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烧伤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影响量表(SIS),对200例已出院烧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烧伤患者病耻感得分为(57.18±8.08)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内在羞耻感(11.73±1.95)分、社会隔离(17.33±3.42)分、社会排斥(20.20±2.58)分、经济无保障(7.93±1.9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自觉身体形象改变程度、家属接受伤残程度、烧伤面积、工作状况、职业、家庭所在地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可共同解释病耻感68.4%的变异(P0.01)。结论:烧伤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病耻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烧伤面积,工作状况及居住地,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接受烧伤导致的伤残和自身形象的改变,以降低病耻感水平,促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病耻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医护人员制定降低照顾者病耻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东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的133例患者及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连带病耻感量表对其病耻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病耻感总分为(47. 414±9. 069)分;痴呆患者照顾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未婚)、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患者的性别负向影响照顾者病耻感水平,而照顾者的居住地、照顾情况、与患者的关系(子女)及痴呆严重程度可正向预测照顾者病耻感水平(P 0. 05),共解释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病耻感的75. 80%。结论: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病耻感水平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未婚)、照顾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患者的关系(子女),患者的性别及痴呆严重程度,提示医护人员可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降低照顾者的病耻感水平,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行预防性造口结直肠癌患者的病耻感和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预防性造口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社会影响量表、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的病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预防性造口后患者病耻感和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150例患者的病耻感评分为(61.63±7.27)分,自我管理评分为(102.21±17.5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态、职业、家庭所在地、月收入及有无造口并发症患者之间的病耻感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月收入以及有无造口并发症患者之间的自我管理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造口并发症、家庭所在地为农村、造口对性生活的影响程度很大、自我隐瞒、屈服和领悟社会支持均是行预防性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均<0.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已婚、有造口并发症及领悟社会支持均是行预防性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行预防性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和自我管理现状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依据上述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和教育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106例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对患者病耻感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结果:患者SIS评分为(56.98±9.77)分,其中87例病耻感评分处于中重度;年龄、受教育程度、自理程度、是否参加造口患者活动、焦虑、抑郁为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理中应针对胃肠外科肠造口患者的病耻感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患者病耻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腹膜透析(PD)患者病耻感水平现状,并探讨其与照顾者共情能力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210例腹膜透析患者以及相应的210名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病耻感的因素。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调查患者及照顾者。结果 210例PD患者病耻感总分平均为63.17±11.85分;PD照顾者共情能力总分为36.72±15.2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透析年限及共情能力中同情关怀和个人痛苦因子是影响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因素(P<0.05)。结论 PD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年收入高、文化程度高、透析年限长、照顾者同情关怀水平高及个人痛苦因子水平越低的患者病耻感相对较低。同情关怀和与患者病耻感呈正相关,这为减弱PD患者病耻感的干预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影响量表、应对自我效能量表和状态自尊量表,对131 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得分为(69.95±12.90) 分 ,处于中等水平 。44.3%的患者病耻感为高水平。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对自我效能、配偶接受造口程度、患者自觉身体形象改变程度、是否参加过造口人活动、年龄等因素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可共同解释病耻感72.1%的变异。 结论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水平较高,护理人员 应提高患者应对自我效能的水平,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患者造口和身体形象的改变,定期开展并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造口联谊会,并特别关注青壮年造口患者。  相似文献   

7.
王婷  农菲  杨莉  颜婵 《上海护理》2020,20(10):28-31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愈后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愈后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2—3月选取我国新冠肺炎愈后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新冠肺炎愈后患者病耻感得分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病耻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42例患者病耻感总得分为(54.83±9.63)分;得分从低到高的维度依次是经济不安全感、内在羞耻感、社会隔离及社会排斥。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6.73±12.75)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病耻感存在负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总收入等因素对新冠肺炎愈后患者病耻感水平有一定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社会支持对新冠肺炎愈后患者产生主要影响,共可解释总变异的32.7%。结论新冠肺炎愈后患者病耻感水平较高,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且应重点关注年轻、女性、文化程度较高、家庭总收入较高以及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愈后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5月,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的106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耻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及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垂体瘤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106例垂体瘤患者中, 87例(82.08%)患者有病耻感。垂体瘤患者病耻感得分为(2.58±0.61)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家庭月收入、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是垂体瘤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医护人员应根据垂体瘤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 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帮助患者减轻病耻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量表之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和一般调查表,对115例SLE患者进行调查。结果:SLE患者的贬低-歧视感知得分为(2.66±0.23)分,此结果与量表中点(2.50±0.3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职业的患者,其病耻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由于疾病的因素,使其内心受歧视感增强,产生病耻感,影响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提高SLE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社会疏离的针对性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一般疏离感量表、脑卒中症状体验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5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总分为(45.33±4.13)分,症状负担总分为(43.76±3.95)分,心理弹性总分为(51.28±4.57)分,病耻感总分为(45.27±4.81)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8.95±3.81)分。社会疏离与症状负担呈正相关(r=0.243,P<0.01),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486,P<0.01),与病耻感呈正相关(r=0.658,P<0.01),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73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症状负担、心理弹性、病耻感和社会支持是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针对高龄、文化程度低、症状负担重、心理弹性差、病耻感强、社会支持水平低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建议护理人员分别采用支持性表达小组治疗、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叙事疗法干预、正念训练干预、渐进式聚焦访谈、同伴支持干预等方式,降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社会疏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肺癌患者病耻感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汉化后的肺癌患者病耻感量表对739例肺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病耻感得分为(61.94±12.48)分,其中吸烟者的病耻感得分(63.98±12.29)高于不吸烟者(60.34±12.50)(P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与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肺癌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肺癌患者病耻感水平低于国外相似研究结果,可能与我国控烟宣传相比国外起步较晚有关。应给予吸烟肺癌患者和低收入肺癌患者更多有针对性的病耻感干预措施,以降低其病耻感水平,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初诊艾滋病(AIDS)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初诊AIDS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病耻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弹性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初诊AIDS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因素。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水平及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初诊AIDS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初诊AIDS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处于较高水平,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水平及社会支持水平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病耻感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办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一般资料、疾病严重度指数(PASI)、社交焦虑、心理弹性以及病耻感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调查,将调查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病耻感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被拒绝经历、PASI评分、病变部位是否暴露、不良心理状态、社会与家庭支持程度是影响该病患者病耻感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复杂且诸多,为缓解其心理压力与愧疚感,医护人员应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用药与皮肤管理依从性,树立长期抵抗疾病信心,以期减轻病耻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影响量表(the social impact scale,SIS)和患者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对20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病耻感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患者SIS得分为(68.04±17.36)分。患者年龄、个人月收入、工作情况、文化程度是影响其病耻感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影响因素较多。加强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及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降低宫颈癌患者病耻感水平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尿毒症患者降低病耻感实施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134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进行现状调查,了解尿毒症患者病耻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尿毒症患者病耻感总评分为(61.49±12.4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病程、护士态度对患者病耻感总分有影响(均P0.01)。结论尿毒症患者病耻感总评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一般自我效能、病耻感、护士态度是尿毒症患者病耻感患者的影响因素。可通过增强患者的自我实践能力来增强行为自信,强化对病程长患者的心理干预力度,以及改善护士护理行为和态度来降低患者病耻感程度。  相似文献   

16.
陈春英  熊凤娟 《全科护理》2021,19(6):837-840
目的:了解炎症性肠病病人正念水平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炎症性肠病感知病耻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82例炎症性肠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炎症性肠病病人正念水平得分为(54.27±10.55)分;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活动状况、疾病严重程度、感知病耻感和社会支持是炎症性肠病病人正念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炎症性肠病病人正念水平有待提升,医护人员应针对影响正念水平的相关因素给予护理干预,以提高病人的正念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门诊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病耻感评估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2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抑郁症患者病耻感自我评估总分为(68.04±9.7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参加社区康复活动、自治力与治疗态度、社会支持是门诊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应针对门诊抑郁症患者加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区康复活动,以降低病耻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1—11月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对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总分为(60.60±22.61)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区别对待(18.13±7.99)分、责怪与评判(22.81±19.66)分、自我耻辱(19.66±7.0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是否合并慢性病和是否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共解释回归方程总变异的35.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耻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病程、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和是否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点关注确诊初期、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和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及时进行病耻感的评估和干预,通过延续性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干预等措施,动态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护理干预,从而缓解其病耻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耻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2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总分为(56.80±13.1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社会支持利用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家庭关怀度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社会支持利用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家庭关怀度对患者的病耻感产生影响。医护人员需帮助患者,增加其各方面的支持,从而树立应对疾病的信心,降低病耻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81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改良H-Y分级量表、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PAS)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MDS-UPDR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总分为(55.41±11.33)分,内在病耻感为(33.23±7.40)分,外在病耻感为(22.18±4.99)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年龄、病程、运动分类、自我生活态度和社会支持是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47.8%。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病耻感,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据此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面对帕金森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