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永兴 《抗感染药学》2019,16(4):677-679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VSD)疗法辅助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冲洗创口对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66例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VSD疗法辅助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冲洗创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与疗效相关指标即瘢痕长度、换药次数和引流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为69.70%(P<0.05),瘢痕长度、换药次数和引流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VSD疗法辅助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冲洗创口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其创口的愈合,且减少了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我院6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腹部手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两组经治疗后对其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部感染少(9.68%)、住院时间短(12.46±3.20)d、护理满意度高(9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综合护理具有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应用于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价值。方法:将2009年8月—2014年9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患者172例以自愿方式分组,观察组86例实施针刺疗法,对照组86例行常规术后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75.58%,明显较观察组(94.1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术后实施针刺疗法,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洗法结合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术后采用外洗疗法,对照组33例术后不采用冲洗措施。结果观察组34例,总有效率94.18%,平均创口愈合时间(27±2.3)d;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平均创口愈合时间(43±4.5)d。两组比较在总有效率、平均创口愈合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手术相比,手术后冲洗疗法具有治愈率高、痛苦小、疗程短、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6,(5):1053-1055
目的:评价奥硝唑与替硝唑对盆腔感染患者抗厌氧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厌氧菌引起的盆腔感染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8 d后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为79.07%(χ2=5.286,P<0.05),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t=9.901,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为20.94%(P<0.05)。结论:奥硝唑用于治疗厌氧菌引起的盆腔感染患者抗厌氧菌的疗效优于替硝唑。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8):1615-1617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五味消毒饮加减方对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早期抗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12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与常规负压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1周、2周后术后创口感染部位分泌物的细菌清除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为83.33%(P<0.05);治疗1周、2周后术后创口感染部位分泌物的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五味消毒饮加减方联用治疗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早期抗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术后创口感染部位细菌的清除。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7,(7):1362-1363
目的:比较奥硝唑和替硝唑对妇产科患者抗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诊治的厌氧菌感染妇产科患者80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硝唑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安全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为85.00%(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采用奥硝唑治疗妇产科患者抗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替硝唑,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9,(1):144-146
目的:评价氨溴索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患者96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与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肺部病灶吸收率和痰液病原菌转阴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为79.17%(P<0.05),肺部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痰液病原菌转阴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氨溴索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肺结核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提高了其肺部病灶吸收率,且加快了痰液病原菌转阴。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6,(1):205-207
目的:评价妇炎康复片与替硝唑联用对更年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更年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0.1%~0.5%醋酸液冲洗阴部;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替硝唑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妇炎康复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阴道健康评分值以及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阴道健康评分值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炎康复片与替硝唑联用治疗更年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减少了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关于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选2012年10月~2015年12月在某院进行就诊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7,(7):1429-1431
目的:评价康复新液湿敷与红外线理疗联合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86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液冲洗创面,继以无菌纱布固定的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湿敷与红外线理疗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后创面肉芽评分值、创面缩小率和创面疼痛评分值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肉芽评分值、创面缩小率和创面疼痛评分值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湿敷与红外线理疗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创口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7,(2):458-459
目的:评价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乳腺和甲状腺术后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和甲状腺术后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未给予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用药,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和切口愈合情况,以及住院期间药费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住院期间药费、住院费用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可有效地降低乳腺和甲状腺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切口甲级愈合率,二者的治疗未影响患者住院期间期间的药费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抗感染药学》2016,(5):1190-1192
目的:评价青霉素钠与益气养阴汤联用对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82例作为研究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青霉素钠抗胆道感染等综合措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汤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患者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为82.9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如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配合青霉素钠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感染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术前联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术前未使用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预防伤口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均给予预防用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联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伤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临床治疗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率、切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前给予抗菌药物预防伤口感染治疗,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7,(2):446-448
目的:评价小剂量干扰素-α2a外用液对口腔黏膜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黏膜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者96例,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干扰素-α2a外用液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症状复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为81.25%(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为20.83%(P<0.05),口腔疼痛、红肿、溃疡等症状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干扰素-α2a外用液对口腔黏膜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能促使患者的口腔症状快速消失。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药学》2017,(1):210-211
目的:评价热淋清颗粒与诺氟沙星联用对产妇术后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妇科产妇手术后泌尿道感染患者98例,按照住院顺序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诺氟沙星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淋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细菌学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为83.67%(P<0.05),细菌学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为71.43%(P<0.05)。结论:热淋清颗粒与诺氟沙星联用治疗产妇手术后泌尿道感染患者,细菌学清除率较高并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7,(3):710-712
目的:评价碘伏湿敷与0.1%苯扎溴铵液常规消毒预防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98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后,用0.7%碘伏液浸泡的无菌棉球行常规消毒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1%苯扎溴铵液常规消毒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0.52%低于对照组为42.85%(P<0.05),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0.72±1.08)d低于对照组为(23.28±2.01)d(P<0.05)。结论:采用碘伏液湿敷与0.1%苯扎溴铵液常规消毒方法预防骨科患者术后感染,降低了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减轻了患者痛苦,安全性高、可作为预防伤口感染换药处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7,(4):889-891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呼吸科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呼吸道感染症状复常时间、住院总时间和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道感染症状复常时间和住院总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为70.45%(P<0.05),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为70.45%(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腹部手术后病发胃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胃功能恢复时间为(15.85±3.16)d;对照组胃功能恢复时间为(24.34±2.19)d。两组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87.23%,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显效率为74.47%,总有效率为80.85%。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瘫临床各项指标情况,改善胃瘫症状,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生长抑素对于预防术后早期肠梗阻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对比分析两组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20.78%低于对照组的43.84%,P<0.05;观察组肠梗阻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75.0%,观察组在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恶心消失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有助于预防早期肠梗阻,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