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在鼻前庭囊肿治疗中的可行性、手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观察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随访及治疗效果等。结果3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鼻前庭囊肿完整切除,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无上唇麻木肿胀,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无前鼻孔狭窄等。结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临床疗效确切,无复发,操作简便,创伤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的疗效。方法2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于鼻内镜下经鼻前庭径路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如囊肿范围不超出鼻前庭,则开放囊腔保留囊肿底壁;如囊肿范围超出鼻前庭,则彻底去除囊壁上皮以消除囊腔。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囊肿均无复发,无明显鼻前庭瘢痕及前鼻孔狭窄等后遗症。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适应症广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鼻前庭囊肿为鼻科常见病,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的手术方式有传统的经唇龈沟径路囊肿切除、鼻侧切开径路囊肿切除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等。近年来我科对3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鼻前庭囊肿临床较常见,传统手术方式创伤较大,本研究探讨不同鼻前庭囊肿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取6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其中20例行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20例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完整剥离术,20例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评估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种内镜下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患者术后并发症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疗效跟传统手术一致,无一例复发。结论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效果跟传统手术方式无差异,但创伤小、并发症少更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鼻内镜等离子辅助下鼻前庭囊肿切除与传统齿龈切口切除鼻前庭囊肿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15年03月-2019年01月在本院就诊9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其中45例患者行鼻内镜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等离子组),45例患者行传统齿龈切口切除鼻前庭囊肿(齿龈组),(两种手术均经同一医生在相同条件下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采用疼痛VAS评分),术后感染复发等情况。结果等离子组较齿龈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辅助治疗鼻前庭囊肿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有效术式,且优于传统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离子刀切除鼻前庭囊肿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在舞窦内窥镜系统30°镜指引下在鼻腔内行一约0.8cm大小竖型切口,将鼻前庭囊肿顶壁切开,通过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刀头EIC5872,在直视下沿鼻前庭囊肿的内、外、前、后、顶、底六壁周围逐步消融囊壁,术后明胶海绵两片术腔填塞。结果 18例均获治愈.无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均未见囊肿复发和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离子刀切除鼻前庭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有手术精确、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病人痛苦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患者分为3组,A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刮匙行腺样体切除术,B组采用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C组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系统对腺样体行低温射频消融切除术。比较上述3组患儿术中出血量与疼痛评分。结果3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B、C两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患者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术较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及电动切割器腺样体切除术损伤小、出血少、预后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鼻前庭囊肿是指发生在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骨面上的一种囊性肿块,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好发于30-50岁女性,其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我科2008-07-2013-01共收治57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采用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或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现对其疗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唇龈沟切口进路切除[1]鼻前庭囊肿,术后有面部麻木不适等并发症;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2]虽简单,但术中对鼻前庭皮肤切除较多,术后有并发鼻前庭狭窄风险。我科采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剜除术,对鼻前庭皮肤最大限度保留,而且术后不易复发。本科2008年3月~2013年3月采用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8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别通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和鼻动力切割进行腺样体切除,观察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疗效,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共75例,其中30例行鼻动力切割腺样体切除术,45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统计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半年疗效(儿童OSAHS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OSA-18))评估有无差异。结果鼻动力切割组与等离子消融组比较,两者切除腺样体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鼻动力切割组出血量明显多于等离子消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手术方式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都有治疗效果。结论两种术式术后都能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腺样体切除术较鼻动力切割手术出血明显减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经鼻内镜鼻前庭囊肿去顶+低温等离子囊壁消隔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84例鼻前庭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2例。A组采取内镜监视下低温等离子术,B组采取传统齿龈沟径路行囊肿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12、24、48 h时的疼痛VAS评分,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期间并发症与复发情况。 结果 A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与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21.02±5.98)min、(13.55±4.01)mL、(3.52±1.02)d,B组分别为(38.96±8.24)min、(51.88±9.30)mL、(5.97±2.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12、24、48 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B组(P均<0.05)。A组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低于B组的19.05%(P<0.05)。两组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8%和7.14%,复发率分别为0和4.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经鼻内镜鼻前庭囊肿去顶+低温等离子囊壁消隔术具有鼻内镜及低温等离子的双重优势,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效果优于经齿龈沟径路囊肿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妊娠期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北京市仁和医院诊治的5例鼻腔妊娠期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鼻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鼻腔妊娠期血管瘤,术中出血1~100 ml,平均出血20 ml,术后观察疗效。结果5例均治愈,术后无出血及并发症,血管瘤均一次性切除,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鼻腔妊娠期血管瘤如果反复出血或出现并发症,宜尽早手术治疗。鼻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鼻腔妊娠期血管瘤,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及微创等优点,是治疗鼻腔妊娠期血管瘤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polyps,CRSwNP)手术后的主客观病情评估与年龄段、随诊时间的关系。方法对192例CRSwNP行鼻内镜手术:鼻窦开放,息肉切除,下鼻甲射频消融下鼻甲骨骨折外移术,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性切除术。将病例分为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3个阶段,术后(0.5、1、3、6、12个月)随诊,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随诊时间进行主观病情评估(VAS评分)及客观检查及评分(Lund Kennedy内镜评分)。采用统计学分析不同年龄段同一随诊时间和同一年龄段不同随诊时间在术后的主客观病情评估的差异。结果不同年龄段的鼻塞、鼻漏的VAS评分在不同时间(术后3、6、12个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面部胀痛感(术后1、3个月)各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nd Kennedy内镜评分在术后0.5、1个月青少年组与其他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复查鼻内镜下水肿、囊泡、分泌物等比年长组要明显。结论术前应着重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主观症状、术前检查进行评价,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婴儿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经鼻入路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4例婴儿双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术后未放置扩张管,给予抗感染、雾化吸入及生理性海水清洁鼻腔,随访24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4例均获满意疗效,鼻内镜检查后鼻孔均通畅,鼻腔通气良好,未发生再闭锁及肉芽增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经鼻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婴儿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未发生再闭锁,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黏膜上皮化规律。方法:对2008-07-2012-07期间接受鼻内镜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的104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在鼻内镜下观察其黏膜恢复情况。结果:Ⅰ~Ⅲ级的黏膜恢复情况呈递减趋势,经组间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平均上皮化时间为2.7个月。各级之间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大部分患者在2.9个月完成上皮化。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安全、有效,术后复查至少3个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并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对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腺样体肥大并鼻窦炎患儿9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术切除法,观察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鼻内镜下评分下降幅值,采用糖精试验测定手术前后鼻腔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鼻内镜下评分下降幅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对照组患者手术后MT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MT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后MT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腺体肥大并鼻窦炎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且对患者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影响不明显,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