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CU)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研究组,52例)及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2例)的HP阳性率,比较两组Hp阳性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无论用14C尿素呼气实验或者ELISA法检测研究组与对照组的Hp检测结果都表明,研究组感染Hp阳性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HP感染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戴前梅  刘仁霞 《安徽医学》2015,36(7):822-824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CU)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尿素14C呼气试验对88例CU患者和43例健康体检者进行HP检测。 HP(+)的C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啶联合抗HP药物口服,对照组单独口服枸地氯雷他啶。结果88例慢性荨麻疹 CU 患者中62例(70.45%) HP (+),43例健康体检者中15例(34.88%)HP(+),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3%和46.67%,两组之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建议对CU患者常规进行HP检测,对于伴发HP感染的CU患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和抗HP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chronicurticaria,CU)发病关系密切。作者检测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4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以探讨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苑赟  隋静 《当代医学》2021,27(19):21-23
目的 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儿科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0~3岁小儿252例作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组,于本院儿保科健康查体的0~3岁健康小儿272例作为健康组,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和健康组贫血发病率.将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分为实验组(n=125)和对照组(n=127),实验组给予口服铁剂和呼吸道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和呼吸道感染治疗.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组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1年内反复呼吸道感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小儿贫血密切相关,纠正小儿贫血能明显降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联合方案治疗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134例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A组,n=67)和对照组(B组,n=67)两组。B组予以阿莫西林加甲硝唑加奥美拉唑疗法,A组予以阿莫西林加甲硝唑加雷贝拉唑方案。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其HP根除情况。结果:(1)A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7.8%和98.5%,显著高于B组的29.9%和73.1%(P<0.05);(2)A组Hp根除率为89.6%,显著高于B组的59.7%(P<0.50);(3)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A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同B组的14.9%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予以阿莫西林加甲硝唑加雷贝拉唑的三联方案,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舰船员慢性荨麻疹发病与马拉色菌的关系。方法对126例舰船员慢性荨麻疹患者及45例健康者进行真菌学比较研究。将马拉色菌阳性的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单用抗组胺药,B组用抗组胺药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结果舰船员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马拉色菌带菌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治疗观察组于治疗结束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6~8周后,B组疗效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B组真菌学检查马拉色菌转阴率高于A组(P<0.01)。结论舰船员慢性荨麻疹与皮肤马拉色菌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抗真菌治疗能提高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酸乳杆菌对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Hp)根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诊治慢性腹痛合并Hp感染患儿84例随机分为A组(口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常规三联治疗,n=42)和B组(常规三联联合嗜酸乳杆菌治疗,n=42)。比较两组患儿Hp根除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结果:B组患儿Hp根除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上腹痛、腹泻、食欲减退、便秘、口腔炎发生率均低于A组,且不良反应症状程度轻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疗效显著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在腹痛合并Hp感染患儿中辅助治疗可提高Hp根除率,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和较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69-72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结合内服治疗慢性牙周炎伴Hp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牙周炎伴Hp感染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实验组(n=36),对照组施以内服甲硝唑治疗,实验组施以盐酸小檗碱结合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松动度(MD)、IL-6含量与骨钙素(BGP)表达、复发率、Hp转阴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LI、SBI、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PLI、SBI、MD指标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BG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L-6含量、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结合内服治疗慢性牙周炎伴Hp感染具有较高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徐文琼 《当代医学》2021,27(14):99-101
目的 分析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在Hp相关性胃溃疡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96例,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组(n=48)和奥美拉唑组(n=48).埃索美拉唑组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Hp根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埃索美拉唑组患者腹痛、腹胀、嗳气、反酸评分均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的72.9%(P<0.05),Hp根除率为97.9%,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的83.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的12.5%(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乔辉 《中外医疗》2016,(16):23-2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幽门杆菌感染对急性脑梗死(ACI)诊治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ACI患者150例纳入病例组,并根据是否存在Hp感染分为Hp感染组(n=115)和非Hp感染组(n=35)。另外收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Hp阳性检出情况。对比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血清Hcy﹑CRP和血脂指标(TC﹑TG﹑LDL-C)情况。分析ACI患者血清Hcy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对照组的H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7%﹑44.0%;病例组的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Hp感染患者血清Hcy﹑CRP﹑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27.4±5.9)μmol/L﹑(7.9±2.2)mg/L﹑(6.3±0.8)mmol/L﹑(3.1±0.7)mmol/L﹑(3.6±0.8)mmol/L﹑(1.1±0.2)mmol/L,对照组分别为(18.5±5.3)μmol/L﹑(3.5±1.1) mg/L﹑(5.2±0.7)mmol/L﹑(2.3±0.8)mmol/L﹑(2.8±0.7)mmol/L﹑(1.9±0.3)mmol/L, Hp感染患者血清Hcy﹑CRP﹑TC﹑TG﹑ LDL-C明显高于Hp非感染患者,HDL-C水平明显低于Hp非感染患者(P<0.05)。 ACI患者中,高Hcy血症发生率与Hp感染率有明显正相关性(r=0.562,P=0.00)。结论联合检测Hp感染及Hcy含量利于ACI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