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李志春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231-232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科入住的80例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联合无水乙醇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愈40例,显效26例,有效14例,有效率为100%;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为(70.4±14.5)分,治疗后为(35.5±9.0)分,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联合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 PP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住院行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均取得成功,经置管引流10~90 d,平均60 d,所有患者全部临床治愈。穿刺置管引流期间均未出现气胸、胃瘘、肠瘘、胆瘘、胰瘘、腹腔感染、脾脏损伤、腹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2月,平均6月,均未发现胰腺假性囊肿复发的患者。结论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操作简单、实用,创伤小,可重复操作,临床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胆汁性囊性病变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肝脏胆汁性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者术前行cT及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胆管囊肿(Caroli病),3例肝外伤术后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示囊肿与胆管相通,6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孤立性肝囊肿,行囊肿穿刺或腹腔镜开窗引流见囊液为胆汁样而确诊。经皮经肝囊肿穿刺置管引流3例,开腹囊肿切除5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1例,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结论肝脏胆汁性囊性病变与其他孤立性肝囊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肝脏胆汁性囊性病变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经皮经肝囊肿穿刺引流,开腹囊肿切除,囊肿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等。临床上应提高对肝脏胆汁性囊性病变的认识,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6例B超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硬化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行经皮囊肿穿刺置管引流,并注射无水乙醇多次硬化,回访1年,总结其临床特性及诊疗、预后情况。结果 3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腹痛,予以止痛治疗后2例48h内症状消失,1例患者腹痛难忍,要求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B超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硬化临床疗效好,痛苦少,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多次灭能术治疗肝囊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广洲  张晓静 《河北医药》2010,32(14):1888-1889
目的分析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多次灭能术治疗肝囊肿疗效,探讨安全简单的囊肿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肝囊肿(包括多囊肝)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入引流管行囊肿穿刺、引流、灭能术治疗,用无水乙醇对囊肿壁灭能2~3次。结果60例患者中囊肿消失痊愈56例,痊愈率93.3%,囊肿明显缩小(直径〈1/3)但仍残有囊腔3例,总有效率98.3%。复发1例,复发率1.7%。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多次灭能术治疗囊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术后并发感染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实施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术后,根据致病菌培养结果给予相应抗菌药物,并行经皮穿刺置管,采用添加抗生素的生理盐水持续灌注冲洗囊腔。结果患者体温下降,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化验检查结果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术后并发感染可以采用抗菌药物及局部冲洗治疗,其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B超导向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加硬化剂治疗巨大肾囊肿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导向经皮肾囊肿穿刺置管引流加反复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巨大。肾囊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B超导引下,经皮。肾囊肿穿刺置管引流加反复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巨大肾囊肿60例。结果:患者自觉症状1~3周内缓解。1个月后囊肿消失28例,3个月后囊肿消失52例,余12例囊肿缩小80%左右,1年后只有3例残留囊肿,直径〈2cm,患者术后6、12个月复查IVP或CT,患。肾功能均正常,未见其实质萎缩及集合系统形态的改变。结论:B超导向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加反复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巨大肾囊肿,疗效确切,能有效地消除肾囊肿的复发,尽可能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0年5月~2005年6月采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37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穿刺成功率达100%,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症状及体征于术后24~72小时明显改善,平均引流9天,平均住院13.6天。结论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效果显著、简便、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肝脓肿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进行肝脓肿部位手术切开置管引流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全部治愈,总有效率达100.0%,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7.84±2.10)d。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中2例患者切口感染,5例患者腔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平均住院时间(18.99±6.10)d;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与手术切开置管引流相比,操作精准简单、创伤小、安全、副作用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基于胰腺假性囊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和结果。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4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胰腺假性囊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和成效。结果通过科学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措施,本组34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达到100%,其中32例患者临床治愈;置管时间平均为(41.5±8.4)d;置管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案例。结论基于胰腺假性囊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能够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263例患者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结果 33例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囊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230例患者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210例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9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诊断明确的肝囊肿,进行CT引导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2~60个月,无一例患者临床征状复发,总有效率 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肝囊肿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对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和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治疗,对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对术后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随访与记录。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7.4±18.3)min,平均拔除引流管时间(7.8±2.3)d,平均住院时间(13.5±7.7)d,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观察后并未发现患者出现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迅速,效果显著,患者恢复迅速,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的肝脓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手术中实时B超向导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的有效性。方法将113例需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术的颅脑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56例)由经验丰富的颅脑外科主刀医师依照术前头颅CT使用盲穿法行侧脑室置管引流;B组患者(57例)则在术中行实时B超检查,并根据实时影像引导手术,指导侧脑室置管引流手术决策。计算两组患者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引流管位置以评价实时B超向导的有效性。结果113例患者均在术中成功行侧脑室置管引流,A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18.7±4.8)分钟,B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14.1±3.8)分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超引导下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盲法穿刺,术后CT证实B超引导下置管位置不佳发生率显著低于盲法穿刺(P〈0.05)。结论在颅脑手术中应用实时B超导向指导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具有定位准确、实时性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创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囊肿的硬化治疗及进一步提高肝囊肿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组57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囊肿,对于直径<10 cm的用穿刺针直接抽出囊液,直径>10 cm置入引流管引流,然后注入适量无水酒精硬化治疗,术后随访0.5~1年,观察疗效。结果肝囊肿穿刺准确率100%,穿刺囊肿63个,穿刺次数64次,其中16个囊肿置管引流。本组有效率96.5%,其中25例囊肿消失,28例明显缩小,2例轻度缩小,2例治疗失败,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囊肿硬化治疗,定位准确、安全、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吴鸣  马保金 《上海医药》2012,33(12):25-2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在高危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65例高危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患者(APACHE≥12),在超声引导下经肝组织穿刺入胆囊腔后引流,2-3月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65例患者均成功行经皮肝胆囊抽吸术,1例导管滑脱出现轻度胆漏,其余均引流通畅症状缓解,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TGBD结合LC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把急诊胆囊手术变成择期胆囊手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85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其中胆管Ca37例、胆总管结石23例、胆囊Ca6例、胰头Ca15例、壶腹周围Ca4例。结果 85例患者中83例成功穿刺引流,穿刺成功率为97.65%(83/85),其中经肝左叶胆管置管66例,经肝右叶胆管置管19例,2例穿刺失败,是因肝内胆管内径较细,穿刺针与预置胆管之间角度过大而无法成功置入。术后3~6d83例患者黄疸均减退,症状减轻,出院时血清总胆红素和肝内胆管内径均较术前降低,术后并发症除有2例胆管感染外,其余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术治疗梗阻性黄疸具有操作简便、直观,风险小、疗效高等优点,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是作为梗阻性黄疸术前减压准备及恶性梗阻黄疸姑息治疗的首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在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术后临床症状、腹部体征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置管后24h内93.75%(15/16)的病例临床症状及腹部体征即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全组病例均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及继发腹腔感染。结论重症胰腺炎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安全、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白介素Ⅱ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白介素Ⅱ(IL-2)联合顺铂(PDD)胸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胸水,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32例)胸腔内注入白介素Ⅱ+顺铂,B组(20例)胸腔内单用顺铂。白介素Ⅱ每次注入200~300万单位,顺铂每次注入80~100mg,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周。结果:A组有效率84.4%[CR8例(25.0%)+PR19例(59.4%)],B组有效率65%[CR3例(15.0%)+PR10例(50.0%)]。治疗后所有患者的KPS评分为60~90分,平均提高10分以上,PR以上的患者,胸水性状均有改善。结论:白介素Ⅱ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优于单用顺铂,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且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创伤轻微,避免胸膜多房性包裹黏连及气胸等并发症,该方法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0.
毛桂康  陈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87-188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每天腰穿术放脑脊液治疗;治疗组32例进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评分(GCS)、治疗中的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每日脑脊液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头痛持续时间、脑脊液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62.5%高于对照组的46.4%(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SAH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腰穿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