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并与2018—2020年比较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管理、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1年底,全省16个市的143个区(市、县)使用信息系统。全省在册患者479 673例,报告患病率为4.76‰;患者规范管理率为95.63%;服药率为96.89%;规律服药率为87.77%;面访率为97.94%;体检率为79.64%。2018年至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范服药率和面访率均逐年增高。2019年至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体检率逐年升高。结论 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登记人数持续增长,患者管理、服药、体检水平有所提高,各地市应针对各地精神卫生服务不足之处出台政策,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海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情况,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精神卫生政策及精防机构开展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至12月全省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的在册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南省累计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5802例,检出率为3.96‰,管理率为87.03%,82.44%的患者属于18~59岁劳动力人口,文化程度初级及以下占81.25%,农民职业占45.24%,仅8.86%的患者属于非贫困家庭.在管患者中患者服药率为54.63%,规范服药率为41.82%.80.46%的患者为精神分裂症.结论 海南省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贫困人口和农民职业占大多数,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救助;海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检出率低、规范管理率低,应提高检出率、规范管理率.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大兴区2004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本地区精神障碍流行学特征及发病规律,寻找治疗措施和康复模式。方法对辖区在册人口≥15岁及居住在本地区1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进行调查。由精神科医生组成的调查人员6人分成2组。采用统一量表,以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第十版(ICD-10)为诊断依据。结果489275人中,≥15岁人口重性精神障碍患病率为8.14‰,≥60岁人口重性精神障碍为17.03‰。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最高。总患病率中情感性、器质性精神障碍高于1994年,酒精性精神障碍与药物依赖低于1994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现患病率中情感性、器质性和其他精神障碍高于1994年,精神分裂症、酒精性精神障碍与药物依赖低于1994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精神障碍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老年人精神卫生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患病人群庞大与收治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多数患者长期生活在社区,因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该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初级精神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2011—2021年北京市某社区新增与死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特征,为开展社区精神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1月,通过北京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获取某社区6类(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障碍、持久性妄想性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情况和建档情况。计算2011—2021年历年的患病率、死亡率、生命损失年(YLL)率。以截至2010-12-31的患者信息为基础数据,统计2011—2021年历年新增与死亡患者信息。结果 2011—2021年历年新增患者例数多于死亡患者例数,患病率从2012年开始逐年上升,至2021年达3.77‰。与基线时相比,2021年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处于在职状态者占比更高,≥60岁老年患者占比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比降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占比升高,未建档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宜昌市严重精神障碍在册患者服药率的方法。方法:成立问题解决小组,采取头脑风暴法分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率低的原因,并采取加强健康宣教、调整药量或更换药物、提高医疗保障比例及完善精防体系建设等措施。结果:措施推行半年后调查结果显示,宜昌市严重精神障碍在册患者服药率提高到56.27%,提高了5.13%,提升幅度为10.03%;其中兴山县效果最明显,整改后从19.62%提升为28.86%,提高了9.24%,提升幅度为49.09%。结论:推行加强健康宣教、调整药量或更换药物、提高医疗保障比例及完善精防体系建设等有助于提高严重精神障碍在册患者服药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 遵医嘱服药是患者病情稳定和全面康复的基本保障,服药率是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质量的核心指标。了解本地区居家患者的药物治疗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提高患者服药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无锡市12个街道/乡镇的1 285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服药依从性问卷(自行设计)、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共1 220例患者完成全部调查,有效应答率为94.9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75.33%(919/1 220),其中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服药依从率分别为78.56%(667/849)、75.49%(154/204)、69.57%(16/23)、47.06%(8/17)、35.71%(25/70)、85.96%(49/57)。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监护人关系、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诊断、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社区健康讲座、家庭与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患者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监护人对疾病认知、疾病类型、病程、住院次数、是否参加健康讲座、家庭离精神专科医院距离、自知力与态度评分、病耻感水平9个因素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增设精神卫生服务网点、重点关注精神发育迟滞及新发病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消除病耻感是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安化县功能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以及流行特征。方法确定以2006年5月1日前发病未完全康复的功能性精神患者为对象,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采取普查逐级上报的方式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人口807401例,受调查率为84.94%,查出患病率4368例,时点患病率为5.4‰。结论安化山区功能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城市(胶洲地区)水平,其发病与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普洱市≥15岁人群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按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15岁人群14424例,采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为调查工具,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为诊断标准。结果:在完成的14424例调查中,精神疾病的时点患病率(不含神经症)为9.71‰,终生患病率为11.44‰;排在前三位是精神分裂症(5.42‰)、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59‰)、精神发育迟滞(1.32‰)。时点患病率:男性(11.60‰)高于女性(7.70‰),P〈0.01;城市(9.95‰)略高于农村(9.45‰),P〉0.05。绪论:普洱市精神疾病患病率低于国内同类凋查结果,男性患病率比女性高,精神分裂症是本市患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病率高为本次调查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背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因自知力欠缺及高复发性、高致残性等特点,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做好社区面访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定期面访患者本人,可以更好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服务质量。目的了解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患者的面访服务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0—12月,利用2019年底江苏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系统中建档管理的无锡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础档案及随访管理信息,分析当年度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规律面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7 778例研究对象,其规律面访率为81.08%(22 523/27 77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本地户籍〔OR(95%CI)=0.704(0.640,0.775)〕、年龄≤44岁〔OR(95%CI)=0.522(0.472,0.578)〕、学历为高中及以上〔高中/中专OR(95%CI)=0.493(0.446,0.545),大专及以上OR(95%CI)=0.470(0.415,0.532)〕、目前有正式工作〔OR(95%CI)=0.715(0.668,0.766)〕、未婚〔OR(95%CI)=0.746(0.665,0.838)〕、经济状况为非贫困〔OR(95%CI)=0.587(0.517,0.666)〕、没有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OR(95%CI)=0.491(0.440,0.548)〕、服药时长0~10年〔OR(95%CI)=0.881(0.778,0.998)〕、不是"以奖代补"监护补助对象〔OR(95%CI)=0.807(0.704,0.926)〕、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OR(95%CI)=0.844(0.716,0.996)〕是患者规律面访的消极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率尚需进一步提高,应重点关注非本地户籍、年龄≤4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目前有正式工作、未婚、经济非贫困、没有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服药时长0~10年、不是监护补助对象和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的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通过制定倾斜性政策、开展宣传教育、降低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加强患者社会支持等措施提高患者规律面访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随访调查1974~1995年登记管理的2 736例高血压患者,了解其目前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并发症的患病率,分析高血压患者早期管理对心脑血管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及电话随访收集该人群的基本信息、高血压相关病史、终点事件和伴随疾病状况、用药情况及进行本次相关检查情况。结果:存活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4±9.4)岁,患者目前血压达标率为37.4%,在存活高血压患者中,96.9%的患者有眼底病变,22.2%的患者有脑卒中,18.2%的患者有冠心病。结论:早期、综合、长期进行高血压的分级管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稳定率,降低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对此高血压管理模式依从性高(规律监测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血压的控制率和稳定率均较高,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事件的患病率低。对于高血压患者实行早期强制管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阶段的治疗依从性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兴区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现状,为加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大兴区近三年动态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截止到2013年全区检出登记精神障碍患者3 769人,其中属重性精神障碍3 041人,管理率和病情稳定率处于较好水平。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位居重性精神障碍的前四位。2011年2013年针对全区累计举办培训75次,新发病96人,新建档952人,累计723人享受免费服药,入户送药2 644人次。结论:大兴区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水平稳步提高。建立系统的网格化社区联动服务机制是当前应切实加强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江西省重性精神疾病救治管理和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基层精神卫生防治能力和水平,2012年开始,我省以实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和贫困家庭重性精神免费救治工作为抓手,整合精神卫生工作资源,率先在国内启动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积极探索构建符合江西省情的精神科医师培训模式.受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的委托,江西中医药大学自2013年起承担了江西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通过制定培训方案、增加转岗医师执业注册范围、实施多层次培训、建立培训保障体系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推进培训进程.截至2018年6月,共有403名医师顺利完成了精神科转岗培训,全省精神科医师总数达1336人,每10万人精神科医生数由2012年1.7人增加到2018年2.8人,有效缓解了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整体推进了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而保障了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规范管理模式,并评估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2月常住(连续居住半年及以上)克拉玛依地区5个社区的6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昆仑、金龙两个社区为开展规范管理试点区,共计85例;胜利、银河、天山3个社区为仅开展常规住院治疗和门诊随访的非试点区,共计211例。建立地区三级防控网络管理体系以及基础、个案、应急处置的规范管理模式。以住院率、管理率、病情稳定率、社会活动参与率、治疗率、治疗脱落率、应急处置率、轻度滋事率、肇事肇祸率评估实施效果。结果 试点区2013年、2014年、2015年住院率均低于非试点区(P<0.05)。试点区2012年住院率分别高于试点区2013年、2014年、2015年住院率(χ2=12.66,P<0.01;χ2=4.67,P=0.03;χ2=13.07,P<0.01)。试点区与非试点区社会活动参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点区管理率、病情稳定率、治疗率均高于非试点区,治疗脱落率低于非试点区(P<0.05)。试点区2014年患者应急处置率与201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4);2015年患者应急处置率低于2013年(χ2=5.49,P=0.02)。试点区2015年轻度滋事率、肇事肇祸率均低于2012年(χ2=7.37,P=0.02;χ2=8.27,P=0.02)。结论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规范管理模式的建立,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可考虑在其他社区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湖南省15岁及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国家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中的诊断可靠性。方法 于2015年2—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针对湖南省14个市包括123个县区72 999名15岁及以上社区常住人群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调查,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72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国家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中湖南省患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720例患者中目前已纳入国家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中的有349例(48.5%),其中345例患者在项目中被确诊为严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识别率为47.9%(345/720)。国家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中的严重精神障碍诊断符合率为39.4%(284/720),其中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6%(273/539)、0、2.7%(2/75)、12.5%(1/8)、16.7%(4/24)、6.2%(4/64)。湖南省各地区严重精神障碍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3,P=0.21)。结论 湖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和诊断符合率有待提高,不同地区诊断符合率差别不高。国家重性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除提高社区患者的管理率外,诊断可靠性也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琦  谢铮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0):3714-3717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北京市不同户籍接受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差异,为北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月北京市某区接受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抽取精神卫生信息系统收集的患者基本信息、户籍类型、疾病情况以及管理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面试管理方式(即门诊入户)的影响因素。结果 北京市户籍和非北京市户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疾病种类、病程、残疾情况、治疗情况、管理情况和管理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户籍类型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接受面试管理方式(即门诊、入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非北京市户籍患者以非残疾的中青年(≤44岁)为主,而病程长、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较少,以心境改变为表现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较多。而受教育程度和户籍类型是籍精神分裂患者接受面试管理的影响因素。应根据不同户籍患者疾病特点和服务利用的特点开展管理,进一步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宁夏银川市兴庆区重性精神疾病的现状分布,为指导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和康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线索调查和整群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村、居委会、小区逐个摸底和排查,按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tata11.0软件分析。结果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共排查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11例,患病率1.95‰,其中精神分裂症964例(1.70‰);城市886例(1.82‰),农村225例(3.05‰),城乡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19,P<0.05);男性554例(1.98‰),女性557例(1.92‰),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4,P>0.05);重性精神疾病以40~49年龄段多见,患病率2.86‰,经卡方检验,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783,P>0.05),职业分布中以无业为主(576例),占51.8%。结论精神分裂症是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重点,重性精神疾病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患病率,同时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惠州市杨侨镇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惠州市杨侨镇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2010年8月20日至9月20日整群抽样杨侨镇5个办事处400户(其中200户为越南归国华侨,200户为非华侨)为调查对象。由具有5年以上精神科临床经验的医生采用1982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编写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进行逐户筛选,以CCMD-3对可疑精神障碍者进行诊断与分类。结果:1420人完成筛选,83人完成诊断,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57.75%o,终生患病率58.45‰,15岁以上人口时点患病率为65.92‰,终生患病率为66.72‰。精神分裂症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3.67倍(P〈0.05),≥55岁以上人群的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所有人群的10倍,排在前三位的是精神分裂症、酒精依赖、抑郁症。结论:与1982年全国流调数据相比,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升高趋势,各类精神障碍有其相应的年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阜新市活动性肺结核流行特征与耐药现状,为有效提高结核防治效果及制定下一阶段防治方案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对阜新市2014—2018年报告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2018年阜新市共报告登记活动性肺结核5 080例,年平均报告登记率为56.82/10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报告登记病原学阳性肺结核1 772例(占34.88%),年平均报告登记率为19.82/10万。男女性比例为2.69∶1,年龄以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为主,共3 420例(占67.32%),职业以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共4 248例(占83.62%)。5 080例报告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有680例(占13.39%)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并获得检测结果,680例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14.26%和5.29%,初治患者与复治患者之间的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2018年阜新市活动性肺结核总体呈下降趋势,农民和无业者结核病疫情形势严峻,复治患者较初治患者耐药率高,需实施好初治肺结核患者全程规范化督导治疗,控制其复发与耐药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6—2018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6—2018年海南省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Excel 2010整理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6—2018年海南省共登记肺结核患者24 105例,年均登记发病率为85.18/10万,菌阴患者所占比例最高。 2月份登记人数显著减少,季节性明显。海口市登记病例数最多,年均登记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东方市(161.38/10 万)、陵水黎族自治县(154.33/10 万)、乐东黎族自治县(142.144 /10 万),三亚市年均发病率最低 (56.04/10 万),不同地区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2.31,P<0.05);登记病例数男女性别比为3.28∶1,女性登记发病率40.77/10 万低于男性登记发病率127.49/10 万,不同性别发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 083.41,P<0.01);农民登记人数最多,为15 605例,占总登记人数的64.74%,学生所占比例也相对较高;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65岁,占总登记人数的75.42%。结论 偏远山区和农民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对象,特别是中青年;应加强对学生的结核病防控工作,避免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云南省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84例, 其中男性144人 (50.7%) , 女性140人 (49.3%)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建档率、村医随访率、免费体检参与率和健康教育接受率分别为89.8%、84.9%、73.2%和56.7%.女性患者接受免费体检服务的情况优于男性患者 (P<0.05) ;有工作和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及其照顾者接受该疾病健康教育的情况优于无工作和病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及其他们的照顾者 (P<0.05) .结论 应采取措施加强对男性患者的体检工作力度, 加大无工作和病情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农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