;免疫比浊法检测RF。共检测55例RA患者,24例系统性性红斑狼疮(SLE)患者,20例骨关节炎(OA)和32名正常对照者。【结果】55例RA患者中AKA、APF、抗CCP和RF的阳性率分别为38.1%、72.7%、63.6%、67.2%,而24例SLE患者其阳性率分别为0%、0%、4.1%、35.3%,20例OA患者有一例RF阳性,其他指标均为阴性,32名正常对照无一例阳性。【结论】AKA、APF、抗CCP均是特异性诊断指标,但三者与RF可相互补充,选择适当的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该院门诊及住院RA患者146例,其他非RA患者110例(其中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8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64例),同期体检健康者5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ECLI)法和速率散射比浊分别检测其血清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分析抗CCP抗体与RF单项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抗CCP抗体诊断R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1%、98.20%、97.39%、82.59%,RF诊断R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69%、84.02%、77.50%、72.96%;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测值分别为57.53%、98.20%、96.55%、85.03%。结论采用ECLI法单独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临床对RA的诊断要求,而联合RF只能提高RF对RA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抗CCP抗体的诊断效能无明显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抗体、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A1酸性糖蛋白(AAG)和红细胞沉降率(ESR)五个检测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 RA 患者(RA 组)、110例非 RA 患者(非 RA 疾病组)和40例健康体检合格者(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抗 CCP 抗体浓度,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RF、hs-CRP 和 AAG 的浓度,用 Vesmatic 30全自动动态血沉仪检测 ESR。结果RA 组抗 CCP 与 RF 血清水平明显高于非 RA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A 组和非 RA 疾病组 hs-CRP、AAG、ESR 血清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 CCP 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86.6%,95.3%),五项检测指标联合检测特异度最高,达到99.1%,阳性预测值达到97.5%,平行试验灵敏度显著提高到93.3%,阴性预测值为94.2%。结论抗 CCP 抗体在 RA 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利于 RA 的早期诊断;五项检测指标系列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对 RA 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抗MCV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0例RA患者、50例其他非RA关节炎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抗MCV抗体,并同时检测类风湿因子-IgM(IgM—RF),计算2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RA组抗MCV抗体阳性率为88%,非RA关节炎组抗MCV抗体阳性率为8%,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RA组抗MCV抗体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91.0%、90.7%、88.7%;IgM—RF则为74.9%、79.0%、77.9%、75.2%。结论抗MCV抗体诊断RA的灵敏度、特异性高于IgM—RF,可作为诊断RA的血清学指标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5~9月RA和非RA患者202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RF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抗CCP抗体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0%、80.6%、82.5%、75.8%;RF为:89.9%、52.7%、69.0%、81.7%;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后作并联及串联统计,上述指标并联分别是:93.6%、51.6%、69.4%、87.3%;串联:74.3%、81.7%、82.7%、73.1%。RA组内灵敏度两两比较结果是:RF及联合抗CCP+RF并联统计与单项抗CC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RF串联统计则与R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和RF的阳性结果均值中,RA组和非RA组的差值较大。结论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比单项检测更能为临床对RA的诊断提供丰富的信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抗CCP抗体灵敏度低而造成的漏诊,以及RF特异性低而造成的误诊,为临床早期正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抗角蛋白(antikeratin antibody,AKA)抗体与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s,CCP)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0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40例非RA患者和40例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CCP抗体,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AKA抗体,并作比较。结果RA患者抗CCP抗体、抗AKA抗体、RF阳性率分别为82.5%、67.5%、90%,敏感性分别为82.5%、67.5%、90%,特异性分别为97.2%、95%、80%;非RA患者抗CCP抗体、AKA、RF的阳性率为分别2.5%、5%、32.5%;正常对照组1例抗CCP抗体弱阳性,2例AKA低滴度阳性。结论抗CCP抗体及AKA均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诊断指标,但抗CCP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AKA,联合检测抗CCP抗体、AKA、RF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 )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RA组180例、健康对照组59例的抗CCP抗体、RF血清水平,分析其在RA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 RA组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组,两种比较间有显著差异(P<0.05),抗CCP抗体用于诊断RA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RF ,抗CCP抗体用于诊断RA的AUC为0.877(CI:81.7%~93.8%),敏感度为77.2%,特异度为91.6%。结论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诊断RA的理想血清学指标,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11.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抗-CC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定量检测,RF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83例RA患者抗-CCP阳性52例,阳性率62.7%,RF阳性59例,阳性率71.7%,126例非RA患者抗-CCP阳性2例,阳性率1.6%,RF阳性23例,阳性率18.3%,抗-CCP对RA诊断的灵敏度为60.8%,特异性为93.7%;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为69.2%,特异性为78.5%,二者联合检测时特异性达到99.7%。结论抗-CCP对RA的诊断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RF更具特异性,二者联合检测可极大地提高对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RA患者184例(RA组)、非RA患者76例(非RA组)、健康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CCP IgG型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RF,比较单项和两项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RA患者的抗CCP抗体和RF阳性率分别为77.7%和76.09%;串联方式的特异性高(96.22%),但敏感度(60.32%)减低;并联方式的敏感度(93.48%)明显提高,但特异性(39.67%)较低。结论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可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26例病程〈2年的RA患者、135例非RA患者、11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抗CCP抗体的定量检测,并与类风湿因子(RF)相比较。结果抗CCP抗体在RA组的阳性率为63.5%,明显高于非RA患者组(2.2%)和健康对照组(0.0%),抗CCP抗体的特异性(97.8%)显著高于RF(83.7%),假阳性率(2.2%)显著低于RF(16.3%)(P均〈0.001);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高于抗CCP抗体阴性的RA患者。对抗CCP抗体阳性而RF阴性的RA患者追踪观察表明,半年后其中42.9%的患者RF转为阳性。结论抗CCP抗体对早期RA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具有反映RA病情是否活动和帮助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由于血清抗CCP抗体可以较RF先出现,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单独或联合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IgA和IgM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95例RA患者和195例对照者血清中的AKA、抗CCP抗体、IgA-RF和IgM-RF,AK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抗-CCP抗体、IgA-RF和IgM-R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分析上述抗体在RA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抗-CCP抗体联合IgA-RF或(和)IgM-RF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抗-CCP抗体、IgA-RF和IgM-RF3项联合检测特异性最高。抗-CCP抗体+IgA-RF的阳性预测值(87.59%)要明显高于抗CCP抗体+IgM-RF(78.49%)。结论抗CCP抗体与IgA/IgM-RF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RA的诊断效能,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中RF和抗CCP抗体浓度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RA病患者117例、非RA患者86例、健康对照91例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血清中RF和抗CCP抗体浓度。结果 RA组血清RF和抗CCP抗体浓度分别为58.81±21.76U/ml和22.47±10.55U/ml,阳性率分别为78.9%和73.5%,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RF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85和0.962,分别低于和高于CCP抗体指标(0.870和0.928);当使用RF/抗CCP抗体2个指标联合检测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0.947和0.911,敏感性有较大提高。结论血清中RF和抗CCP抗体浓度测定可用于RA疾病的临床诊断,但将RF与抗CCP抗体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3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30例健康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采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等指标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效能。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及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阳性率均高于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0.05);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可将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提高至91.76%。结论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可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以及与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抗CCP抗体和VEGF,采用速率散射光比浊法检测RF水平,并分析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实验组为48例RA患者,对照组为32名健康人。结果抗CCP抗体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100.0%、85.4%、100.0%、82.1%;VEGF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56.3%、97.9%、77.0%、94.7%;RF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100.0%、89.6%、100.0%、86.5%。三者之间两两具有相关性,尤以VEGF和抗CCP抗体相关性为好。结论抗CCP抗体和VEGF在RA诊断中具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抗CCP抗体特异性与RF相同并优于VEGF,VEGF敏感性最高,而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试验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致畸性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实验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对RA的诊断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抗-CCP,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检测RF。结果 380例RA患者抗-CCP和RF阳性率分别为63.4%、68.2%;152例非RA患者抗-CCP和RF阳性率2.0%、15.1%;抗-CCP和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3.4%、68.9%,特异性分别为98%、84.9%,二者联合时特异性达到97.4%。结论抗-CCP在RA诊断中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二者联合能极大地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