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生长及血管生成模式的影响,为对其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B16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C57小鼠3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5只,分别给予沙利度胺及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计数肿瘤组织中内皮依赖性血管、马赛克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数目及肿瘤细胞坏死情况,并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给药9d后.实验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内皮依赖性血管、马赛克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VEGF、NF-κB、PCNA、MMP-2及MMP-9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中坏死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以抑制恶黑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的坏死,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姚素萍  潘晓芳  刘业六 《江苏医药》2012,38(1):12-14,129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CEL)与吉西他滨(GEM)联用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效应。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GEM组(B组)、CEL组(C组)和CEL/GEM联用组(D组),每组10只。A、B组给予普通饲料;C、D组自接种后第2天给予含CEL 1mg/g的饲料喂养。B、D组于肿瘤接种后第7天,给予GEM 100mg/kg溶液0.2ml腹腔注射;A、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周注射1次,连续3周。实验期间测量肿瘤长短径,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4周后处死,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检测移植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 B、C和D组抑瘤率分别为54.18%、49.52%和88.59%;D组移植瘤组织的VEGF表达及MVD低于A、B和C组(P<0.05),而凋亡指数高于A、B和C组(P<0.05)。结论 CEL和GEM均能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两者联用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协同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对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中血管生成素2(Ang-2)/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2(Tie-2)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膜种植方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裸鼠模型共60只.造模1周后,随机分成内皮抑素组、空病毒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3组,每组各20只,观察各组镜下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异位内膜组织Ang-2及Tie-2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裸鼠EMs模型.空病毒组和PBS组腺体增生明显,间质血管丰富;内皮抑素组腺体萎缩,间质血管减少.Ang-2、Tie-2均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中表达,定位于细胞质.Ang-2在内皮抑素组的阳性率(40%)显著低于空病毒组(75%)和PBS组(80%)(均P<0.05);Tie-2在内皮抑素组的阳性率(45%)显著低于空病毒组(80%)和PBS组(85%)(均P<0.05).结论:内皮抑素对裸鼠EMs模型异位病灶中Ang-2/Tie-2血管生成途径有抑制作用,为其抗血管生成治疗EMs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1)建立口腔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2)血管抑素(angiostatin)对口腔鳞癌移植瘤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建立口腔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人Tca8113细胞系培养并接种至20只裸小鼠皮下,1周后移植瘤模型建立。再将裸鼠分为一个对照组和3个治疗组,治疗组用3个不同浓度重组人血管抑素干扰。对照组用PBS液注射。每周测量1次肿瘤大小。35天后取标本并称重。结果:rhAGN处理剂量为50mg/(kg·d)、100mg/(kg·d)和200mg/(kg·d)时,肿瘤体积分别为(4945±364)mm3、(2423±258)mm3和(472±48)mm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体积和重量明显减小(P<0.05,P<0.01);其抑瘤率分别为31.5%、62.0%和85.5%。结论:血管抑素能显著抑制人Tca8113移植瘤的生长,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朱辉  何明  陈新  李宝重  徐新建  李飞 《天津医药》2015,43(7):745-748
目的 探讨硫酸化寡聚多糖 (PI-88) 对食管鳞癌细胞株 TE-13 乙酰肝素酶 (Hpa) 表达的影响, 以及对裸鼠人食管癌移植瘤生长、 血管生成及 Hpa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 TE-13 细胞, 实验分为 A 组(对照组)、 B组 (15 mg/L PI-88 干预组) 和 C 组 (30 mg/L PI-88 干预组)。培养 36 h 后 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细胞 Hpa 蛋白表达。选取 10 只 BALB/c/nu 裸鼠, 皮下接种 TE-13 细胞建立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建模成功后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腹腔注射 PI-88 40 mg/ (kg·d), 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 连续注射 14 d。每 2 d 测量移植瘤体积,注射第 14 天处死动物, 剥除移植瘤行 CD34 染色, 检测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 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Hpa蛋白表达。结果 与 A 组相比, B、 C 组细胞 Hpa 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 (P < 0.001), 且存在药物浓度依赖性。观察组裸鼠移植瘤体积、 MVD 值、 Hpa 蛋白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结论 PI-88 可抑制 TE-13 细胞及食管癌裸鼠皮下移植瘤中 Hpa 表达, 并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嵌合Fab抗体对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40只4周龄雄性BALB/c裸鼠建立肝癌H22细胞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均分为Fab抗体(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B)组.比较两组裸鼠生存时间、移植瘤病理变化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成功建立裸鼠H22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HE染色显示肝细胞肝癌.A组裸鼠中位数生存时间明显长于B组(20.0 d vs.14.0 d)(P<0.01);A组肝脏实体瘤内MVD较B组显著减少(8.65±1.79 vs.25.64±1.53)(P<0.05).结论 抗VEGFR-2嵌合Fab抗体对裸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良心理应激对SKOV3荷瘤裸鼠血清及移植瘤中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荷卵巢癌裸鼠不良心理应激模型,采用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A)、单纯应激组(B)、单纯荷瘤组(C)和荷瘤应激组(D)各10只小鼠的血清P53和VEGF浓度,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C组和D组移植瘤中P53、VEGF蛋白表达情况;另取32例荷瘤应激和24例单纯荷瘤的裸鼠移植瘤标本,免疫组化检测P53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组与B组血清P53和VEGF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P53、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P<0.01),D组的血清P53、VEGF与B、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组P53、VEGF的蛋白灰度值明显高于C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P53蛋白在荷瘤应激组和单纯荷瘤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和62.5%,VEGF蛋白在2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8%和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心理应激明显促进荷瘤鼠SKOV3移植瘤生长,可能与P53和VEGF有关;P53及VEGF有望成为心理肿瘤学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8.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方案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治疗效应,并进一步探讨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乳腺癌荷瘤裸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化疗组、内皮抑素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化疗组给予长春瑞滨和顺铂;内皮抑素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用药组给予长春瑞滨,顺铂,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给药期间测量肿瘤大小,实验结束取肿瘤称重,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比较各组的抑瘤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VEGF,HIF-1α及P53的表达。结果 联合用药组抑瘤率为64.63%,化疗组抑瘤率为35.47%。联合用药组与其他3组MVD计数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化疗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VEGF、HIF-1α和P53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控制裸鼠乳腺肿瘤生长,降低肿瘤MVD,其机制可能为下调VEGF及HIF-1α的表达。内皮抑素对P53的作用机制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PRF凝胶结合BMSCs对ANFH兔骨陷窝与血管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正常健康24只,均造双侧ANFH模型后随机分为A、B、C、D4组(各6只),然后进行移植修复.结果:移植处理28d、56d,D组:空缺骨陷窝百分比明显低于A、B和C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处理28d、56d,C、D组:股骨头坏死区新生血管数明显高于A、B组,B组:股骨头坏死区新生血管数多于A组,D组:股骨头坏死区新生血管数明显高于C组,各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处理28d、56d,股骨头骨密度测量统计情况如下:移植处理28d、56d,B组与A组和D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PRF组,髓芯减压结合50 μg L-PRF凝胶移植同时进行;C:BMSCs组,髓芯减压结合50μL1×106/mL BMSCS细胞液移植同时进行;D:L-PRF+BMSCs联合组,髓芯减压结合50 μg L-PRF凝胶+50 μL1×106/mL BMSCS细胞液移植同时进行均有效果,其中以D:L-PRF+BMSCs联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郭俊宇  陈应超 《河北医药》2016,(24):3704-3707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疗的增敏效应,并探讨其与乏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取低分化鼻咽癌CNE2细胞接种于雌性裸鼠皮下(共接种20只),待肿瘤结节4~6 mm时,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异甘草素组(50 mg? kg-1?周-1)、放疗组、异甘草素(50 mg? kg-1?周-1)联合放疗组。依照各组不同治疗措施处理,定期测量瘤体体积,20 d后处死裸鼠,剥离瘤体称重。分别计算4组抑瘤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瘤体组织中HIF-1α及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异甘草素联合放疗组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单纯异甘草素及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异甘草素联合放疗组HIF-1α、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放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异甘草素能增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VEGF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抗肿瘤诱导鸡胚尿囊膜(cAM)血管生成及对CAM移植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效应。方法:制备接种肿瘤细胞的CAM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的影响,并与生理盐水血清组对照。另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其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对VEGF在CAM移植瘤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益气养阴方含药血清可抑制肿瘤细胞诱导CAM血管生成。益气养阴方组VEGF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对肿瘤诱导的CAM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VEGF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抑制Twist 1表达、降低口腔鳞癌细胞的转移及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50、100、150、200 μg·mL-1的青蒿琥酯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细胞,然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MTT法、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干预对口腔鳞癌细胞Twist1表达、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采用鸡胚尿囊膜检测青蒿琥酯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青蒿琥酯可抑制Twist1蛋白的表达、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青蒿琥酯可引起细胞的凋亡,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青蒿琥酯对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中药青蒿琥酯可抑制Twist 1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迁移,同时可有效抑制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测定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该药促进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组:生理盐水组、空白血清组、bFGF 组、芪参益气滴丸组;建立鸡胚尿囊膜(CAM)模型,计数各组 CAM 上血管数;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应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实验(MTT)法测定各组 A 值。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及空白血清组比较,芪参益气滴丸组具有明显的促 CAM 血管生成作用(P <0.05),并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P <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该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硫酸软骨素对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硫酸软骨素的血管生成效应。方法将 15g/L硫酸软骨素溶液 4 μl加到孵化 4d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网上 ,2 4h后观察对血管生长的影响。同时设有同浓度的氢化可的松组和肝素组及三蒸水组作为对照组。结果硫酸软骨素使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发生大面积褪色 ,血管密度减低 ;氢化可的松组血管结构模糊 ,分枝发生断裂 ,颜色变浅 ,血管密度减少 ;肝素组血管生长旺盛 ,血管密度增加 ;正常对照组血管网清晰 ,呈叶脉状 ,放射状生长。结论硫酸软骨素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7日龄鸡胚制备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模型,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为PBS(phosphatebuffer solution)对照组,丹酚酸B 4个剂量组(150、50、16.67、5.56 mg.L-1)及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组,培养3 d后时采集数据进行评价。结果丹酚酸B 150、50 mg.L-1组血管新生面积明显高于PBS(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丹酚酸B可明显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6.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目前发现的有5类:芽生式、套叠式、充塞式、内皮祖细胞的参与、马赛克式及血管生成拟态.目前有一批FDA批准上市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单抗、sunitinib malate和sorafenib等)已用于肿瘤的治疗,还有更多的药物正在研究之中.结论:研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对进一步研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弓形虫溶解抗原(TLA)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20只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建立荷瘤动物模型,从小鼠荷瘤的第7天开始,每隔2天实验组小鼠经腹腔注射TLA 0.1 ml,对照组小鼠注射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溶液,荷瘤21 d后处死小鼠剥取肿瘤,测量肿瘤体积与重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TLA显著抑制了小鼠体内黑色素瘤生长,实验组肿瘤体积与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49.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VD值分别为(44.4000±4.7888)、(31.9000±2.601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A能够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其抗瘤机制可能与抗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MDA-MB-231细胞分为丹参酮ⅡA组及对照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体外管状形成试验检测管道形成能力的变化,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细胞内与血管拟态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丹参酮ⅡA对MDA-MB-231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抑制体外管道形成和肿瘤细胞VEGF的mRNA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能抑制MDA-MB-231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秦杰  柴晓菲  李向龙 《天津医药》2020,48(11):1050-1054
目的 探究帕比司他(LBH589)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上皮-间质转化(EMT)、生长及具有PDZ结合域的转录共刺激因子(TAZ)/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雌性BALB/c裸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n=10):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5 mg/kg贝伐单抗)、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及LBH589低、中、高(腹腔注射10、30及50 nmol/L LBH589)浓度组,干预后每3 d测量各组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干预14 d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瘤组织TAZ、EGFR、上皮钙黏附蛋白E(E-Cad)、波形蛋白(Vim)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3 d时阳性对照组、LBH589高浓度组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减小(P<0.05),6 d、9 d、12 d时LBH589各浓度组、阳性对照组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均减小(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LBH589低、中浓度组小鼠9 d、12 d时皮下移植瘤体积增大,12 d时抑瘤率降低(P<0.05);与LBH589低、中浓度组相比,干预9 d、12 d LBH589高浓度组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减小,12 d LBH589高浓度组抑瘤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LBH589各浓度组移植瘤组织中E-Cad蛋白表达升高,Vim、TAZ、EGFR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LBH589低、中浓度组移植瘤组织中E-Cad蛋白表达降低,Vim、TAZ、EGFR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LBH589低、中浓度组相比,LBH589高浓度组移植瘤组织中E-Cad蛋白表达升高,Vim、TAZ、EGFR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TAZ/EGFR通路在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EMT中有重要作用,LBH589可能通过抑制TAZ/EGFR通路激活,发挥抑制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和EMT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 将6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15~2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分2次使用,每12小时1次,连用3d后减量为2 mg/(kg·d),再用2~3d停药,同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g/(kg·d),每日1次,连用3~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3~0.5 mg/(kg·d),每日1次,连用5d.结果 治疗组退热、抽搐缓解、神志转清、肢体瘫痪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