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胫骨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疾病,但由于胫腓骨下段骨折血液供应特殊,胫前皮肤软组织薄弱,以及原发软组织、骨膜、骨皮质损伤,使之治疗较困难,我院于1999年1月~2007年5月共收治28名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经多功能外支架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使用有限内固定(钢丝、螺丝钉、克氏针)结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胫骨,同时钢板、克氏针、钢丝固定腓骨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结果本组42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伤口愈合情况:25例I期甲级愈合;15例皮肤发黑、坏死,经换药,皮瓣转移愈合;2例感染,经换药引流、分泌物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皮瓣转移及植皮后愈合,无一例骨髓炎。骨折愈合情况:40例于骨折术后13~32周愈合,平均18周;2例骨缺损致骨不连在伤口愈合后3个月行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另螺钉松动1例,松动伴钉道感染1例,经用酒精点滴钉孔痊愈,无血管、神经损伤。除1例踝关节僵直外,其余41例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复位好,固定可靠,是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严重的胫腓骨骨折,多因高能量暴力 (如交通事故、机器意外伤等 )造成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且伴有软组织严重挫伤,污染。骨不连、骨延迟愈合发生率高,采用骨折内固定治疗,容易发生感染甚至骨髓炎,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我院自 2000—2004年采用腓骨内固定加开窗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11例,通过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本组 11例均为软组织损伤的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男 7例,女 4例,年龄 16 ~65岁,平均 36. 5岁。交通事故伤 6例,机器碾压伤 3例,重物砸伤 2例。骨折位置:上段 2例,中段 3例;下段…  相似文献   

4.
外固定支架应用于四肢长管骨骨年近十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自 1994年以来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 ,经临床应用 118例 ,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就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和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94~ 2 0 0 1年共完成对 118例骨折病人的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 ,男 76例 ,女 4 2例 ,年龄分布 :2 0岁以下 11例 ,2 1~ 4 0岁 4 3例 ,4 1~ 6 1岁 2 5例 ,6 0岁以上 39例。骨折部位 :肱骨干 14例 ,股骨颈 17例 ,股骨干 36例 ,胫腓骨 5 1例。骨折性质 :新鲜骨折 10 3例 ,陈旧性骨折 15例 ,闭合性骨折 6 0例 ,开放性骨折 5 8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08~2012—10收治的,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80例,术中可根据骨折复位情况行有限内固定,术后指导患者积极患肢功能锻炼,一周左右持拐不负重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80例患者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4~13个月,平均7.5个月,术后疗效:优58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2.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创伤小、复位好、固定可靠,可实现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胫腓骨多段骨折,用一般内固定治疗,难以达到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功能恢复好的目的。我院自1995年2月-2003年6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常会畸形愈合、关节强直。因骨折块呈严重粉碎性、骨缺损、皮肤损伤等使手术治疗十分困难。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1年3月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常见,临床上往往处理困难,部分患者合并有开放性创口,甚至有感染、缺损,尤其是胫腓骨下段,软组织覆盖少、血供差,切开复位内固定很容易因感染和骨缺损导致骨不连。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12月,行三维半环架外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2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7年应用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制造的FL系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24例,在护理患者时,除做好防止外固定支架变形,预防针眼感染等常规护理外,还重点加强术后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19例,女5例,年龄19~43岁,平均32岁。闭合性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8例,其中骨折后骨不连4例。经外固定治疗后,骨折愈合率达100%,无骨折畸形愈合,外固定器拆除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0个月。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94~1998年共收治12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病人,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女性4例,男性8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42岁,其中2例枪弹伤,其余均为车祸伤。车祸伤中2例伴头外伤和休克,此2例行跟骨牵引,生命体征平稳后于入院后3~5d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其余病员均当即行此外固定支架治疗。 方法和结果 在腰麻或静脉复合麻醉下,先行手法复位,复位良好后,打入4根固定针(上下各2根),在X线电视下进一步调整外固定支架,  相似文献   

11.
伴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性多段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10月~1997年10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加腓肠肌皮瓣转位治疗伴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作者单位:266071青岛,解放军第四O一医院外二科多段粉碎骨折15例,经6~24个月随访,疗效满意。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2...  相似文献   

12.
冯明光  杨海涛  邢斐  江旭未 《武警医学》2012,23(10):909-911
胫腓骨干骨折是长管状骨最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其致伤原因多为高能量损伤,大多为粉碎性骨折,且常合并软组织损伤。由于胫腓骨干解剖部位的特殊性,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血运破坏,以及外固定支架固定不确切性导致术后并发症多发[2,3],逐渐被微创接骨板技术方法取代,然而,后者对于闭合复位技巧和手术经验的要求限制了其临床推广,且术后骨折复位不良常见。  相似文献   

13.
Hoffmann支架外固定治疗股骨干下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能早期负重,不需二次切开取内固定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1992~1997年对24例股骨干下段骨折行X线透视下骨折手法复位,Hoffmann支架外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4例,男16例,女瞩例,年龄21~65岁,平均38岁,其中横形骨折12例.斜形骨折4例,螺旋形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2例。采用改良Hoffmann外固定器由连结杆,Schanz螺钉和带有圆盘转动锁紧机构的夹具组成[1],带有影像增强系统5…  相似文献   

14.
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多功能外固定架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及方法 ,分析 1 7例此类骨折的治疗结果 ,阐述有限内固定加单边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自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问事以来,国内外陆续将外固定支架运用于临床骨科,并取得很好的疗效,我院于1995年将此技术用于临床骨科,疗效显著,本文就我院开展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78例四肢骨骨折病人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殷磊  周建中  胡玉华 《武警医学》2010,21(7):637-639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伤情重,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外固定支架由于操作简单,治疗过程中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001-01至2009—08,笔者应用外固定架配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12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胫腓骨中上段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病,由于胫前骨质位置表浅,周围可覆盖的软组织少,行切开复位胫骨内侧、外侧钢板内固定术后,术后近期常出现皮肤坏死、钢板外露、伤口感染、骨髓炎发生,远期发生骨不连,膝关节功能活动障碍。我院自2003年q007年采用胫骨内侧解剖板内固定+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治疗胫腓骨中上段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T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卫东  聂长根 《人民军医》1998,41(12):700-701
我院1993~1996年应用多功能单侧T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8例,女8例;年龄20~72岁,平均39岁。开放损伤4例,闭合损伤22例(其中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及脏器损伤7例)。车祸伤13例,跌伤8例,枪伤2例,其他伤3例。骨折类型:横形2例,斜形4例,粉碎性20例。本组4例开放损伤均急诊行伤口清创,骨折用T形外固定支架固定;闭合骨折中除2例陈旧骨折外,均于1周内手术治疗。1.2 治疗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位,上空气止血带。取患侧大腿下段前外侧切口,长度以能较好显露骨折为宜,自股外侧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动态外固定和静态外固定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日期随机分为动态外固定组(46例),即外固定支架固定3周后对球面关节进行部分解锁、允许腕关节活动;静态外固定组(32例),为外固定支架球面关节一直锁定、腕关节固定。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天内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部分患者加植骨及克氏针固定;外固定架固定6~8周,骨折愈合后拆除。术后6个月采用Dienst评定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较高的优良率,动态固定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30%,显著优于静态固定组患者(P〈0.05)。结论动态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功能锻炼早及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 1 997年 2月— 2 0 0 0年 1 2月 ,用T形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骨下 1 / 3骨折 4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 ,男 34例 ,女 8例。年龄 2 1~6 5岁。左侧 1 3例 ,右侧 2 9例 ,其中 3人为双侧骨折。闭合性骨折 2 4例 ,开放性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