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7):I0001-I0001
侗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千百年来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防病治病经验的智慧结晶。改革开放以来,侗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成效显著,侗医药学术交流活动日趋活跃,特别是《侗族医药》、《侗族医药探秘》、《侗族药物方剂学》、《侗族常用药物图鉴》、《侗药大观》等一大批著作付梓刊行,数百篇侗医药专业论文在全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侗族及其医药发展情况、侗族医药对疾病的认识、侗药研究、侗医医方与疗法初探等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对湖南侗族医药发掘、整理、研究的结果,对进一步研究侗族医药,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侗族人民在长期对抗疾病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保健文化,积累了大量医药保健经验,构成了中国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侗族医药保健理论、侗族文化与医药保健、侗族习俗与医药保健、侗族医药保健技术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为传承优秀传统医药保健文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蕴藏有许多丰富的医药文化遗产。侗族医药学在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形式独具一格,别开生面。侗医先民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而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的预防医学经验;为侗族医药学体系的创立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侗族人民的生存繁衍和健康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历史原因,侗族没有本民族独立文字,不能树旗传书,使许多宝贵的侗族传统文化及医药卫生等遗产没有很好地集纳成书留芳后人。为使千百年来  相似文献   

5.
我随父母亲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行医10余年,用侗族医技针挑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疗效奇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侗族是贵州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侗族遍布全省各地,外省的湖南、广西也有分布。侗族医药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悠久历史。侗族人民勤劳勇敢,几千年来,在不断的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通过临床实践,研究发明和创造了以植物为主的包括动物药与矿物药的单方或配伍。开辟了侗族医药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民间验方。1、侗医侗药的常用治病方法1.1 用罐煎药内服外洗,捣烂、口嚼、外擦或外敷,煮鸡蛋吃,打蛔虫、煮猪脚、煮雌鸡配药吃、泡纯米酒内服、将药泡醋外擦、把药捣烂用母子灰加温外敷等。1.2 侗医拔火罐的工具种类:侗族在民间常用的拔罐疗法有火罐、拉杆气罐、水煮药罐 3 种。牛角、陶瓷杯、玻璃杯、苦竹、楠竹、董竹、桃竹为拔罐工具。1.3 侗医常用的放血工具:动物用象牙骨刺,箭野猪毛刺,虎牙骨刺,大铜鱼刺。植物用皂角剌、牛王刺、鸡肝刺、柑桔刺。自制的陶瓷针、玻璃针。不锈钢针、绣花针、缝衣针、现代制的三棱针。1.4 侗医常用的刺疗针:钢针、铜针、金针、银针、五星针、七星针、自己研究的梅花九星火针等。1.5 侗医常用穴位灸法:灯火穴泡治法、艾条穴位灸法、杯装母子灰布盖喷酒穴位敷热疗法、银针穴剌电灸疗法、穴位放血拔...  相似文献   

7.
侗族人民历史悠久,文化医药也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侗族人民为了生存繁衍以及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多种原因,解放前侗族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而不能树旗立说,因而有许多宝贵的、散在于侗族民间的具有本民族医药特色的诊疗方法没有系统化、规范化。因此,我们将搜集到有关侗族医学诊断方法的资料整理成文,以供研究侗族医学的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17日,我将《中国侗族医药》书稿,从头至尾拜读了一遍,真是感慨万千。《中国侗族医药》一书,是侗族医药的一部巨著。在我所读过的侗族古籍医药书中,或是新中国成立后,侗族学者和外族学者所著的侗族医药书中,《中国侗族医药》这部巨著章节最多、部头最大、文字最多,计10章52节1412页100余万字。是一本空前的侗族医药巨著  相似文献   

9.
侗族人民在同疾病的长期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创建了许多可贵而独特的医疗方法。贵州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堪称药物资源的宝库,如升麻、天麻、血三七、贝母、红藤、云雾藤、桑寄生、花椒、杜仲等2000多种名贵药材。从这些丰富的药物资源中研发新药新方,具有积极的意义。用升麻治病历史悠久,侗族人民在长期的治疗实践中发现升麻对解毒和伤寒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侗医药验方是侗族人民千百年来赖以抗衡疾病、强身健体而逐渐积累起来的济世良方。这种独具特色的侗族医药经验方、家传秘方,经过日积月累,临床实践,反复验证,疗效较好,且无毒副作用,因而侗乡人民乐于接受,代代相传至今。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侗族医药与西医结合的方法对10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比单纯采用西医疗法疗效显著,且疗程明显缩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萧成纹先生编著的《侗族医药探秘》一书,我从头自尾看了两遍,这是一本很好的侗族医药专著,全书36.5万字,既是科学的总结,又独具山野泥土气息。通俗易懂。1、《侗族医药探秘》是一本富有科学价值的好书,该书对侗族医药发展简史、疾病的命名和分类、侗族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侗族民间单方、验方、偏方等都作了科学的总结,为侗族医药在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用翔实可靠的资料,大量临床实践数据,作出了充分的肯定。2、《侗族医药探秘》一书,富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作者侗乡行医 50 年,长期走访侗乡名老草医,搜集了侗医药临床实验报告 53 份,对 5647 个病例进行疗效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书中还挖掘、收集、整理了侗族民间有效单方 238 个;通过拜访民间中草医生,整理并系统刊载了对 210 种病症用 1692 种验方,其中有不少是侗乡名医的经验方和家传秘方,资料翔实、内容可靠、经济简便、实用、效佳。3、《侗族医药探秘》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书中介绍的侗族药物,许多富有特效,如果开发出来,制成产品,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这将是侗乡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如书中收载了通道...  相似文献   

13.
侗族医药是我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侗族人民群众长期以来与疾病斗争的宝贵经验,侗医药以其自己的独特的医药理论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其传统的治疗方法一直发挥自己的优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侗族人民的繁衍生息和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侗医药治疗肝病认为,人体肝脏的正常运化由气、火、风三者相生相克,  相似文献   

14.
侗族医药来源于生活医疗实践,方法简单,对生活中的常见病具有显著疗效。风湿骨病是发生在侗族人民中的常见病,侗医对于风湿骨病有独特的认识,并创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熏洗疗法。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的方法,对侗医特色熏浴法治疗风湿骨病及常用方药进行了研究,从侗医对风湿骨病的认识、侗医药治疗风湿骨病的常用方药、侗医熏洗疗法治疗风湿骨病的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开展侗医药资源普查,长期走访侗族民间医药人员,查阅了大量侗族医药古籍藏书,广泛收集侗族医药资料后,对神奇的侗族医药进行了科学分析,对其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阐述了侗族医学理论体系及其学术特点、侗医的诊疗技法及特点、侗医用药方式、侗医疗痰的独特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主要对侗族、怒族、傈僳族、水族等在四肢闭合性骨折中的民间疗法进行探讨,研究其特色之处。  相似文献   

17.
侗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侗族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她为侗族的繁衍昌盛和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由于受历史原因,民族文化、民族崇拜和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侗族医药有其局限性,甚至还有巫术的烙印,发展比较缓慢。我们应如何对侗族医药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和发扬侗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加快侗族医药学的发展进程,实现侗医药现代化。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祈抛砖引玉。1、侗族医药学的特点与现状 侗族医药学历史悠久,但侗族过去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医药文化都靠口传心授,或以古歌形式代代相传,有关医学的文字记载甚少。侗族医学相传起源于古代社会,经历史前医学、冲傩医学、经验医学及初级理论医学几个历史阶段。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侗族医学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天、地、气、水、人五位一体的思想,是侗医学术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体生理、病理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认为人是天、地、气、水四种物质组成的,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属性,并以此来解释生与死的转归。在治疗方法上,侗医药除用侗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方法十分丰富。如刮痧、钳痧、...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黔东南州著名侗族主任医师,百岁老人吴定元先生,是闻名湘、黔、桂三省区的侗医,尤其对小儿推拿技术,经验丰富,远近苗家、侗寨妇女怀抱婴幼儿求医者,人数众多,络绎不绝,手到病除,无不应验。在贵州剑河、三穗、天柱、镇远一带和湖南通道、广西三江等民族民间医生中受其指点,利用小儿推拿、灯火疗法为各族同胞治病者甚多,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9.
广西侗医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医药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侗族先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医药主要以口耳相传,或以山歌的形式得以流传。全国侗族人口214万,广西侗族人口就占有32万。为此笔者对广西侗族聚住地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医药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初步调查,亟待广西侗医药事业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苗族和侗族聚居于川、黔、湘、鄂、桂五省毗邻地带。由于自然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征,在长期与疾病斗争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医药。而苗族和侗族,无本民族文字,只有本民族语言,其民族医药则主要以经验医学口授身传流传于民间。他们对疾病的命名、分类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