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综合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的主要诱发因素,同时评价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访谈的形式,对本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161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实施了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症的患者与其家庭不和睦、性格内向、独居、有经济压力具有相关性.在对患者实施积极 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结论 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诱发因素,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2009年6月,我们对收治的4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情绪的护理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海琴  周文益 《现代护理》2006,12(16):1482-1484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特点。方法观察123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和心理护理前后抑郁症改变情况。结果男女抑郁症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男性脑卒中患者HAMD抑郁总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焦虑躯体化、体重减轻、迟缓、睡眠障碍经治疗后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女性脑卒中患者HAMD抑郁总评分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减轻、睡眠障碍较重经治疗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脑卒中男女性抑郁症患者症状有不同特点,康复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男性患者要注重焦虑躯体化、饮食护理、迟缓、睡眠障碍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女性患者应加强睡眠障碍、饮食护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重点是睡眠和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方法:对93例脑卒中伴有抑郁症患者,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理护理加药物治疗,观察护理前后疗效及HAMD评分变化。结果:93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提高了生存质量,发现护理前后HAMD积分及抑郁程度有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特点.方法观察123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治疗和心理护理前后抑郁症改变情况.结果男女抑郁症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男性脑卒中患者HAMD抑郁总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焦虑躯体化、体重减轻、迟缓、睡眠障碍经治疗后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女性脑卒中患者HAMD抑郁总评分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减轻、睡眠障碍较重经治疗评分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脑卒中男女性抑郁症患者症状有不同特点,康复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男性患者要注重焦虑躯体化、饮食护理、迟缓、睡眠障碍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女性患者应加强睡眠障碍、饮食护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重点是睡眠和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6.
摘要: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提出重视并尽早发现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症; 护理; 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3-0073-03  相似文献   

7.
阿米替林与博乐欣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定超 《临床荟萃》2004,19(19):1115-1116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近30年许多研究发现综合医院各科患者中约1/4~1/3的患者伴有抑郁或其他心理障碍。卒中后抑郁症(pa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是脑卒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12%~64.1%,伴发抑郁症的脑卒中病死率可增加3~4倍,常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我们对89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阿米替林和万法拉新(商品名:博乐欣)治疗的疗效分析,望补益于基层医院的同仁和广大患者。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针刺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元粉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20-2521
脑卒中后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发挥中医优势,积极探索中医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郁证的新方法,已成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种新趋势,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述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针灸治疗及其机制,介绍了笔者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脑卒中抑郁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以便更好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病率在34.6%,抑郁症与脑卒中患者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脑卒中病灶数目密切相关(p<0.01或p<0.05).结论 应加强病情观察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治脑卒中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心理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卒中后的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3%~65%〔1,2〕,我们对92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1997年3月至1999年11月,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92例,其中门诊13例,住院患者79例;男69例,女23例;年龄38~81岁。病程1~3个月。职业:干部49例,商人14例,工人13例,家庭劳动9例,农民7例;脑卒中诊断均由CT或MRI证实,其中脑出血29例,脑梗塞63例。我们对34例PSD 进行心理康复护理。 1.2 评测标准脑卒中至少2周后采用HAD情绪自评表进行检测。总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发生与社会支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00例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测,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00例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44例占44%;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症与社会支持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卒中患者各年龄段比较,30~50岁患者非抑郁症与抑郁症社会支持,主观支持65岁以上及支持利用51岁以上二者等均未发现明显差异,P>0.1;而51岁以上社会支持各项二者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会支持的研究,不仅具有它的理论价值,同时有助于在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继发于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情感异常、思维迟钝、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睡眠障碍、无价值感,有负罪感或自杀念头。它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着消极影响,能明显降低康复治疗效果,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增加患者死亡率,国外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多在40%~50%,国内为34.2%,其中轻度20.2%,中度10.4%,重度3.7%[1]。2003~2007年,我院护理人员对收住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运行护理程序,对患者做出确切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2007年10月,我们对20例脑卒中抑郁症(PS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影响效果。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将有抑郁症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并发抑郁障碍的认知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症的影响,探讨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认知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抑郁水平。结果干预组接受认知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有明显影响,减轻抑郁程度,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心理认知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的护理。方法 :总结脑卒中并发抑郁症 192例的护理经验 ,其中轻度抑郁状态 42例 ,中度 145例 ,重度 5例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采取心理治疗及社会支持等措施 ,结果 :治疗护理 4周 ,治愈 36例 ,显著好转 79例 ,好转 30例 ,无效 47例 ,有效率 75 5 2 %。结论 :针对脑卒中患者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及时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 ,能治愈脑卒中患者并发的抑郁症  相似文献   

17.
姜爱钟  胡爱华  蔡伟 《临床荟萃》2004,19(7):391-391
急性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D)患者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严重影响失语症的恢复,本研究自2000~2003年对68例失语症伴有PSD患者抗抑郁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症(depression)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占脑卒中的20%~50%,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对这些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与脑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次数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寻求早期干预的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的护理.方法总结脑卒中并发抑郁症202例的护理经验,其中轻度抑郁状态48例,中度148例,重度6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治疗及社会支持等措施.结果治疗护理4周,治愈50例,显著好转83例,好转30例,无效39例,有效率80.7%.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及时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能治愈脑卒中患者并发的抑郁症.  相似文献   

20.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致残率不断提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造成心理障碍.脑卒中后抑郁则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病率高达20%~60%[1].脑卒中抑郁症(PSD)是脑卒中后继发的一种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易疲劳、思维迟缓、食欲减退、悲观绝望,甚至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等.PSD不但增加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天数和病死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等各方面的恢复[2], 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死亡率[3].本文探讨康复护理对PSD患者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